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636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docx

LED电视基础知识DOC

电视基础知识

基础篇

什么是亮度?

亮度的作用是什么?

亮度是指:

电视机在白色画面之下明亮的程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米(cd/m2)或称nits。

亮度高:

画面显示的清晰,层次也更丰富,电视使用寿命长。

亮度低:

画面显示的模糊,层次感差,电视使用寿命短。

500nits是表示什么?

表示单位面积上布了500根蜡烛。

什么是亮度?

亮度的作用是什么?

亮度是指:

电视机在白色画面之下明亮的程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米(cd/m2)或称nits。

亮度高:

画面显示的清晰,层次也更丰富,电视使用寿命长。

亮度低:

画面显示的模糊,层次感差,电视使用寿命短。

500nits是表示什么?

表示单位面积上布了500根蜡烛。

什么是对比度?

对比度的作用是什么?

a.静态对比度是指:

屏幕上同一点最亮(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

对比度能够反映画面黑到白的渐变层次。

b.动态对比度通常是指;电视机的一系列画面中出现的最亮的白色和最黑的黑色的比值,表示形式与对比度一样。

动态对比度的值往往高于静态对比度的数值。

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鲜明艳丽。

测量对比度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测量满屏幕白色与满屏幕黑色的亮度比值;

什么是色温?

可以把白色的场景调节到温暖(偏红)、素净(偏蓝)、或自然状态(标准)。

什么是固定分辨率?

固定分辨率指屏幕上像素的数目,像素是指组成图像的最小单位,电视的影像主要是由许多堆积的点或线组成的像素(Pixels)而产生的,因此像素的多少便是影响分辨率的重要因素。

分辨率是电视主要的考查标准之一。

什么是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LCD电视的特定指标,它是指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其单位是毫秒

(ms)。

响应时间越小,像素反应愈快。

而响应时间过长,在显示动态影像(甚至是鼠标的光标)时,就会产生较严重的"拖尾"现象。

屏幕尺寸:

以其对角线的大小来定义的,屏幕宽高比为4:

3和16:

9两种。

最大分辨率:

也称可显示的最高分辨率,它是指投影机可显示的输入信号的最高分辨率。

投影机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对输入信号进行缩放处理,实现信号满屏显示,如果超出该

范围投影机就无法正常显示画面。

什么是坏点?

液晶显示屏的坏点又称点缺勤,它是指液晶屏显示黑白两色和红、黄、蓝三原色下所显示的子像素点,每个点是指一个子像素。

液晶屏最怕的就是坏点。

一旦出现坏点,则不管显示屏所显示出来的图像如何,显示屏上的某一点永远是显示同一种颜色。

这种“坏点”是无法维修的,只有更换整个显示屏才能解决问题。

坏点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其中暗坏点是无论屏幕显示内容如何变化也无法显示内容的"黑点",而最令人讨厌的则是那种只要开机后就一直存在的亮点。

什么是降噪?

其作用是什么?

降噪是指对图像中的杂讯信号进行过滤,能抑制噪声点,并过滤杂波。

使画面更清晰、整洁,信号弱时作用明显。

什么是VM速度调制?

(SVM)其作用是什么?

通过控制电子束的扫描速度,克服电视因亮度过高而引起的图像信噪比变坏。

主要作用克服图像轮廓边缘的模糊现象,改善图像线条及文字边缘毛刺现象。

SVM是VM的改进型什么是DCDI™斜线补偿处理技术?

(消除图像边缘锯齿)是特有的运动图像细节补偿专利技术,针对运动图像边缘进行跟踪检测并插补运算,能彻底消除运动图像逐行显示时出现的阶梯状锯齿,使图像边缘平滑自然。

CCS数字串扰抑制技术是什么?

通过对前和后这两场扫描信号进行差异性比较,从横向、纵向及对角方向将每场画面的亮度信号清楚地区分,从中有效消除信号中的杂波、斑点及色彩重叠现象,有效提升画质。

什么是黑底管?

荧光面与荧光粉点之间的间隙中填充着不发光的黑色物质。

在外部看起来屏面黑浸浸的,使荧光面对外界光的反射率降低了约50%。

大大提高图像对比度。

什么是动态聚焦?

聚焦电压是动态变化的,故称为动态聚焦。

是改善显象管边缘和四角聚焦特性的一种新技术。

(根据扫描电子束在屏幕上的位置自动改变聚焦电压,使显像管四角、边缘聚焦与中心聚焦几乎一样好,以改善图像边缘和四角的清晰度。

什么是会聚不良?

