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615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8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docx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题2

1.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

“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

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

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

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2.图中的三幅图是近代前期中国先进阶级提出的不同的救国方案。

三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②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③抵御外国侵略,富强中国④依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以下关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争锋相对、势不两立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D.同工异曲、水乳相融

4.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

结论

A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

维新变法进入实施阶段。

C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变法措施。

D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6.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7.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

“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8.大多数重要的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会都是在1915年之后的10年间创立的,在生物学、地质学、古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B.生物进化论的传入

C.中国政府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9.“康氏新法没有社会基础,京城的传统士大夫视之漠然。

……为数众多的京师翰林院国子监诸生中居然没有一个人受康有为的影响……在偌大北京城的士人中间,康氏找不到同路人。

”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新法脱离实际,缺乏群众基础,支持者少

B.康梁的名气不大,影响力小

C.士大夫思想保守,不关心国家大事

D.京师翰林院诸生的素质差,康梁看不起他们

10.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11.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

“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

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引进西方学说     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         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12.近代史上,在中国,达尔文学说的影响远胜于生物学。

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毫无保留地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但他们中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生物进化论。

这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

A.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急切希望中国实现民族独立

C.没有将西方的政治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D.深受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

13.某学者曾说:

“他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A.魏源B.曾国藩C.洪仁玕D.郑观应

14.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

A.立宪法,开国会       B.发展工业,振兴商业

C.兴学校,废八股       D.倡导变革,救亡图存

15.1938年,艾思奇在《共产主义者与道德》一文中说道:

“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只是国际主义者,不能同时成为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不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这就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

”这话表明艾思奇强调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加强共产党员道德教育

C.放弃国际社会援助       D.忠实执行共产国际路线

16.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

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A.魏源B.严复C.陈独秀D.孙中山

17.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8.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19.下面是反映近代时期重大事件的一组图片。

它们共同体现的历史主题是

北京强学会旧址《武昌起义》浮雕《新青年》

A.师夷长技,求强求富B.思想启蒙,救亡图存

C.自强自立,振兴中华D.以俄为师,武装斗争

2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21.“他”把自己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作的探索,描绘为“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他”是

A.魏源B.郑观应C.康有为D.孙中山

22.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

“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

“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

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

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23.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几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24.近代某学者指出:

“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者自立。

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

”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先致富”B.“中体西用”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科学与人权并重”

25.由洋务派创办的《两国近事汇编》(1873年—1900年)在介绍某国情况时,提及其“各工会会议,藉境内高室积产,按名公晰,以赡贫困,其工值所得亦公晰,以均有无”。

该记载反映了

A.“中体西用”之说  B.《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C.社会契约论的观点 D.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

26.梁启超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盛衰兴亡之迹”。

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

A.历史学强调客观性B.救亡图存

C.全球化加速D.国际竞争激烈

27.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

叶德辉说:

“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

”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

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托古改制”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D.“中体西用”

28.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目惊心的是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

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

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

曰物竞,日天择。

29.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

这一论战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有相容”。

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

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

C.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D.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

32.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

“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

”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33.1919年5月执教于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

“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决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

”这是因为蔡孑民主张()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B.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D.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34.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

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35.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使其他文明不得不效仿它。

”中国近代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有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

36.梁启超说:

“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

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

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

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

”这反映了

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

37.中国近代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统治者推行复古主义思想D、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

38.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

A.安全生产B.推翻清朝统治C.发展国力D.禁绝西方文化

39.“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

何必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

岂国家数百年条教所颁以及吾人胜衣就傅数十年朝斯夕斯者,全属虚伪无物乎”。

这种观点没有

A.表达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不满   B.体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C.会受到当时主流文化的排斥   D.说明作者的思想顽固守旧

40.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D.维新派和革命派

4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

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42.有同学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他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民主化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

密……………………………………………………封…………………………………………………线

4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44.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

”他的主要观点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

C.中国文化本体论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

45.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

“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

……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

”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46.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在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4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

48.按照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过程排列以下思想主张的顺序()

①“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

49.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50.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它们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51.历史学家陈旭麓说:

“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

……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肯定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C、肯定了“中学为体”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D、指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

52.陈旭麓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

“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

”该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国民革命C.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

53.“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

究其极,不为流弊。

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

据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可能是

A.魏源 B.郑观应 C.宋教仁 D.胡适

5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55.有学者认为: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这里“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应指

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

C.文化的现代化D.制度的现代化

5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末长篇谴责代表作之一。

小说描写的是晚清时期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展示了一幅清王朝崩溃前夕的社会画卷,下列内容不属于作品中的“怪现状”的是:

A.复古尊孔逆流的兴起B.清政府成为“洋人之朝廷”

C.孔子穿西装D.大清子民“剃发、蓄辫”

57.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

学堂开设的科目有: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

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开启了留学教育的先河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58.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

“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

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

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

”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59.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0.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

……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

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

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

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

非变法也。

61.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

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

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2分)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分)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

(2分)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2分)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2分)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

(1分)为什么?

(2分)

62.材料一:

吴宓在《孔子之价值及孔教之精义》中说:

“孔子者,理想中最高之人物也。

其道德智慧,卓绝千古。

无人能及之,故称为圣人。

材料二:

张岱年等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说: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伸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