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832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9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docx

最新道路电力浅沟土方开挖回填人行道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施工方案

A.SELECT学生.学号,姓名FROM学生,选课WHERE学生.学号=选课.学号AND课程号=”101”AND成绩>=ALL(SELECT成绩FROM选课)

A.3B.4C.8D.9

replace学号withxh,姓名withxm,性别withxb,;

2)为表stud1.dbf中“获奖次数”在五次以上(含5次)的学生的总成绩加上5分,“获奖次数”在五次以下的学生的总成绩加上3分,可使用命令:

D.视图虽然具备了一般数据表的特征,但它本身并不是表

doscx2.prg

9.若要中止部分语句执行而重新开始下一轮循环的命令是______。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_自主____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_通信协议______;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资源共享_______。

2.要控制两个表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设置“参照完整性”,要求这两个表________。

4.1基础知识练习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兴隆11路电力工程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兴隆11路等8个建设项目

二〇一六年六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4-2015年重大建设项目勘察设计三标段兴隆11路项目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照明工程、电力通讯工程》。

《兴隆11路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_》GB50254-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兴隆11路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原则

在项目组织构建之上立足于专业化,选调具有施工经验并且有这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施工管理和技术指导,质量把关以及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等直接对业主和企业负责。

选用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本项目的施工。

进场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和测试仪器状况良好,优化配置,测试仪器先进、高效实用,以保证本工程的工期和施工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等方面立足规范化,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施工有序高效进行。

在施工期间重点保证安全操作的可靠性,确保工程顺利完工。

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和信息的优化,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目标效果,严格成本核算管理制,降低成本。

采取“四新”技术,结合工程特点,积极推广使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在环保、水保方面将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水保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相关条款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区的环保、水保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做到文明施工,搞好施工区与生活区的环境卫生。

1.3编制范围

兴隆11路项目电力浅沟工程包含土方开挖、回填,西侧人行道下布置1.2M*1MU型槽、过路位置采用¢150排管、排管浅沟连接井及检查井,电力通道主线总长为5273米。

2、工程概况

2.1工程地理位置与规模

本工程为兴隆11路电力浅沟工程,电压等级为10KV电力电缆。

管线设计沿兴隆11路北侧布置,均距道路中心线14.3m,人行道下敷设。

电缆沟净宽尺寸为1.2m*1.0m,过路排管采用¢150CPVC电力管,壁厚5mm。

排管顶最小覆土不小于0.5m,当覆土小于0.7m时加钢筋混凝土包封。

管线设计桩号与道路桩号一致,纵向坡度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

电力通道主线总长为5273米。

2.2技术指标

电力浅沟采用1200*1000预制U型槽及16孔¢150排管、8孔¢150排管。

电力浅沟可揭盖板间隔15m布置4块(2m),检查井、转角、T口等处盖板须能揭开,以便施放电缆。

可揭盖板均采用加金属边框型。

电缆井、检查井、四通井表面均应涂抹20mm厚1:

2防水砂浆抹面。

电力排管位于车行道下时,排管管顶覆土不应小于0.5m,当覆土小

于0.7m时,需在排管顶及两侧加@200¢10钢筋网加强,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当覆土厚度小于0.5m时需另行加强处理。

车道上检查井井底至道路结构层范围周边80cm采用5%水泥稳定碎石加强。

地基承载力:

在人行道的结构按f≥100KPa,在车道上的结构按f≥130KPa。

沟槽采用符合《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之合格土回填。

应优先采用本工程道路、沟槽开挖土料回填。

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排管采用PVC-U管材,壁厚为5mm,技术标准要求管受压变形1/3无裂缝,环刚度大于等于8KN/m2、氧指数大于等于32。

2.3工程数量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缆沟(U型槽)

BXH=1.2m*1.0m

2506

2

电力排管(16孔)

4*416PVC—UΦ150/5

2116

3

电力排管(8孔)

