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676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docx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报告

《微控制器技术》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微控制器技术”实验任务说明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KeilC51集成开发工具的操作及调试程序的方法,包括:

仿真调试与脱机运行间的切换方法;

2、熟练使用SST89C554RC单片机核心板及I/O扩展实验系统;

3、熟练掌握在KeilC51与Proteus仿真软件虚拟联机环境下,基于51单片机控制器数字接口电路的硬件、软件设计与功能调试;

4、完成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软件编程设计和硬件接口功能设计题;

 

 

实验一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基本部分: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1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实验项目(P36)。

提高部分:

(任选一题)

题目一:

LED交通灯控制(使用8255接口芯片)

要求: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功能为:

通过开关实现LED灯工作方式即时控制,完成LED交通灯的开关控

制显示功能和LED交通灯自动循环显示功能。

题目二:

LED灯控制(使用8255接口芯片)

要求: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功能为:

通过KK1实现LED灯工作方式即时控制,完成LED开关控制显示和LED灯左循环、右循环、间隔闪烁功能。

题目三:

键盘扫描与数码管显示设计(使用8255接口芯片)

要求:

阅读、验证C语言参考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完成编程与功能调试(P69)。

1、实验目的

了解P1口作为输入输出方式使用时,CPU对P1口的操作方式。

2、实验内容:

P1口是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均可独立定义为输入输出。

编写实验程序,将

P1口的低4位定义为输出,高4位定义为输入,数字量从P1口的高4位输入,从P1口的低4位输出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3、实验步骤

1)按图所示,连接实验电路图,图中圆圈表示需要通过排线连接;

2)编写实验程序,编译连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3)连接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程序正确性;

4)按复位按键,结束程序运行,退出调试状态;

5)自行设计实验,验证你单片机其它IO口的使用;

4、程序流程图:

 

5、实验程序清单:

结果分析:

基本数字输入输出实验器重点在于对单片机的准双向口的理解。

即在用作输入时,锁存器必须先写入“1”。

而作为输出时则可直接使用。

 

实验二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基本部分: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3定时/计数器实验”基本实验项目(P40)。

提高部分:

(任选一题完成)

题目一:

定时器控制LED灯

要求:

由单片机内部定时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每0.05秒钟T1溢出中断一次。

P1口的P1.0-P1.7分别接八个发光二极管。

编写程序模拟时序控制装置。

开机后第一秒钟L1,L3亮,第二秒钟L2,L4亮,第三秒钟L5,L7亮,第四秒钟L6,L8亮,第五秒钟L1,L3,L5,L7亮,第六秒钟L2,L4,L6,L8亮,第七秒钟八个LED灯全亮,第八秒钟全灭,以后又从头开始,L1,L3亮,然后L2,L4亮……一直循环下去。

题目二:

计数器实验

要求:

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

使用T1作定时器,50ms中断一次,看T0内每0.50来了多少脉冲,将其数值按二进制在LED灯上显示出来,5秒后再次测试。

题目三:

急救车与交通灯(外部中断实验)

要求:

完成交通灯基本功能基础上,当有急救车到达时,两向交通信号为全红,以便让急救车通过。

假定急救车通过路口时间为10秒,急救车通过后,交通灯恢复中断前状态。

本实验题以按键为中断申请,表示有急救车通过。

1、实验目的

1)了解MCS_51电片剂定/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

2)掌握定/计数器T0和T1在定时器和计数器两种方式下的编程;

3)学习定时/计数器T2的可编程时钟输出功能。

2、实验内容

1)使用定时器0与定时器1进行定时,在P1.0和P1.1引脚上输出方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输出,测量并记录方波周期。

2)将定时/计数器1设定为技术方式,每次计数到10在P1.0引脚上取反一次,观察发光二极管的状态变化。

3)定时器2可以作为时钟发生器使用,并在P1.0引脚上输出占空比为50%的方波。

编程定时器2,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时钟,测量时钟周期。

3、实验步骤

(1)编写实验程序,编译、链接后联机调试;

(2)运行实验程序,使用示波器观察P1.0与P1.1引脚上的波形并记录周期;

(3)改变计数初值,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程序功能。

 

4、程序流程图

 

5、程序清单

要求1:

要求2:

ORG0000H

SJMPMAIN

ORG001BH;定时器1终端程序入口

SIMPDSHI1

MAIN:

MOVTMOD,#60H;设定工作方式,装入计数初值

MOVTH1,#0F6H

MOVTL1,#0F6H

SETBEA

SETBTR1

SJMP$

DSHI1:

PLP1.0;中断服务程序,实现P1.0取反

RET1

END

6、接线图及仿真结果

1、要求1实验结果如下

要求2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基本部分:

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3A/D转换实验”项目(P64)和“4.4D/A转换实验”项目(P67)。

提高部分:

(要求:

Proteus环境下完成)

小键盘给定(并显示工作状态),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类型(D/A转换方式),经过A/D采样后,将采样数据用LED灯,显示当前模拟信号值大小及变化状态。

1、实验目的

1)学习理解模/数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

2)掌握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的使用方法;

3)学习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

4)掌握DAC0832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

1)编写实验程序,将ADC单元中提供的OV—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2)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验线路并编写程序,实现D/A转换,要求产生锯齿波、脉冲波,并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3、实验步骤

A/D转换

1)按图连接实验电路,ADC的时钟线需要与实验平台中的系统总线单元的CLK相连;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启动调试;

3)将变量ADV添加到变量件事窗口中;

4)在Delay()处行设置断点,使用万用表测量ADJ端的电压值,计算对应的采样值,然后运行程序;

5)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运行,查看变量窗口中ADV的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可能稍有误差,相差不大);

6)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比较ADV与计算值,反复验证程序功能,制表并记录结果;

实验连接图

 

程序流程图

A/D转换程序

D/A转换

1)实验接线图如图,按图接线;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启动调试;

3)运行程序,用示波器测量DA的输出,观察实验现象;

4)自行编写实验程序,产生三角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验证程序功能。

D/A程序流程图

D/A转换程序

4、接线图及仿真结果

提高部分:

LED灯

LED灯程序:

 

实验七 串行通讯实验

基本部分:

阅读、调试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7串口通讯实验”项目。

(要求:

实验仪器上完成)

提高部分:

(要求:

Proteus环境下完成)

题目一:

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与PC机通讯。

功能要求:

将从实验系统键盘上键入的数字,字母显示到PC机显示器上,将PC机键盘输入的字符(0-F)显示到单片机实验系统的数码管上。

题目二:

进行实验六、实验七实验内容综合。

1、实验目的

1)学习MCS-51单片机串口的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

2)了解使用SSTEasyIAP.EXE软件实现程序脱机运行的方法;

3)熟悉启动加载代码与SoftICE相互切换的方法。

2、实验内容

编写实验程序,每隔一定的时间单片机想串口发送一次数据“Xi’anTangduCorp.”。

3、实验步骤

1)串口通讯实验电路如图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后启动无误后启动调试;

3)进入调试界面,点击命令,打开串口1监视串口;

4)进行实验程序,观察此时有如图3-7-2所示输出;

5)阅读1.7节的内容,首先将系统程序有SoftICE切换到启动加载程序;

6)将编译生成的HXE文件通过SSTEasyIAP11F.EXE软件下载到单片机内部Flash中;

7)复位单片机,打开超级终端或串口调试软件,将端口号及波特率等设置好,观察PC显示,如图3-7-3和3-7-4;

8)实验结束,重新将SoftICE下载到单片机系统区替换启动加载程序。

 

程序流程图

4、程序清单

 

文本仅供参考,感谢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