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8027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docx

心理学教学案例及考试精彩试题

第一章

1、刘连仁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帝国主义掠去当矿工,他不堪日本矿工的奴役生活,跑到北海道深山,过了13年穴居的野人生活。

1958年回国时,听不懂也不会说话,没有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这说明了什么?

解释说明:

这说明人的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社会实践是心理发展的桥梁。

2、人类的后代在婴儿时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虽然具有人脑的特征和人体的外形,然而却不会说话,不爱劳动,只会象狼一样爬行、嚎叫和吃生内。

这是为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释说明:

这说明人的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社会实践是心理发展的桥梁。

 

第二章

1、在安静的教室里,突然一位同学的铅笔盒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朝他望去。

试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之。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2、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错。

试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之。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

3、有些杂技演员可以脚踩在晃板上保持平衡的同时手里抛接好几个球。

试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之。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

4、大家平时有时间都喜欢看一些著名电影和电视剧,其中的画面给我们美妙的视觉享受。

请说明电影和电视剧是运用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感觉后像。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像。

5、我们发现厨师做菜越来越咸,请用学过的心理学原理分析此种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6、在花店里呆久了,就不觉得里面有多香了。

请用学过的心理学原理分析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请用学过的心理学原理分析此种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8、喝过苦的东西后,喝白开水都觉得甜。

试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之。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

9、灰色正方形放在红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绿;灰色正方形放在绿色的纸上,看上去有点发红。

试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之。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

10、有经验的教师在做课件时,常常把重点内容用鲜艳的颜色标识出来。

这种现象利用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

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与背景差别越大越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

11、胖人穿深色衣服会显得瘦些。

这种生活常识利用了我们心理学中的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错觉。

人脑对客观事物和对人的不正确的反映称为错觉。

12、一个熟悉的身材高大的人,我们不会因为他站得离我们远而把他看做是一个矮子,这与用摄像机拍摄照片是不同的。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或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形式并不因此发生)。

1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是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情绪记忆。

是指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1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没有倒摄抑制(或只有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

15、早上起床后背书效果往往较好,常说“一天之计在于晨”。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没有前摄抑制(或只有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称为前摄抑制。

16、《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于人的形象和猪的形象,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这是利用了我们心理学中的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想象中的粘合认知加工方式。

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17、神话故事中的“千手观音”形象,利用了我们心理学中的什么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想象中的夸张认知加工方式。

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

18、一说起日本人和德国人,人们很容易将他们和法西斯联系起来;一说起美国人,人们很容易想到冒险和自由主义;一说起法国人,人们很容易想到浪漫情怀;一说起英国人,人们很容易想到绅士风度。

请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这是心理定势现象。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19、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问到学生“砖”有什么用途时,同学列举最多的是诸如:

盖房子、修路、砌花台等建筑类用途。

请用我们学过的心理学原理解释此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功能固着。

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体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20、鲁班因为被锯齿边茅草割破手才受启发发明了锯子。

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

试用心理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原型启发。

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1、著名科学家瓦特从壶盖被蒸汽顶起,发明了蒸汽机。

试用心理学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原型启发。

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是因为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某些共同点、相似之处,通过联想,人们可以从原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第三章

1、古人说: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试用心理学的需要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人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后就会追求精神需要。

2、人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的相比要好很多,但在过去,人们却可以夜不闭户,而今天几乎家家安装防盗门窗,仍感到安全差。

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解释这种心理现象?

解释说明: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要之后会去追求安全需要。

3、有心摘花又怕刺,反应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趋避式的动机冲突。

是指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

一个目标对个体形成了好恶、吸引排斥的两个方面,此时个体所形成的矛盾心理情境。

4、想吃粥,又怕烫,反应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趋避式的动机冲突。

是指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

一个目标对个体形成了好恶、吸引排斥的两个方面,此时个体所形成的矛盾心理情境。

5、我们平时常说的“左右为难”、“前有伏兵后有追击”,反应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双避式的动机冲突。

