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168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docx

01中国村镇银行简要分析报告

第一章村镇银行概述

第一节村镇银行概念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外金融机构、境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表1.1村镇银行主要特征

类别

具体容

性质

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属一级法人机构,区别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规模

村镇银行是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

业务

村镇银行功能齐全,包括:

●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中、长期贷款

●办理国结算、票据承兑与贴现

●从事同业拆借、银行卡业务

●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

服务对象

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服务特点

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

第二节村镇银行发展背景

农村的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状态,仅有两种金融主体:

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

由于缺乏竞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很难提高,农民的贷款需求也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我国农村现有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改革非常必要和重要。

改革的出路,就是引进新的金融机构。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监局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进行包括村镇银行在的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其中村镇银行是最主要的机构。

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战略思想得到充分体现。

2008年10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党委会议,明确了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职责以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三农"需要的新型金融机构和产品,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农村开展业务,加强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在支持"三农"方面的协调配合,加快涉农金融机构改革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等多种措施,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推动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村镇银行是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拥有机制灵活、依托现有银行金融机构等优势,自20XX以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但同时村镇银行本身也有诸如成本高、成立时间短等弱点,而且面临着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威胁,其发展前景不一定十分乐观,村镇银行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新兴发展的村镇银行。

在对村镇银行所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再结合村镇银行发展的时代特殊性,最终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预测分析。

第三节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村镇银行主要经历了试点和推广两个发展阶段,具体容如下表:

表1.2村镇银行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事件

成果

试点阶段

20XX12月

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该阶段共成立12家村镇银行〔占已成立的新型金融机构数目的50%

20XX3月

首批村镇银行在国6个首批试点省诞生

推广阶段

20XX10月

银监会宣布试点从6个省扩大到31个地区

截止20XX年底,村镇银行已发展到349家

20XX12月

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曾都汇丰村镇银行开业

20XX12月

国开行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村镇银行挂牌

20XX8月

农行发起在同时成立村镇银行

20XX9月

中国民生银行发起的村镇银行在州开业

20XX12月

工商银行发起的首家村镇银行在开业

20XX5月

国务院发文鼓励民间资本设立村镇银行

20XX6月

建设银行发起的首家村镇银行在开业

20XX6月

财政部宣布对达标的村镇银行进行补贴

20XX12月

截止年底,全国村镇银行共计349家

第四节村镇银行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1研究思路

第二章村镇银行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政策环境:

鼓励村镇银行快速、规发展

自20XX银监会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开始,银监会等国家相关部门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服务职能,政策设计就已经显示出对村镇银行的偏爱,三类新型金融机构同时推出,但经过四年的发展,呈现了村镇银行独大的局面。

在机构设立条件方面,村镇银行明确规定发起人至少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资本力量、管理方式、风险控制、人员管理、社会信誉、企业文化等都对村镇银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主要由非金融机构出资和农民自主管理,因此没有村镇银行在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从监管角度来说,虽然资金互助社具有天然的农村社区基础,但是作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其基层性使其风险不易控制,监管成本较大。

在同样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村镇银行管理相对容易,所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

在国家发展战略思想以及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双重刺激下,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愈发积极,体现在:

政策发布部门由单独的银监会发展到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有利于提供更优惠的发展条件,保障更规的行业环境;政策容由行业准入规定向引导行业规演变,进而转变到多种鼓励和补助政策。

当前,国家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政策环境全面利好。

表2.1村镇银行发展相关政策概要

时间

文件名

主要容

政策性质

2006.12

《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会发布

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加大政策支持

规类

2007.1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银监会发布

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督管理,规其组织和行为

规类

2007.6

《地与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四〔银监会发布

鼓励、澳门银行到地农村设立村镇银行

奖励类

2007.7

《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银监会发布

全面反映了全国31个省<区、市>、2000多个县<市>、3万多个乡镇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程度、竞争程度以及各行政区划围银行业机构网点覆盖和服务情况,为有序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决策依据

——

2008.4

《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

明确对四类新型机构的经营管理和风险监管政策

规类

2009.6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银监会发布

积极的引导和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规经营、持续稳健发展,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活跃县域和农村金融市场

