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730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docx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

迷惘在“狂想”的路上

——《白纸门》的人物群像赏析

潇元

萨特、帕斯卡尔、狄尔泰、加缪、尼采、叔本华……等著名哲学家都十分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从2008瑞典文学院给多丽丝·莱辛的颁奖公告中也可以领悟到:

其存在主义的文艺理论至今仍是引导着当代创作方向的潮流之一。

米兰·昆德拉也曾在《帷幕》中提到探究人性之神秘是文学的重要责任。

总之探讨人性神秘及其生存规律、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精神生态、关照人的自身处境及选择是当代文学创作的责任。

关仁山的《白纸门〉就以其丰富的笔法,深刻的意蓄,新颖的叙述视角,折射出当代国人的精神困境及生存状态。

何去何从?

孰是孰非?

在结构与重建当中,我们看到迷惘在求索之路上的麦兰子、大雄、疙瘩爷、大鱼们挣扎在精神与生存的双重困境中。

然而关仁山并没有把风干的思想直接呈现给读者,而是通过色彩斑斓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撼人心魄的人物形象,以及神奇多姿的地域风貌,把读者引诱到深深的思辨当中,这种“引诱”彰显了作者非凡的写作才华和对事物的敏锐洞穿。

以其《诡异风格与魔幻色彩》在2007年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一、神性的七奶奶

小说中,七奶奶自始至终与白纸门和大铁锅联系在一起的,白纸门赋予了七奶奶神性,大铁锅却让七奶奶彻底堕入世俗。

白纸门

可以这样说:

白纸门是雪莲湾的文化符号,是雪莲湾人心目中的神,而七奶奶是白纸门现实中的呈现。

多少次七奶奶剪出的白纸门驱妖避邪,而当白纸门失效时,七奶奶就化成了雷震枣木镇住了海啸也镇住了蟹灾。

传说七奶奶的先人会剪纸手艺,平时就在门板上糊上剪纸钟馗,据说古时候发海啸,雪莲湾一片汪洋,家家户户进水,唯独七奶奶先人家里没有进海水。

这下就把白纸门传神了,家家户户买来白纸,请七奶奶先人给剪钟馗。

七奶奶不仅剪钟馗,还剪历史上各式各样的富有神性的人物,在作家的笔下,七奶奶剪得这些神性人物在作品中多次驱妖避邪,显圣显灵。

孙女麦翎子和几个落榜生将要跳海时,她们就看到了水里的白纸门……白纸门惊醒并打消了她们自杀的念头,也就是说白纸门救了她们的命。

从大鱼家的白纸门中,七奶奶和麦兰子就看到了灾难的预警。

七奶奶还用自己家的雷震桃木镇住过海啸……然而这个富有神性的人物来到现实,立时被欲望和功利所左右和牵引。

大铁锅

七奶奶的丈夫,在日本鬼子扫荡的时候曾经用麦家的大铁锅救过众乡亲的命,日本鬼子进庄后看到这个大铁锅乐坏了,他们把大铁锅抬进据点,逼七爷爷给煮米粥,七爷爷趁机在大铁锅里投了毒,日本鬼子躺到三百多人——然而没喝粥的鬼子将七爷捆起来,往大铁锅里放满油,将七爷爷给炸了……因此说那口大铁锅实际就是七爷爷的坟。

七奶奶

在我国的民俗中有入土为安的理念,自家掘自家的坟墓更是不可理喻,可是就是这个传统文化的标签,一个近似神性的人物——七奶奶,为了能让重孙女麦兰子当上小学教师,彻底撕去自身的神性面纱,赤裸裸把彻底的欲望呈现在读者面前。

为此七奶奶不惜把寄托着自己神圣情感的大铁锅从地底下折腾出来,为了找到大铁锅,为给自己寻找一个升官的理由,我们看到田副乡长和七奶奶联手,不惜破坏掉可以为小学校挡住海潮的皂角树林……铁锅被挖了出来,赤裸裸摆放在小学校里风化着,让人想到一同风化的还有七爷爷的灵魂。

其结果是七奶奶和田副乡长一起出名了,田副乡长如愿以偿地调到县里当了文化局长,而麦兰子却没有因此当上小学教师,小学校却因为失掉了小树林的保护,在一次大潮来临之际房倒屋塌,结果是马振良老师与一个孩子被砸死在倒塌的校舍里……马振良老师成了新的典型。