彩电中的会聚是将显象管RGB三条电子束会合在一起,使它们分别同时击中荧光屏上同一组RGB荧光体的方法称为会聚。

若RGB电子束不能同时击中荧光屏上同一组RGB就会产生会聚不良(会聚误差)。

此时RGB基色光栅是分开的,在显示图像时RGB基色就不能彼此重合,造成“色镶边”现象。

什么是色纯不良?

(磁化)指色彩的纯净度不够。

该红的要红,该绿的要绿。

(即单色光栅纯净的程度)。

“色纯不良”若是显象管引起的(显象管阴罩变形),用消磁器无法消除;若由地磁、喇叭、漏磁等外界磁场引起,则移动电视机朝向时会发生变化,这种色纯不良只需把电视机关机半小时即自行消除;若还不能消除时用消磁器消除。

cRT彩电的四大件是什么?

显像管、行输出变压器、高频头、集成电路(IC或集成块)

什么是高频头?

什么是单高频?

什么是双高频?

高频头是接受电视信号的调协器。

单高频:

一种画中画功能,大屏放电视信号,小屏只能放碟片,不能同时播放两个电视节目。

双高频:

一种画中画功能(双视窗),能同时自由播放不同频道的电视节目。

什么是制式?

制式的种类有多少种?

制式是信号组成、放送的方式。

(组成方式决定多种放送方式。

一种放送方式即是一种制式。

全世界共有28种制式:

分为三大类:

PAL制.NTSC制.SECAM

(1)图像制式

NTSC制式:

60HZ隔行.525线;北美.日本.台湾使用该图像制式。

PAL制式:

50HZ隔行.625线,欧洲和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使用该图像

SECAM制式:

法国、东欧、俄国、和非洲使用该图像制式。

(2)伴音制式

D/K制式:

伴音载频6.5MHZ;中国大陆使用该伴音制式。

I制式:

伴音载频6.0MHZ;中国香港使用该伴音制式。

BG制式:

伴音载频5.5MHZ;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用该伴音制式。

M制式:

伴音载频4.5MHZ;日本、美国使用该伴音制式。

1.什么是超重低音?

使低音听起来更加浑厚、更加有力,具有震撼感。

2.什么是BBE音效增强技术?

(听音乐)

是美国BBEsound公司开发的专业音响技术。

为了再现原声不失真。

能使高音更清晰、自然、亮丽且富有细节表现力;使低音强劲、清晰并富有节奏感。

(原汁原味)

3.什么是BBEVIVA音效增强技术?

在原有BBE的声效基础上3D(三维环绕声)增强。

使声音的伴音信号完美地再现、还原,音质更清晰逼真。

4.什么是虚拟环绕声?

用两只音箱,达到5.1声道(即6只音箱)的环绕立体声效果,现场感强。

5.SRS是什么?

美国著名音响公司SRS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环绕声系统。

营造出专业家庭影响的真实效果。

主要针对看大片。

(具有临场感)

什么是WOW三维动态环绕声音效?

是美国SRS公司最近设计的音效系统,包括以下三种不同音质效果:

SRS3D环绕,增强声音临场感;

FOCUS技术,增加音质清晰度

TRUBASS技术,增强低音震撼感(低重音)

6.什么是数字五段均衡器?

一般彩电只能调节高、低音。

而五段均衡器则分得更细:

120HZ(低音)

500HZ(中低音)

1.5KHZ(中音)

5KHZ(中高音)

10KHZ(高音)。

7.什么是丽音?

(NICAM)

是英国BBC广播公司研制脉冲广播系统。

用于多路伴音音频或多语言广播。

具有伴音隔离好、立体声分离度高、音质好、失真小。

主要用于多语言地区多伴音广播。

电视机的接口

电视机的主流接口种类:

11种

电视信号接口AV复合视频接口S-端子接口色差接口VGA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USB接口CI卡接口以太网接口SD卡接口

1.电视信号端子:

也称为RF视频端子,有一个天线的符号和相应的英文标示,75ΩANT的字样。

特点:

仍然是音视频混合,图像声音质量一般。

2.AV输入AV输出端子:

AUDIO音频声音信号,VIDEO视频图像信号,AV就是采用黄、白、红三色插口进行图像伴音信号输入。

通过AV输入端子可以获得清晰无干扰的画质和音质效果;AV输出端子可以输出到其他电视AV输入端子或者与录像机的AV输入端子相连接录制电视节目。

特点:

实现了影音分离,性能优于视频端子

3.S输入端子:

将亮度信号和彩色信号分开输入的五芯插孔,能避免亮色干扰,提高了清晰度,其清晰度高于AV端子。

特点:

实现了亮色分离。

(本身不传输音频信号)

