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075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docx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

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

“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如果这个世界除宗教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达到可高的价值,那么人们宗教仪式的淡薄的确是值得惋惜的。

而事实上,哲学能够达到更高的价值,它更为直接,也更加单纯。

哲学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

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学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类至高道德上体现其价值,朴素点说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的人。

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冯友兰教授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在阐释了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后,冯友兰教授选取了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

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

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除了最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墨家。

墨家的认识论理论是一种朴素的实在论,墨家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先秦的科学家,这自然让我这个学工科的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兴趣。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

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

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墨子老年隐居于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并卒葬于此,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中国哲学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如儒家学派就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多演变。

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对不断舶来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其实中国文化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一直都具有这样的韧性与海一般广阔的精神。

我相信,即使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时代,一个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时代,中国哲学依旧能绽放它的光彩。

  冯友兰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哲学中寻求到心灵的慰藉。

  在学校号召下,有幸拜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感触颇深,受益非浅。

这之前,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

“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

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先生用英文撰写并由其弟子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哲学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领略到中国哲学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

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

”这或许能够说明该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对我们教师来说,学点哲学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

因为在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

所以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

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

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有很多问题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来对待,其实就会容易很多。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而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这里想重点谈谈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孔子。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被历代的读书人称为“圣人”,而且在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孔子在世界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但孔子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不同的形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孔子形象。

我们一直想了解:

孔子本来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对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对于我们当前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所能做的,大家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接近历史上本来的孔子,但同时,我们的认识又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永远值得人们重新研究的缘由所在。

  孔子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

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年少时地位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卑下的事情。

孔子曾经在鲁国当过管理粮草和牛羊的官吏。

这是很小的事,但他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

当他管理仓库的时候,“会计当而已矣”,很认真很仔细;他在做牛羊官的时候,牛羊很肥壮。

这就说明孔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认真地做好,不眼高手底。

这就是一个伟大人物的行事。

  孔子一生非常勤奋地学习,从未间断,自“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没有间断过。

他的学习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不同于现在的一些人以学习作为实现其他的目的的手段,学习是孔子生命的一部分,可以是培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境界。

就象他讲的一句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学习中对知识产生一种乐趣。

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的,他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可以说是对其一生的一种总结。

孔子一生无所不学,但学无常师。

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他曾向当时一个很小的诸侯国的人学习请教过历史文化问题,还曾专门跑到东周问礼,据说还向老子问过礼。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

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

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把仁付诸实践。

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我想,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

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处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

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

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于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来说,如果我们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膨胀无时不在警示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21世纪是一个“学习、改变、创业”的世纪,在21世纪要征服别人,必须用知识。

学习是储备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才能输出。

成功是学习的过程。

尤其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要想成功就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

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创新。

学习是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矛盾”可以理解为“问题”、“困难”。

诗有云: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它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那我们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

同样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

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

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

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去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

最后,让我用冯友兰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

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寒假我反复认真的研读《中国哲学简史》,总感觉似懂非懂,虽然我在努力的看,还是觉得这本书读起来非常费劲。

书中古代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说不清的感慨。

  现在将我读这本书后对哲学的一点认识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如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们常说的哲学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这种说法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

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不聪明,而学过哲学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聪明。

事实上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所谓哲学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没有智慧的那种智慧。

哲学家们研究哲学问题从来不是为了提高智力,而是为了哲学本身。

换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对象。

我们永远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热爱和追求“智慧”。

正如书中所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具体而言,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类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

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或许可以不关心数学和物理学的新进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们的成果,但是却不应该不关心哲学,因为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过的。

尽管经过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标。

学习哲学就是“上路”。

踏上爱智慧的思想之路。

哲学史的学习过程就是与前人在思想上进行对话的过程。

因为尽管哲学家已经不在,但是哲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永远不会过时。

他们为后人提供了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可能方式。

  通过阅读我还了解了冯友兰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学思想,了解了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了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

遇到艰辛劳作,流着臭汗的农民或工人时,他不会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少争执,多谅解。

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

如果人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人自然会少作恶,多行善。

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变得更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和亲人,也同样自然地去爱护别人。

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与社会也就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官者理解了这个道理,懂得了人伦之道,自然要竭尽所能来促进人民大众的福利。

孔子在解释古代的典制、思想时,总是以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注入些新的东西。

这就是孔子和与他同时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这使他成为一个学派的创始人。

  如果,把这“仁义”摆进教育里、放在教学中来看,首先便是爱学生了,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

给与学生人文的关爱,才可能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教育教学才有了灵性和生命。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从而纵横相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千年之后的现代教师还仅仅把教师的职业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

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无时不在出事促使着我们不断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只有结合现实情况不断的创新,人类文化才会发展得更快。

  冯先生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冯先生还说,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经济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强烈冲击,我们很多人无法在疲惫与焦躁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

冯先生说:

“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实上已经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

一个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

”这一个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却凝聚了千百年来君子修身的理想。

该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们的心中就不会再有遗憾,也就不会再有失望。

我想,到了那时,我们的眼中的学生也就不会存在“好生”与“差生”的之分了。

  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实际上它就深深的蕴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密不可分。

只不过我们缺少是它们“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理论思维而而已。

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所说的哲学家们的思想读后有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的原因吧?

  最后,为了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够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都来关心哲学研究哲学吧!

  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佛家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

柏拉图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

这些归结起来仿佛是说,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

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世务。

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

  有人认为,儒家是入世哲学的代表,并举例证明。

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

“未知生,焉知死?

”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

”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入世的。

因为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

但冯友兰先生指出,从更广更深的角度而言,这种看法有失公允。

  中国哲学中的一个主要流派道家认为,生命是个赘疣,是个瘤,死亡是除掉那个瘤。

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

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道德完美的人。

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其内在的修养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会上的功用。

只不过儒家和道家的侧重点不同,儒家重“名教”,道家贵“自然”;儒家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讲究三纲五常,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这两种思想看来相反,其实却相辅相成,使中国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入世哲学是强心剂,出世哲学是清醒剂,入世哲学使人关注社会价值,出世哲学使人关心自我的超越价值,入世哲学使人振奋,出世哲学使人安逸。

入世和出世互补,进退相宜,这是中国人从入世和出世哲学中获得的人生智慧。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在为功名利禄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国哲学思想也许是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

歌手李娜在出家时说过四句话:

“人有四种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阶段;二是职业、仕途、名誉、地位;三是文化、艺术、哲学;四是宗教。

只有进入第四种境界,人生才闪出亮点。

”进入第四种境界闪现人生亮点,对于我们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过高和不太现实,但通过对哲学的修养来实现对人生较高层级的领悟,找到精神的家园,确是每个人人生的一种使命。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

“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X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

还记得高中那会儿上中国近现代史课,学到西方人一次次侵略我们的国土,一次次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心中难免很悲凉。

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

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

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

等待中国的,却只有西方列强的欺辱践踏百般蹂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宏观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

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

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

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

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洋兴叹。

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

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

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

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

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

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置,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

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

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

盛极必衰,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每个王朝的鼎盛便预示着她开始一步步的走向衰败。

所谓打江山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