2*416PVC—UΦ150/5

651

4

连接浅井

58

5

T型接口

三层

19

每0.8m2套

6

四方向排管检查井

详大图样

14

7

拉线井

详大图样

20

2.4沿线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2.4.1、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道路片区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镇凉风顶村及煎茶镇五里村交界处,交通较方便。

拟建道路沿线现状为施工区、林地、农田农房等,地形起伏较大,勘察期测得钻孔孔口标高:

456.73~508.52,相对高差51.79m。

拟建场地跨越鹿溪河一级阶地及浅丘丘陵地貌,其中K0+920里程往前段为浅丘丘陵地貌。

(2)气象特征

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

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①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

②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

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③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④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为82%。

⑤日照时间:

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

⑥风向与风速:

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

⑦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2.4.2区域地质概况

成都地区大地构造体系的西部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其东部是新华夏系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构造单元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脉、东达龙泉山,惯称成都坳陷。

总体来说,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2008年5月12日,汶川龙门山褶皱带发生8.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强震,均对成都城区影响较小,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

场地属稳定场地。

2.4.3地层结构

在钻孔深度范围内,一级阶地范围所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砂质泥岩(K2g);浅丘地貌范围所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砂质泥岩(K2g)。

详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

①杂填土:

杂色。

由粘性土、岩块、碎屑及少量垃圾组成,硬杂质含量约40%;K3+320里程往后杂填土为附近工程弃土堆填,主要为岩块岩屑及粘性土,堆填时间约1年左右,硬杂质含量约45~50%,结构相对杂乱,欠固结。

松散。

湿。

部分场地分布。

②素填土:

灰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混少量砖瓦碎屑等;可塑;稍湿;大部分场地分布。

③素填土①:

灰色、灰黄色,部分受侵染呈灰黑色,软塑,分布于10#、16#、17#、71#、21#、78#、38#、98#等钻孔及附近。

人工填土厚度为0.3~17.6m。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①粉质粘土:

灰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可塑为主。

部分钻孔分布,厚度约0.6~3.4m。

②粉土:

灰黄色;含铁、锰氧化物;稍密;局部地段分布,厚度约0.4~4.0m。

③细砂:

黄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岩屑及其他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松散;湿;9#、62#、63#钻孔揭见,厚约1.0~2.3m。

④松散卵石:

灰黄色、褐黄色。

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

多呈圆形~亚圆形。

湿~饱和。

一般粒径3~5cm,部分粒径大于8cm;充填物为中砂及少量粘性土,含量约40%~45%。

钻进容易。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

①粉质粘土:

黄色、褐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含铁锰质氧化物,部分充填灰白色粘土条带,局部夹有粘土。

可塑;稍湿。

部分钻孔分布,厚度约0.5~3.9m。

②粉质粘土(软塑):

黄色、褐黄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其斑痕,含铁锰质氧化物,软塑;湿。

仅34#钻孔及附近揭见。

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砂质泥岩(K2g)

棕红~暗红色,局部青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部分岩体夹石英、云母和石膏等矿物质。

本场地的砂质泥岩层因差异化风化,强风化砂质泥岩和中风化砂质泥岩互层现象显著,中风化砂质泥岩较为稳定。

据其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如下三个亚层:

全风化砂质泥岩:

岩体结构已全部破坏,呈土状结构,遇水泥化,夹碎岩块,用手可捏碎。

湿。

强风化砂质泥岩:

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状结构,薄层状构造。

风化裂隙发育,结构面不清晰,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手捏易碎,干钻可钻进。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破碎,属软岩。

该层内夹有薄层、风化呈土状的全风化砂质泥岩和中风化砂质泥岩块。

中风化砂质泥岩:

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泥状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或长柱状,岩质软,部分岩石被节理、裂隙分割,呈块状。

裂隙中充填少量风化物,局部可见溶蚀小孔。

局部地段岩芯为破碎,沿水平结构面夹薄层强风化砂质泥岩。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处印痕,属较软岩。

