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227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 语文 含答案.docx

百校联盟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全国II卷语文含答案

百校联盟2020届高考复习全程精练·模拟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

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美学以建设世界万物宜居、美好的生存家园为研究出发点,以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环境整体为研究对象,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与生命互动。

在生态美学看来,自然存在的环境本身就具有“全美”价值,而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与连续性就是美,反之就是丑。

所以,人类的活动既不应以自我中心为原则来实现对自然环境的无休止掠夺,也不应以主观审美趣味来随意破坏、改造自然,而应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存在价值基础上,遵守自然生态规律来进行活动。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极为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息息相通,休戚与共,有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荀子云:

“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儒家哲学中往往是以“天”或“天地”观念来进行阐发的。

“天”在儒家哲学中具有多重意义,如冯友兰曾把中国哲学中的“天”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等诸义。

不过,中国先秦哲学的一个转变即在于对主宰之天、命运之天进行了哲理化,把“天”与最高本体——“道”结合,形成了以自然之天与义理之天相贯通的天道观。

“天道观”的出现表明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确立,意味着中国哲学从先秦开始就主要是以一种哲学智慧而非宗教信仰的方式来把握内在生命与外在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体验。

要求人去敬守天道、遵循天道而不是去僭越天道、乖违天道,这意味着古人是以自觉的理论反思意识来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孔子云: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一方面把“天”视为了万物生命所出的根源,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人应当对“天”有着一种敬畏的态度。

儒家天道观中所涵摄的自然之天与道德义理之天的融通,将生态伦理、道德意识渗入对天地自然的认知当中。

这就表明,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天”或“天地”除了今天的自然界意义外,还赋予了“天地”一种至诚悠远、博厚高明的精神含义。

在儒家看来,正是有了“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至上良善,自然万物才得以获得自身的存在。

这种精神含义是与古人所共识的万物同出于天道生成的天人一体观念紧密关联的,因而是精神反思性的,是道德律令式的。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天地”这种神圣性功能使得人在自然环境面前能保持谦卑恭敬的姿态,以感恩天地馈赠衣食的心态来面对自然。

后世儒者与帝王都是在这种对“天”的敬畏中进行着各种祭祀天地的礼仪活动。

“以天地为本”“参赞天地之化育”等观念都成为儒家谋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

”在儒家看来,只有在与天地万物、外在环境相亲相爱的关系中,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万物生命才能得到繁荣昌盛。

今天生态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毫无敬畏之心,肆意攫取与过度开发,从而破坏了天地自身的平衡稳定与和合创生。

“敬则不逐物,亦不遗物。

”所以,重提儒家对天地万物、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对营造美好家园、美好生态环境是极有意义的。

(摘编自余开亮《儒家的生态智慧与美好家园建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美学认为自然存在的环境具有“全美”价值,人与自然生态的不平衡是丑恶的现象。

B.儒家思想有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讲求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休戚与共。

C.先秦哲学把“天”与最高本体一“道”结合,形成天道观,较之儒家哲学有明显的进步。

D.敬守天道、遵循天道,万物同出于天道,天人一体的观点都不属于宗教信仰的方式、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论证儒家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营造美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B.文章多处引用儒家观点,为生态美学倡导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和谐提供了充足依据。

C.文章第一段对生态美学的论述,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结构逐层推进论述的。

D.文章引用孔子的观点,强调孔子把“天”视为万物生命的根源,人应对“天”有敬畏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活动应敬守、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既不能无休止掠夺自然环境,也不能破坏、改造、利用自然。

B.人类只要与天地万物、外在环境相亲相爱,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社会、万物生命就能够繁荣昌盛。

C.古人在自然环境面前谦卑恭敬,以感恩的心态来面对自然,是因为他们认为“天地”具有神圣性功能。

D.只因现代人类对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毫无敬畏之心,肆意攫取与过度开发,才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出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公益教育、广告创意等主题。

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

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

(摘编自360百科)

材料二:

如今,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不少人的日常生活。

与此同时,如何有效防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

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在低头中感到“时间知觉麻木”。

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

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

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

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

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生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

传播实践证明,以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是短视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以内容风控和用户行为引导防止传播失范,用更多优质内容资源夯基垒台,短视频平台方能实现长远发展,拥抱一个更加可期的未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短视频如何实现长发展?

