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351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docx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姓名:

XXX

部门:

XXX

日期:

XXX

水暖电工程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一)、现场急救

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拉电闸断电或用方木、木板等不导电材料,将触电人与接触电器部位分离开,然后抬到平整的场地施行人工急救,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

当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

2、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

3、发现饭后有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及时向工地负

4、责人报告,并拨打急救电话120。

5、工地发生伤亡事故时,应立即做好三件事:

4.1有组织地抢救受伤人员。

4.2保护事故现场。

4.3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二)、小型电动设备作业

1、控制噪声排放

1.1尽量将切割机、空压机等小型电动设备安置在空旷、人少、比较密封的地点。

1.2要经常检查小型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准带“病”运转。

1.3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时间,把夜间使用小型电动机电设备的时间、频次控制在最低限度。

2、及时处理固体废物

对切割机、台钻、手电钻等小型电动设备操作中产生的碎屑,要日积日清,放置在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堆放点。

3、防治扬尘排放

3.1使用冲击钻、手持无齿锯等小型机电设备在建(构)筑物上钻孔、割槽的操作工人应佩带口罩,防止粉尘、扬尘吸入体内。

3.2对散落在现场的粉尘,要及时清扫或用水浸的扫帚清扫,并置放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堆放点。

4、安全注意事项

4.1在施工中除大型机械设备应注意安全使用、防止伤害外,各种中、小型机具也有不同程度的危险,必须按照安全要求使用。

4.2Ⅰ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Ⅱ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

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场地较潮湿的作业场所;Ⅲ类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4.2.1工具使用前,应经专职电工检验接线是否正确,防止零线与相线错接造成事故。

4.2.2长期搁置不用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4.2.3工具自带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接长,当电源与作业场所距离较远时,应采用移动电闸箱解决。

4.2.4工具原有的插头不得随意拆除或改换,当原有插头损坏后,严禁不用插头直接将电线与金属丝插入插座。

4.2.5发现工具外壳、手柄破裂,应停止使用,进行更换。

4.2.6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4.2.7手持式工具的旋转部件应有防护装置。

4.2.8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4.2.9电源处必须装有漏电保护器。

(三)、建筑、生活垃圾处理作业

1、建筑垃圾

1.1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时,应确定建筑垃圾的堆放场地。

1.2建筑施工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泥浆等建筑垃

圾,应分“无害”“有害”、“再用”三类堆放。

“有害”的应单独标识,做好记录。

1.3建筑垃圾在施工现场内装卸运输时,应当用水喷洒,卸到堆放场地后应及时覆盖或用水喷洒,以防扬尘。

1.4建筑垃圾运出施工现场时,如委托代运,承运单位必须有环境卫生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垃圾准运证》和《建筑垃圾处置证》。

如自运,执行《运输渣土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1.5施工现场有害建筑垃圾严禁任意排放,应单独用容器存放,单独

标识,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填写《有毒有害建筑垃圾登记表》,由填写单位统一安排组织集中处置。

2、生活垃圾

2.1应设专(兼)职人员负责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置。

2.2生活垃圾的收集实行容器化,禁止任何人随地抛弃垃圾。

2.3施工现场装有毒有害的垃圾袋和容器,应标识“有害垃圾”。

在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安排、组织下集中处置。

任何人不得将有毒、有害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中。

2.4生活垃圾应当日积日清,自运须经所在区环卫部门的批准,按指

定的路线、地点倾倒;也可委托地方环卫专业单位有偿服务。

(四)、油漆施工作业

1、搬运堆放

1.1搬运油漆时要轻拿轻放,不得扔放,避免摔坏包装罐体造成油漆泄漏。

1.2油漆堆放地点应选择单独的仓库堆放,不经批准,仓库内不得安排人员住宿

1.3仓库应远离生活区,要求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内通风良好,悬挂“严禁烟火”

的警示牌,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1.4油漆在堆放时要整齐,按类堆放,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不超过三层,避免最底部的包装罐受压破裂,造成油漆外溢。

1.5各类油漆包装、标识应完好。

2、油漆保管

2.1油漆保管地点应进行隔离单独存放在仓库内。

仓库远离生活区,要求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内通风良好,室内外悬挂“严禁烟火”的警示牌,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2.2应选择专职的保管人员进行保管,要求具有较高的责任心,掌握油漆的化学成份、危害性等特性,具有消防知识,会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3、保管过程

3.1建立详细账目,把油漆的品种、数量列出明细表,加以标识,收发及时,做好登记。

3.2及时整理堆放区,摆放整齐,清理杂物。

3.3负责回收用完的废弃油漆桶,统一处理。

3.4严禁任何人在任何地点点燃废弃油漆桶。

3.5严禁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使用油漆、油渣作引燃品,严禁任何人在仓库内吸烟。