与强风化砂质泥岩呈互层状分布。

干钻钻进困难。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RQD为70.本次勘察未揭穿。

2.4.4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

①地表水类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现状鹿溪河宽约20~30m,河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及上游来水,在钻探过程中,水深约0.5m左右,水面高程约为452.5m,流速约0.1m/s。

②地表水水质分析成果

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报告,河水为:

HCO3ˉ—Ca²+型和HCO3ˉ—Ca²+·Mg²+型;pH值为7.52~7.55;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第12.2.1条~第12.2.4条,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地下水

①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

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人工填土层中的上层滞水及埋葬于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

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人工填土为主要含水层。

其特征为水量不均,受大气降水及场地环境变化影响大。

孔隙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河水,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

②地下水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勘察期间为枯水期,勘察结束后测得场地上层滞水初见水位1.0~1.6m左右,其特征为水量不均,受大气降水及场地环境变化影响大。

测得孔隙潜水水位埋深3.9~7.1m,相应水位标高为452.69~452.86m。

成都地区孔隙潜水水位年变化幅度为1.5~2.0m左右。

③水质分析成果

本场地上层滞水为HCO3ˉ-Ca²型水,pH值为7.47~7.55;孔隙潜水为HCO3ˉ-Ca²型水,pH值为7.54.上层滞水及孔隙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平水期4~6月,丰水期7~9月,其余月份为枯水期。

2.4.5路段地震效应

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成都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秒,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1.1条,场地9#、62#、63#处分布有可液化细砂分布,场地部分地段(10#、16#、17#、21#、34#、38#、71#、78#、98#等钻孔及附近)有软土(素填土①及粉质粘土(软塑))分布,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其余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建筑场地类别

部分场地填土较厚,该段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为190m/s,覆盖层厚度介于3~50m,建筑场地类别为‖类。

部分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估算为270m/s,覆盖层厚度小于5.0m,建筑场地类别为I1类。

地基土液化判定

(1)粉土液化判定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粉土的黏粒含量大于10,克判为不液化土。

(2)细砂液化判定

①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1/T5026-2001)附录P.0.1第6条,饱和砂土的总厚度小于1.0m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②场地分布的细砂大于1.0m时,首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3.3条初步判定,需考虑地基土液化影响;然后采用标准贯入实验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

结合室内实验结果,按下式:

Ncr=No[ds-dw]√3/рc

地基土液化判定见表10。

细砂液化判定表表10

孔号

土名

标贯深度(m)

土层埋深(m)

实测击数

临界击数/30cm

液化判定

液化指数

液化等级

62

细砂

4.0~4.3

3.5~4.5

4.0

8.7

液化

6.55

中等

9

细砂

3.0~3.3

2.4~3.5

3.0

7.5

液化

13.77

中等

细砂

4.0~4.3

3.5~4.7

3.5

8.7

液化

中等

备注:

地下水水位按丰水期最高水位454.5m取值。

(3)综合判定

根据场地砂层的分布情况及以上判定结果,可综合判定如下:

粉土可不考虑液化影响,细砂厚度大于1.0m的可液化土,地基液化等级综合判定为中等。

3、施工准备

3.1内业技术准备

审核施工图纸,图纸会审;

编制施工工艺标准和保证措施;

制定技术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

3.2外业技术准备

现场详细调查;

现场交接桩与复测;

料源合格性测试分析;

测试仪器的计量标定;

测量放样。

3.3人员组织

针对该电力浅沟的技术特点、难点,选调公司具备该类工程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组织施工,选调一名项目副经理主抓生产,抽调测量、试验、质检、安全等精干人员作好质量、安全的全过程控制工作.

