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00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修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答案版Word格式.docx

D、注意知行统一

E、注意加强修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选题

1、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是(B)

A、思想道德B、理想信念C、爱国主义D、人生价值

2、从理想的(A)上划分,可以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A、性质和层次B、时序C、对象D、内容

3、(D)是人们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A、理想B、道德C、思想D、信念

4、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是(B)。

A、道德B、信念C、需要D、自我价值

5、(A)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A、信仰B、理想C、信心D、崇拜

6、“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强调的是(C)的作用。

A、信仰B、理想C、意志D、信心

7、当代大学生应树立的远大理想是(D)。

A、实现自我价值B、实现国家昌盛C、实现民族振兴D、实现共产主义

8、“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话表明(B)。

A、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B、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D、马克思主义注重创新

9、理想通往现实的桥梁是(A)

A、实践B、奋斗C、信心D、信念

10、“志不强者智不达”的作者是(C)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

11、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B)。

A、正确理解理想的含义B、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C、正确区分各种理想的异同D、正确对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的作者是(D)。

A、管仲B、王阳明C、孟子D、苏东坡

二、多选题

1、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可以分为(ABCE)。

A、社会政治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个人理想(对象)

E、生活理想

2、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AB)。

A、个人理想

B、社会理想

C、一般理想

D、崇高理想

3、关于理想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有(ABCE)。

A、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B、理想是一种精神现象

C、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D、理想高于并脱离于现实

E、理想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4、理想信念能发挥作用的方面有(ABCDE)

A、人生价值的实现

B、人生目标的选择

C、发展方向的设定

D、生活态度的形成

E、面对挫折的态度

☆5、下列关于励志方面的警句有(ABDE)。

A、“有志者,事竟成”

B、“志当存高远”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E、“志不强者智不达”

三、判断题

1、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只要努力,个人的理想就一定可以实现。

(错)

3、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

4、任何理想都可以给人们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5、理想从实践中来又指导实践。

6、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7、信念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8、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9、社会的共同信念的形成基于人们各自的信念存在共通之处。

10、高层次的理想信念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11、信仰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

☆12、在很多情况下,理想和信念可以交换使用。

13、理想信念在任何时代背景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理想的实现一般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判断

1.爱国就应该抵制一切外来东西。

2.在当代中国,爱国就应当爱社会主义。

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具有一致性。

4.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6.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

7.爱国主义仅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

8.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

(错)还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0.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

二单向选择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D

A.四项基本原则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一国”是“两制”前提。

认同“一国两制”首先必须认同“一国”。

陈水扁在“双十”演讲中提到“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而不提“九二共识”,其实质是A

A.拒绝承认一个中国B.宣布台湾独立

C.渐进式台独D.混淆概念,欺骗民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作曲是谁?

A

A:

聂耳B:

冼星海C:

王洛宾

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C)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爱国主义

B民族主义

C国际主义

D和平主义

5.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C)居于核心地位。

A.团结统一

B.积极进取

C.改革创新

D.改革开放

6.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坚持(B)基本方针

A.互不干涉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共同发展

D.协助发展

三、多项选择

1.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是因为我国ACD

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矛盾的根源已完全消除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消灭了民族压迫

D.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ABCD):

A.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C.树立民族自豪感。

D.树立民族自尊心

4.爱国主义包含着(BCD)几个基本方面

A.动机

B.情感

C.思想

D.行为

5.(AC)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A.坚定的民族自尊心

B.顽强拼搏精神

C.坚定的民族自豪感

D.自我牺牲精神

☆6.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BC)

A.维护民族团结

B.维护国家主权

C.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D.维护本土文化

7.下列正确描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两者关系的是:

(ABC)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C.两者都共同体现爱国主义

D.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需要提倡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已过时。

8.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思想意识集中表现为(ABCD)

A.争取祖国统一

B.促进世界和平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E.争得国家独立,求得民族解放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3、一般情况下,即使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的世界观也不会改变。

4、人生态度表明了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5、人生价值可以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6、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7、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心理要素在人生态度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8、引发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是个人主义。

9、拜金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10、没有人的需要,就没有价值的存在。

11、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来说所具有的价值。

12、劳动和能力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3、一般来说,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

14、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目标不一定要与社会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

15、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16、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17、讲宽容就不能讲原则。

二、单选题

1、关于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C.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

D.人生观反作用于世界观

2、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是: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内在价值

