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881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docx

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还包括后人的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它的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

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两个最辉煌、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

一个是唯物史观,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

前一个伟大发现“在整个世界观上实现了变革”,后一个伟大发现“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

”正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

⑴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可概括为三条:

首先,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再次,是工人运动的兴起。

总之,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要求一种科学理论的诞生和指导,而且也为这种科学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⑵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

在社会科学方面,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思想来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把上述优秀成果加以吸收和改造,在这个基础上创立了他们的新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是一个博大精深科学的思想体系。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三个伟大变革。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哲学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

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发展规律,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哲学的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科学确定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从哲学的内容方面说,马克思主义克服了在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矛盾的缺陷,建立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哲学的使命上,马克思主义把改造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

特别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

马克思主义之前所有的历史观都是从人们变动的思想中、从政治变动中去寻求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没有进一步探究人们思想的来源和政治变动的动因。

而马克思不仅证明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始终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且还科学地论证了一定时代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是造成阶级存在和阶级差别的根本原因,是该社会的观念和思想的现实基础,而生产力则是推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运动规律。

它是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它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发现了商品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的源泉,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

它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使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说史中也实现了伟大的变革:

在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克服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只从技术形态和物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缺陷,进一步从社会形态和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之中的人的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的社会的经济结构与运动规律,首次把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批判了非历史主义态度为现状所作的辩护,运用历史主义方法、矛盾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在研究内容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由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才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由于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因而社会主义学说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的性质,即“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无产阶级的逐步组织成为阶级要由一种特意设计出来的社会组织来代替”。

因此,在两个伟大发现的基础上所实现的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就体现为: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从道德上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从空想的角度去描述未来的社会,而科学社会主义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仅仅把无产阶级看作是一个受苦受难的、值得同情的阶级,而科学社会主义把无产阶级看成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从而对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使命有了科学的认识: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把实现新的社会理想的希望寄托于在旧制度下的某些试验、示范和统治阶级的善心上,而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正确道路,即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把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结合起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社会主义。

5、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的阶段划分?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8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的孕育和准备阶段。

1848年前后,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立场上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在世界观上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主要著作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的贫困》,这些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得到初步的表述,为马克思主义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848年-1871年马克思主义正式形成阶段。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这部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它主要著作有《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法兰西内战》。

第三阶段,1871年-188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完成阶段。

主要著作有《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

第四阶段,1883年-1895年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捍卫与发展阶段。

主要著作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资本论》第二、三卷。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这部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第二,关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问题。

第三,关于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第四,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及客观规律性问题。

第五,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问题。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它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完成了劳动价值理论的革命,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它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③科学社会主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8、马克思主义为什么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

恩格斯说:

“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时期,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

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明确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

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

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

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

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

没有马克思我们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9、第一国际是什么人和什么时间创立的?

为了加强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64年创立了第一国际。

马克思根据《共产党宣言》的思想,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10、马克思《资本论》的发表及其重要意义?

为了彻底批判资本主义,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克思把他的研究重点转向经济学领域。

他用了20年时间,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写出无数笔记。

1867年发表了被称之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入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恩格斯说: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1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1883年3月14日与世长辞。

恩格斯1820年生于莱茵省巴门城,父亲是工厂主。

于1895年8月5日在长期患病之后在伦敦去世。

1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时代的新变化和新特征,科学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2)帝国主义时代的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理论。

(3)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新型民主理论。

(4)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6)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

13、列宁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国际环境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时期,三大基本矛盾达到空前尖锐的程度:

第一,垄断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深了;第二,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及其尖锐;第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大大激化。

这三大矛盾的发展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并造成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良好机会。

(2)国内环境是,俄国正孕育着一场革命风暴。

19世纪60年代以前,俄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农奴制国家。

1861年,沙皇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俄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到20世纪初,俄国变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

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特别突出和尖锐。

无产阶级开始觉醒,工人运动已经兴起。

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十分激烈。

14、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帝国主义的特征及规律,指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列宁根据他所揭示的帝国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能够首先在少数几个甚至单独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新结论。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迫、奴役、剥削和掠夺,必然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成了冲击和反对帝国主义剥削制度的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

