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9055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docx

职场励志故事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

职场励志故事:

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

励志语录

励志的句子

励志个性签名

励志座右铭

励志名言

励志美文

励志演讲稿

  四次创业,从平凡走向非凡

  她,身材不高,相貌端庄,眼神中透露着一种聪敏,是个不服输的80后。

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后,她的举手投足间,还多了包容与豁达的气质。

  她叫刘亚琴,家乡是湖北赤壁。

2002年从深圳大学国际贸易系毕业后,到了深圳市南山区一家工厂做行政工作。

学贸易的她有一个基本认知:

众多大老板和知名企业的高管都是做销售出身,销售是一项锻炼人、让人提升、有前途的工作。

做销售,是她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

  2004年,她辞去相对稳定的行政工作,进入知名企业“中企动力”,从事当时颇为新潮的销售网络域名、网站建设业务推广工作。

在底薪较低、主要收入靠业绩的销售行业,签单数量代表一切。

而对于一个初入销售行业的新人来说,能不能尽快签下第一张单,则关系到能不能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下去。

  刘亚琴拼命用电话联系客户。

一般来说,十有八九的企业老板都会拒绝她,连个面谈的机会都不给。

好不容易有老板给了面谈机会,她就精心准备,争取面谈有个好的结果。

这一天她满怀希望地去了四家企业,两家根本没见到人,另两家干脆利索地把她拒绝了。

从最后一家企业出来后,她没有坐公交车,而是走路回住处,走了一个多小时,疲惫、失望、迷茫的感觉笼罩着她。

自己适合做销售吗?

自己能坚持下去吗?

她心里没有答案。

可第二天醒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她依旧是满怀信心地去上班、邀约客户、面见客户了。

  在入职一个月零八天后,她终于签下了第一张单,1.8万元。

走出了第一步后,她的签单量就迅速增长。

2005年,在这家全国有数十家分公司和办事机构的公司里,她拿到了整个公司大部分月份的销售冠军,年底时更被公司评为“年度销售冠军”。

作为佐证的是,她所在的部门拥有14人的销售团队,她一个人完成了整个部门销售业绩的一半。

一时间,她成了经理、总监、总经理的掌上明珠,是其他销售员的艳羡对象,可谓众星捧月。

  进入2006年,两个朋友欣赏刘亚琴的销售才能,邀请她一起创业。

她个人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市场实战经验,是时候创业了。

于是她从公司辞职,拿出自己的积蓄,与两个朋友合伙开了家小公司,销售互联网产品。

可创业不像她想得那么简单。

由于公司没有知名度,所代理销售的产品也没有品牌效应,一切都举步维艰。

由于一直没能取得经济效益难以支撑下去,仅仅三个月后,寄托着刘亚琴创业希望的这家小公司,便烟消云散了。

  2006年7月,她被邀请进入深圳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做商务三部经理,带10人团队。

刘亚琴在最短时间里理解了公司的产品,再次发挥出自己的销售才能,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在这家全国有11家分公司的企业里,拿到了当年的“年度销售冠军”。

  由于表现极为出色,2007年8月3号,年仅26岁的刘亚琴被派往广州分公司任商务总监,负责广州分公司的整体商务运营。

她从深圳带了5个手下干将到广州,加上广州分公司的原有人马,构成了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这是她首次真正独当一面。

而且,正是这段时间,她初步建立起了在广州的人脉。

  可就当她在广州大干快上的时候,公司董事长却亲自把她调回了深圳总部。

原来,公司投重金开发了一种手机记账软件,却始终打不开市场。

鉴于刘亚琴表现出的极强的销售能力,公司便把打开手机记账软件销路的希望寄托在了刘亚琴身上。

刘亚琴一如既往,把热情投入到了这种新产品的销售上。

  就在这时,一位与她关系很好的前同事给她打来电话借钱。

这位前同事说,他在东莞创业自己开了公司,希望刘亚琴借给他8万元,一个月后就可还钱。

一个月后,承诺还钱的时间到了,前同事确实如约打来了电话,但他说的却是:

“公司经营困难,钱是还不上了。

但我们这么好的朋友,不能让你吃亏。

这样吧,我借你的钱,算你的投资,公司给你30%的股份。

你如果同意,从现在起你就是公司的老板之一了。

来这边工作吧,以你的能力,我们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把公司搞好……”

  刘亚琴没有马上答应前同事的提议,这时的她在职业生涯中也遇到了难题。

她意识到,公司的那款手机记账软件一直打不开销路,是因为产品本身有明显的缺陷,她能力再强、再努力也难有作为。

她最终决定,离开现公司,到东莞去创业,进行一次毫无思想准备、借钱给别人被迫成为股东的创业。

  她带着一箱被子、一包衣服去了东莞。

但更让她意外的是,她连自己占30%股份的所谓公司的门都没有进去,前同事说:

“公司实在干不下去了,不干了,你回去吧,不好意思。

”然后,前同事就在她的视野里消失了。

  原来的工作辞去了,而被迫进行的创业也被证明是一场闹剧,又要背着被子和衣服狼狈地离开这座城市,刘亚琴心中的郁闷、委屈、愤怒、凄凉可想而知……

  心情稍微平复后,她便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得以进入广州一家公司,负责韩国现代音箱的全国渠道推广。

  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却怀念在前公司广州分公司任商务总监时激情燃烧的岁月,怀念旧同事们。

而旧同事们,也怀念她。

于是,便有了与旧同事的一次聚会。

旧同事说,自从刘亚琴离开广州分公司,分公司的业绩便急转直下,日子越来越难过。

旧同事们一起鼓动刘亚琴自己创业,大家愿跟着她一起干。

  在经历了两次创业失败后,刘亚琴当然知道创业的艰难。

但此时,她被旧同事们的真情感染了。

她决定放弃打工,真正创业。

所谓真正创业,是因为她前两次创业都是被动的,而现在,她要凭自己的眼光和选择,进行主动的、真正的创业。

  2009年6月8日,刘亚琴的新公司开张了,经营的是她已非常熟悉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可在创建这家公司的时候,她手里的钱已经非常紧张了,她只能在广州东圃租一个小办公室,买二手办公设备。

这位销售精英,为了省钱创业,只能租住在城中村的农民房里,甚至连电风扇都不舍得买……

  好在,经历过多次磨砺且对业务非常熟悉的她,很快便带领公司走上正轨,实现盈利。

公司开张三个月后,她就从农民房搬进了环境优美的小区居住,公司的业务也是蒸蒸日上。

  2010年下半年,一家大公司看中了刘亚琴公司经营的业务,向她提出收购该公司。

虽说把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卖掉有些不舍得,但对方提出的价钱确实诱人,而且跟着她的老部下在成为大公司的一员后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谈判后,这年10月,刘亚琴将公司出售,获得了她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将公司出售后,刘亚琴休息了半年时间,学习,思考。

此前的她总是马不停蹄地工作或创业,难得有这么悠闲的时光。

  2011年4月,她再次创业,创办广州市新巨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移动互联领域APP产品和业务的销售。

有经验,有教训,有成功模式,这次创业成功是可以预期的。

此后的一年,公司一直稳步发展。

  2013年,她决定形成自己的业务产业链。

以前,她都是代理销售别人公司的产品,既受制于人,销售利润也低。

有自己的业务与产品,才有核心竞争力,才会发展得长久。

为此,她又成立了广州市指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研发APP业务与产品。

于是,“指讯”负责研发与生产,“新巨力”负责销售与推广,两个公司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走上了良性发展的正途。

  2014年5月的刘亚琴,天天忙得不可开交:

一大早在女儿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奔向公司;忙碌一天,在女儿期待的眼光中回到家时,往往已是晚上八九点,甚至更晚。

她说,这样的生活充实而精彩,既温馨,又有成就感。

  她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与坚持中,由平凡走向非凡……

>>>点击查看更多职场励志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