3.4机械设备投入

拟投入本工作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功率、容量及能力

单位

数量

制造厂名

自卸汽车

T815S

15t

5

长征汽车制造厂

吊车

徐工QY25E

25T

3

徐州工程机械厂

装载机

ZLG50B

50

4

挖掘机

现代60-7型

0.8

5

焊机

1

发电机

1

3.5供电

施工电源采用一级配电箱、二级配电箱一级开关箱,沿线路走向整体布设。

施工临时用电的变压器未通电之前或停电期间,采用现场备用发电机供电,以保证接地焊接的连续性,发电机台班按时计。

3.6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本工程沟槽最大挖深约为2米,开挖段坡比按地质情况和相关规定放坡,填方段坡比按设计要求放坡。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图、周边环境、障碍物调查、沟槽开挖深度、施工原材料、施工队伍、施工工期等,经分析工程施工具有如下特点:

一、有利因素地质结构虽然复杂,但无破碎带,预计无流沙管涌层,无大量地下涌水和暗流。

沟槽采用一次性开挖。

项目部管理人员有相似电力浅沟的施工经验,施工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选用的劳务班组具有相应电力浅沟的丰富施工经验。

现场地势平坦,高差变化不大,施工布置线路较长,便于分段施工和多工序交叉作业施工。

二、不利因素施工线路过长,增加施工难度和安全防护难度,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工序组织,才能有效的缩短工期,否则将会造成停工等待期,影响工期。

4、施工方案

4.1、U型槽

U型槽施工工艺:

本工程主要包括1.2×1.0m预制U型槽,Ф150排管、检查井的施工等,采用工序同步交叉作业,流水施工,在时间和人员上充分利用相对差进行“平铺直叙”施工。

U型槽安装施工工艺:

(1)、定位测量放线

1)根据勘察测绘研究院给出的控制点,结合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准确定出电缆浅沟的中心线,直线段每20米设一个控制桩,曲线段每10米设一个控制桩,每隔50米设置护桩一个。

根据放线后的现场实际情况书面上提出合理化建议,确定出中心线的放线方位,然后定出中心线。

中心线放出后,立即与设计院、建设单位联系,并会同市政设计院及建设单位确定出最终的施工线路。

2)此外,施工前必须绘制出每一段施工工段的断面,精确描绘定出沟槽开挖线。

(2)、沟槽开挖

沟槽、排管及井基础应落在未扰动的原状土上,开挖回填土采用良性土夯实,在人行道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00KPa,在车行道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

130KPa。

若遇特殊地基处理,需请示监理、业主、设计现场确定换填方案。

1)沟槽开挖的准备工作

沟槽开挖前为防止在土方开挖时破坏地下管线或影响地面设施的安全性,在施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是很重要的。

因此特制定以下措施:

A.加强原有管系及地下、地面设施的调查工作,在开挖土方之前,一定要将开挖断面的所有的管系及周边的地下、地面设施调查清楚,采取查资料、挖探坑等方法,将调查的管系、设施的平面位置、高程等情况标明在图上,针对具体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处理措施,保证原有管系及设施不受破坏。

B.在不能确定地下管线准确位置的情况下,一定要采用人工开挖,不能用机械开挖,找到地下管线后,一定要加强保护,用方木等材料吊住或加厚覆盖土壤等办法,防止在施工过程中折断。

C.红线范围内的地下设施,如必须保留的,应和甲方设计一起制定加固保护措施;红线周边的地下、地上设施,在施工时应采取支护、护坡等有效措施,防止塌方引起地下地面设施破坏。

如果可移动的设施,不妨先移开,待施工完后再恢复(如电杆)。

2)沟槽开挖施工方法

A.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该工程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挖土的开挖方式。

现场由两名专门的测量人员随时对沟槽底开挖的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控制,防止土方超挖或没挖到位,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以保证场内施工便道的畅通。

B.基槽开挖好后,及时进行沟底、沟边的人工修整工作,对槽底中心线进行复核。

C.在进行沟槽开挖期间要随时撑握天气情况,及时将浅沟垫层施工完,避免开挖好的基槽遭雨水浸泡而损坏基底的土质。

D.沟槽开挖时如遇地下障碍物,要及时与设计院及建设单位取得联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

