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633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docx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

教育技术学

实验教案

 

实验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与设备配置。

2.了解多媒体教室的构成与设备的连接。

3.掌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方法。

4.了解视频展示台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其结构;掌握视频展示台与扫描仪的用法。

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视频展示台、DVD影碟机、录像机、录音机、高清晰度投影机、大屏幕、视频切换器、调音台、功放机、音箱、话筒(有线/无线)、方正扫描仪、数字电视等。

三、实验原理

1.多媒体教室

把多媒体设备按线性逻辑连接,集成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并具有交互功能,就构成了多媒体系统(Multimediasystem),多媒体教室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实现方案。

(1)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根据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主要媒体为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录像、动画等的特点,所以多媒体教室应具备传统教学功能与光学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处理功能。

(2)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配置与连接

一般多媒体教室的配置包括:

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视频展示台、DVD影碟机、录像机、录音机、高清晰度投影机、大屏幕、视频切换器、调音台、功放机、音箱、话筒(有线/无线)。

其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如图1-1所示:

(3)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配置与连接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比较昂贵,站用场地大,因此,组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时,可以考虑用大屏幕电视机取代高清晰度投影机和大屏幕,这样不但降低了费用,还可以节约场地。

一个普通实验室可以组建十套以上多媒体教室系统,方便学生分组操作,其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如图1-2所示。

图1-1多媒体教室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

图1-2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

2.视频展示台

(1)视频展示台的工作原理

视频展示台又叫实物展示台,它必须配合多媒体投影机或是大屏幕电视机使用,可以将实物投影或播放出来。

多功能视频展示台是多媒体教室中的重要设备。

它将光学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主要用于透明胶片、实物及彩色图文资料的展示;利用其放大功能,可以展示物体的细微结构;可以直接在写字屏或白纸上书写并投到大屏幕上,以取代传统教学中的粉笔和黑板,视频展示台的原理与结构如图1-3所示。

(2)视频展台的基本组成

视频展台主要包括摄像头(CCD与镜头,是核心部件)、光源(侧光、底光)、台面、控制键盘、支撑杆、接口(视频输出端子:

RGB和VIDEO)、附件(红外线遥控器、计算机图像捕捉适配器、液晶监视器等)等。

图1-3视频展示台的原理与结构

四、实验步骤

1、开启设备总电源:

依次打开中控电源、计算机电源、电视机电源、视频展示台电源和扫描仪电源。

2、在控制面板通用控制区按“开关机”按钮(电视机控制钮)按“AV/TV”按钮,选VGA模式,即可在电视机上显示电脑内容。

3、打开视频展示台电源,按“输入选择”按钮左边第一个指示灯即可。

4、在控制面板投影区按亮“数字展台”,按“AV/TV”转换按钮,选视频1或视频2模式,即在电视机上显示视频展台的内容。

5、将电视机音量调到最小,再打开计算机的声音播放软件,播放音乐,从电视机上就可以听到声音,再把音量调到适当大小。

6、从以下四个方面调节声音。

①电视机“V+”和“V-”按钮;

②中控面板“音量+”和“音量-”按钮;

③计算机右下角小喇叭;

④播放器音量控制。

7、根据设备连接图观察各设备信号的连接线的接法,分视频和音频信号两部分进行。

①视频信号:

电脑VGA输出—中控—分配器—显示器、数字电视。

视频展台视频输出—中控—数字电视。

②音频信号:

电脑声卡speakout输出—中控—数字电视。

8、用扫描仪扫描图片

(1)将扫描仪与多媒体计算机正确连接,安装扫描仪的驱动程序。

扫描仪与多媒体计算机的连接方式有EPP并行口USB接口。

根据所用的扫描仪接口将扫描仪与计算机正确连接。

(2)打开扫描仪电源,启动多媒体计算机,打开扫描工作软件。

(3)在扫描工作软件里设置扫描源,也就是设置使用的扫描仪。

(4)将待扫描的图片放入扫描仪。

(5)在扫描工作软件里执行扫描图像的命令,打开扫描工作窗口,进行预扫描,将待扫描的图像显示在预览框内。

(6)用鼠标选择待扫描图像的区域,设置扫描分辨率、扫描图像类型等参数,执行扫描命令进行扫描。

(7)编辑修改出现在扫描工作软件编辑区域的图像,执行保存命令,选择一种图像格式保存刚扫描的图像。

实验二教学素材获取与处理

(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知道编辑修改图形图像的基本方法。

2.知道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掌握常用图形图像的格式转换方法。

二、实验器材

硬件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

软件环境:

