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9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0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

⑵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

螺栓或管道、套管必须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见图10-1和图10-2;

螺栓应加堵头,见图10-3。

图10-1螺栓加焊止水环

1—围护结构2—模扳3—小龙骨

4—大龙骨5—螺拴6—止水环

图10-2预埋套管

1—围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

7—套管(穿墙螺栓拆模后将螺栓拔出,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图10-3螺栓加堵头

1—围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

7—堵头(拆模后将螺栓沿平凹底割去,再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⑶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考虑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升而产生收缩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

1)掺入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或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

3)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如进行混凝土内部降温或外部保温。

⑷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的时间不应小于2min。

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防水混凝土配料计量允许偏差为:

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为±

l%,砂、石为±

2%。

⑸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有损失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

⑹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l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掺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捣。

⑺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mm的墙体上。

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l50~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加强防水措施(图10-4和图10-5)。

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图10-4水平施工缝构造图

1.先浇混凝土1.先浇混凝土1.先浇混凝土

2.遇水膨胀止水条2.外贴防水层2.中埋止水带

3.后浇混凝土3.后浇混凝土3.后浇混凝土

外贴止水带L≥150钢板止水带L≥100

外涂防水涂料L=200橡胶止水带L≥100

图10-5水平施工缝构造图

⑻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25mm厚的1:

1水泥砂浆。

⑼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l4d,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⑽防水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10℃或采用化学外加剂法;

养护宜采用蓄热法或暖棚法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

10.2.6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套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2.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

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lOmm;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

lOmm。

10.3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

10.3.1材料性能要求

应按设计要求品种选用,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⑵砂:

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

⑶水:

⑷外加剂:

⑸聚合物乳液:

无颗粒、异物和凝固物。

10.3.2施工工具与机具

砂浆搅拌机和计量装置、机动翻斗车、手推车等。

平锹、铁抹子、木抹子、大杠尺、铁滚筒、筛子、钢丝刷、笤帚等。

10.3.3作业条件

⑴基层结构施工完成,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⑵穿过基层结构的预埋管道和变形缝等部位均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

⑶防水砂浆配合比已经确认。

⑷已具备防水砂浆生产或供应条件。

⑹施工脚手架已搭设完毕,并通过安全验收要求。

⑺气温不低于5℃。

10.3.4施工工艺

水泥砂浆防水层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清理→冲筋贴灰饼→水泥砂浆配制→水泥砂浆摊铺→水泥砂浆抹压→养护

10.3.5施工要点

⑴基层清理:

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⑵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按表10-1规定选用,对掺用其他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表10-1水泥砂浆配合比

配合比(质量比)

名称

水泥

水灰比

适用范围

水泥浆

水泥砂浆

l

1

-

1.5~2.5

0.55~O.60

0.37~0.40

0.40~0.50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一层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三.五层

⑶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厚度,宜为l5~20mm,施工时须分层铺抹或喷射,水泥浆每层厚度宜为2mm,水泥砂浆每层厚度宜为5~10mm。

铺抹时应压实,表面应提浆压光。

⑷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施工缝时,留槎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留槎采用阶梯坡形槎,接槎要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见图10-6。

接槎位置一般宜在地面上,亦可在墙面上,但须离开阴阳角处200mm。

2)基础面与墙面防水层转角留槎见图10-7。

图10-6平面留槎示意图

1—砂浆层2—水泥浆层3--围护结构

图10-7转角留槎示意图

(a)第一步(b)第二步

1—围护结构2——水泥砂浆防水层3--混凝土垫层

⑸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时,气温不应低于5℃,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以上。

掺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及膨胀剂的防水砂浆,不应在35℃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⑹水泥砂浆防水层凝结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

10.3.6质量标准

(1)水泥砂浆、防水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水泥砂浆、防水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2.一般项目

(1)防水层外观表面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2)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正确,接槎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3)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5%。

10.4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

10.4.1材料性能要求

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分为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PEE高聚物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0-3的要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2.4—2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表10-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观质量

项目

质量要求

孔洞、缺边、裂口

不允许

边缘不整齐

不超过10mm

胎体露白、未浸透

撒布材料粒度、颜色

均匀

每卷卷材的接头

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l000mm,接头处应加长15mm。

表10-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物理性能

性能要求

项目

聚酯毡

胎体

玻纤毡

聚乙烯

自粘聚

酯胎体

自粘

无胎体

可溶物含量/(g/㎡)

3mm厚≥2100

4mm厚≥2900

2mm厚≥l300

拉力/

(N/50mm)

≥450

纵向≥350

横向≥250

≥l00

≥350

≥250

延伸率

(%)