更可悲的是,后来大铁锅被人敲碎了,疙瘩爷为父亲新立的一块墓碑,又因为妨碍给日商建车库,被日商随便就给刨掉了。

开始疙瘩爷非常愤怒,愤怒的还有麦兰子的丈夫大雄,然而为了与日商更好的合作,终于当上了乡文化干事的麦兰子又一次规劝家人让步……彼此的名利保住了,无处安放的是七爷爷的灵魂。

在这曲曲折折的故事中,作家深刻的笔触敲击着每一个读者的灵魂。

但七奶奶到底是有神性的,眼望着被冲垮的校舍,她把大铁锅拉到县政府门口,高高坐在大铁锅上,告倒了贪污腐败的吕支书,落实了几十万的建校款……

小说中“大铁锅”似乎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可是我们看到,七爷爷的老伴七奶奶和后代们在欲望的驱使下,一次又一次地拿着大铁锅作交易,拿着曾经的荣誉做交易,为了所谓的利益他们可以随意抛弃信仰、神性与尊严……然而,接下来的日子,白纸门渐渐失灵了,守不住雪莲湾,也镇不住大海。

失去神性的七奶奶剪的纸门神———钟馗、魏征、穆桂英、燃灯道人……再也无力清理灵魂、捍卫道德、避邪驱魔。

这是事实的存在?

还是作家在冷静客观描摹掩盖下的咒语,我们不得而知。

二、追逐中的迷惘——麦兰子与大雄

麦兰子是大雄的妻子、疙瘩爷的孙女,作为新一代渔民的代表,在民族的传承中,似乎起着扭结性的作用。

她从小生活在七奶奶的身边,被七奶奶的剪纸艺术和符咒文化深深影响和熏染。

她又生活在新时代,一个经济话语权跻身政治话语权的时代,所以她有不同于老一代前辈的新追求。

麦兰子的尊严在于她对文化的追求,她似乎觉得成为文化人就可以获得自己的尊严,在追求所谓的尊严中,她不惜牺牲七爷爷和七奶奶的尊严,在寻求大铁锅和日商掘了七爷爷的墓碑事件中,我们看到追求文化的麦兰子既不同于七奶奶也不同于疙瘩爷,内心深处没有一点不安与忏悔。

可是当了副乡长的麦兰子,在获取了文化人尊严的同时,却丢失了作妻子的尊严——大雄有了外遇;甚至开始丢掉了做女人的尊严——在男性圈子中斡旋的她,有时也要献上玉体……在“文明”中追逐的他们哪里知道,当今被异化的文明恰似一只蜜蜂——既会酿蜜也会蜇人。

曾经开饭店的麦兰子生意红火,那时她既有年轻姑娘的魅力,又十分善于经营,但她对自己的生存现状并不满意,而是向往过文化人的生活,渴望摆脱自己渔民的身份。

为当民办教师她做着种种努力,甚至不惜去挖掘埋葬七爷爷的大铁锅,其情感也徘徊在大雄和校长之间不能抉择。

麦兰子相信七奶奶的符咒,同时又深受欲望的驱使。

当裴校长看到放着豪光的大雄,为了营救被困孤岛上写生的孩子们,于危难中彰显出的巨大勇气和力量,裴校长彻底被大雄征服,他主动在麦兰子的三角恋中退了出来。

然而一直未能当上教师的麦兰子,文化情结并没有丧失,书中几次描写她被大雄的海腥味熏得呕吐的情景,她隐隐看到大雄的毛衣上沾满海草,乌一块白一块,她的脸色就很乌很幽的搁下来……她固执的认为作为丈夫的大雄身上还缺点什么。

为了让自己的丈夫也成为文化人,又强行让丈夫大雄去做了教师,然而大雄却在当教师期间,几乎输掉了自家的全部家产。

但麦兰子并没有死心,她说服大雄去姑姑所在的佳木斯师范学校进修读书,然而大雄哪里是读书的料,当麦兰子知道大雄拿着自己的辛苦钱,混在乡亲的渔船上出海时,麦兰子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即使如此她仍然没有放弃对文明的追逐,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麦兰子脱离了饭店,到乡里当上了“文化人”,然而当上文化人的麦兰子对大雄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雄在麦兰子的逼迫下,到底也有了进步,也进一步认识到:

男人必须有自己的事业。

为了在城里立住脚:

大雄学会了给人干小活,说小话,装孙子,仰人鼻息过日子。

请客送礼,与城里的头头脑脑勾勾搭搭……开始还像个蹩脚戏子说着蠢话,慢慢就乖巧了,鬼精了……

我们看到那个喜欢闯海放着豪光的大雄彻底完成了人格的转型……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他毫不顾及自己的祖上是造船的,而在雪莲湾与造船的老子面对面地开起了拆船厂。

然而彼此都发达进步的麦兰子和大雄,他们的爱情并没有伴随着他们的进步而更加牢固,当麦兰子看到从城里回来,无论从容貌还是气质上都有了巨大变化的大雄,已经基本符合了自己心目中文化人要求的时候,大雄有了外遇,他爱上了自己雇来的技术员江雪敏……这是一种偶然?

还是一种必然?

但不论是偶然还是必然,追求文化的麦来子,追求来的是夫妻感情的疏离与背叛。

在追求文化的过程中,麦兰子自己也学会了左右逢源,顺水推舟,为了向上攀爬,在上级来调查的时候,还出卖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和上级何乡长……为了更进一步的向上攀爬,在范书记生病的时候送去两万块钱,后又陆陆续续送去十来万……在乡政府男人世界中周旋的她,有那么几次还丢失了玉体,此时的麦兰子已彻底丢失了本真的自己。

我们看到这个当上了文化人已经成了副乡长的麦兰子,比较那个开饭店的麦兰子,并不轻松的活着……而她此时是进步还是倒退似乎也不能够说很清楚,更说不清楚的是:

在追逐文化追逐文明的旅程中,她是赢得尊严,还是彻底丢失了自己的尊严?

或者她异化在了已经异化了的文明之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她执著的追求着文化,在她的生命中,有太多的符咒意像却一直伴随着她,“红蛇”“翡翠手镯”“红旱船”。

她既向往过一种文明的生活,又在潜意识里接受这些符咒意义的存在。

符咒和现代文明是冲突的,而在麦兰子身上矛盾地融合在一起。

文化人的身份可以满足她的虚荣心,而符咒却可以给她精神上的安慰。

追求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而通过麦兰子和大雄的精神追求,却让我们叩问:

文明是什么?

文化是什么?

是那个开饭店的麦兰子可爱,还是这个已经被官场文化熏染了心的麦兰子可亲?

是那个放着豪光代表了渔民文化的精髓的大雄可爱,还是那个腰缠万贯,傍着姘头的大雄可敬。

三、在“是非”间行走——疙瘩爷与春花

疙瘩爷因为在一次台风当中,没有救人,而被罚去守海。

虽然在海里挣扎的那个马三海,是个欺男霸女的恶棍,疙瘩爷恨他,即使这样古老而残酷的村规围起了了一座无形的乡狱,见死不救的村人要被开除家园,到滩上守海。

在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当中,大海彻底荡涤了疙瘩爷的心灵,他终于变成了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海的守护者。

当大渔拿着火枪,猎杀海狗的时候,平生只拿鱼叉和海狗搏斗的疙瘩爷愤怒了,他认为这对于海狗来说不公平,为了维护住这种公平,疙瘩冒死,以海狗的“形象”,出现在大渔的枪口之下,用鲜血护卫住了一个渔民的尊严,也护卫住了海狗的尊严。

被大海雕塑的疙瘩爷,深深地爱着海洋,当他看到守护着这片海的红藻王,奄奄一息,将要离去的时候,独自呜咽着拼命拦截。

他终于明白,破坏了这美丽图景的是碱厂的污染。

“红藻王”在“白纸门”的记忆中似乎也是一个守护者的象征。

这个曾经坚定的保护着雪莲湾免于风暴潮袭击的自然王,因为碱厂的污染而“选择”离开。

疙瘩爷试图留住“红藻王”,但是大海已经被触怒了,局面似乎已经无法挽回。

为此疙瘩爷先是找到开碱厂的徒弟梭子花,当疙瘩爷的吼声不能让梭子花关闭碱厂,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无赖”的损招:

当天黑透了的时候,他悄悄溜到碱厂的排水口,用石头和海藻把排污口堵了个瓷瓷实实……

当徒弟识破了他的诡计,派人捉住他并把他扔进污水池里:

疙瘩爷把圈子腿架成两张弓,用自己的后背去堵排污口……

他的这一举动,把在场的人震惊了,也把徒弟震惊了……作者写到“横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终于不要命的疙瘩爷,把徒弟的碱厂搅黄了。

不很挣钱的减场关闭了,作者写得很有节制。

接受了大海洗礼,拥有了大海刚正、磊落品格的疙瘩爷,终于征服了全体村民,守海半生的疙瘩爷被“敲锣打鼓”请回了村子,代替了腐败的吕之书。

疙瘩爷,没有辜负父老乡亲的重望,他以刚正、坦荡的品格最初站立在雪莲湾的历史舞台,守护着着雪莲湾的尊严也守护着自己的尊严。

但刚正坦荡的他因为没有给电力局局长送红包,致使雪莲湾的虾池不能蓄水,村民们怨声载道。

终于他在春花的指引下,被迫一点一点丢失尊严,学会了贿赂也学会了贪污和挥霍,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他迅速接受一些“新事物”,为了不在前进的时代中落伍,他利用村民们的血汗钱,名为出国考察实为出国旅游,和腐败的吕支书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现实的春花,唤醒了疙瘩爷一直隐而不发的欲望,为疙瘩爷制造了另一种满足的方式。

疙瘩爷的生活里有两个关键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春花。

当疙瘩爷完成守海的使命回归世俗的世界时,七奶奶把“接力棒”给了春花,或者说给了完全意义上的“欲望”。

在《白纸门》中,似乎唯有春花,没有受到任何逼迫就主动融入到了欲望的洪流当中……疙瘩爷上任不久,她就买假桐油吃回扣,让大雄和黄木匠差点在大海丧命……可以说春花是缀在疙瘩爷心坎上一块美丽石头,她牵引着疙瘩爷一步一步走向新的沉沦……如果说理智的欲望还有限度的话,完全的欲望则是填不满的沟壑,代价只能是人性的沉沦,尊严的迷失。

疙瘩爷的这种变化,有他的可悲之处,和黄木匠相比,疙瘩爷的精神形象显得有些猥琐。

终于在文明的进程中,疙瘩爷完全褪去了大海的本色,最后当春花已死,自己又丢失了村长的权力,没有任何寄托的他,居然为了钱,开始捞尸……开始还有些许罪恶感,最后居然堕落到期盼死人……为了金钱、为了利益,这个大海赤子最终走向了彻底的堕落……但“活着”的他,在清醒的时候也痛恨失掉尊严的自己:

一个可怕的黄昏,他躺在一个小舢板上,顺着潮水漂走了,……可是漂了一夜他又漂了回来……好死不如赖活着……从此疙瘩爷赖赖叽叽的活着,疯疯颠颠地活着,整天像个划旱船的丑公子,白天在街上嬉皮笑脸对村民说:

“你该请俺喝酒了!

”,晚上,就哭着叫着唱着……

看着这样一个纯粹的渔民,回到现实中的精神堕落史,不仅让人思索,大海给了他海洋般的意志和尊严,而春花给了他一种属于男人的“念想”。

是意志输给了欲望,还是环境改变了疙瘩爷?

是作为欲望符号春华诱使了疙瘩爷的堕落,还是这个时代浸染了一颗纯粹的灵魂?

从疙瘩爷的精神堕落的旅程中,我们看到:

历史再一次上演人性悖论,最纯粹的堕落得也最为彻底。

四、尊严与纬度——大渔和珍子

在雪莲湾中,最初的大鱼似乎是个不祥的象征,他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抛弃了传统的狩猎方式,用火枪去猎杀海狗,因为贩卖私盐住进了班房。

然而在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在他忏悔的旅途中,却真正闪烁出了爱的光辉与人性的光芒。

从监狱出来,大鱼没脸回到雪莲湾,而是在邻村老包头的船上打工,天长地久他爱上了老包头的小媳妇珍子,老包头虽然吃醋,但由于大鱼有双海眼,能给他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又不舍得辞退。

