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297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 Word版含答案.docx

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学案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Word版含答案

[课标要求]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3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第1课巴黎和会

[目标导航]1了解巴黎和会的过程。

2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重点)。

3认识巴黎和会及《凡尔赛和约》的性质和影响(难点)。

一、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

(2)参加国:

27个国家,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

(3)实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4)操纵者: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2.与会国的目的

(1)美国:

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2)英国:

①目的:

扩大和巩固“大英帝国”版图。

②措施:

支持日本在太平洋与美国争雄;利用美国遏制法国。

(3)法国:

削弱乃至肢解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4)日本:

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并占领战前德国在太平洋上控制的岛屿。

3.勾结与争夺

(1)焦点问题:

如何处理德国。

法国:

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

英国:

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并得到美国支持。

英美:

反对法国肢解德国的计划,但表示如果法国遭德国进攻,将援助法国。

(2)山东问题:

①态度:

日本企图攫取中国山东,得到英法的支持,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

②结果:

英、法、美同意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交给日本。

③影响:

引发五四运动,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签字。

[思维点拨]

1.巴黎和会的目的在于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还要力争在战后新格局中促成有利于自己的安排。

但在中国山东问题上,列强勾结起来,企图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的要求。

2.巴黎和会上,各国的意图与目的与其战后的经济实力是密切关联的。

[重点精讲]

英国根据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不希望德国被肢解或过分削弱,目的是以德国抗衡法国、制约苏俄。

但英国又要凭借其实力和战胜国的有利地位,保存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些领地,巩固既得利益,恢复和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同时,利用日本的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

二、《凡尔赛和约》

1.签订:

1919年6月28日,签署《凡尔赛和约》。

2内容

内容

罪责

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领土

重新划定德国的疆界,通过割地、军事占领、承认独立等形式改变了德国的领土现状

军事

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军队人数、武器装备都受到限制

赔款

当时未制定赔款总数,德国先偿付价值200亿金马克的物资

殖民地

由几个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

3评价

(1)进步性:

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解决。

②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逐步建立,世界暂时得到和平。

(2)局限性:

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也使和约在国际关系的土壤中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种子。

[易错提醒]

《凡尔赛和约》仅仅是战胜国之间暂时相互妥协的产物,仅仅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暂时的解决。

[史论要旨]

1.《凡尔赛和约》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解决,初步建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体系。

但它是一个强加给德国的苛刻和约,对德国过分的宰割,使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2.《凡尔赛和约》巩固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维护了英国在海上特别是地中海的强大优势,促进了日本在远东的扩张利益,但美国没有实现夺取世界霸权的企图。

知识图示

主题一巴黎和会

史料一英国代表团团长劳合·乔治因老谋深算、语言流利、能言善辩而获得“狐狸”之外号;克里孟梭政治手段狠毒……而被称为“老虎”和“倒阁圣手”。

威尔逊因博学广才、善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顿时变作了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分赃者的聚会》

史料二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其“十四点原则”带到巴黎和会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说:

“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做一个传教士。

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

”克里孟梭说:

“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徒,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世界史》

(1)说明了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的勾结与斗争。

英国要维持其海上霸主地位,法国则要获取欧洲大陆霸权,美国妄想称霸世界。

(2)说明美国希望干预欧洲事务,英国要防止法国的欧洲霸权,英、美联合反对法国称霸欧洲,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

(1)据史料一,分析“分赃者的聚会”指的是什么?

“狐狸”和“老虎”的野心分别是什么?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克里孟梭的话?

(3)综合上述史料和问题,说明英、法、美三国斗争的主要特点。

(4)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黎和会的性质。

答案

(1)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

“狐狸”的野心是维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地位,同时让德国保留一定的实力,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抗衡苏俄。

“老虎”的野心是削弱甚至肢解德国,以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2)美国以“和平”为旗号,企图干预和控制欧洲事务,与英国防止法国过分强大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争夺欧洲霸权。

(3)英美两国联合反对法国称霸欧洲,英法两国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体现出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勾结的趋势。

(4)巴黎和会名义上是一次和平会议,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按照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巴黎和会并非是和平会议

(1)会议目的:

它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和反苏的国际会议。

(2)会议内容: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会议密谋遏制苏俄,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建国际联盟,反对列宁创建共产国际。

(3)和会性质:

巴黎和会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

(4)对待中国的态度: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的正当权利不但没有受到尊重,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收回德国强占的山东的权益,但英、美、法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