可用Windows98/Me/2000/XP/2003操作系统,图形图像编辑处理工具可用Photoshop、ACDSee、照片编辑器等软件工具。

三、实验原理

图片加工过程基本上是三部曲,即获取图片素材;进行具体的加工处理;保存加工处理结果。

获取图片素材通常可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和在期刊、书本以及在资料库中找到所需图片和照片。

加工处理是将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输入到计算机和利用扫描仪将需要图片、照片处理成数字文件。

保存加工处理是用图形图像编辑软件对其处理并转换成需要的文件格式保存;还可将扫描仪扫描出的文本图片利用OCR文字识别软件转换成所需要的文本。

1.素材的获取----数字照相机的一般使用过程

2.影像素材的处理

在进行素材获取的过程中,由于自然、人为以及仪器自身的原因,有可能会造成所拍摄的照片出现如下问题:

瑕疵、紫边、红眼、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等。

紫边:

数码相机的紫边是指数码相机在拍摄取过程中由于被摄物体反差较大,在高光与低光部位交界处出现的色斑的现象即为数码相机的紫色(或其它颜色)。

紫边出现的原因与相机镜头的色散、ccd成像面积过小(成像单元密度大)、相机内部的信号处理算法等有关。

红眼现象:

用数码相机拍摄人像时,有时会出现红眼现象,这是因为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拍摄时,视网膜上的血管被反射造成的红眼现象。

曝光不足是指曝光量太少,所得影像晦暗,画面暗部没有层次。

曝光过度是指曝光量太多,所得影像泛白,画面高光部分无层次。

这时,通过专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处理和修复。

四、实验步骤

1、数码相机的使用(演示实验)

(1)熟悉数码照相机。

浏览数码照相机的说明书,了解数码照相机的开关、按钮、插孔等的位置和功能,特别是电源开关、快门、变焦器、取景器、电池盒等主要的功能部件,必须掌握并能熟练操作。

(2)将存储卡插入数码相机,打开电池盒,装入数码照相机用的锂电或其他电池。

(3)拨动“REC/PI.,AY”模式开关至“REC”(拍摄记录)位置。

(4)打开电源开关。

(5)打开数码照相机的设置菜单,调整数码照相机的拍摄参数,比如相片分辨率、闪光灯模式、拍摄模式等。

(6)利用取景器或彩色液晶显示器,通过移动变焦按钮进行取景构图。

通过移动变焦按钮景物的变化情况:

移向标注“T”端增长镜头焦距,可实现望远功能;移向标注“w”端缩短镜头焦距,可实现广角功能进行近拍。

(7)对焦距,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

许多数码相机能自动聚焦,也有些相机要半按快门进行自动测光完成聚焦。

聚焦完成后,信号指示灯闪烁就可以拍摄了,将快门完全按下即可。

(8)看效果。

拍摄完成后,拨动“REC/PI,AY”模式开关至“PL,AY”(播放浏览)位置,通过显示屏观看拍摄效果,照片拍得不好,可以删掉重拍,这是数码照相机的特点,也是保证拍摄成功的一个诀窍。

(9)把照片传输到多媒体计算机。

数码照相机都有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线,如:

USB接口、1394接口或RS232接口(鼠标串行接口)等。

基本的传输操作步骤:

用数据传输线连接数码照相机和计算机,启动计算机,打开数码照相机的电源,启动照片下载软件,利用软件下载照片至计算机。

如有读卡器则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插入存贮卡输出照片。

2、

3、用Photoshop处理图片

(1)去除影像中的瑕疵(如斑点):

图2-1带有瑕疵的图片图2-2修复画笔工具

①打开PhotoshopCS,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1.jpg。

如图2-1所示。

②在此例中选择“修复画笔工具”,如图2-2所示,首先结合Alt键,单击鼠标左键,在正常颜色地方进行取样,注意取样的时候尽量在离修复点最近的地方取样。

③按住鼠标左键,在要修复的地方进行涂抹。

④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存储”命令,对文件进行存储。

最终效果如图2-3所示。

图2-3最终效果图2-4紫边现象非常严重的照片

(2)去除紫边

如图2-4所示,是一张紫边现象非常严重的照片,已经影响到了画面的美感,现要对其进行处理以恢复正常的照片效果。

①打开PhotoshopCS,在工作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弹出“打开”对话框,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2.jpg。