4.YCbCr/YPbPr色差分量端子:

在S端子输入方式的基础上,把色度信号再分为R-Y和B-Y两个色差分量,直接进行输入,这种输入方式传递的信号不容易损耗,而且图像还原率较高,最终得到的图像画面清晰,立体感强。

色差分量为YCbCr/YPbPr两种,前者是隔行输入,后者是逐行输入。

特点:

实现了亮色分离基础上的三原色分离,清晰度高于S端子。

(本身不传输音频信号)

5.VGA端子:

是视频图形阵列的缩写,其文字标示一般为:

电脑VGA输入。

常见的接口有9针脚和15针脚VGA插口,这种插口的外形不易与其他插口混淆。

特点:

单独对图像信号进行传输,其画质效果高于S端子,主要与卫星接收机顶盒、电脑主机、逐行扫描DVD、数字机顶盒相连接。

(本身不传输音频信号)

6.DVI端子:

仅包含数字视频,音频仍然是模拟音频。

特点:

比标准VGA端子信号要好,数字界面保证了全部内容采用数字格式传输,保证了传输过程中资料的完整性(无干扰信号引入),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影像。

DVI-I插口是兼容数字和模拟接头的,所以,DVI-I的插口就有24个数字插针+5个模拟插针的插孔(就是旁边那个四针孔和一个十字花)。

7.HDMI一线通:

是高清晰数字多媒体接口的简称,是在一条线缆中传输没有经过压缩的大容量纯数字视频、音频信号,分为1.1和1.3两个版本。

特点:

HDMI接口传输的是无损的高清数字信号,而且用一根线就可以传输数字信号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8.USB接口:

通过USB接口可以将网路或电脑上的影音,图片等AV媒体文件以USB存储设备为载体实现电视播放,从而大大加强了电视的扩展性,从有线电视和碟片的束缚中延伸得到了PC(个人电脑)和整个Interent.特点:

它的播放图像声音的质量与媒体文件和支持的解码芯片有直接关系。

9.CI卡接口:

CI模块也叫CAM卡,数字电视卡或高档机顶盒专用,可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卡,卫星数字电视卡。

也可用于机卡分离的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等。

在电视上主要用于插接广电的CI卡,接收数字电视信号节目。

10.以太网接口:

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

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1000Base-TX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

在电视上主要用于连接网络。

11.SD卡接口:

SD卡是SecureDigitalCard卡的简称,直译成汉语就是“安全数字卡”,是由日本松下公司、东芝公司和美国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全新的存储卡产品。

SD存储卡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标准(系统),多用于MP3、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子图书、AV器材等等,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在超薄数码相机上。

SD卡在外形上同MultiMediaCard卡保持一致,大小尺寸比MMC卡略厚,容量也大很多。

并且兼容MMC卡接口规范。

不由让人们怀疑SD卡是MMC升级版。

另外,SD卡为9引脚,目的是通过把传输方式由串行变成并行,以提高传输速度。

它的读写速度比MMC卡要快一些,同时,安全性也更高。

SD卡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加密功能,可以保证数据资料的安全保密。

它还具备版权保护技术,所采用的版权保护技术是DVD中使用的CPRM技术(可刻录介质内容保护)。

液晶电视知识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具有液体的流态性质和固体的光学性质。

当液晶受到电压的影响时,就会改变它的物理性质而发生形变,此时通过它的光的折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而产生色彩。

液晶电视是由2块特殊的玻璃夹住液晶体,通过8比特驱动电路和高效背灯系统来调节成像。

简单说,液晶电视的成像原理,首先依靠后方一组日光灯管发光,然后经由一组菱镜片与背光模块,将光源均匀地传送到前方,依照所接收的影像讯号,液晶画素玻璃层内的液晶分子会作相对应的排列,决定哪些光线是需偏折或阻隔的。

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有三种:

红、绿、蓝,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基色”,通过电压来刺激这些液状晶体,就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颜色。

由于液晶电视采用点成像,因此屏幕里面构成的点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细,纵横的点数就构成了液晶电视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

而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液晶面板技术共4种,分别是CPA、P-MVA、S-PVA和S-IPS。

这4种技术又分两大阵营,CPA、P-MVA、S-PVA同属于VA阵营,为垂直配向技术,特性是在常态下分子长轴垂直于面板方向平行排列。

而S-IPS属于独特的技术。

硬屏和软屏:

所谓硬屏产品,就是在液晶屏面上加了一层硬度较高的透明树脂材料以保护外膜的产品。

硬屏工艺最初由日立等日系厂商所推广,后来LG将该技术进行了大幅的改良,遂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S-IPS硬屏工艺技术。