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了求得解放,都要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就必然同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联合起来。

列宁根据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要求,创立了一个完备的关于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学说。

列宁领导建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为后来的各国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经验。

列宁不仅回答了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俄国的无产阶级可以夺取政权,而且也肯定了它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建党学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关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前夜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学说,关于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原则的论断,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关于落后国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在列宁主义指引下,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实践,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

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所确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战斗旗帜。

今天,尽管世界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比较大的曲折,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它一直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锐利思想武器。

同时,马列主义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它将通过各国人民经过自愿选择,找到适合本国特点的道路而逐步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增加新的内容。

16、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实践性、科学性、批判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性特点是指它不是禁锢在经院里和书斋的理论,而是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的实践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是指它的每一个原理和论断都不是凭空设想的,而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中得出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性是指它不但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一切腐朽丑恶现象,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且公开宣布要推翻一切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开放性是指它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不变的宗派主义体系,它永远面对世界、面对实际,关心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并要求人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新经验,回答新问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是指它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并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其理论上的不断创新。

(二)哲学的根本变革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的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与他的主观条件决定的。

从客观条件来看;首先当时社会分工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地区和民族的闭塞状态。

其次,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肩负起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从主观条件来看: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2年到1844年月,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从生产劳动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考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进行理论创新,才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主要思想?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恩全集》第42卷121页);

②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恩选集》第1卷,78—79页);

③一切历史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马恩选集》第1卷,80、115、132页);

④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马恩选集》第2卷,103、104页);

⑤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1卷,272页);

⑦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马恩选集》第1卷,344、345页);

⑧构成统治阶级国家内容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马恩选集》第1卷,403页);

⑨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阶级斗争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恩选集》第1卷,462、547页)。

3、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观点?

(1)关于社会形态结构:

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生产关系,它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

②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是由这个阶段的物质生产力决定的。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

③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它是该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该社会的独特特征。

④一定的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

它们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①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未达到冲突的时候生产关系就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与生产关系发生冲突时,就要求改革生产关系的性质。

这种矛盾的激化在阶级社会里就表现为剧烈的阶级冲突,这就预示着社会革命的到来。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③在考察上述那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名的变革,同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的变革区别开来,要从社会生活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实冲突中去寻找根源,做出说明。

④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能依据物质条件、依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状况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

(3)关于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是分为若干不同阶段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4、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

①社会的本质规定是物质的生产。

②一切生产都是人类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内并通过社会形态对自然界的占有。

③对物质生产这种一般性质的理解,是对历史上特定的生产类型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严密分析联系在一起的。

④社会形态是以物质生产、经济关系为其本质特征的社会有机整体。

5、为什么科学可以变成直接的生产力?

马克思说:

在固定资本中,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固有的属性;它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包括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

因此,“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大的程度上变成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升华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智力得到改造”。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摇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马恩全集》第46卷下册217、219——220页(《马恩全集》第46卷上册104页))

6、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

(《马恩全集》第46卷下册124——125页)

7、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恩选集》第2卷第112页)

(三)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阐发的主要观点。

1、为什么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恩选集》第3卷第383页)

①“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对于这种抽象出来的物质人们固然不能看到和体验到,但它却是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简称,有着实在的客观内容。

同物质概念一样“运动”、“时间”、“空间”也是一种对客观形式的抽象。

比如运动,它“无非是一切感官可以感知的运动形式的总和”。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恩选集》第3、4卷第484、310页)

3、为什么人的思维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

(《马恩选集》第3卷第374—375页)

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的其它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

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什么?

①自然与精神的统一;

②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③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5、认识的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辩证法。

(《马恩选集》第3卷第427页)。

(四)恩格斯对哲学史上革命变革的阐述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发挥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②唯物史观的发现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

(《马恩选集》第4卷第250页)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恩选集》第4卷第224、225页)

3、历史进行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