3.6施工现场材料仓库有危险品、油漆等,不得安排人员住宿。

3.7发现油桶破损、油漆泄漏,保管人员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员工将泄漏的油漆桶堵好,移出仓库,将油漆盛装在完好的容器内。

然后将废弃油桶

回收,统一处理。

3.8油漆仓库如有紧急状态,应立即打报警电话(119),如实回答警方的提问,并为扑救提供便利条件。

4、油漆刷涂、打磨

4.1清除前应预先选定空旷、人少、距生活区和火源、电源较远的地点(已经上墙的建筑成品、半成品例外)。

4.2清除时,操作人员应佩带口罩等防护用品。

4.3清除木材、木作产品、钢管、钢板、钢筋等基层表面的油脂、树脂、锈蚀、旧涂膜等松散物质时,应使用应手好用的工具,以便在保证清除质量的基础上加快进度,尽可能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的排放时间。

4.4对清除落地的废屑、废渣应及时清理,清理时要用条帚轻扫轻扬

或用水浸过的条帚清扫。

4.5嵌批基层表面清除后显示的洞眼、凹陷和裂缝时,应当使用好工具、好容器,防止嵌批填料落地。

4.6应及时清理落地的嵌批填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再用的要及时用上。

4.7打磨时操作人员要佩带口罩,防止粉尘的吸入。

4.8打磨使用后的废砂布、废砂纸不得随地乱弃,应放在工地标有“有害物品垃圾袋”内。

4.9打磨产生的木粉尘、金属粉尘,应及时轻扫清理,防止形成扬尘。

4.10刷涂时操作人员应佩带口罩、手套,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

4.11刷涂部位的下方应当用牛皮纸、包装纸、旧塑料布等做隔离,防止流坠、散滴的漆类污染成品。

4.12盛装刷涂材料的容器和涂刷工具不得任意丢弃,要交给保管人员回收、处置。

4.13严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点燃刷涂材料的容器和工具。

4.14严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用刷涂材料作引燃品。

(五)、生活废水排放作业

1、在生活区设洗刷专用水管、水池,不允许任何人随处洗刷喷洒。

2、教育员工节约用水,及时关闭水龙头,防止滴流,杜绝长流水。

(六)、防火防爆应急作业

1、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与使用

1.1油漆、稀料、汽油、胶合剂和氧气、液化气、乙炔等化学危险物品,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识。

存放氧气、液化气、乙炔的间距不得少于5m,不得在高温下露天存放。

1.2使用油漆、稀料、汽油、胶合剂等化学危险物品时,防止遗洒、大面积泄漏;使用氧气、乙炔时,其间距不得少于10m。

2、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

2.1工地的办公区、施工区以及现场生活区,应当按照《灭火器管理程序》4.5条款的规定配置灭火器材。

2.2施工现场,应当配置消防灭火器材。

3、灭火器的使用

3.1必须按照灭火器的标识和说明书的规定正确使用,以免发生爆炸伤害。

3.2灭火器要严格按照其适用范围使用。

3.3发生油类、电火灾,严禁使用水以及泡沫灭火器救火灾,必须作用干粉灭火器。

3.4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顺风使用,严禁逆风使用。

4、发生应急情况的处置

4.1当发生大火灾时,现场最先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要讲明起火地点、燃烧物的性质、有无被困人员、有无爆炸物品和化学品。

要如实回答警方的提问。

4.2在报警的同时,应有专人到路口去引导消防车辆进场扑救,以免延误救火时间。

4.3报警的同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转移易燃物物品,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尽可能采取措施控制火灾的蔓延。

扑救时应当根据不同燃烧物使用符合适用范围的灭火器。

4.4现场管理人员要积极组织人员疏散,并维持好火灾现场的秩序,以保证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4.5大火灾发生时,现场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组织现场人员配合公安消防部门的扑救工作,服从火场总指挥员的指挥,尽最大可能为扑救工作提供方便。

4.6发生火灾时如有化学物品燃料,在扑救中,应注意防止中毒。

(七)、电焊工程作业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2、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3、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或接零,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钢接头焊牢。

4、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

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

5、电气焊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瓶、木料、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于10m,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少于20m。

6、乙炔瓶、氧气瓶均应设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连接处须用扎头固定。

7、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8、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

9、经常检查氧气瓶与减压阀表头处的螺纹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气,焊割炬嘴和炬身有无阻塞现象。

10、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拖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11、焊割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指定专人防火监护。

感谢您的浏览!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