硬屏的突出的特点是屏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用手指轻轻在上摁下去,不会出现明显的暗影,有利于屏幕保护,但粘贴工艺必须足够好。

硬屏主要代表厂商是LG-飞利浦,LG、东芝、日立等厂商的液晶电视也大多采用硬屏。

所谓的软屏是相对硬屏而言的,也就是没有采用保护外膜的液晶面板。

TN、PVA、MVA等面板属于软屏,主要代表厂商是三星。

这类屏幕突出的特点是用手指轻摁或用指甲轻划下去,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水波纹现象,但过一会就消失了,并不会影响图像质量。

也许是三星S-LCD这一类液晶屏幕容易摁出“水波纹”的缘故吧,因此称之为“软屏”。

硬屏和软屏的根本区别只在屏面加膜或不加膜,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液晶面板自身的内在物理性能,因此在画质上依然是保持着固有的特色。

如果在同一场合,使用同一信号源,对比观看硬屏和软屏型号的液晶电视,画质有明显差别的话,那么最关键的问题应在液晶面板的等级与IC驱动性能等核心配置,而却不在“硬屏”和“软屏”的差别。

主流中高端液晶产品屏体的等级:

A级,A+级,A++级

液晶电视的大部分成本都是由屏的成本来决定的,它的清晰度好坏也是由屏的物理属性及等级来决定,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中高端液晶电视所使用的屏体基本分为三个等级,A级,A+级,A++级,A级屏整块屏体上最多可以有3个亮点或坏点,A+级屏整块屏体上可以有2个亮点或坏点,显示图像的重要部位只允许有1个亮点,A++级屏没有任何亮点或坏点

等离子电视知识

等离子是每个像素都在发光,等离子屏幕中的每个像素都是由3个玻璃气室组成的,依此类推通过大量的玻璃气室室组组成了一个平板。

   在每个玻璃气室当中都含有惰性气体,一个像素由3个气室组成,然后这个像素的3个气室会分别涂有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和蓝色荧光粉。

然后通过电极导线在驱动电路的控制下对每个气室放电,在气室中的惰性气体中放电导致离子体发射出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荧光粉发光,这就达到了等离子成像。

等离子的亮度与导线放电频率有关,通过驱动电路的控制,放电频率越快,亮度就越大。

这就是等离子电视完整的成像方法,因为是通过高温放电来达到成像,所以每个气室像素必须有一定间距,这也就是为什么等离子电视的分辨率无法做的很高的原因了。

等离子电视的成像原理:

是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无数个微小的惰性灯泡),在真空状态下,通过高温高压使惰性气体电离,产生可导电的离子气体,然后使离子气体放电,并产生肉眼看不到的紫外线,激发基板中所涂布的红、绿、蓝荧光粉,随之产生三种有色光,形成自然逼真的彩色影像。

PDP电视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优点:

1薄、轻、体积小;

2屏幕亮度均匀没有亮区、暗区之分;

3不受地磁干扰,不会磁化;

4视角较大(160°~170°)。

5响应速度相对较快(但有轻微拖尾)。

6寿命较长(一般在2万~3万小时)。

缺点:

1长时间静止图像,有灼伤现象。

2由于每颗像素都是独立地自行发光,因此耗电量过大

3发光效率低;,屏幕发热量大散热不好;

4信号存在一定串扰,图像效果一般,有轻微闪烁。

5有轻微射线辐射;(紫外线辐射)

6尺寸规格少,屏幕分辨率较低。

LED知识

什么是LED:

LED是英文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

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

LED背光源分类A:

按技术种类划分:

三原色LED白光LED

LED背光源分类B:

按入射位置划分:

直下式侧光式

LED电视的定义:

严格意义上的LED电视是指完全采用LED(发光二极管)做为显像器件的电视机,一般用于低精度显示或户外大屏幕。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家电行业中通常所指的LED电视严格的名称是“LED背光源液晶电视”,是指以LED做为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仍是LCD的一种。

它用LED光源替代了传统的荧光灯管,画面更优质,理论寿命更长,制作工艺更环保,并且能使液晶显示面板更薄。

LED于LCD相比六大大优势:

亮度高:

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率,效率可以达到80%-90%。

而光效差不多的白炽灯可见光效率仅为10%。

节能:

发光方式属于电至发光,电能在转换为光能是损失非常少。

寿命长:

光通量衰减到70%的标准寿命是10万小时。

超薄:

体积小,可以平面封装,易开发成轻薄短小的产品

超安全:

工作电流在20-70mA之间,所以发热量小,不会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现象,特别适合公共场合使用。

环保:

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像荧光灯一样含有汞成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康佳LED的优势:

1.色彩好,虽然采用的是白光LED,但因为有康佳独有的色轮技术,使色彩的还原可以达到RGB-LED的色彩。

2.双重节能,不仅运用LED背光源,更加入了智控节能技术,可以做到区域调光,弥补侧光式安装不能区域调光的缺点,使画面亮度更均匀,节能率更高。

3D电视专业知识

什么是3D?