最大拉力时≥30

断裂时

≥200

最大拉力时

≥30

耐热度

/℃(2h)

SBS卷材90,

APP卷材ll0,

无滑动、流淌、滴落

PEE卷材90,无流淌、起泡

70,无滑动、流淌、滴落

70,无起泡、滑动

低温柔度/℃

SBS卷材-18,APP卷材-5,

PEE卷材-10

-20

3mm厚,r=15mm;

4mm厚,r=25mm;

3s,弯180°

无裂纹

r=15mm,

Φ20mm,3s,弯180°

不透水性

压力

/Mpa

≥0.3

≥0.2

≥O.3

≥0.3

≥0.2

保持时间/min

≥3

≥120

注:

SBS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APP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PEE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⑵基层处理剂:

氯丁胶粘剂稀释液,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

⑶胶粘剂:

氯丁胶粘剂,含固量不小于30%。

⑷稀释剂:

甲苯、二甲苯、汽油等。

10.4.2施工工具与机具

空气压缩机、吹风机、喷灯、射钉枪、热风枪、垂直提升设备、手推车等。

⑵工具:

平铲刀、笤帚、滚刷、平毛刷、胶皮板刷、铁桶、剪刀、卷尺、铁抹子、压辊、烙铁、台秤等。

10.4.3作业条件

⑴防水层基层施工完成,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⑵穿过基层的预埋管道和变形缝等部位均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

⑶基层含水率不超过9%,并清扫干净。

⑷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已运到现场,经复检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⑹气温不低于5℃。

10.4.4施工工艺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铺设→保护层施工

10.4.5施工要点

1.基层清理:

先用打磨机将突出基层的多余混凝土或砂浆结块清除,再用钢丝刷和清水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涂层等杂物,并使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变成粗糙面,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

2.细部节点处理:

突出基层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大于等于50mm。

突出基层结构的管根、排水口、变形缝等部位,应设置防水涂膜附加层(先均匀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随即粘贴一层纤维布,涂刷后4~6h,再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将纤维布覆盖严密)。

卷材的甩槎、接槎做法见图10-8和图10-9。

3.基层处理剂涂刷:

涂刷将氯丁胶粘剂稀释液涂刷在干燥的基层上。

要求涂刷的均匀一致,无露底,亦可用喷涂方式施工。

4.卷材铺贴:

可采用冷粘法、自粘法或热熔贴法等施工方法。

(1)冷粘法:

先在基层上涂刷一层氯丁胶粘剂,边刷边将卷材对准位置摆好,缓缓展开铺贴在已刷胶的基层上,边铺边用压辊均匀用力滚压卷材,将空气油排出,使卷材与基层粘贴紧密,卷材搭接处用胶粘剂满涂封口,辊压粘结牢固,溢出的胶粘剂,随即刮平封口。

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lOmm。

粘贴方式可采用全粘贴、半粘贴。

图10-8卷材防水层甩槎做法

1—临时保护墙2—永久保护墙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4—卷材防水层5—水泥砂浆找平层6—混凝土垫层7—卷材加强层

图10-9卷材防水层接槎做法

1—结构墙体2—卷材防水层3—卷材保护层4一卷材加强层

5--结构底板6—密封材料7--盖缝条

(2)自粘法:

将卷材背面的隔离纸揭掉直接粘贴于干燥的基层表面,并用压辊均匀用力滚压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卷材与基层粘贴紧密。

搭接处用热风枪加热后粘贴牢固,溢出的自粘膏随即刮平封口。

施工中并注意揭掉隔离纸的自贴卷材应防止灰尘污染。

(3)热熔法:

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热熔法施工环境气温不宜低于-10℃。

热熔施工时,用喷灯烘烤卷材粘贴面,使卷材表层熔化至光亮黑色(约150~180℃)后,立即滚铺卷材与基层粘贴,并用压辊滚压。

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并粘贴牢固。

搭接缝部位宜以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为度,溢出的改性沥青宽度以2mm左右并均匀顺直为宜。

当接缝处的卷材有铝箔或矿物粒(片)料时,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

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

5.保护层施工:

卷材铺贴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层施工。

平面可以抹20mm厚水泥砂浆做保护层;

地下室外墙面回填土时,可粘贴聚苯板做保护层。

10.4.6质量标准

(1)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

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2)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曲和鼓泡等缺陷。

(3)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4)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lOmm。

10.5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

10.5.1材料性能要求

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有三元乙丙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及聚氯乙烯卷材等。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0-4的要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0-5的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表10-4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外观质量