》)

材料三:

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实现统一标准,提升保护力度。

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已经成为短视频平台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快手执行总编辑刘洋说,快手APP目前能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农村留守儿童用户,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抖音相关负责人也介绍说,抖音建立了“白名单”机制,并开发了专门的内容审核模型,来确保青少年模式下内容的安全。

戴建业认为,短视频是实现知识普惠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很多老师讲诗词不够生动形象,孩子们肯定是不愿意听的。

要是能把这些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吸收我们古人讲解诗词的优点,结合一些现代的方法,制作成教学短视频,就能够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佟丽华分析,“在防沉迷的问题上,社会一定要通过多方共治来形成合力,而不能是观望或互相指责。

”田丰也认为:

“任何一个技术手段,如果没有社会性的手段辅助,它的效果是相对有限的,因此社会、家长、平台要实现责任共建、责任共担。

另一方面,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长效机制,重点仍在于在培养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不应该是在隔离的状态下培养出来的,而应该是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只有把工具交给青少年,他们才能去学会如何使用它。

受访专家指出,防止短视频沉迷、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虽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但是作为内容提供者,平台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体。

平台应该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兼顾娱乐和教育之间的平衡,这对于青少年成长意义重大。

(摘编自人民日报《21家视频平台上线防沉迷系统,短视频如何走得长?

》)

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要分析了短视频的内容和特点,材料二介绍了短视频令人沉迷的原因以及短视频平台怎样能实现长远发展。

B.短视频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内容丰富多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因此能迅速占有大量注意力资源。

C.短视频平台能吸收古人讲解诗词的优点,结合一些现代的方法,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胜过了传统的课堂模式。

D.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短视频因其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但需要解决防沉迷难题。

6.根据材料内容,说说应如何从根本上做到防止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临近中午的时候,田福军才走到这个叫土崖凹的小村子。

这村子只有十来户人家,是个生产队,属几架山外的一个大队管辖。

全村没一个党员,也没一个团员;生产队长轮着当,一年换一个,每个男劳力几乎都当过了。

田福军被现在队长引到家里吃午饭。

队长的一孔土窑像个山水洞一般黑暗,大白天进去竟然看不清家里有几个人。

他坐在烂席片炕上向生产队长询问村里的情况。

队长的老婆在锅灶上做饭。

不久他才发现,这家人六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点,都挤在门圪崂里惊恐地看他。

孩子们几乎不穿什么衣服,也分不清男女,一律剃着光头——大概是怕生虱子。

午饭端上来后,田福军拿起一个玉米面馍。

他刚准备吃,发现这黄馍上沾些黑东西。

他一下从炕上站起来,走到后炕头上揭开锅盖。

他看见,锅里只有两个玉米面馍,其它都是糠团子。

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

田福军把自己碗里的玉米面馍放进锅里,用手去拿糠团子。

他手刚一抓,这团子就被他捏成了一把碎渣子。

他顺手拿起锅台上的铁铲子,把这堆渣子铲在自己碗里,然后浇了两勺熬锅水,回到炕上埋下头吃起来。

队长一家人吓得连一句话也不敢说。

两个大人和六个孩子都眼睁睁地看着他吞咽那碗糠水饭。

他还没有把饭碗放下,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

田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这老汉就双膝跪在队长的脚地上,一边向炕上的他磕头,一边嘴里连哭带喊:

“青天大老爷!

快救救我一家人的性命……”

田福军慌得一把掼下碗,跳下炕来扶起老汉,问他:

“什么事?

什么事?

老汉连哭带说:

“我一家三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

快饿死了……”

“一颗粮也没了?

”田福军问。

“就是的……”

“口粮哩?

“扣了!

“为什么扣了?

这时,队长开口说:

“他家的小子出门盲流①了,公社和大队命令要扣口粮。

我们也不敢给……”

“我娃也是饿得不行了,才出门的……”老汉哭着说。

“走,我到你们家去看看!

田福军立刻扶着老汉出了队长家的门;队长本人也紧撵在后面来了。

田福军进了这老汉家,看见炕上睡着一个老婆婆,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

他弯下腰问话,这老婆婆连眼皮都抬不起来,更没力气给他回答。

在窑墙根下,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合住眼靠墙坐着,脸上已经成了青黄色。

她见来了生人,勉强用手托着墙站起来,绝望地望着他。

田福军目睹这惨状,泪水汹涌般从眼睛里淌出来了。

他哽咽着,狠狠揪着队长的肩膀,说:

“快去盘粮食!