是指个体在有目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同样强度的威胁力的目标,迫于环境形势,逃脱一个威胁就必须接受另一个威胁。

此时个体引起的紧张和随之产生的动机上的冲突。

6、某人既想参加英语演讲报告会,又想观看足球比赛,反应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双趋式动机冲突。

是指个体在有目的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这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同样强度的吸引力,能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但由于条件、环境所限而无法同时获取两个目标,这时在心理上产生的难以作出取舍的冲突情境就是双趋式动机冲突。

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请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心境。

是指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它具有弥散性,因此当人出于某种心境时,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8、“人逢喜事精神爽”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心境。

是指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它具有弥散性,因此当人出于某种心境时,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

9、大学四级考试没有通过,分析后认为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于是,更加努力学习。

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韦纳的归因理论。

人们对成败的归因是行为的基本动力。

个体的归因维度分为控制点、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

努力就是属于稳定的、可控的归因。

10、考试对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意味着自尊心的伤害,因此,他们往往采取种种方式以逃避考试,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在这里,考试起了什么作用?

解释说明:

负诱因。

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

11、当获悉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我欣喜若狂。

此现象反应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状态。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12、我们常常用手舞足蹈、捶胸顿足、点头哈腰等来形容某个人。

请问这属于哪种表情?

解释说明:

体态表情。

体态表情是借助全身姿势和四肢活动表达情绪。

13、“感人之所感”、“知人之所感”反应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解释说明:

此现象是移情。

移情指既能分享他人的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

14、人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如果能换位思考,就能较好地化解矛盾或冲突。

这是为什么?

解释说明:

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

站在他人的角度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感受他的思想和情感,就不会单纯依据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采取行动了。

 

第四章人格理论

1、学生甲因没完成作业被老师当众批评,学生甲当众承认了错误并及时改正了。

老师认为这种方法很有效,于是当学生乙也出现这一情况时,老师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法,没想到学生乙不仅不接受,还当众与老师顶撞,弄得老师非常尴尬。

请分析这是为什么?

解释说明:

学生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

多血质的学生容易接受批评,并做出行为调整,但胆汁质的学生不容易接受直接的批评和指责,容易发生冲突。

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2、老师在课堂上对不同学生的公开批评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会理解、接受并改正;有的学生会内疚、沉默;有的学生则会与老师针锋相对。

请分析这是为什么?

解释说明:

学生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

多血质的学生容易接受批评,并做出行为调整,但胆汁质的学生不容易接受直接的批评和指责,容易发生冲突。

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应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有这样一个青年:

在校学习期间对人和蔼、谦让,有时当众讲话都不好意思,表现出十足的温文尔雅的性格。

可当他参军后,在战场上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情境中,他却表现出了无比勇敢和顽强的英雄气慨。

如何用有关性格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塑造力。

4、一个12岁的女学生,由于早期家庭教育的结果,她行动畏缩,上课沉默,对老师同学的批评不能引起情绪上的反应。

后来经过耐心教育,她十分努力,她变成了生气勃勃,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解释说明:

家庭教育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学校教育重塑。

5、有人认为:

多血质的人容易成才,抑郁质的人不容易成才

解释说明:

这种说法不科学。

人的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

6、棍棒之下出孝子

解释说明: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

7、为什么说:

“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成就=1%的天才+99%的勤奋”

解释说明:

良好的性格对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智能理论

1、为什么会有“高分低能”现象?

解释说明:

教育中的知识传递与学生能力培养相脱节,导致“高分低能”现象。

它启示我们,教育中不能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2、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

解释说明:

与其把结果告诉给人们,不如教会人们谋生的方法。

教育中不能过于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3、秦朝甘罗十二岁做上卿,唐朝王勃6岁善于文章,13岁写出脍炙人口的《腾王阁序》。

而齐白石40岁时才开始学习画画,50岁成为著名画家。

怎样理解这种差异?

解释说明:

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差异的。

有的人早熟,有的人大器晚成,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比较学生。

4、一个班级中,总会出现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现象。

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样样都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样样都差。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有很多特长和技能,如,唱歌、跳舞等。

怎样理解这种差异?