质量要求

折痕

每卷不超过2处,总长度不超过20mm

杂质

大于0.5mm颗粒不允许,每1㎡不超过9mm2

胶块

每卷不超过6处,每处面积不大于4mm2

凹痕

每卷不超过6处,深度不超过本身厚度的30%;

树脂类深度不超过5%

每卷卷材

的接头

橡胶类每20m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3000mm,接头处应加长150mm;

树脂类20m长度内不允许有接头

表10-5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物理性能

硫化橡

胶类

非硫化

橡胶类

树脂类

纤维增

强类

断裂拉伸强度/Mpa

≥6

≥3

≥l0

≥9

扯断伸长率(%)

≥400

≥200

≥10

低温弯折/℃

一30

—20

压力/Mpa

≥30

加热收缩率(%)

<

1.2

2.0

1.0

热老化保持率

断裂拉伸强度

≥80%

/(80℃,l68h)

扯断伸长率

≥70%

⑵胶粘剂:

包括卷材胶粘剂、基层处理剂应与相关卷材配套,并与卷材的材性相容。

⑶稀释剂:

10.5.2施工工具与机具

10.5.3作业条件

⑷合成高分子卷材已运到现场,经复检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10.5.4施工工艺

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铺设→保护层施工。

10.5.5施工要点

1.基层清理先用打磨机将突出基层的多余混凝土或砂浆结块清除,再用钢丝刷和清水清除基层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的浮浆、返碱、尘土、油污以及表面涂层等杂物,并使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变成粗糙面,然后用清水冲洗至中性。

2.细部节点处理突出基层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大于等于20mm。

3.基层处理剂涂刷涂刷将氯丁胶粘剂稀释液涂刷在干燥的基层上。

4.卷材铺贴可采用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或机械固定法等施工方法。

基层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或涂刷在基层和卷材底面,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卷材空铺、点粘、条粘时,应按规定的位置及面积涂刷胶粘剂。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铺贴卷材不得皱折,也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辊压粘贴牢固。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

卷材铺好压牢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粘合面清理干净,并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根据专用胶粘剂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粘合间隔时间,并排除缝间的空气,辊压粘贴牢固。

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卷材搭接部位采用胶粘带粘结时,粘合面应清理干净,必要时可涂刷与卷材及胶粘带材性相容的基层胶粘剂,撕去胶粘带隔离纸后应及时粘合上层卷材,并辊压粘牢。

低温施工时,宜采用热风机加热,使其粘贴牢固、封闭严密。

(2)自粘法:

铺粘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及时铺贴卷材。

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纸完全撕净。

铺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贴牢固。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低温施工时,立面、大坡面及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机加热,加热后随即粘贴牢固。

搭接缝口应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lOmm。

施工中应注意揭掉隔离纸的自贴卷材应防止灰尘污染。

(3)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对热塑性卷材的搭接缝宜采用单缝焊或双缝焊,焊接应严密。

焊接前,卷材应铺放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焊接缝的结合面应清扫干净。

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卷材采用机械固定时,固定件应与结构层固定牢固,固定件间距应根据当地的使用环境与条件确定,并不宜大于600mm。

距周边800mm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

5.保护层施工卷材铺贴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护层。

平面可以抹20mm厚水泥砂浆作保护层;

10.5.6质量标准

(4)卷材搭接宽度的允许偏差为-lOmm。

10.6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施工工艺

10.6.1材料性能要求

⑴聚氨酯涂料:

质量应符合表10-6和表10-7的要求。

表10-6聚氨酯涂料(反应固化型)质量要求

Ⅰ类

Ⅱ类

拉伸强度/Mpa

≥1.9(单、多组分)

≥2.45(单、多组分)

断裂伸长率(%)

≥550(单组分)

≥450(多组分)

≥450(单、多组分)

低温柔性/℃(2h)

一40(单组分),一35(多组分),弯折无裂纹

不透

水性

≥O.3(单、多组分)

≥30(单、多组分)

固体含量(%)

≥80(单组分),≥92(多组分)

产品按拉伸性能分为I、Ⅱ两类。

表10-7聚氨酯涂料(挥发固化型)质量要求

≥1.5

≥300

–-20,绕Ф10mm圆棒无裂纹

≥65

⑵助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磷酸、乙酸乙酯、二甲苯等。

⑶纤维布:

可采用聚酯纤维无纺布、玻璃纤维布、中碱玻璃纤维布﹝≥50g/m2﹞,并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10.6.2施工工具与机具

涂料搅拌机、手持打磨机、手推车等。

橡胶刮板、滚刷、涂料刷、铁抹子、平铲刀、拌料桶、笤帚、磅秤等。

10.6.3作业条件

⑴防水层基层施工完成,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