D.外在价值

3、社会评判一个人价值大小的主要标准是:

(D)

A.职业

B.地位

C.能力

D.贡献

4、说一个人健康,是说这个人:

A.生理健康

B.心理健康

C.生理和心理都健康

D.以上都正确

5、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保证是: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

6、关于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需要纯粹是个人的

B.社会需要可以脱离个人需要独立存在

C.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反映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人生价值观是(D)

A.产生于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

B.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

D.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

三、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主要体现为: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利益

3、下列有关人生目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C、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4、人生态度对人生活动有重要影响,要端正人生态度,应当做到:

(ABCD)

A、认真

B、务实

C、乐观向上

D、积极进取

5、拜金主义人生观的表现是:

A、将金钱神秘化、神圣化

B、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

C、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

D、认为金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6、极端个人主义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为:

(CD)

A、实用主义

B、存在主义

C、极端利己主义

D、狭隘功利主义

7、关于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B、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

C、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

D、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8、掌握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人生价值大小的方法,应做到: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9、下列就效果和动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CD)

A、行为的动机与效果总是一致的。

B、行为的动机与效果并不总是一致的。

C、一般来说,动机善,效果也善;

动机恶,效果也恶。

D、某些情况下,善的动机产生恶的效果,恶的动机产生善的效果。

10、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有:

A、客观认识自我

B、提高自身能力

C、坚守岗位

D、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1、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C、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D、合理调控情绪

12、出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BCD)

A、不予理会

B、正视心理问题

C、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D、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13、平等待人就意味着:

A、要做到一视同仁

B、要把自尊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

C、要学会换位思考

D、要相互关心

14、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B)

A、竞争与合作是在形式上是对立的

B、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C、竞争与合作在形式上是统一的

D、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15、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正确认识:

A、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D、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16、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BD)

A、个人利益相加就是社会利益

B、社会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C、个人利益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D、社会利益保障个人利益的实现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2、人的学历越高,道德水平也越高。

3、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终将消亡。

4、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

5、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6、慎独自律是一种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7、大学生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适用于这个群体。

8、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9、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了,应该全部抛弃。

10、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表现了道德品质特征的是(C)

A.主观上的一种道德认识

B.客观上的一种道德行为

C.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统一

D.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对立

2、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遵守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B)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3、个人道德从发展到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C)

A自我学习 

 

B家庭教育

C道德实践 

D潜心修炼

4、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A.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D.社会进步和阻碍社会进步

三、多项选择题

1、道德是(AD)

A.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B.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C.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

E.规定人们行为“必须怎样做”、“不准怎样做”

2、道德的功能有:

(ABCDE)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E.辩护功能和沟通功能

3、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ABCDE)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4、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ABCDE)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5、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表现是(ABDE)

A.后天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

B.以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

C.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

D.依赖于个人的实践

E.包含有心理或行为习惯上的相应改变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C)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主体的多元性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A)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D.环境道德的要求

3.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

这是属于(B)

A.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B)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

C.家庭道德D.政治道德

5.国家干部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

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

售货员公平地对待每位顾客,服务热情,不以貌取人、欺叟骗童。

这是B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6.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D)。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7.“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C)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8.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

他这样做是(D)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社会公德之举

9.现代社会,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体育健身、网上冲浪等等,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公共生活的哪一特点:

10.(D)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A.民主法制B.诚信友爱

C.公平正义D.安定有序

1.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

C.爱护公物D.助人为乐

E.文明礼貌

2.社会公德的特点有(ABCE)。

A.基础性

B.继承性

C.广泛性

D.强制性

E.简明性

3.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ABDE)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E.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4.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动准则。

下列行为中,遵守了社会公德的有(ACDE)

A.语言文明,不恶语伤人

B.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

C.自觉提高法律意识,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D.爱护道路旁的交通设备,电话亭,邮筒等,不损坏,不滥用

E.对在公共生活中某些人不守秩序的行为积极干预,予以制止

5.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BD)

E.活动内容的单一性

6.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包括:

(ABDE)

A.风俗B.道德C.信念D.纪律E.法律

☆7.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作用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A.预测作用

B.评价作用

C.规范作用

D.强制作用

E.教育作用

☆8.现代社会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娱乐秩序、交通秩序

B.营业秩序、教学秩序

C.网络秩序

D.工作秩序

E.休息秩序

☆9.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是(BE)

三、判断题:

1.每个社会成员都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