解释说明:

人的智力在发展过程中会有类别上的差异的。

有的人擅长这方面,有的人擅长那方面,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来比较学生。

5、王安石著“伤仲永”中:

“仲永少时聪慧,而20岁后则泯然众人矣”。

就是说,仲永年少时很聪明,但在后来,他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

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解释说明:

这种现象说明某些人在早期发展中智力早熟,但在其成长中没有得到相应的科学教育和引导,导致潜能被埋没。

6、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在《早期教育与天才》一书中曾介绍扬名一时的美国神童赛达斯:

他六个月会认英文字母,两岁能看懂中学课本,4岁已发表了三篇五百字的文章,在6岁生日晚会上又写成了一篇解剖学论文。

8岁上中学,12岁破格进入哈佛大学,然而14岁那年却因患精神病入院,到21岁时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店员,薪金十分可怜。

谈一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解释说明:

这种现象说明某些人在早期发展中智力早熟,但在其成长中没有得到相应的科学教育和引导,导致潜能被埋没。

7、对35岁孪生姐妹进行智力测验,结果妹妹的得分比姐姐高24分。

解释说明:

这种现象说明,遗传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教育和生活实践活动对其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8、为什么说“实践出真知”、“环境造就人”?

解释说明:

这种说法强调社会生活实践对个体能力发展的影响力。

9、专门从事黑色纺织品工作的人,能分辨出40多种不同的黑色色度;钢铁工人对蓝色的火焰的微小差异具有高度的辨别能力。

试问一般人为什么没有这种能力?

解释说明:

一个人的能力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具体并且长时间的从事某种实践活动对特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

10、研究表明,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未必能成为社会的顶尖人才。

而成功者也绝对不是只懂解题、不懂得思考的书呆子,他们显著特点之一是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谈一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解释说明:

知识不等于能力,成功需要有创新。

11、人有认为男女在智力发展上存在水平上的差异,男性智力发展明显高于女性。

解释说明:

男女在智力发展上不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12、课堂上,林老师问:

“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

“九只。

”“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鸟听到枪声后吓飞了。

“还有两只!

有一只聋哑的小鸟听不到枪声仍然在树上,还有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

“你这孩子,净说不着边际的话,鸟怎么会有聋哑的呢!

”老师批评了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发誓:

将来一定要当老师,确认那些回答树上有两只小鸟的学生是正确的,给他们的答案打上一个大大的红钩。

请依据创造力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老师的做法容易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发现问题的机会,以及对问题答案的多样性的肯定,形成一种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心理环境。

13、课堂上,老师问:

“雪融化了,变成什么?

“变成水。

“很好。

”老师表扬。

“变成了春天!

”“胡说,雪怎么会变成春天呢!

”老师批评了这个孩子。

雪融化了,天气就暖和了。

小草绿了,桃花红了,春天也就到了。

难道春天不是吃雪长大的呢?

那个孩子想。

于是他发誓:

将来一定要当老师,确认那些回答“雪融化了是春天”的学生是正确的,给他们的答案打上一个大大的红钩。

请依据智能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老师的做法容易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发现问题的机会,以及对问题答案的多样性的肯定,形成一种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心理环境。

14、课堂上,老师问:

“一张四方桌,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还有三个角。

”“错!

应该是还有五个角。

”“是还有三个角!

如果沿着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角。

”“你这孩子别往歪处想,哪有这样锯的。

”老师批评了第三个孩子。

这个孩子发誓:

将来一定要当老师,确认那些回答“只有三个角”的学生是聪明的学生,给他们的答案打上一个大大的红钩。

请依据智能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老师的做法容易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发现问题的机会,以及对问题答案的多样性的肯定,形成一种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心理环境。

15.有一次,在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请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

如: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某学生回答:

“齐心协力”,老师判错。

因为标准答案是“万众一心”。

请依据智能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唯一的、标准化的、刻板的答题要求很容易扼杀学生创造性,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思想或提供不同的答案,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16、有一次,在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看图写话”。

