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265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docx

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上期开学摸底文综试题解析历史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2.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

“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

”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选贤任能

C.实行了分封制D.强化了郡县制度

13.某学者指出: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种现象的发生最可能与下列何者有关?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的家庭地位因而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C.棉纺织业兴起,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14.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转型”的表现是

A.工业文明逐渐确立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答案】B

15.有学者认为: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B.北京C.上海D.广州

1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A.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17.“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18.下图是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

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后者又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所以D项说法符合题意和史实,AB两项说法错误不合

19.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20.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法语自身的魅力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D.文艺复兴的影响

21.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距离可知世界的边界已经不遥远”。

打破这种认识的是

A.经典力学B.生物进化论

C.相对论和量子理论D.电力的发明

22.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

“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

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

23.到现在为止,发端于罗斯福新政的现代资本主义较之传统资本主义正在发生着一些新变化。

下面对“新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经济实行系统调控和干预B.政府成为各项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C.西方主要国家建立起“福利国家”D.新经济出现,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38.(26分)“向海则兴,背海则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广泛共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还是1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伴随着航海和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

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使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和探险精神,渴求知识、乐于探究,追求天生自由,无拘无束。

材料二从中华民族的发展本源一路探寻,我们的祖先曾一度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海洋文化。

但中华民族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对海洋的认识始终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

当航海活动走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时,给予取缔就成为必然了。

西方国家对海洋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争夺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进行海外贸易、掠夺资源和殖民拓土。

东西方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决定了近代中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选自王诗成《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先进海洋文化支撑》

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5至4世纪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辉相映的地中海文明的典型代表,(2分)并简述其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主要成就。

(6分)

(2)15世纪西方人“追求天生自由”在思想上又有何突出体现?

(2分)17至18世纪因重视海洋而崛起的国家主要有哪些?

(2分)

(3)有学者认为“汉代是古代中国走向海洋的一个重要标志,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其主要历史依据分别是什么?

(4分)

(4)据材料二,指出传统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海洋文化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经济根源。

(8分)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2分)

39.(26分)国家实力有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

公民社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力量。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当今美国的软实力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中国则倾向于依靠政府政策和公共外交手段来影响中国软实力。

——约瑟夫·奈著《权力的未来》

(1)结合唐宋的相关史实,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

(6分)

(2)近代中国是如何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6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政府主导下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所作的努力有哪些?

(8分)

(4)有人认为,美国开国元勋奠定了美国发展软实力的基础,请说明这一观点。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