规类

2009.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XX-20XX总体工作安排》〔银监会发布

提出了到20XX底在全国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计划,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

规划类

2010.6

《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发布

规定中央财政对当年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年末存贷比高于50%且达到银监会监管指标要求的村镇银行,按当年平均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

奖励类

2010.9

《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发布

财政部门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

奖励类

2010.9

《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围的通知》〔财政部发布

扩增加、、、、、、XX、、、等10省〔区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

鼓励类

2011.3

《关于进一步推进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监会发布

继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设立营业网点,逐渐由解决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向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转变

规划类

第二节经济环境:

农村经济持续迅速,金融服务供需失衡

20XX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积极的变化,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统筹步伐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

以20XX数据为例,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2.220XX农村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

数据分析

国生产总值贡献

中国国生产总值实际增长8.7%,农村部门贡献3.4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39.5%,比20XX提高0.3个百分点。

农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5477亿元〔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20XX实际增长4.2%。

在第一产业增加值中,农业比重为55.5%,比20XX提高1.6个百分点;林业比重为4.5%,渔业比重为9.7%,均比上年略有提高;畜牧业比重为27.2%,比上年下降2.4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增加值

乡镇企业增加值92500亿元,比20XX增长10.0%。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81600亿元,增长9.7%;利润总额22400亿元,增长8.2%;上缴税金9500亿元,增长8.4%。

消费品零售总额

县及县以下地区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210亿元,比20XX增长15.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1%,比20XX提高0.0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比20XX增长27.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3.7%,比20XX下降0.2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8967.6亿元、6740.7亿元和4999.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25.5%和92.5%。

 

进出口贸易总额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913.8亿美元,比20XX下降7.3%;其中,农产品出口额392.1亿美元,比20XX下降2.5%;农产品进口额521.7亿美元,比20XX下降10.6%;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由20XX的181.1亿美元下降至129.6亿美元,减少28.4%。

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20XX增加393元,实际增长8.5%,增速比20XX提高0.5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93元,比20XX增加332元,实际增长9.4%。

食品消费支出1636元,增长2.3%,恩格尔系数为41%,比20XX下降2.7个百分点;衣着支出232元,增长9.8%;居住支出805元,增长18.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205元,增长17.7%;交通及通讯支出403元,增长11.9%;文教娱乐支出341元,增长8.3%;医疗保健支出287元,增长16.9%。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建设对金融需求日趋多样化。

目前农户的贷款需求已不再是购买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

部分农民已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成为专业户和生产大户,他们对资金的需求有着很强的季节性,且数额较大,超出一般农业生产的数倍。

然而我国农村目前的金融供给存在不足。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渠道大体上分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四个方面。

从理论上来说,他们都是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服务的。

但是由于受经济发展二元理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往往把工业而不是农业看成经济迅速增长的工具,由于利润的导向,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正规金融供给主体都主动边缘化。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的失衡是经济环境的一大特征。

第三节社会环境:

三农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城乡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等问题的凸显,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战略思想。

"三农"问题关乎大局。

当前,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立足于金融视角,通过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来服务于三农建设的举措,与当前大力发展"三农"的社会需求高度契合,是大势所趋。

第四节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村镇银行提供保障

我国进入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国家提出的"新五化"战略目标中,信息化赫然在列。

农村信息化也已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

近几年,农村基础网络建设规模加大,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体现在电视、村村通的目标陆续实现,信息传输网络覆盖围逐年扩,电脑下乡逐渐普及等多方面。

"家家通,村村通宽带,信息进万家"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呈现蓬勃生机。

农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村镇银行开展现代便捷的金融服务、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沟通、方便金融统一监管等提供了技术保障。

专栏1手机银行服务"三农"前景广阔

与当前自动柜员机、转账等自动服务终端在"三农"市场大旗鼓的宣传和推广相比,手机银行略显滞后。

不过,随着3G服务的兴起、手机银行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银行与"三农"市场的距离渐行渐近,不再遥远。