”队长愚蠢地嗫嚅说:

“公社和大队领导不放给他们分粮,我……”

“混蛋!

”有教养的田福军忍不住破口大骂。

他一把扯住长的衣服,拉着他即刻就去盘粮食。

当田福军和队长一人扛一口袋粮食回来时,这一家三口人都爬着跪在门口,哭成了一堆……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在了公社来开会。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

“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

有多少户?

缺多少粮?

他的问话刚完,许多支部书记都哭开了。

他们纷纷叙说各自队里的不幸状况。

看来除过个别村,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要饿死不少人。

不是说这些队没一颗粮食。

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

但这些粮食是准备未来打仗吃的;上面规定,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

此刻,田福军无法顾及个人的后果——他不能看着把人饿死。

他当即决定,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

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这样就可以看作是借粮,而不是分粮。

反正不管怎样,他已经严重违犯了禁令。

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田福军原来还准备在后子头公社呆几天,想再到公路沿线跑几个大队。

但县革委会的吉普车突然到这里来接他。

因为中央一位老首长来黄原视察工作,这位老首长又是原西县人,过几天就要回县上来,地区要求原西县全力做好接待工作。

冯世宽接到通知后,立即派车接所有在外面的常委们回城,商量如何接这位老首长。

田福军虽然坐在了飞驰的吉普车里,但他的思想还在后子头公社。

通过这次匆匆的调查,使他认识到“四人帮”虽然打倒了,但农村贫困的局面依然故旧。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他想:

战备粮里拿出来的那点吃完了怎么办?

还不是要继续饿肚子?

回到县里的当天晚上,福军在自己家里吃完饭,心情依然不好。

他也不愿意和家里人说话,就一个人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他坐在办公室的圈椅里,久久地盯着窗户纸发愣。

一张张面黄饥瘦的脸又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痛苦地埋下头,用手指头神经质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不一会,他看见白发黑发在桌面上落了一层。

[注]①盲流:

为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称为盲流入人口,简称“盲流”。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队长家里破旧阴暗的土窑、烂炕席片、没衣服穿的面带恐惧的孩子、粗陋不堪的食物,这些都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当地百姓的穷困生活状况。

B.“他的喉咙顿时被堵塞了”表现了田福军因糠团子粗糙而难以下咽的情状,这是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善于捕捉人物行为的细微之处。

C.“门里突然闯进来一个老汉”,“闯进”这个动词贴切地写出了老汉行为的快速和鲁莽,让读者体会到老汉内心想见到干部解决饥饿问题的焦急。

D.老汉一家因儿子做了盲流而被公社和大队克扣口粮,这表现了某些干部工作作风武断,不从实际出发解决群众问题,不关心百姓疾苦。

8.文中叙述了老汉一家的生活状况,请结合选段内容分析这一情节在文中的作用。

(6分)

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田福军的干部形象。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用贤,字汝师,常熟人。

父承谦,广东参议。

用贤举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

万历初,授检讨。

张居正父丧夺情,用贤抗疏曰:

“臣窃怪居正能以君臣之义效忠于数年,不能以父子之情少尽于一日。

臣又窃怪居正之勋望积以数年,而陛下忽败之一旦。

莫若如先朝杨溥、李贤故事,听其暂还守制,刻期赴阙。

庶父子音容乖暌阻绝于十有九年者,得区区稍伸其痛于临穴凭棺之一恸也。

国家设台谏以司法纪、任纠绳,乃今哓哓为辅臣请留,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创异论。

臣愚窃惧士气之日靡,国是之日淆也。

”疏入,与中行同杖除名。

用贤体素肥,肉溃落如掌,其妻腊而藏之。

用贤有女许御史吴之彦子镇。

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

之彦大喜。

居正死之明年,用贤复故官,进右赞善。

江东之、李植辈争向之,物望皆属焉。

而用贤性刚,负气傲物,数訾议大臣得失,申时行、许国等忌之。

寻充经筵讲官。

再迁右庶子,改南京祭酒。

荐举人王之士、邓元锡、刘元卿,清修积学。

又请建储,宥言官李沂罪。

居三年,擢南京礼部右侍郎。

以吏部郎中赵南星荐,改北部。

寻以本官兼教习庶吉士。

用贤长身耸肩,议论风发,有经济大略。

苏、松、嘉、湖诸府,财赋敌天下半,民生坐困。

用贤官庶子时,与进士袁黄商榷数十昼夜,条十四事上之。

申时行、王锡爵以为吴人不当言吴事,调旨切责,寝不行。

家居四年卒。

天启初,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毅。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B.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C.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D.之彦惧及/深结居正/得巡抚福建/过里门/不为用贤礼/且坐镇于其弟下/曰婢子/也以激用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夺情,同丁忧,朝廷于大臣丧制未终时,召出任职;或者不必弃官去职,素服治事。

