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815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docx

九年级政治参与政治生活1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

1.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二、本课地位

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

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是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重要基石。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第七第八课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难点: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四、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加上年纪比较小,对什么是人民代表以及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一无所知,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

五、教学设计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导入新课:

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P73的小故事,想一想这则小故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小结:

我们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我们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呢?

这是我们第六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六课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板书)

老师:

为什么我们可以参与政治生活?

小结:

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板书)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板书)

探究一:

带着以下问题进入情景

A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

B人民怎样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的权力?

模拟情景:

选举人大代表(通过现场的模拟情景,让学生理解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

人民---选举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学生回答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板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

探究二:

结合探究活动P74,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权利是怎样的

(多媒体显示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

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请问你在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示意图得到哪些信息?

B探究活动: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市人大代会通过,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

3.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板书)

4.全国人大的职权:

(板书)

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

探究三:

学生观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一览图》,思考一览表说明了什么?

小结: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板书)

经过五十多年来数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懈努力,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社会法和诉讼法7大门类的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初步形成。

1.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板书)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

提问:

如何理解法治?

(1)依法治国的含义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你觉得我们国家还应制定或修改哪些法律、法规?

为什么?

有法可依是否就可以实现依法治国了呢?

不可以,还必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请同学们思考:

实行依法治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

有法可依

国家制定和完善法律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

违法必究

人人学法、懂法、守法

(3)政府要依法行政(板书)

(4)个人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板书)

(5)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板书)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人民代表依法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小树立法治观念,认真学法,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评议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多党合作制

2.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构是

A国家主席B国务院C法院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二、问答题:

(1)右图召开的是什么会议?

反映了我国的一个什么制度?

你了解这个会议有什么职权吗?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行使

国家权力的最高原则是什么?

遵守这一原

则需要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CDA

二、右图召开的是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反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其职权主要有: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原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2分)。

遵守这一原则需要做到:

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做的事;

国家机关不能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

热点问题: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也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这个热点问题可以与全国人大的职权相联系)

第二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能力目标:

认识宪法的作用及其法律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能初步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本课地位

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

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是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重要基石。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第七第八课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难点: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学生分析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学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比较远,学生对宪法很生疏,需要详细讲解。

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

五、教学设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一:

“法律家庭聚会”情景表演

把全班同学分为七组,现场模拟表演一场“法律家庭聚会”。

学生思考:

在法律聚会中,

1.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不同吗?

如果有,不同点表现在哪里?

2.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又众多兵种组成的军队,那么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好统帅。

这个比喻合适吗?

你还能举出另一个比喻来吗?

讨论小结:

不同,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地位上。

如果把所有法律比作一个配有多种乐器的交响乐队,那么宪法就是这个乐队的指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板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一.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规定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展示宪法第一条,第二条以及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等规定)

提问:

从内容上看,宪法与普通法律比较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1.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板书)

探究活动二:

学生认真阅读P79材料,思考

1).从宪法修改的内容看,宪法最终是为什么服务的?

2).你认为宪法以后还会再修改吗,为什么?

3).现行宪法是哪年制定的?

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老师小结:

我国宪法是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还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修改和完善。

(投放多媒体总结前段内容)

探究活动三:

学生P79—P80材料,思考:

小齐的做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小结。

接着我们来学习宪法的法律地位

探究活动四:

多媒体显示教材P80的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图示

剖析图示的内容,讨论:

1.谈谈图示说明了什么?

2.你能看出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

图示表明了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

探究活动五:

填写表格,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母子”关系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板书)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即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多媒体展示宪法第五条第3款、第4款的规定)

:

提问:

宪法的这两条规定又说明了什么?

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板书)

(多媒体展示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修改不同的比较表),学生分析比较表说明了什么?

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板书)

通过学习,请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

内容

法律效力

制定和修改

宪法

普通法律

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所以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多媒体展示知识的逻辑结构图,作为本课总结)

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课后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法律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D、义务教育法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之间关系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A.宪法是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基础B.宪法是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

C.义务教育法是宪法的具体化D.义务教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严格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因为

A、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B、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二、问答题

2004年,是第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这天,某法制媒体就“公民对宪法知多少”进行了一次街头随机调查活动。

下面是记者对市民的随机调查情况,记者:

“你知道宪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吗?

