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624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docx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目标:

1、观察光透过布或透明玻璃纸和皱纹纸形成的彩色光团及光团重叠的变化

2、能表达自己的发现及疑问,和同伴互相合作玩游戏

3、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的玻璃纸、各色布、皱纹纸若干,大小能覆盖手电筒口

2、手电筒幼儿人手一个

3、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

“小朋友,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很好玩的你们从没玩过的游戏,好吗?

教师打开手电筒,将光照射到活动室墙面上,

师: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

师:

“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在手电筒前面蒙上一块红布,会怎么样?

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尝试制作彩色灯

师: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大胆地试一试。

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彩色透明玻璃纸或一块布或皱纹纸,覆盖在手电筒的镜面上

幼儿尝试自己制作彩色灯,教师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尤其是帮助能力稍差的幼儿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可将自己的彩色灯打开,射到白墙面上,观察光团的色彩

师:

“小朋友,你们刚才是怎么玩的?

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地自由地玩一玩,并可随意找好朋友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师: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用透明玻璃纸用布用皱纹纸制作的彩色灯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再次玩的兴趣和观察的兴趣

师: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再玩一个新的游戏?

教师装着神秘的样子:

“色彩娃娃还有两个好朋友呢,它和好朋友在一起时还会变成另一种颜色,你们相信吗?

不信,你们随便去找两个和你不同颜色的在一起玩一玩。

引导幼儿两个或三个一组进行合作游戏

启发幼儿移动各自的彩色光团,让三个光团互相交叉,部分重叠,仔细观察光团重叠后发生的色彩变化让幼儿自由讲述,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三、结束游戏

最后,在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声中,幼儿模仿舞台灯光师,制造出活动、变化的灯光效果,全体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和灯光效果进行创意舞蹈的自编,也可请愿意上台表演的小朋友进行表演,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

1、游戏:

摸口袋

师:

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

②、摸上去感觉怎样?

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

(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

1、回忆经验

师:

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

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

(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

照镜子

1、介绍规则。

师: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

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3

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

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过程:

1.气球吃什么。

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

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

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

2.我帮气球吃空气。

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

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

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

为了不让空气溜走,幼儿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3.充气玩具吃空气。

出示充气玩具。

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

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

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4

活动目标

1.探索“水中的宝贝”的各种办法,引导幼儿多动脑,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通过实验初步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和力量。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瓷盘、蜡烛、大号玻璃杯、颜色水、小号弹珠,戒指,耳环、打火机等。

2.镊子、夹子、小勺、叉子、筷子等若干。

3.狐狸手偶一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用手偶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师:

“我是狐狸大婶,看我长得多漂亮呀!

我是世界上最神气的狐狸,因为我有许多戒指.耳环等首饰、宝贝。

唉,可是现在我很伤心。

因为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地上到处是水,刚才我走路不小心,把我的许多宝贝都掉到水里去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

你们能帮我找找吗?

2.出示盘子,请幼儿观察瓷盘里都有什么(中间有根站着的蜡烛和蓝颜色水)。

师:

“狐狸大婶的宝贝都在水里面,小朋友想想办法,看怎么帮狐狸大婶把宝贝弄出来?

但是(语气加重)手不准碰到水。

”幼儿互相讨论,商量解决办法。

3.出示工具试探解决的办法。

师:

“小朋友很聪明,想了那么多好办法。

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工具,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叉子、小勺。

夹子、筷子等。

)让幼儿动手试一试,用哪种工具(要提醒幼儿别把蜡烛碰倒了)。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发现幼儿有创意的行为。

请几位幼儿将自己探宝的办法表演给大家看,并说说谁的办法。

4.出示大号玻璃杯,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实验的奇妙。

师:

“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很多办法。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宝贝都捞出来了呢?

”幼儿讨论片刻。

师:

“老师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你们帮老师来试一试这个办法好不,好?

”,老师点燃蜡烛,把玻璃杯轻轻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火苗越大,效果越佳),让幼儿仔细看发生了什么:

蜡烛慢慢熄灭,彩色水进入杯子内,盘子里的水逐渐干了。

这时,宝贝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很小的“珍珠”也能用手拿出来。

请幼儿再操作一遍,要求幼儿仔细观察,火是怎样熄灭的,水是怎样进入杯子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实验,要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5.提出疑问,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

师:

“真是太奇妙了,水怎么会像变魔术似地一下就钻入杯子里呢?

小朋友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幼:

想。

)老师也想知道。

这样吧,今天你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找出答案;咱们下次实验课再一起揭开这个谜好吗?

”(幼:

好。

6.做律动“转转、想想”。

师:

“今天狐狸大婶太高兴了,她丢失的首饰、宝贝都被聪明能干的小朋友找了回来。

现在,请小朋友把捞出来的宝贝送给狐狸大婶吧。

”然后,随音乐和狐狸大婶一起做律动“转转、想想”,结束活动。

少儿科学节目活动策划方案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说明:

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色彩是直观的,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

因此,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比认识几种具体的颜色更为重要。

幼儿时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即时认识活动就成了幼儿自身的需要。

2.难点:

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说明:

启蒙教育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即时效果,而是为了给幼儿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所以活动应该定位于让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兴趣。

但是对于中班幼儿要通过活动,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活动准备

颜料和调色用具。

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活动过程

1.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分散观察。

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人的眼饰、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集体活动。

首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块,并让幼儿进行颜色的指认和命名活动。

然后让幼儿谈谈最喜欢的颜色、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2.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起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

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

让幼儿在空白的玩具、服装、树叶图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

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3.通过实验活动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

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

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

教师还可进一步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变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耍七彩风轮,引起悬念,产生求知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