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195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ocx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主要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教学重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教学时间:

8课时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是本章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近代中国国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从认识近代中国国情开始的。

毛泽东指出: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33页)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中国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毛泽东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中国国情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深刻的阐述,在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进程和科学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中国的国情,看一看中国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一步的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革命?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

“革命不是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列宁选集》3版,第二卷,4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列宁的这段话告诉我们,革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革命是由于客观上发生了危机,革命的发生往往是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近代中国社会由于充满了十分尖锐的矛盾,而且矛盾无可化解。

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归根到底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那么,是什么导致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呢?

导致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

政治上:

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经济上:

中国被迫向帝国主义国家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铁路、航运、海关、贸易,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

思想文化上:

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说的: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30页)帝国主义的侵略尽管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与发展,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任务创造条件。

近年来有一种“告别革命”论的错误思潮,把改良和革命对立起来,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否定中国近现代的革命,提出要“告别革命”;“21世纪不能再革命了”;“改良可能成功,革命则一定失败”等错误观点,也有人提出“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独立不存在必然的关联”等错误思潮。

那么,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是错误的呢?

因为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来解决。

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80页)“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是应该发展的,中国应该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

这就要解放生产力,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束缚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不破坏它们,中国就不能发展和进步,中国就有灭亡的危险……革命是干什么呢?

就是要冲破这个压力,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解放中国人民,使他们得到自由。

所以,首先就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

没有这两个东西,中国是不能统一和不能富强的。

没有独立,那就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压迫,没有民主,那就还是受封建主义的压迫,那还有什么统一?

”(《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432页)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它分为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即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即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而言是相同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所决定:

第一,社会形态相同,中国依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相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社会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第三,革命任务相同,反帝反封建是革命的首要任务。

新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第一,革命的领导不同了。

民主革命再也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来领导了。

第二,指导思想不同了。

民主革命再也不是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作指导,而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了。

第三,革命的前途不同了。

民主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四,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了。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阵线上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包括4次革命运动:

太平天国起义:

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

第一,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

第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代表,同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在五四运动以前,它们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

但是,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一句话,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全新的道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产生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正如邓小平指出的:

“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任务就等于真正懂得什么叫反帝反封建吗?

不!

因为制定和执行反帝反封建的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是很不容易的。

在这个革命阶段当中,应当如何反帝反封建,依靠什么力量,团结什么力量,打击什么力量,这些问题,我们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解决,没有搞清楚。

”(《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40-341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表现形式。

1923年党的三大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认为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1925年党的四大总结了在统一战线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的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初,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认为中国革命应“先占乡村,后取城市”,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1940年前后,毛泽东又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系统总结了“两次胜利”(北伐和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两次失败”(北伐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的经验教训,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得到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比如: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就是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过程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对坚持“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对在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进行革命,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正如毛泽东所说:

党对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经过了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经过逐步地克服盲目性,在认识上起了一个飞跃,而到达自由王国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

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

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

过去那么多的革命工作,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00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也是在同“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

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基本概括。

总路线具有统一步调,号召人民的重大作用。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并使这一胜利真正属于民众,就必须从中国社会的历史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制定符合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民主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毛泽东指出: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13页)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领导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对于革命的对象问题一直比较模糊。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将斗争锋芒直指满清王朝,可是却将洋人当作“洋兄弟”;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举起反帝大旗,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将封建统治者看作朋友;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却并不反对帝国主义。

中国革命的对象问题一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到党的二大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对象里,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敌人。

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

帝国主义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战祸和灾难,把近代中国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所以,推翻帝国主义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条件。

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反动力量。

中国革命就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封建主义、消灭地主阶级,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官僚资本主义为什么也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呢?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新概念,这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断探索的结果。

毛泽东指出,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依靠反动政权积聚起巨额的垄资本,这就是官僚资本。

掌握官僚资本的阶级就是官僚资产阶级。

四大家族控制了以四行二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为中心的全国金融,享有种种金融特权。

他们通过币制改革、发行公债等手段,掠夺了人民大量财富。

四大家族积聚的财富在100亿至200亿美元之间,官僚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额的70%。

国家财富落到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少数人手里,造成中国民穷财尽,官僚资本和官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

但是,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象是不同的。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提到的“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以下对四个阶级分别进行论述:

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阶级大公无私,富有远见,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

毛泽东指出: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45页)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5页)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

农民阶级是人民大众的主体,中国的民主革命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农民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榨的对象,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农民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分为贫农、中农和富农。

贫农,包括雇农,占全国农村人口的70%。

贫农是只有很少土地的半无产阶级,而没有土地的雇农则是农村中的无产阶级。

贫农和雇农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天然的、最可靠的同盟者。

中农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0%。

中农一般能够自食其力,不剥削别人,但是他们身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所以中农能够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综上所述,贫农、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无产阶级只有与农民(这里农民的概念主要指的是贫农和中农)结成坚固的联盟,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毛泽东说,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复杂的社会群体。

小资产阶级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时刻受到破产、失业的威胁,他们有革命的要求,所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革命中常常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

毛泽东特别指出,小资产阶级中的知识分子除少数人为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服务而反对革命外,大多数人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而具有革命要求,在现阶段的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作用和桥梁作用。

离开革命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毛泽东: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

”(《毛泽东选集》第2卷,641页)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类。

买办资产阶级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并为帝国主义所豢养,与农村中的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买办资产阶级历来不是中国革命的动力,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它们一方面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常常表现为动摇和妥协。

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而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必须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首先,中国无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兴的社会力量,它与其它阶级有许多不一样,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无产阶级大公无私,胸襟开阔,目光远大并富于组织性、纪律性,只有无产阶级能够领导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其次,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

为什么呢?

因为在旧的社会制度下,要求整个无产阶级提高到应有的觉悟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首先觉悟了的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我们的事业则将一事无成。

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天然获得的,必须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去争取获得。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被领导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和政治教育,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为此,就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对被领导者的领导,必须坚持三条原则:

第一,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第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在统一战线中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

第三,必须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是,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在何处呢?

新就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的时代、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这一新的领导、其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实际上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这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

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所谓“必要准备”,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便没有社会主义革命。

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民主主义的革命阶段,才能创造出后者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所谓“必然趋势”,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为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呢?

第一,中国革命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允许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因为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运的帝国主义列强不愿意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同时,国际无产阶级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希望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第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在新民主革命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必然积蓄起社会主义因素,这些因素加上有利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将引导中国人民趋向社会主义;第三,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巩固中国民主革命成果,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贫穷与落后,才能彻底解放和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所以,两个革命中间不容许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然而,在党的历史上,却存在着“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两种错误倾向。

所谓“二次革命论”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

其代表是陈独秀。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认为,中国国民革命成功以后必然是资产阶级专权,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

中国只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以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陈独秀说,:

“共产党取得政权,乃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事”,“我们不是乌托邦的社会主义者,决不幻想不经过资本主义而可以由半封建的社会一跳便到社会主义的社会。

”陈独秀的这些观点形成“二次革命”的理论,1926年底在党内形成比较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