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320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x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广东导游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广东史话

第一节远古、先秦时期

1、马坝人

(1):

发现时间:

1958年,在曲江马坝镇的狮子岩

(2):

马坝人特征:

额骨比北京猿人高,比现代人低

头盖骨比北京猿人薄,比现代人低

嘴部不像北京猿人那么前伸

眉骨仍很粗大、突出

(3)、马坝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2.9万年,属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古人类;已懂得打制石器和用火

(4)、生存条件:

气候温暖湿润、草木遍野、森林茂密、水源充足和动物种类繁多

(5)、意义:

马坝人是广东最早的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广东历史的第一页

2、其他远古文化遗址

遗址意义特征

封开县渔涝区垌中岩人

(3万年前)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过渡中国犀、华南巨貘等动物化石

阳春独石仔遗址和封开渔涝区黄岩洞遗址(约一万六千至一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期会使用打制石器、会缝制兽皮

没有发现使用陶瓷

英德塘墟、始兴玲珑岩遗址

(七八千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期出现了广东目前年代最早的陶器,烧成温度为680℃

韩江、珠江三角洲贝丘文化遗址(四至六千年)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期渔猎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大

出现了定居部落

可能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

出现了彩绘装饰

粤中西樵山文化遗址和粤北马坝石峡文化遗址(三四千年)母系氏族公社末期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双肩石斧锛是西樵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工具

出现印文彩陶(花纹图案以几何形为主,没有发现人物和动植物纹样)

普遍出现了锄耕农业、制陶业、石器磨制业

3、青铜文化遗址:

博罗横岭山古墓葬

(1)、年代:

少数属商时期,多数属于两周时期

(2)、特征:

等级地位规范、排列整齐,反映了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

(3)、意义:

A、首次发掘出土了广东两周时期的铜甬钟;

B、是广东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同类墓葬中数量最多,出土器物最精美,品种最丰富的青铜时代墓葬群;

C、有力证实了《吕氏春秋中》古缚娄国的存在

D、为广东确实存在一个青铜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4、南越、南越族

(1)、南越一词,始见于秦汉史籍。

南越作为一个族体在西周时期形成,主要就是指聚居于今两广境内的越人。

南越是我国江南百越的之支。

(2)南越族

A、分布:

珠江流域以及韩江流域

B、经济生活:

渔猎捕捞,种植水稻

C、特征:

长食稻米,喜食鱼蛇蚌蛤贝类;习于水性,善于用舟;断发纹身——突出特征;有信鬼,鸡卜之俗;干栏式巢居

5、古之楚庭的来历和意义

来历:

公元前862年(周夷王八年),楚国熊渠,设置楚庭

意义:

广东的历史已有2800多年;楚庭——广州传说最早的名字

6、五羊仙人的传说

相关遗址:

五仙观——明代洪武年间建;

五羊石雕像(越秀山)——广州城市象征

第二节广东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秦统一岭南

1、秦统一岭南

A、时间:

公元前214年

B、经过:

第一次:

屠睢

为解决运输和给养问题:

(1)、北渠

(2);南渠(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其水陡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

第二次:

任嚣、赵佗

(1)、大庾岭——浈水

(2)、骑田岭——连江

(3)、萌渚岭——贺江

C、建制:

三郡——南海郡(广东大部分)、桂林郡(今广西大部分)、象郡(今越南北部和广西一部分)

D、意义:

(1)、岭南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2)、越人结束各自为政局面,归入中央集权

E、历史上第一次中原人大规模南移

2、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

A、建立时间:

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

B、赵佗治理措施:

(1)、保境安民(最为得力)

(2)、和集百越

(3)、大力促进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交流

(4)、对人民免征税赋,大大调动生产积极性

C、发展概况:

公元前196年,汉武帝派陆贾出使岭南,臣服汉朝,为南越王

公元前183年,南越武帝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派陆贾出使岭南,实际保持独立

公元前111年,灭亡

D、南越五代王

赵佗:

在位67年,今无法知道其真墓

赵MO:

派其太子到长安当“宿卫“,在广州象岗山发现其墓,现为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赵婴齐:

深受汉文化影响,藏起先代帝玺

赵兴:

上书汉室要求撤除关隘,内属为诸侯

赵建德:

吕嘉发兵叛汉

E、意义:

此间是汉越文化交流,汉越两族人民融合时期,也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奠基时期

F、相关遗迹:

泥城(接见陆贾);越王台(接南越王诏书);伏波桥(擒获吕嘉)