市民:

“宪法是根本大法,国家的基本法。

记者:

“你对宪法的基本内容了解吗?

市民:

“了解得不多。

记者:

“你觉得宪法和咱老百姓的关系密切吗?

市民:

“对咱老百姓的关系肯定很密切,但具体说不太清楚。

请你根据上述调查情况,结合下列角色模拟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假如你是那位记者,根据市民的回答情况你会得到什么结论?

(2)若你是被调查的市民,请选择上述记者发问中的一个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3)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公民应怎样正确对待宪法?

小资料:

制定1982年宪法和之后的四次修宪

历史镜头:

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修改宪法,组成了阵容强大、精英荟萃的宪法修改委员会。

修改、讨论工作历时两年之久。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037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现行宪法。

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它历经4次部分修改。

1988年4月12日,七次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

1993年3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修宪,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修改。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修宪,增加“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要内容。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增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

第三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

2.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能力目标:

培养依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确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青少年的政治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二、本课地位

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具体化,更好地了解第三单元的内容,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单元的内容。

同时,第三单元对于学生了解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共同理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统一起来,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如果说,本书四个单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第三单元就是其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全书是一根完整的链条,第三单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把握好这一环,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重要基石。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第七第八课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难点:

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与中学生的关系。

四、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自己有某些权利,但是不会区分什么是政治权利,也不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行使政治权利;学生思维还有一个误区,认为参与政治生活是大人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这节课要落脚于学生的现实情况,纠正学生的思想误区,并且力争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增长智慧。

五、教学设计: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导入新课:

从今年九月份我们老师行使选举权谈起,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老师可以参加投票选举人大代表,而你们为什么不可以?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行使选举权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18周岁;没被剥夺政治权利。

同学们没有选举的权利,那么中学生还能参与政治生活吗?

什么是“政治权利”?

(板书)1。

政治权利的含义

身为国家小主人,我们关心国家和社区的事情,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可以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这是政治权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政治权利还包括哪些方面呢?

(板书)2。

政治权利的内容(多媒体投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批评建议权、监督权

探究活动二:

学生阅读P82材料

(多媒体播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多媒体播放)

(1)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要撤消或宣布无效

(2)

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权力需要监督人民监督

教师:

课余的时候,常听同学谈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等。

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

让我们借助教材中的几个事例,一起探讨通过什么方式与途径反映问题,使问题得以解决。

探究活动二:

P83,同学们可以与周围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讨(学生自由讨论)

(多媒体投放)【思维指导】

 

面对的情况

怎么做

反映渠道

事例A

 

 

 

事例B

 

 

 

事例C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同学们找到了不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有效方法。

(板书)3。

批评建议权、监督权的表现

(板书4.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老师有一个疑惑:

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关心国家和社区的事情,是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地发展,就可能采用任何方法。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探究活动三:

P84判断一下,看看下面几种反映问题的途径是否可行。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

你们判断的标准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

是的,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多媒体投放:

我校的的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照片

请同学们根据现实情况,就如何整治我校周边的环境给有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

二.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

(1)国家安全是什么?

(2)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3)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学生讨论回答。

探究活动:

P85----P86

思考:

小民有几种选择?

分别会产生什么后果?

如果是你,会怎样选择?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A特指宪法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B特指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C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D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

2.某企业在进行人大代表选举时,为了不影响生产,就派几名同志填写了本企业138位职工的选票。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

A言论自由B机会自由C人身自由D选举权利

3.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利用国际因特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

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B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二、问答题

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材料二:

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指出:

“要有群众的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销、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的处分。

请你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公民在行使上述权利的时候,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3)请你联系学校或家庭周边的某一具体问题向当地政府提几点具体建议或批评。

参考答案:

一、CDA

二、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建议、批评、监督的政治权利。

2)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

3)如环境问题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办法

小资料:

;立法听证制度

我国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采取了举行立法听证会的方式,并对立法听证进行探索、尝试。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广东、沈阳等二十多个省、市召开了立法听证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立法听证制度是指立法机关采取会议形式,就某项社会问题是否需要立法解决,或者在立法过程中就草案内容是否合理、可行,公开地、直接地听取公众意见的程序制度。

听证会的特点,包括:

公开、透明;公证、客观;程序性强;注重实证以及听证结果将被作为立法的重要参考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立法听证制度将越来越多地被立法机关采用。

骏景中学刘结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