在一次海啸当中,大鱼为了保护雪莲湾,驾着老船勇堵豁口,在这个过程中,畏畏缩缩的老包头掉进海里淹死了,遍体鳞伤的大鱼成了英雄。

大鱼丢失了多少年的尊严又找了回来。

更让他暗暗欣慰的是:

老包头死了,他和珍子之间又少了一道墙。

勇堵豁口,保住虾池,让他成了雪莲湾的抗灾英雄。

一时间他成了报社电视台的明星,因为他过去是个犯人,所以他像“大铁锅”一样更有意义和示范作用。

感慨我们的国人特别能发现典型树立典型。

大鱼是既大铁锅、马老师之后的又一个典型。

大鱼来来去去随着秦科长在全省劳改队跑了月把光景,走到哪里都能受到热情招待和欢迎。

与过去仰人鼻息的日子大不一样了,大鱼地地道道地品到了做人上人的滋味。

后来经秦科长推荐,大鱼当了犯人村牵头负责人。

他清楚没有多久就会在犯人村站稳脚根,可是他发觉过去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鱼怕了……人拥有太多荣誉的时候,为了守住荣誉往往先学会怕。

终于当无依无靠、孤身一人受尽同族欺凌的珍子找到他兑现婚姻的誓言的时候,他为了维持住自己的尊严和荣誉,当着秦科长的面竟对珍子说:

“你滚,你这个骚货,老鬼活着的时候你够答俺,,他死了你还缠磨俺!

”他轻轻一抡把珍子推倒了……

大鱼的背叛让珍子彻底陷入了绝望。

半个月后,大鱼的犯人村村长的任命下来了,可珍子从犯人村里回来就病了,她身上大鱼的血脉,不几天也流产了,再后来不堪忍受侮辱的珍子跳了海,她疯了。

当大鱼在犯人村站稳了脚根,准备娶她,她已经不认识大鱼了……而他的事业也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顺利,在另一次闯豁口的时候他失败了,而他与珍子的“绯闻”也到底传开……他被迫离开犯人村,再一次成为流浪者……

或者说当他得到尊严以后,他太过在乎自己的尊严了,结果导致他不禁彻底丢失了尊严,还彻底丢失了自己美好的爱情,他不懂得维护尊严也需要纬度。

珍子死亡的消息震撼着大鱼,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要用一生来忏悔自己的背叛。

这种震撼和忏悔也催发出了大鱼身上的人性光辉,我们看到,在重建尊严的路上大鱼走着一条崎岖坎坷的路……然而已经丢失了尊严的疙瘩爷不要他,早已被文明异化了的麦兰子也不要他。

他在村里开起了书屋,一个最没有尊严的人,干起了和文化有关的事,值得一提的是,他不肯挣黑钱,也不与社会同流合污,当他发现老赖发过来的是淫书时,就坚决把书清退回去,当他发现四喜昧着良心贩卖淫书,就一把火烧了储藏淫书的麦家祠堂……他还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五万块钱,送给麦翎子当书费……理由是:

珍子死了,留着钱还有什么用……然而即使他是如此的侠骨柔肠洁身自好,他的身上仍然贴着“犯人”的标签:

村里人仍然把他当成个贩私盐、作风不正的异类……

如今的大鱼依然不能被早已变味儿的疙瘩爷和彻底堕落了的麦兰子等包容,尽管他们本质上已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如今的大鱼比较他们更纯洁一些。

然而这个世间好像就是让一种人来歧视另一种人来着。

终于:

一天,大鱼把自家的白纸门扯了个稀烂,还用脚在七奶奶糊的钟馗身上她了踏,随后就把自己的那些藏书烧了,做了这些事大鱼的心里特别舒服……

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大鱼人生理想的彻底幻灭及对神祗的彻底决绝。

一个没有约束的灵魂是可怕的,好在大鱼与疙瘩爷最终殊路同归,同去捞尸,作家的这一笔有着十分深刻的含义。

大鱼这个形象似乎在告诫人们:

一脚天堂,一脚地狱,尤其是人年轻的时候。

从天堂很容易坠落到地狱,堕入地狱就永远不能飞升到天堂……为了洗清罪恶往往还要加倍偿还……而那些所谓冠冕堂皇的疙瘩爷们、麦兰子们,因为幕后的蝇蝇苟苟没有被人披露,如果内心又不懂救赎,就一生得以神气活现地活着。