什么是3D电视?

3D是英文“ThreeDimensions”的简称,中文是指三维、三个维度、三个坐标,即有长、宽、高。

今天的3D,主要特指是基于电脑/互联网的数字化的3D/三维/立体技术,也就是三维数字化。

包括3D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

3D液晶电视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来产生立体效果,可以使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针对裸眼3D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销售的3D电视均需要通过外配3D眼镜才能进行3D影片的观赏,属于眼镜式3D电视。

3D影像的成像原理:

人类的人眼是长在鼻子的两侧,而且是正朝前方,但是两个瞳孔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大脑接收眼睛发来的图像信号时,其实是两组图像重叠而成,而因为双眼位置的距离不同,所以在图像重叠区域里,我们看到的图像也会略有不同,这个现象在医学上叫做“视差”。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立体影像,就是因为我们大脑被这种“视差”现象所欺骗,根据两眼接收到不同图像信息,从而自动计算出物体的距离,从而形成了3D影像。

立体摄像机:

立体摄像机具有两个镜头和两个摄像器件,用来代替人的两只眼睛摄取图像,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及其光轴之间的夹角和距离必须模仿人的两个眼球动作,随着拍摄物体的距离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以使拍摄的两个图像的视差与人眼直接观看的视差相同。

立体摄像头:

立体摄像机输出的左右两个图像信号需用2个通路传送到显像端。

一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频道传送一套立体电视节目,必须采取频带压缩或码率压缩等方法才能用普通电视频道传送立体电视节目。

立体电视的显像端必须分别显示左右两个图像,并确保左眼只能看见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见右眼图像。

3D显示技术可以分为:

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

1、眼镜式;主要在家用消费领域,无论是显示器、投影机或者3D电视上,现在都是需要配合3D眼镜使用。

2、裸眼式3D:

目前主要用于公用商务场合,将来会应用到手机,电视等设备上

眼镜式3D技术类型:

1色差式(色分法)

2偏光式(光分法)

3主动快门式(时分法)

色差式3D技术:

色差式3D成像原理:

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

色差式3D技术,英文为Anaglyphic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

优势:

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

劣势:

3D画面效果最差的,画面边缘易产生偏色。

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

  偏光式3D成像原理:

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统中,市场中较为主流的有RealD3D、MasterImage3D、杜比3D三种,RealD3D技术市占率最高,且不受面板类型的影响,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电视还原出3D影像。

优势:

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也是该类技术。

劣势:

这种技术会使画面分辨率减半,很难实现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画面亮度也会被大大降低。

在液晶电视上,应用偏光式3D技术要求电视具备240Hz以上刷新率,并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

被动偏光式3D技术原理:

液晶屏上的偏振导向膜,交错地将每一行的光线偏振方向进行扭转,奇数行扭转到与左眼镜片偏光方向相同的角度,偶数行扭转到与右眼镜片偏光方向相同的角度,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到两组不同的画面,从而在人脑中形成立体影像。

快门式3D技术:

主动快门式3D技术,英文为ActiveShutter3D,配合主动式快门3D眼镜使用。

  主动快门式3D成像原理:

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  3D电视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在大脑内合成立体图像。

优势:

1这种3D技术在电视和投影机上面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而且图像效果出色,受到很多厂商推崇和采用。

2这项技术能够保持画面的原始分辨率,很轻松地让用户享受到真正的全高清3D效果,而且不会造成画面亮度降低。

劣势:

快门式眼镜较贵。

技术要求:

快门3D液晶电视屏幕刷新频率必须达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让左、右眼均接收到频率在60Hz以上的图像,才能保证用户看到连续而不闪烁的3D图像效果。

目前,包括LG、三星、松下、创维等品牌推出的3D电视,都是采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

裸眼3D电视的优势:

1、采用全球领先2D/3D兼容的高透过率高精密度的柱面透镜技术,无需佩戴眼镜,裸眼观看立体影像;

  2、立体真实感强,视觉冲击震撼;

  3、高亮度,高对比度,高清晰画面,无鬼影,自然逼真;

  4、8视点合成专利算法,从8个角度获得不同的图像,合成出多观看角度的立体图像,角度广,可视点多,画面真实立体感强;

  5、可兼容播放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