②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色相/饱和度”,如图2-5所示。

③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选择“编辑/蓝色”,如图2-6所示

图2-5“调整”--“色相/饱和度”图2-6“编辑/蓝色”

④先将饱和度调节为“-100”,然后适当减弱一下明度,使图像边缘过渡得更加自然,如图2-7所示,最后保存图片,效果如图2-8所示。

图2-7饱和度调节图2-8最终效果

(3)去除红眼:

下面是一张出现“红眼”现象的图片,如图2-9所示。

图2-9红眼图片

方法一:

①在PhotoshopCS中,打开问题图片,然后选择CS中特别提供的“颜色替换工具”,如图2-10所示。

②将前景色设置成黑色,或者你所希望的眼睛颜色,如图2-11所示。

图2-10颜色替换工具图2-11设置眼睛颜色

③直接在红眼上点击几下,直到红色彻底被消除。

最后保存图片,如图2-12所示。

图2-12最终效果图

方法二:

除了刚才介绍的那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魔棒+饱和度”调整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去除红眼现象的效果。

①打开图片,然后在工具栏中选择魔棒工具,如图2-13所示。

图2-13魔棒工具图2-14图2-15“调整”--“色相/饱和度”

②然后按Ctrl+“+”放大图片,适当设置魔棒工具的容差,如默认的“32”,然后在红眼的地方点击,让魔棒自动选择区域,如图2-14所示。

③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色相/饱和度”,然后选择编辑红色,如图2-15所示。

④然后将饱和度调节至“-100”,并且适度调整一下明度,如图2-16所示。

最后保存图片,如图2-17所示。

图2-16饱和度调节图2-17最终效果

(4)处理曝光不足照片

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3.jpg,如图2-18所示。

图2-18曝光不足照片图2-21调整后的效果

处理曝光不足照片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图像”菜单“调整/曲线”进行图像曝光量的调整。

对这张照片的调整可以将参数设置为:

首先建立第一个节点,将节点位置移动至“输入207,输出228”,对高光部分进行调节,如图2-19所示。

图2-19高光部分进行调节图2-20对暗调部分进行调节

然后建立第二个节点为“输入57,输出119”,对暗调部分进行调节,如图2-20所示。

最终效果如图2-21所示。

(5)处理曝光过度照片

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4.jpg,如图2-22所示。

图1-22曝光过度照片图2-24调整后的效果图

对于曝光过度的照片,同样可以用曲线进行调整,另外也可以用“图像”菜单中的“调整--暗调/高光”进行调整,如图2-23所示,最终效果如图2-24所示。

图2-23“调整--暗调/高光”调整

抠取图像,实现图片的合成

(1)打开PhotoshopCS2,选择文件→打开,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图片“草地.jpg”、“汽车1.jpg”和“汽车2.jpg”(位置:

光盘/图形图像处理/素材/实验一)并打开。

“汽车1”、“汽车2”分别如图2-25和1-26所示。

图2-25汽车1图2-26汽车2

(2)比较两幅图片,“汽车1”的背景为纯白色,只需用魔棒工具便很方便地将背景全部选中,然后再反选汽车即可;而“汽车2”的背景比较繁杂,不容易对背景操作,则需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直接对汽车操作。

(3)对“汽车1”操作,选择工具箱→魔棒,其所对应的属性栏上的容差设置为默认值32,如图2-27所示;在白色背景的任意一点单击鼠标,背景被全部选中,如图2-28所示;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向命令,汽车被选中;然后将工具切换为移动工具,将选中的汽车移动至“小草”图片的合适位置,使用编辑→自由变换缩小即可。

效果图如图2-29所示。

图2-27魔棒属性栏的设置

图2-28用魔棒选中白色背景

(4)对“汽车2”操作,选择工具箱→磁性套索,属性栏上的参数设置为默认,沿着汽车的边缘拖动鼠标,将会自动建立节点吸附于汽车边缘。

如若操作时自动建立节点的位置不准确,则可单击鼠标左键手动建立节点,有误的节点可使用Delete键删除(操作中若细节部分不方便处理,可使用导航器面板,将滑块向右拖动,增大图像的显示比例)。