可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不足

  有数据显示,移动金融服务的客户群正大幅增长,消费行为也从固定地点消费模式向各种不受地域、时间、固定通讯线路限制,可随时进行金融交易的模式发展。

毋庸置疑,手机银行的出现,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

从农村地区来看,金融成本过高和金融网点覆盖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与传统银行服务相比,由于手机银行可以帮助银行解决建立网点的成本和处理小额交易的成本两大问题,降低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并保证获得提供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因此,其特别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

伴随着我国移动通信3G时代的来临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银行已成为继ATM、网上银行、POS之后银行开展业务的强有力工具,商业银行必将围绕手机银行推出丰富的增值服务。

  与其他金融服务相比,手机银行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使用便利。

手机银行通过无线网络将客户手机连接至银行,利用手机界面直接完成各种金融理财服务,其主要功能包括账务查询、自助缴费、银行转账、手机支付等。

通过手机银行服务,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以安全的方式使用银行业务;二是使用区域广泛。

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广泛,手机银行在网络覆盖到的地方,都可以提供服务;三是安全性好。

手机银行可以对发出的信息进行加密,即使从空中拦截信息,也无法得到用户的关键数据。

只有银行可以将数据进行解密,即使是电信运营商也无法解密所传输的数据;四是可以进行二次交易。

手机银行可以利用短信的方式,即使用户关机,再次开机后同样可以收到银行发送的确认请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消费进行确认,从而实现二次交易。

先行试点小额支付业务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同样面临金融网点少、业务覆盖率低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10月末,我国仍有2430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在27个省〔区、市。

其中有139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5.7%,分布在10个省〔区、市。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

  从我国移动普及情况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XX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XX底全国移动用户达到8.59亿户。

同时,正在推广的3G网络信息传输速率可达2兆每秒,无线通信中的数据加密技术逐步成熟,我国基本具备了在农村地区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先决条件,可从以下两方面加速农村手机银行业务的探索与实践。

  大力开发手机支付功能,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试点,逐步进行业务推广。

国外不少发达国家时下最流行的手机小额支付,会很快在国出现。

商业银行应不失时机的选准切入点和商业合作伙伴,进军小额支付市场,如在购买饮料食品、小额交通费支付、限额购物等方面。

在手机银行市场培育期,出于对新业务的疑惑和安全性的担心,用户更愿意尝试小额业务。

因此,商业银行应首先选择部分地区〔如已开办农村手机银行业务的、等地进行小额现金业务试点,并随着用户市场的开拓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

注重安全问题,研究制定配套监管制度,加强手机银行风险防。

从技术角度来看,手机银行的安全性要高于网上银行、银行等其他电子渠道,但是这不能成为手机银行高枕无忧的理由。

放眼未来,安全问题仍然是妨碍手机银行发展的一大障碍。

从业务角度看,手机银行所采取的业务创新模式很大程度突破了传统银行监管的制度约束,极易产生新的业务风险,因此需要建立新的监管制度和技术框架来约束。

在对手机银行的监管中,对客户资料的规定,手机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建立,手机银行存取款和转账限额的规定以及防止手机网络病毒和反洗钱等规定,都需要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

第三章村镇银行市场整体分析

第一节村镇银行市场概述

一、村镇银行数量:

增长较快且潜在空间巨大

20XX3月,我国的首家村镇银行成立,当年设立村镇银行19家,在随后四年,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四类主要的农村银行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3.120XX-20XX农村银行数量

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信用社

村镇银行

2007

17

113

8348

19

2008

22

163

4965

91

2009

43

196

3056

148

2010

85

223

2646

349

由上表可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呈现了消退的趋势,其数量逐渐剧减,相比之下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村镇银行的增长幅度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快。

这充分体现了村镇银行的农村的发展活力,相比于其他银行具有较大的优势。

图3.12007-20XX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数量对比

二、村镇银行地区分布:

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

经过四年的发展,村镇银行的地区分布特征比较明显,整体并不均匀,突出表现为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相对富裕地区优于相对贫困地区。

在推广阶段成立的172家村镇银行中,东部地区11个省市设立66家,中部地区8省共设立46家,西部12个省份共设立60家。

虽然试点是从中西部开始,但是资本的逐利性使之自然向东部经济发达的地方流动,中西部缺少投资动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 社科院金融所《中国村镇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东部地区的村镇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并未显现优势,反而要落后于中部地区。

