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8884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7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docx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改进及评价

[考纲要求] 1.能够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热点1 气体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

气体实验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气体净化、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组成,对一些常见装置进行改进和重新组合,往往能够实现一些特殊的实验目的。

典型的气体实验装置改进设计有:

依据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的反应器,尾气吸收、防倒吸装置的设计,液封装置的设计,恒压装置的设计等。

解题策略

1.实验设计的创新往往要体现七个“一”,即:

一个实验的多种现象,一种实验现象的多种原因,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一个仪器的多种用法,一种物质的多种制法,一组物质的多种鉴别方法。

2.选择反应原理的原则是:

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实验操作简便安全、产物便于分离与收集。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实验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掌握的气体制备实验有:

三种单质(H2、O2、Cl2)的制备;三种氢化物(HCl、H2S、NH3)的制备;五种氧化物(CO2、SO2、NO2、NO、CO)的制备;两种有机物(C2H4、C2H2)的制备。

复习时,除了掌握好教材中经典的制备方法外,还应对药品选择、反应原理进行拓展和创新。

典例导悟1

(2010·上海,26)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

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

a.烧杯b.玻璃棒c.量筒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____________。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a.氯化钠溶液b.稀醋酸c.稀硫酸d.正己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________,后溶出__________。

(6)上述测定实验中,连续__________,说明样品已经恒重。

热点2 性质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

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化学实验的最主要功能。

而许多化学实验装置的设计,其目的就是研究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注重考查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解题策略

解答该类题应先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再依据化学原理、物质性质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解答。

1.基础性训练

以教材实验为载体,从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2.拓展性训练

一是要注重对教材实验的改进和挖掘;二是要对实验进行创新设计。

对于多种情况的反应,根据“实验问题”提出猜想;依据假设设计实验,要充分考虑多种可能性,避免肯定的或惟一性结论。

在性质探究实验中,尾气处理装置、安全瓶和防倒吸装置等都是考查的热点,要理解其原理,选择或设计最简便的装置。

典例导悟2

(2009·广东,21)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

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mol·L-1NaOH、3%H2O2、0.1mol·L-1KI、0.1mol·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

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

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

热点3 制备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

制备一种物质,应根据目标产品的组成来确定原料及反应原理,设计反应路径,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装置。

最后,根据生成物的性质将产品分离提纯出来。

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解题策略

1.在设计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时,要优化上述流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遵循的优化原则是:

原料廉价,原理绿色,条件优化,仪器简单,分离方便。

2.一些物质的制备,由于其性质上的特殊性,需要设计一些特殊的装置来完成。

如实验室制备Fe(OH)2固体,由于Fe(OH)2遇空气易被氧化而变质,故其制备实验装置必须严格防止制备的Fe(OH)2固体与O2接触;再如,常见有机物的制备中,由于有机反应缓慢、副产品多、原料容易挥发,所以常见有机物的制备装置都要加装冷凝回流装置,使原料回流、充分反应,提高产率。

典例导悟3

化学研究小组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发现N2的制取有下列不同方案:

a方案:

加热条件下NH3还原CuO制得纯净的N2和活性铜粉。

b方案:

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得N2。

c方案:

将空气缓慢地通入灼热的铜粉制得较纯的N2。

现实验室提供如下几种装置来制取N2。

(1)若按a方案制取N2时,需要的氨气用生石灰和浓氨水作原料制取,则宜采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作发生器,该发生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N2(允许含有少量水蒸气),还须使用到的上述仪器中的(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顺序列出)________(填序号)。

(2)若按c方案制取N2,用E装置将空气缓慢通入______(填A、B、C)反应器,反应器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制取N2的三个方案中,a、b方案结合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方法与b方案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1·安徽理综,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2.(2011·江苏,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mL0.5000mol·L-1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mol·L-1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2所示的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3.(2011·江苏,1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D.已知I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4.(2011·广东理综,23改编)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①实验Ⅰ: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②实验Ⅱ:

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③实验Ⅲ:

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④实验Ⅳ: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5.(2009·天津理综,6)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6.(2011·全国理综,29)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下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应加入的物质

所起的作用

A

B

C

D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1·课标全国卷,28)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

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准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11·北京理综,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

A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逐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N2,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关闭

——

从B、C中分别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大量白色沉淀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

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1·上海,26)实验室制取少量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溴化钠、________和1∶1的硫酸。

配制体积比1∶1的硫酸所用的定量仪器为______(选填编号)。

a.天平b.量筒

c.容量瓶d.滴定管

(2)写出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如图所示),产物在第______层。

(4)试管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还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

(5)用浓的硫酸进行实验,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______(选填编号)。

a.蒸馏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用四氯化碳萃取d.用亚硫酸钠溶液洗涤

若试管B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

(6)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0·北京理综,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1.(2010·广东理综,33)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只存在SO

假设2:

既不存在SO

,也不存在ClO-;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1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12.(2010·安徽理综,2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边振荡盛有1mL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

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

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

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

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

若银镜消失,

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

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

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

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09·北京理综,27)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

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

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