E.沟槽开挖时严禁扰动槽底土壤,若发生局部超挖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处理,槽基土质处理方法及密实情况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F.槽底高程、槽底宽度、沟槽中心线偏移、沟槽边坡等允许偏差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检查频率和检验方法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及时请有关单位进行地基验槽,验槽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沟槽开挖各项指标详见下表所述: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槽底高程

±20

20米

1

用水准仪测量

2

槽底宽度

不小于规定

20米

1

用尺量

3

沟槽中心线偏移

±50

20米

1

挂中心线用尺量

4

沟槽边坡

不小于规定

20米

1

用坡度尺检验

(3)砂垫层

A.基槽开挖好,测量人员对基槽底标高进行复核,对于超挖部分用砂粒石或混凝土填至设计标高,没挖到位的由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B.砂垫层铺筑前,铺筑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的砂才能用于本工程。

C.用木桩在基槽内每隔5米定出中心线,并作为砂垫层铺筑的标高控制桩。

D.本工程砂垫层压实厚度为50毫米,宽度同沟槽宽度,因此,在进行砂垫层的铺筑时,先按照砂垫层的虚铺厚度进行铺筑,用打夯机夯实至符合压实要求,并保证砂垫层的压实厚度。

(4)、U型槽安装

1)、U型槽的预制

A.本工程U型槽均均由项目部集中采购并由厂家运输至施工现场,U型槽经监理及业主认可后才能用于本工程。

B.待砂垫层厚度及养护期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通知预制构件厂家将符合质量要求的U型槽运输至施工现场。

C.不符合几何尺寸及强度要求的U型槽严禁用于本工程。

2)、U型槽的安装

A.首先检查好砂垫层的高程及U型槽安装的中线位置;设置好龙门板,并确定好中线桩及一边的控制桩。

B.U型槽安装前,清理出U型槽两侧的预埋铁,做好防腐处理后,然后用长500mmФ10的镀锌圆钢竖向与之双边满焊接5cm。

C.机械将U型槽调装入沟槽内,并用人工调整好U型槽的位置及标高,确保U型槽浅沟双边顺直。

D.U型槽调好后,用1:

2的水泥砂浆双面进行勾缝处理。

E.U型槽安装平稳、顺直、接口平直,缝宽均匀,浅沟内无泥土,砖石等杂物。

F.U型槽安装中线位移、沟底高程、安装直顺度、预埋件预留孔位置、盖板顶面与方块砖高差的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U型槽安装各项指标详见下表所述: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中线位移

20

10米

1

挂中心线用尺量

2

设计沟底高程

20米

1

用水准仪测量

3

安装直顺度

10

20米

1

拉20米小线量取最大值

4

预埋件、予留孔位置

10

每件、孔

1

5

盖板顶面与方块砖高差

5

10米

1

用尺量

(5)、砖砌连接井

1)砌筑

A.砖砌连接井采用M7.5的水泥砂浆砌MU10页岩砖,内外抹面至井顶,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在进行砖砌前,应先对垫层的标高进行复核,对于标高不到位要用细石砼进行找平。

然后在垫层上弹出砌体的边线。

B.在进行砌筑前,应先对砖洒水湿润,保证砖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确保砂浆的饱满度和粘结力。

C.在进行砌筑时,应用皮数杆控制浅沟及连接井的标高,砌筑灰缝控制在8-12mm内;用挂线板控制其垂直度控制在5mm内,用靠尺控制其平整度在8mm内。

D.在进行砌筑时,采用一丁一顺的砌筑方式,砌体错缝砌筑,灰缝均匀,砂浆饱满,咬扣紧密,表面平整,勾缝美观。

E.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搅拌,砂浆在3小时内必须用完,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F.在砌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