黄木匠

黄木匠和大铁锅本没有什么实际联系,可黄木匠和大铁锅却经历了相同的命运。

黄木匠和大铁锅都是一块墓碑,和大铁锅的区别是:

他是一座活着的墓碑。

因为黄家祖祖辈辈是造船的,然而突然海坏了,可以捕捞的东西越来越少。

更多的人不再需要船只,可黄木匠至死守候着自己的职业尊严。

然而为了利益,他的老伙计疙瘩爷,和他的儿子们一同欺骗他,骗他给仇人海霸孟天贡的后代孟金元造船祭祖。

当黄木匠知道真相,拿着斧头去砍祭祖的船,被儿子们强行拦下。

发起了高烧的黄木匠,最后朝着祖坟跪拜身亡,他身前是祖宗留下来的烧了半边的破毡帽,身后是那个祖宗留下来的变了颜色的红腰带……黄木匠之死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我们在谴责疙瘩爷和他的两个儿子的同时,也不禁要问:

这样的尊严是不是还值得守候?

因为孟金元早已不同了他的海霸父亲孟天贡,这个港商不仅给大陆投资,还不断做着善事,盖了不少希望学校……

黄木匠刻意坚守着自己的尊严。

但是那种属于回忆的尊严到底有多大实际存在价值?

而且像他这样一个“渔花子”对尊严坚守如此,值得怀疑。

对于一个小小的渔民,他能舍弃生存而去追求自己回忆里的美好,总给人感觉不可思异。

也许作者这里只是为了突出精神力量的伟大,但是当这种伟大和朴素的生存联系到一起时,便打了折扣。

我们的某位伟人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关仁山的“白纸门”里似乎对精神的富足更标榜一些,而对物质上的匮乏并没有贬义的色彩。

经济改革必然要伴随体制的改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必然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

不变便不能适应,不适应便要被淘汰。

人们不能简单的生活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里,那样只能成为古老信仰的殉道者。

在摸索的过程中,错误不可能不犯,关键是在犯了错误以,我们如何调整生命的航船。

 表面看来《白纸门》中大铁锅与黄木匠没有什么实质的联系,大铁锅是七爷爷的荣光也是七爷爷的“坟墓”,而黄木匠是雪莲湾的造船大师,但在欲望的诱惑下作者有意无意的却给他们安排了“众叛亲离”的相似命运。

结束语

在《白纸门》中我们看到一颗颗在现实中蜕变的灵魂,迷惘在“狂想”的路上。

神性的七奶奶为了孙女麦兰子能当教师,不惜把埋葬丈夫的大铁锅挖出来,为了挖铁锅不惜毁坏保护学校的小树林;曾经坦荡、忠诚的疙瘩爷当了村长之后,很快学会了行贿受贿,还利用百姓的血汗钱借考察为名出国旅游,最后堕落到去打捞尸体;那个“美人”麦兰子,为了当上文化人不仅出卖自己的良心还出卖自己的肉体,大雄倒想坚持自己,可在媳妇的逼迫下也彻底变了味道……还有那个着墨不多的吕支书,七奶奶就曾评价到:

前些年这小子带领群众开工厂搞养殖挺能干,人也正派,前前后后才几年就落套了……

曾经犯过错误的大鱼曾一度彻底的坚持着自己,但疙瘩爷、麦兰子等人不给他坚持的机会,倒是黄木匠完成了彻底的坚守,他的坚守又那么值得质疑……

是雪莲湾的他们如此容易蜕变,还是生存环境给了他们太多蜕变的机会?

是他们自身问题太大,还是生存环境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我们痛心的看到:

在欲望面前集体堕落似乎成了雪莲湾人的生存规律。

这不禁又让人想起那句话:

一个民族只有精神一打就垮,一个民族没有精神不打自垮!

那么我们的精神指向在那里?

没有答案。

但作者似乎没有绝望,他让一个真正走出雪莲湾又决不同流合污的麦翎子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关仁山对民众生存状态的深刻探索,以及犀利的笔触、超前的理念、诗意的表现、夸张浪漫色彩都极具震撼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