主题二《凡尔赛和约》

史料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史料说明《凡尔赛和约》过度宰割战败国,将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被极端民族主义者利用;而一些过于宽大的条款又给战争狂人发动新的战争提供了条件,从严厉与宽大两个方面说明条约埋下了二战的种子。

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过于严厉”?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

答案理解:

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向了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原因:

条约以战胜国和强国意志为中心,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国的上台和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

正确认识《凡尔赛和约》背后潜藏的危险

(1)《凡尔赛和约》的强加性和苛刻性,使德国上下对和约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德国军方的不服情绪。

因为他们认为新政府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才请求和平,但实际结果却是得到一个带有强制性和侮辱性的和约,这使德国人难以忍受。

(2)和约对德国的残酷经济掠夺,不仅损害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使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这必然会引起德国整个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抵触。

(3)德国是一个有着很强经济潜力和军事能量的国家,它不可能长期忍受和约的压制和束缚,一旦德国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它必然会谋求摆脱和约对它的种种束缚。

而在一个弥漫着复仇情绪和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国家,战争是难以避免的。

(4)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列强继续争夺霸权,说明了和约的不稳定性。

1.巴黎和会名为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

其“和平”是指()

A.能够消除战胜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B.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的和平

C.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D.能够消除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矛盾的和平

答案C

解析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战胜国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重建战后和平,因此,它们追求的和平是建立在霸权基础上的和平。

2.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

“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

”这说明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欧洲势力均衡

B.阻止苏俄力量向欧洲扩张

C.消除德国复仇主义威胁

D.扶植德国称霸欧洲

答案A

解析阻止苏俄力量向欧洲扩张固然是英国所希望的,但材料未予体现。

消除德国复仇主义威胁材料虽有所体现,但这也只是英法抗衡的一个砝码,不是真正意图。

维持欧洲大陆均势,阻挠法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才是其真正的出发点。

3.法国曾发誓要“掏空德国人的腰包”。

下列对德和约内容不能够体现法国人这一意愿的是()

A.德国放弃一切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交由法国开采15年

C.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

D.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

答案D

解析巴黎和会上法国力图最大限度地打击德国,法国本意是要占领德国的萨尔区,但遭到了英国的抵制,英国为了防止法国称霸欧洲大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A、B、C三项都实现了法国打击德国的愿望,只有D项不能体现。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

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时不应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以前的边界归还。

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

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

如果它(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它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

(3)在制裁德国问题上,英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答案

(1)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法德之间有普法战争的宿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企图称霸欧洲。

(2)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的主要原因是不希望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影响英国利益,同时也认识到过分制裁会引

起德国民族复仇情绪,甚至有可能使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者倒向苏俄。

(3)美国同样不希望法国势力过于膨胀而妨碍美国战后建立世界霸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和德国领土的变化。

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法国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英国从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基础达标]

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答案B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战后人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情绪增长,而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刚好迎合人们的愿望。

2.“烧毁柏林,吊死对方每个将领,并索要莱茵河畔的大片土地。

”提出这一强烈要求的应是参加巴黎和会的哪国代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意大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要求对德国进行严厉制裁,结合巴黎和会上法国的目的,可以判断是法国。

3.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这说明了()

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

C.会议讨论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

答案A

解析巴黎和会被英、美、法的政府首脑操纵,多数国家的代表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他们的意见和主张根本得不到重视,所以他们游离于和会之外,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

4.观察漫画,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的关键因素是()

《山东:

日本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

A.中国政府对山东问题无动于衷

B.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

C.日本在和会上不插手欧洲的事务

D.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较为低下

答案B

解析日本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关键因素是日本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

5.《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许多德国人提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德国对《凡尔赛和约》强烈不满

B.德国拒绝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C.德国出现摆脱和约的复仇情绪

D.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答案C

解析《凡尔赛和约》以严厉处罚德国为目的,引发了德国摆脱和约束缚的复仇情绪,故C项符合题意。

6.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

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

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大国的衰落B.邪恶的终结

C.分赃的场所D.战争的积怨

答案D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发生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前者是威廉一世宣告德意志帝国诞生,而后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商讨处置战败的德国。

“基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由法德两国战争的积怨造成的。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

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

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

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

答案

(1)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当时美国在经济上占有优势,但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2)当时日本主要致力于攫取德国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3)巴黎和会是“一战”中战胜的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是以掠夺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

解析第

(1)问,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这一信息,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仍不及英法两国,据此分析归纳原因。

(2)问,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等信息,说明了日本的意图,据此分析、归纳即可。

第(3)问,主要从巴黎和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