图上画的是:

一个小朋友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捉蝴蝶。

某学生回答:

“庄稼丰收了”,老师判错。

因为标准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

请依据智能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唯一的、标准化的、刻板的答题要求很容易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思想或提供不同的答案,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第六章自我意识

1.李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

因为是农民家庭出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一进入大学后就比较自卑。

为了掩饰家庭的贫困,因此进入大学后,就借了不少钱,想和同学一样。

原以为到了上海会有很多机会可通过打工来补贴自己,但实际上很难,因此钱也一直没还上。

曾想了很多办法来提升自己的素质,但实施后几乎都是半途而废。

现在将近毕业了,他感到自己不行,脱离不了贫穷,走不出底层社会地位,没有好的前途,不可能为父母光耀祖宗了。

解释说明:

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性。

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若主观我和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出现了差距和矛盾,就会产生丰富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

2、某青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开拓性的人才,向往着自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实际上他缺乏开拓、创新的素质,处处因循守旧,因此极度痛苦。

试从自我意识的特征来分析他的这种现象。

解释说明:

自我意识发展的矛盾性。

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若主观我和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出现了差距和矛盾,就会产生丰富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

3.某学生说,现在的他,已经处在一种严重自闭的状态,孤僻,寡言,在校无法正常读书,对成绩有着近乎变态的要求,希望自己每次都能得到第一名,为此非常用功,但是在看书的时候就会进入某种类似白日梦的状态,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用功还是赶不上别人,如此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学习成绩的全面下滑,作为大学生,在完成老师交付的课题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自我失败预言的情况,总是会觉得自己无法完成导师交付的任务,即使勉强去完成,也会认为这是失败的作业,会比不过别人,会被导师耻笑,甚至会被同学们耻笑。

解释说明:

自我意识过强:

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苛刻。

 

4.美心理学家请50位成功人士写下影响他们成功的前三位因素,结果,排在前几位的都是对自己的了解、接受、关爱、尊重;在看到与别人的差距是保持自信;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负责;对自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解释说明:

强调正确的自我意识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在影响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主体的自我意识正确与否起着核心的作用。

5、某大学一年级学生,自述“我每天独来独往,完成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没有知己,没有朋友,只有孤独。

看到别人三五成群,谈笑风生,我真羡慕。

我觉得我是这个世界的弃儿,存在与否对他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试分析该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解释说明:

该同学对自我缺乏客观的认识。

大学生处于青春中期,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又趋向稳定的时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的自尊心、荣誉感随之发展起来,并且表现强烈。

但同时大学生思维发展尚有水平不高的一面,他们的逻辑思维仍存在片面性和肤浅性。

表现在自我评价上,大学生对自我评价存在着两级性,对自我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不能做正确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

他们的自我评价有很多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的经验,而是来自于环境的因素、外界期望的影响。

自我评价更多地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基础之上,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

 

第九、十章教学与教师心理

1.教师教师在新授课之前,常使用学生熟知的知识、语言或表达方式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如在教“浮力”之前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为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这里使用的是哪种教学策略?

这种策略的教学程序是什么?

解释说明:

这里使用的是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提高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来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同化。

先行组织者就是指在学习新的学习内容前,让学生学习一个引导性的学习材料,这个引导性材料或是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个可利用的知识框架;或是为了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辨别;或是对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原有知识进行巩固。

2、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和他的实验小组成员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随意抽取了几个学生的名单,悄悄地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很有发展前途。

8个月后,当他们再次来到这所中学时,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有了显著的变化,不仅学业成绩突出,行为品德也很好。

实际上,罗森塔尔教授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

这是为什么?

解释说明:

这是“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寄予特定的行为或学习成绩方面的期望,由于这些期望,教师会以不同的行为、神情、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如喜欢或厌恶某些学生;这种区别对待向学生透露了教师期望他们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教师的区别对待会改变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

如果这种对待一直持续下去,学生没有以任何方式抵制教师的这种对待,那么这种期待就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行为。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人们,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3、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

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这种现象做何解释?

解释说明:

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