原因可能在于东部地区金融机构众多,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有限,由于村镇银行自身规模小,经营受限制较多,因此,与其他大行相比,其本身的竞争能力也存在很大劣势。

三、村镇银行盈利:

部分实现盈利,尚未全面盈利

目前村镇银行已经部分实现盈利,但离全面盈利还有距离。

截至20XX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34家;从经营情况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131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

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其中20XX累计盈利4074万元。

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村镇银行追求盈利是最终目的,但在短期追求盈利并不现实,没有优良的业务就追求盈利是不可能的,必须有效控制风险和成本,才能在发展较慢但是持续发展的农村地区实现最终盈利。

专栏2村镇银行盈利测算

有人简单算了笔账:

一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的村镇银行,如果每年的股东分红达到10%,各项管理费用〔人员、房租、交通、系统运行是200万元,即每年要创出400万元的毛利。

按照存贷利差4%~5%的水平来计算,至少需要发放贷款0.8~1亿元;如果考虑到部分呆账,则可能需要0.9~1.1亿元的贷款规模;按照75%的存贷比例,则至少需要1.2~1.46亿元的存款规模,每天需要吸收存款33~40万元。

现在开办的村镇银行每天吸储也就在10万元上下,要实现村镇银行的盈利可能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惠民村镇银行起初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20XX和20XX分别亏损20万元和30万元。

20XX10月增资扩股至3000万元,20XX末贷款余额达到11595万元后,才首次实现税后盈利270万元。

四、主发起人结构:

以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为主,国有大型银行谨慎参与

截至20XX末已开业的148家村镇银行中,主发起人为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总共仅有30家,其余80%以上的主发起人为城商行、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其中又以城商行为主,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对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不高。

截至20XX6月,五大行仅发起设立村镇银行9家,其中,工、建、交行分别发起设立2家、2家、2家,对农村市场较熟悉的农行发起设立3家,中行则尚未涉足村镇银行。

缺乏基层网点的政策性银行国开行较为积极,现有8家村镇银行。

截止20XX底,外资银行已经设立了40余家村镇银行,超过中国村镇银行349家的10%,远超其在中国银行业2%的市场份额。

其中最为活跃的是汇丰银行,其旗下的村镇银行已达到10家,总网点数量已经达到16家之多。

汇丰的积极可能更多是出于布局中国大陆的战略考虑,而非看重村镇银行本身的盈利性。

汇丰发起成立的村镇银行无一例外都由汇丰独资所有,其主要动因是以村镇银行规避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限制,因此难免遵从资金逐利性,难以实现支农惠农的目的。

城商行等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做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热情比较大。

截至20XX6月末,区域性银行机构发起设立175家村镇银行,占全国总额的82%。

城商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设立村镇银行的动机更多的是希望实现跨区经营,扩大业务围,甚至相当一部分机构和个人是看中了金融牌照这一稀缺资源,距离金融支农的目标尚远。

第二节村镇银行的需求与供给情况

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一方面,为农村提供主要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比较有限,另一方面,农村人均拥有机构网点、从业人员与实际需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相当低。

金融机构供不应求的问题十分突出。

根据银监会更新的2007年度《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显示,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特点有:

一是贷款供应者类型与需求差距大,农户贷款提供者十分集中,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农户数占全国获得贷款农户的比例高达98.7%;二是农村人均贷款水平与城市差距仍然很大,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在77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为3.5万元,农村贷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三是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机构数量极低,有8901个乡镇只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零金融机构"乡镇仍有2868个;四是金融资源区域配置不平衡,东中西部区域间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差距较大。

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XX至20XX工作总体安排》中,银监会提出20XX至20XX,全国35个省〔区、市,除外、计划单列市共计划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1027家,贷款公司10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1家。

从目前情况看,到20XX底,离1027家的目标还差500多家,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仍有2312个。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突出矛盾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得以保持。

第三节村镇银行的产业特性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村镇银行属于新兴产业,仅有四年的发展历程。

当前,投资于该新兴产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