最后结点的终点与起点会合,选区即建立完成。

如图2-17所示。

同理,使用移动工具,将选中的汽车移动至“小草”图片的合适位置,并选择编辑→自由变换进行缩小和旋转操作。

效果图如图2-30所示。

图2-29用磁性套索选中汽车

图2-30最终效果图

(5)保存图片,选择文件→存储为进行保存。

注意存储时选择所需要的图片格式(如PSD、JPEG、GIF等格式)。

实验三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验目的

1.理解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3.能进行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1.形状补间动画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或形状的变化来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状,如果使用元件或文字,则必需先“打散”,再变形。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图3-1所示。

图3-1“形状补间”动画的表现形式

(4)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缓动”选项:

在“0”边有个滑动拉杆按钮

 ,单击后上下拉动滑杆或填入具体的数值,形状补间动画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取值在1到-100的负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慢到快,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加速补间。

取值在1到100的正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快到慢,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减速补间。

默认情况下取值为0,补间帧之间的变化速率是不变的。

“混合”选项:

“混合”选项中有二项供选择。

“角形”选项:

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会保留有明显的角和直线,适合于具有锐化转角和直线的混合形状。

“分布式”选项:

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比较平滑和不规则。

2.动作补间动画

(1)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放置一个元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改变这个元件的大小、颜色、位置、透明度等等,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的变化所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动作补间动画。

(2)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

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是元件,包括影片剪辑、图形、按钮等等。

除了元件,文字也可以作为动作补间动画的对象。

但如果是形状,必须把形状“组合”或者转换成“元件”后才可以实现动作补间动画。

(3)动作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动作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紫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如图3-2所示。

图3-2“动作补间”动画的表现形式

(4)动作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同形状补间动画。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例:

“樱花节”的形状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和文档大小。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将光盘中的素材图片“樱花1.jpg”、“樱花2.jpg”、“樱花3.jpg”(光盘/Course/Flash/sucai.rar)导入至库。

(3)选择“图层1”的第1帧,该帧默认情况下为空白关键帧。

从库中将“樱花1”拖放至舞台,该图片与舞台默认大小一致,为550*400像素,此时只需打开对齐面板,使图片相对应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即可。

(4)选中图片,选择“修改”菜单中的“分离”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B,将位图分离。

然后选择椭圆工具,笔触色设置为“黑色”,填充色为无色,在图片中央绘制一个正圆,如图3-3所示。

最后选中椭圆外的内容,按Delete键删除。

图3-3编辑图片

(5)同理,分别在第5、10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将“樱花2”和“樱花3”放置于第5、10帧,并进行同样的编辑操作。

(6)在第15帧处插入关键帧,将樱花图片的黑色线条去除。

(7)在第3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使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第三届樱花节”,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使文字相对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

然后选中文字,两次使用Ctrl+B分离文字,文字外边框消失,此时文字被分离为矢量形状。

(8)将鼠标置于第15-35帧中的任意一帧上(第35帧除外),打开“属性”面板,将“补间”类型设置为“形状”,即可实现樱花向文字的变化。

“属性”面板如图3-4所示。

图3-4形状补间的属性面板

(9)在第45帧处插入关键帧,使樱花变化为文字后可在“第三届樱花节”停留10帧的时间,不致于一闪而过。

然后文字“第三届樱花节”再向“即将开幕”变化。

(10)在第6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文字“即将开幕”,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并居中,同样将文字分离两次成矢量形状。

最后创建45帧向65帧变化的形状补间。

(11)在66、67、68、69、70处分别按下F6插入关键帧,选中每一个关键帧对应的内容,然后在工具箱中的“填充色”中设置不同的颜色对“即将开幕”进行填充。

(12)在第80帧处按下F5插入普通帧,使“即将开幕”延长至80帧。

最后保存文件,并测试影片观看动画效果。

该动画的帧的分布如图3-5所示。

图5帧的分布

制作一个庆祝国庆的形变动画 

1、创建新文档

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选择【常规】|【Flash文档】

选项后,点击【确定】按钮,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在【属性】面板上设置文件大小为400*330