B.抗疏,为中国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之时所采取的一种直言不讳的进谏方式。

C.台谏,指台官和谏官,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等为谏官。

D.建储,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世袭制的封建社会里,确立皇族的人为皇太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用贤为官刚正,建言不惧权要。

对于张居正“夺情”一事,他极力反对台谏的背公议而徇私情的态度,认为皇帝应该让张居正回家服丧以尽孝心。

B.赵用贤很有威望,得到众人信赖。

在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他便官复原职了;江东之、李植等人竞相追随他,纷纷保举他,此时众人都希望归向于他。

C.赵用贤慧眼独具,擅长举荐人才。

在晋升右庶子、改任南京祭酒之后,他所举荐的王之士、邓元锡、刘元卿三人既有很好的操行,又兼具才华与学问。

D.赵用贤关心民生,建议被斥未行。

他和袁黄为吴地人的生计十几个昼夜筹谋良策,最后虽然所谋之计遭到罢斥未能施行,却也可见他的一片为民之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莫若如先朝杨溥、李贤故事,听其暂还守制,刻期赴阙。

(2)用贤怒,已察知其受居正党王篆指,遂反币告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四首

陆游

其一

狐裘卧载锦驼车,酒醒冰髭结乱珠。

三尺马鞭装白玉,雪中画字草军书。

其三

十万貔貅①出羽林,横空杀气结层阴。

桑乾沙土初飞雪,未到幽州一丈深。

[注]①貔貅(píxiū):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名,常用以指勇猛的军士。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写出雪中行军的威武豪情。

马鞭当笔,雪地作纸,奋笔狂划草军书的场景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

B.其三描写大军出征的威武场面。

边塞画面逼真,诗情威武雄壮,充满积极乐观的情调,创造了雄奇豪迈的意境。

C.两首诗都以“雪”为背景,突显了行军、出征环境的恶劣,其三后两句更是写出了雪伴随着出征队伍,又急又大。

D.这两首诗是诗人雪夜忽涌从戎之兴,于是提笔雪上狂书,铁马渡河,云梯攻垒,势如破竹,使敌军士兵望风披靡。

15.这两首诗均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环境的描写,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诗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后悔没有看清道路,犹豫想要退隐的两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行,可还有局限,不能做到绝对的自由。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飞鸟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不仅文明是我们丈量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追求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如果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那么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

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曾经久推不动的垃圾分类,经立法强制执行后正逐渐变为新的风尚。

可见“管”可以出素质,“管”可以保文明。

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文明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B.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C.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自身行为规范丈量的尺度。

D.文明不仅是我们丈量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追求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B.而取决于规矩要严格、制度落实要到位

C.而取决于规矩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严格D.而取决于规矩要到位、制度落实要严格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零容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C.可是一查黄河近两千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D.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

真是“恩将仇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大自然中五颜六色的鲜花让人们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那么,①?

鲜花的颜色很多是因为鲜花中含有各种色素,这其中最主要的是②。

花青素是形成鲜花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它就像一条变色龙,对温度、酸碱度很敏感,只要周围环境稍一变化,③,从而影响鲜花的颜色。

如果鲜花的颜色是黄色、橙黄色、橙红色,那是因为这些花里含有类胡萝卜素。

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使花显出黄色、橙黄色、橙红色等。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5分)

2019年3月29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暨“北科智库”成果发布会,发布了《数说北京科技创新》等6项智库成果。

其中《数说北京科技创新》通过研究与发展经费、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资源、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专利授权数量等多个科学技术指标的比较表明,进入新时期,北京科技创新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这份报告不仅全面反映了北京地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还将重点指标与国内主要省、市、区进行了横向对比,为全社会了解北京创新提供了一个窗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