3、广州建城

(1)、公元前214年,任嚣建广州城,称“任嚣城“,是有文字确切记载的最早的名字;广州市政府以公元前214年作为广州市建城之始

(2)、任嚣城:

面积四五平方公里

(3)、赵佗城:

全城周长约10里,比任嚣城扩大了一倍

4、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

番禺——北部湾——徐闻合浦——东南亚——孟加拉——印度半岛——斯里兰卡

东汉:

徐闻合浦——东南亚——孟加拉——印度半岛——斯里兰卡——波斯湾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1、广州重建

A、岭南政治文化中心的变迁

(1)、西汉设九个郡,郡治设在广信(今广东封开至广西梧州一带)

(2)、广信:

源于汉武帝圣旨;处在西江、贺江、漓江的交界;成为岭南政治文化中心岭南

(3)、公元217年,步骘将交州治从广信迁到番禺

(4)、226年,孙权以合浦为界,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包括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个郡,相当与今广东全境和广西大部分)(5)、1921年,广州成立市政厅,广州成为一个城市的专名

B、三陈、四士

(1)、三陈(屈大均称其:

粤文人之大宗)

陈钦:

曾向王莽讲授《左传》

陈元:

岭海儒宗,以研究《左传》闻名,著有《左氏异同》(已失传)

陈坚卿:

经学造诣较深

(2)、四士

士燮:

曾任交趾郡太守,著有《春秋经注》、《公羊传注》、《谷量传注》

其他分人别人担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南海太守,士家一门四太守

C、对外贸易:

(1)、重建后的广州,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两晋南北朝,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对外交通的重要口岸;这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时期

(3)、船队从广州出发——南洋各地——印度洋海岸——波斯(伊朗)

(4)、广州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大米;进口商品主要是玻璃、象牙、宝石、珠玑、香料、药物、茉莉花等

2、第二次中原人大规模南迁(两晋时期)

促使汉越文化进一步融合,推动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

(1)、冶铁上:

东晋出现冶铁业

(2)、耕作上:

出现畜力拉耙,并懂得控制农田用水

(3)、制瓷业:

已能生产釉陶,釉色有彩点出现

(4)、郡县增设:

东官(莞)郡,义安郡(潮州)

3、卢循起义(7年)

(1)、404年攻下广州,自号平南将军,徐道覆为始兴(今韶关)太守

(2)、相关事物:

卢循城、卢亭

4、汉越民族融合

越、蛮、俚等泛称消失

5、隋唐时期

A、政治经济发展

唐对岭南制度:

(1)、按户税米,土著人只需交汉户一半

(2)、设岭南五管

(3)、南选制度

唐代岭南经济发展表现

(1)、水稻耕作技术提高

(2)、塘鱼生产

(3)、水果生产

B、对外贸易的发展

(1)、唐朝全国三大商业城市:

长安、洛阳、广州

(2)、在广州设置“市舶使”,

(3)、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海南岛——西沙群岛——马六甲海峡——阿拉伯(84天)——波斯湾——非洲东岸(48天)

(4)、进行贸易的国家:

波斯、天竺、阿拉伯、南洋各国,以波斯、阿拉伯为主

(5)、全国四大贸易港:

广州、泉州、扬州、宁波

(6)、南海神庙(又称菠萝庙):

凡外国商船来广州的只准停泊的外港;与达溪司空有空

a、建立时间:

5公元594年(隋文帝开皇十四年)

b、历史意义:

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起点,也是香料之路的终点

c、出口商品:

丝绸、瓷器、铁器;进口商品:

香料、胡椒、珠贝、宝石、象牙、犀角、紫檀木等10种

d、伊斯兰教及火油(石油)传入中国

f、唐政府在光塔路设立“番坊“,其权利与现今的外国领事相似;这些外侨以阿拉伯居多

C、禅宗

(1)、六祖惠能创立南宗

(2)、禅学核心:

顿悟,所以又称禅宗顿教

(3)、理论特点:

a、佛、佛性人人心性中本有;

b、清静心

c、强调顿悟,反对渐修和外修

6、五代十国(南汉国)

(1)、时间:

917年——971年

(2)、南汉四主

(3)、广州遗迹:

南方戏院九曜石;光孝寺内东西铁塔(涂金千佛塔,我国现存体量最大)

7、宋元时期

A、第三次移民高潮

(1)、宋代设路、州(府、军)、县3级;

(2)、广东得名:

广东境内包括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东路简称广东,治所在广州

(3)、广东出现历史上第三次移民高潮,这次移民在南宋灭亡大到空前规模

(4)、珠玑巷:

中原移民南下途中首先选择的定居地

a、得名说法:

一自唐代张昌,二自宋代

b、意义:

珠玑巷是中原人开拓南疆的一个中转站,也因此成为联系中原和岭南,具有民族南迁的象征意义的地方

B、经济的发展

(1)、引种占城稻——广东开始有了粮食的储备和稻米输出

(2)、经济作物的生产大幅度提高

(3)、制瓷业步入兴旺时期:

潮州笔架山窑有“白瓷窑”、“百窑村”之称

(4)、端州成为全国两大产砚区之一。

徽宗时禁止私采

(5)、宋时,广州为全国第一大港

(6)、917年,北宋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

(7)、北宋时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8)、海山楼:

广州最早的用于官方接待外宾的酒楼

(9)、南宋后期至元朝,我国外贸中心转移到福建泉州,广州外贸降为全国第二位

C、南宋灭亡

(1)、逃亡路线:

杭州——福州——泉州——潮州——惠州——香港——湛江——新会崖山

(2)、相关遗迹:

潮州南澳岛:

龙井、马井、虎井

湛江:

硇洲岛宋皇村

新会崖门:

国母殿、崖门失玺

蛇口:

帝丙墓

潮阳(文天祥):

海门莲花峰(崖刻望帝)、方饭亭

8、明清时期

A、广东的政治形势

(1)、明政府设省、府(州)、县3级

(2)、黄萧养起义:

广东历史上由当地人发动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时间:

1448年

1449年,建立大东国,定都大良

(3)、南明政权

1646年11月2日,朱聿在广州称帝,南明绍武政权(在广州出现的第三个封建割据小王朝)

1646年11月18日,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南明永历政权

(4)、忠义乡——佛山祖庙——灵应寺

(5)、三藩:

尚可喜、尚可信(广东),吴三桂(云南)、耿精忠(福建)

B、经济发展

(1)、明代从国外引进番薯和玉米

(2)、清代出现了除夕花市

(3)、明代广州城已有专门卖花的城市

(4)、明清时期,广州三雕:

象牙雕、玉雕、木雕

C、广州城的扩建

明代:

老城、新城

清代:

鸡翼城

D、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

(1)、明朝的广州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广州是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2)、怀远驿:

1450年,明政府为接待各国领事和随行人员设置

(3)、1685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粤海关,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海关之一

(4)、1757年,广州再次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5)、十三行:

是封建政府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实际上是官商

E、基督教在岭南的传播

1557年,澳门沦为殖民地

罗明坚:

第一个进入肇庆的传教士

仙花寺(肇庆):

我国第一座天主教堂

第三节广东近代史略

一、近代时期的起义

时间名称意义

1838,12,12广州人民包围十三行商馆起义示威揭开广州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1839,6林则徐虎门硝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坚强意志

1841,5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的武装反抗侵略斗争,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新篇章

1851,1,11——1864,7太平天国起义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前后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

1895,4公车上车事件(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拒和、迁都、变法

1898,7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策划)

1895乙未广州起义(孙中山)兴中会成立后策划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00孙中山组织武装起义拉开武装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斗争的序幕

1911,4,27,黄花岗起义(农历3月29日)孙中山评之“事虽不成,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已造成矣”

唤起民众觉醒,武昌起义的前奏

1911,10,10武昌起义孙中山领导第十次起义,推翻清政府

二、两次鸦片战争

次序时间原因结果

第一次1840,6——1842林则徐虎门硝烟《广州和约》,交赎城费600万元

《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和开放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广州五个口岸

第二次1856,10——1861亚罗号事件1859年,沙面沦为租界,1/5为法租界。

4/5为英租界;英法强租靖海门总督衙门,并改建成天主教堂,即“石室”

三、广东华侨首创的中国民族工业

时间创办者工业

1872陈启源继昌隆缫丝厂(南海)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890黄秉常广州电灯公司(广州)我国民族资本创办的第一家电灯公司

1879卫省轩巧明火柴厂(佛山)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火柴厂

1906张榕轩

张耀轩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至潮州)我国民族创办的第一条铁路

四、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瑞麟、张之洞为代表)

1、军事工业:

(1)、1873年,瑞麟创办机器局

(2)、1875年,瑞麟创办军火局

(3)、1876年,以黄埔船坞作为机器局的造船厂

(4)、1885年,张之洞,石井枪弹厂

2、民族工业:

张之洞,广东钱局

3、兴办教育:

(1)、1864年6月,广州同文馆

(2)、1887年,张之洞,广州陆师学堂和水师学堂,詹天佑为水师学堂教习

(3)、1888年,张之洞,广雅书院,广雅书局

五、孙中山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时间会议政府概况

第一次1917非常国会护法军政府任海陆军大元帅

元帅府设于士敏土厂

第二次1921国会非常会议中华民国政府任非常大总统

总统府设在中山纪念堂旧址

第三次1923重建大元帅府

六、国民党一大会议

时间会议名称人物内容、意义或事件

1924,1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

(1)、内容:

确认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

(2)、意义:

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成立,中国革命进入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广东成为国民革命的根据地

七、黄埔军校

1、国共合作的成果之一——建立黄埔军校

2、1924,6,16,孙中山在黄埔长洲岛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的创办,有“黄埔建军”之称;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3、在军校学习过的共产党人:

徐向前、刘志丹、罗瑞卿、陈赓等;

国民党人有:

宋希濂、杜聿明、郑洞国、黄维等

第四节广东现代历史的发展

一、广东多层次开放割据的形成

1、经济特区:

1980年8月,:

深圳、汕头、珠海

2、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2月:

广州、湛江

3、经济开放区:

1985年2月:

茂名、阳江、汕尾、潮州

小三角(4市13县):

佛山、江门、中山、东莞

番禺、增城、南海、顺德、高明、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鹤山、宝安、斗门、三水

大三角(7市21县):

除小三角外还有肇庆、清远、惠州

花县、从化、高要、新会、广宁、惠阳、惠东、博罗

4、内地山区开放地带

二、邓小平两次南巡

时间考察城市谈话内容题词/重大意义

第一次1984年1月~2月深圳、珠海、厦门、上海

(1)、指导思想:

不是收,而是放

(2)、特区是个窗口

(3)、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深圳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是正确的。

珠海题词:

珠海经济特区好

第二次1992年1月深圳、珠海、中山、顺德

(1)、特区姓社不姓资

(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坚持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5)、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经济发展的步伐重大意义:

又一次促进全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神州大地新一轮的改革放大潮的涌起

三、知识点

1、广东四小虎:

中山、顺德、东莞、南海

2、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台湾、韩国、香港

3、广东四小虎,从1978~1990年,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每年平均超过21%,用了7~8年时间,实现工农业产值翻二番;用了10年左右时间,达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目标;提前10~12年达到了小康水平

四、广东名人

名字号或籍贯事迹及著作

赵佗河北真定公元前203年拥兵自立,建立南越国,自命南越武王,定都番禺,在位67年

虞翻

(1)、三国时骑都尉;

(2)、曾为《易注》;(3)、最早在岭南举办私学、传播中原文化的教育家之一;(4)、后人以“树木树人,功不可没”赞之

葛洪江苏句容人,自号抱朴子,

(1)、东晋时的宗教哲学家、化学家、医学家;

(2)、著有《抱朴子》内外篇(有宗教哲学和科学技术内容,具有史料价值和中国古代化学史价值),、《金匮药方》(及节略本《肘后备急方》中有关天花、恙虫病的记载,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等

(3)、被英国皇家学会李约瑟博士称为“博学家和炼金术抱朴子”;(4)、丞相道士;(5)、罗浮山隐居36年,有冲虚观、稚川丹灶、洗药池等遗迹

陈霸先公元549年,创建陈朝,广东第一个成就帝业的人

冼夫人高凉郡俚族人石龙郡太夫人——陈霸先封

谯国夫人——隋朝

圣母——岭南境内人

张九龄韶关曲江人

(1)、岭南地区第一个在朝廷里当上宰相的人,“岭南第一人”;

(2)、有“风度楼”纪念之(已毁);(3)、岭南诗派的开山鼻祖:

雄直风格;(4)、对广东最大贡献:

领导开凿了梅关道

韩愈河南昌黎人,世成韩昌黎

(1)、被贬连州:

A、原因:

上书宽民徭

B、古迹:

阳山城北贤令山;崖刻“鸢飞鱼跃”

(2)、被贬潮州:

A、原因:

上书《论佛骨表》谏宪宗迎佛骨;B、事迹:

a、大兴乡学;b、兴修水利驱鳄鱼;c、正乡音;d、放免奴婢。

C、有关古迹:

韩江、韩木、韩文公祠、留衣亭

惠能新州(新兴人)

(1)、创立禅宗南宗;

(2)、三大祖庭:

光孝寺:

瘗发塔、风幡阁

南华寺:

讲佛37年,创立禅宗南派

国恩寺:

圆寂之处,“落叶归根”

(3)、一花五叶:

(4)、不取舍利,造真身,打破天竺佛法火葬的惯例,体现了南宗革新自创的精神

余靖曲江人

(1)、北宋杰出政治家、外交家和文学家、科学家

(2)、《海潮图序》是广东第一篇海洋科学论著

(3)、风采楼。

“风采楼”三字为陈白沙所书

(4)、“更加风采动朝端”赞之

苏轼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1)、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

(2)、1094年,元佑党人,被贬惠州;贡献:

建造水碓和水磨;大力推行江南农民用的秧马;修建了西新桥和东新桥

(3)、《纵笔》,被诬“讥斥先朝”,被贬儋州;遇赦北归,途经广州,为净惠寺题“六榕‘

(4)、自评: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人,号白沙子

(1)、明代哲学家,开创明儒心学先河,“学贵乎自得”、“以自然为宗”、“学贵知疑”

(2)、名震京师的“活孟子”

(3)、既买锄头又买书,半为农者半为儒

(4)、遗迹:

广州白沙巷;江门白沙祠,碧玉楼;钓台故址;南海神庙“浴日亭”诗碑刻茅龙书体

澹归和尚杭州人

(1)、南明五虎之一

(2)、在广州海幢寺出家

(3)、创丹霞山别传寺——别传寺开山澹归释老和尚塔

屈大均番禺人

(1)、与陈恭尹、梁佩兰为清初“岭南三大家”

(2)、著作被清政府列为“全毁书目”

(3)、代表作《广东新语》:

研究广东历史、地理的主要著作

洪秀全花县人

(1)、著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

(2)、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发动起义

(3)、1853年,攻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首都

(4)、1864年6月1日,病逝

邹伯奇南海人

(1)、近代广东第一位科学家

(2)、最突出成就——几何光学

(3)、《格术补》

(4)、1844年自制摄影机,成功拍照

丘逢甲广东蕉岭人

(1)、近代爱国教育家

(2)、毕生从事教育,开半学堂上百所,“学生出其门者千余人”

(3)、回复丘姓

黄遵宪梅州人

(1)、响应“诗界革命”,提倡写“新派诗”。

主张诗歌创作“我手写我口”

(2)、著作《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

(3)、史诗:

《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

(4)、曾任清朝的日本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国使馆参赞、新加坡总领事等职

吴研人佛山人,自号“我佛山人”

(1)、小说巨子

(2)、代表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救世之情竭,然后之念生”

冯如恩平人

(1)、1909年在奥克兰成功试飞

(2)、1910年6月,制造了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孙中山叹之“吾国大有人矣”

(3)、1911年3月,广东飞行公司

(4)、1912年8月,飞行失事牺牲

(5)、中国航空之父

康有为世称“康南海”

(1)、19世纪后期中国政治学术界一个突出的思想家和活动家

(2)、与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建立强学会,发行《强学报》

(3)、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代表诗篇《出都留别诸公》

(4)、主要著作: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南海先生诗集》

梁启超号任公

(1)、笔名:

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

(2)、业绩包括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3)、创办《新小说

(4)、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为新文学的真正发展开拓了道路

孙中山号逸仙

(1)、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被称为“四大寇”

(2)、1894年,成立兴中会

(3)、1905年,成立同盟会

(4)、1917、1921、1923年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陈济棠广西防城人

(1)、1929年,控制广东军政大权,称“南天王”

(2)、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分子,创办高校

(3)、1980年,邓小平评价之“陈济棠治粤八年,确有建树”

第二章广东的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广东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1、东邻福建,北接湖南、江西,西接广西,南临南海,西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土地面积17790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19300平方公里。

二、地形特点

1、丘陵、山地分布广且比较低矮,平原面积不大。

(1)广东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粤西,占全省总面积的62%;

(2)省内最高峰——韶关市乳源县石坑崆,海拔1902米;

(3)平原占全省总面积25%;

(4)省内最大平原——珠江三角洲,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居全国三角洲的第二位;

(5)潮汕平原——省内第二大平原。

2、山脉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1)主要山脉有莲花山脉、罗浮山脉、九连山脉、南岭山脉;

(2)南岭山脉(即五岭:

大庾、都庞、萌渚、越城、骑田)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3、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有“黄金海岸”之称

(1)全省大陆海岸线东起潮州饶平县的大埕湾头,西至湛江市廉江县的英罗港洗米河口,全长3368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