象素,【背景色】为白色,如图3-1所示。

图3-1文档属性图3-2插入背景图片

2、创建背景图层

执行【文件】|【导入到场景】命令,将本实例中名为“节日夜空.jpg”图片导入到场景中,在第80帧处按下F5,加普通帧。

如图3-2所示。

 

3、创建灯笼形状

  我们先来画灯笼,执行【窗口】|【设计面板】|【混色器】命令,打开混色器面板,如图3-3所示设置混色器面板的各项参数。

图3-3混色器面板设置之一 图3-4混色器面板设置之二图3-5画好的灯笼 

选择工具栏上的椭圆工具

,去掉边线

,在场景中画一个椭圆做灯笼的主体,大小为65*40象素。

接着我们来画灯笼上下的边,打开【混色器】面板,按照如图3-4所示设置参数。

 

选择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去掉边线,画一个矩形,大小为30*10象素,复制这个矩形,分别放在灯笼的上下方,再画一个小的矩形,长宽为7*10象素,作为灯笼上面的提手。

最后用直线工具

 在灯笼的下面画几条黄色线条做灯笼穗,一个漂亮的灯笼就画好了。

如图3-5所示(为了能清楚的显示灯笼,可暂时将背景色改为蓝色)。

 

4、复制粘贴四个灯笼

复制刚画好的灯笼,新建三个图层,在每个图层中粘贴一个灯笼,调整灯笼的位置,使其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场景中。

在第20、40帧处为各图层添加关键帧,如图3-6所示。

图3-6错落有致的灯笼及时间轴面板

5、把文字转为形状取代灯笼

选取第一个灯笼,在第40帧处用文字“庆”取代灯笼,文字的的【属性】面板上的参数:

【文本类型】为静态文本,【字体】为隶书,【字体大小】为60,【颜色】为红色。

对“庆”字执行【修改】|【分散】命令,把文字转为形状。

如图3-7上半部分所示。

依照以上步骤,在第40帧处的相应图层上依次用“祝”、“国”、“庆”三个字取代另外三个灯笼,并执行【分散】操作,其结果如图3-7下半部分所示。

图3-7用文字形状取代灯笼形状及文字打散 图3-8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6、设置文字形状到灯笼形状的转变。

在“灯笼”各图层的第60帧及80帧处,分别添加关键帧,现在,在80帧处各“灯笼”图层中的内容为“文字图形”,应该把它们换成“灯笼”。

具体办法可以分别选择第20帧中的“灯笼”图形,再一个个“粘贴”进第80帧中,当然,你先应该清除第80帧处4个“灯笼”图层中的内容哦!

7、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在“灯笼”各图层的第20、60帧处单击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建立形状补间动画,如图3-8所示。

 

8、测试存盘

执行【控制】|【测试影片】命令,观察本例swf文件生成的动画有无问题,如果满意,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将文件保存成“庆祝国庆.fla”文件存盘,如果要导出Flash的播放文件,执行【导出】|【导出影片】命令保存成“庆祝国庆.swf”文件。

2.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例:

“樱花节”的动作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文档大小为550*400。

(2)插入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文字”,在这个图形元件的第1帧中输入文字“第三届樱花节”,并使文本相对于舞台居中。

(3)回到场景,将“文字”这个元件拖放到图层1的第一帧中,注意“文字”在场景中的位置,将其先放在白色舞台外的右上角。

如3-69所示位置。

(4)在第5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文本沿水平方向拖动到舞台上的右上角。

如图3-7所示位置。

在这两帧中要注意,元件不能被分离。

图3-6文字的位置(舞台外)图3-7文字的位置(舞台内)

(5)选中第1关键帧,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补间”类型为“动画”,即完成第1帧到第5帧的动作补间。

“属性”面板如图3-8所示。

图3-8动作补间的属性面板

(6)在第15帧处再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文本”图形元件拖移到舞台的中央,然后在第5帧到第15帧的动作补间,在“旋转”中设置“顺时针”旋转“2次”即可。

(7)在第25帧处插入一个普通帧,使该动画延长至第25帧,最后保存即可。

帧的分布如图3-9所示。

图3-9帧的分布

实例2:

钟表动画的制作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文档大小为550*400,帧频为1。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将“钟表.jpg”(光盘/Course/Flash/s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