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647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期

高三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某反应物A浓度是1.0mol/L,2s后A的浓度变为0.8mol/L,在这2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1mol/(L•s)B.0.2mol/(L•s)

C.0.3mol/(L•s)D.0.4mol/(L•s)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直接化合制取的是()

A.FeCl3B.CuCl2C.HClD.FeCl2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是890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CH4(g)+2O2(g)=CO2(g)+2H2O(g)△H=-890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l)ΔH=-57.3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kJ

D.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

4.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提高反应物浓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5.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气化B.煤的干馏C.石油的分馏D.乙烯聚合

6.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

CO32-+H2O

2OH-+CO2↑

B.NH4NO3:

NH4++H2O

NH3H2O+H+

C.CuSO4:

Cu2++2H2O

Cu(OH)2↓+2H+

D.KF:

F-+H2O===HF+OH-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表示标准燃烧热的是(a、b、c、d均大于0):

A.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akJ·mol-1

B.CH3CH2OH(l)+O2(g)===CH3CHO(l)+H2O(l)ΔH=-bkJ·mol-1

C.C(s)+O2(g)===CO(g)ΔH=-ckJ·mol-1

D.NH3(g)+O2(g)===NO(g)+H2O(g)ΔH=-dkJ·mol-1

8.最不适宜于制造炊事用具的金属是(  )

A.FeB.PbC.AlD.Cu

9.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只有生成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的才是盐

D.盐酸、稀硫酸、浓硝酸都能导电,但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0.100mL3mol/L的NH4Cl溶液与50mL2mol/L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3∶2B.3∶1C.3∶4D.1∶1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和氯乙烯可以合成食品包装材料

B.蚕丝羊毛、棉花可用来制作纺织品,它们的成分都是蛋白质

C.用于文物年代鉴定的放射性14C和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12C,化学性质不同

D.将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或将锌块焊接于钢闸门上以防止钢闸门生锈

12.常温时,体积均为50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0 mol/L 的HX、HY、HZ 三种弱酸,分别用0.10 mol/L 的NaOH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浓度均为0.10 mol/L时,酸的电离度:

HX

B.pH均为3.0的三种酸加水稀释至pH均为6.5,加入水的量:

HX>HY>HZ

C.图中当均滴入50 mL NaOH 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HX>HY>HZ

D.用NaOH溶液中和pH 与体积均相等的三种酸时,消耗n(NaOH):

HX

13.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

A.NaCl溶液的体积B.NaCl的质量分数

C.NaCl的物质的量D.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

14.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B.①③⑤C.②④D.①③④

15.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物质是

A.活性炭B.过氧化钠C.蔗糖溶液D.漂白粉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地发生

B.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需看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17.1H、2H、3H是三种核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H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

B.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C.三种核素性质没有差别

D.自然界中只有1H这种核素

1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

C.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kJ/mol(燃烧热)

D.S(s)+O2(g)=SO2(g)△H=﹣296.8kJ/mol(反应热)

第II卷(非选择题)

19.(6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含有与酸不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

(2)取10.00mL待测液,用________量取。

(3)在滴定过程中,常在锥形瓶底垫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20.(10分)处于下列状态的物质:

①氢氧化钠固体②CO2③H2SO4溶液④铁⑤熔融KHSO4⑥BaCO3固体⑦液氨⑧CuSO4⑨石灰水(请用序号填写)。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的水溶液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①的水溶液和⑧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③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下列是中学化学中熟悉的物质,请用序号完成下列问题

①H2O2②MgCl2③NH4Cl④H2SO4⑤He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

(2)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

(3)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______。

(4)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

22.(除离子方程式4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1)Cu(NO3)2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常温时的pH   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3)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

参考答案

1.A【解析】1.

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速率v=

计算,2s内从1.0mol/L变为0.8mol/L,则△c=0.2mol/L,以此来解答.

解:

2s内从1.0mol/L变为0.8mol/L,则△c=0.2mol/L,

v=

=

=0.1mol/(L•s),

故选A.

2.D【解析】2.

试题分析:

A、由铁和氯气反应制的,故错误;B、由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故错误;C、由氢气和氯气反应制的,故错误;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最高价,故正确。

3.D【解析】3.

试题分析:

A、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方程式中水应该是液态,A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说明石墨能量低于金刚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C、弱酸或弱碱溶于水电离吸热,因此不是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kJ,C错误;D、碳完全燃烧放热多,放热越多,△H越小,D正确,答案选D。

4.B【解析】4.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所以答案是B。

5.C【解析】5.A、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此过程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其组分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乙烯聚合是乙烯生成聚乙烯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6.B【解析】6.A.CO32-水解分步进行:

CO32-+H2O

OH-+HCO3-,A错误;B.NH4+水解显酸性,方程式为:

NH4++H2O

NH3·H2O+H+,B正确;C.Cu2+水解显酸性,方程式为:

Cu2++2H2O

Cu(OH)2+2H+,C错误;D.F-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

F-+H2O

HF+OH-,D错误,答案选B。

7.A【解析】7.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则A.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akJ·mol-1中的反应热表示葡萄糖的燃烧热,A正确;B.反应中生成物不是二氧化碳,不能表示燃烧热,B错误;C.生成物是CO,是碳的不完全反应,不能表示燃烧热,C错误;D.生成物水不是液态,且NO不稳定,不能表示燃烧热,D错误,答案选A。

8.B【解析】8.Pb常温下能被腐蚀,且对人体有害,故选项B正确。

9.D【解析】9.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是酸,A错误;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是碱,B错误;C.盐是酸根离子与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C错误;D.盐酸、稀硫酸、浓硝酸都能导电,但它们均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

10.C【解析】10.根据化学式结合电离方程式可知100mL3mol/L的NH4Cl溶液与50mL2mol/L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

2×2=3:

4,答案选C。

11.D【解析】11.丙烯合成聚丙烯,无毒;氯乙烯合成聚氯乙烯,有毒;因此氯乙烯不可以作为合成食品包装材料,A错误;棉花的成分为纤维素,不属于蛋白质,B错误;14C和12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将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钢闸门为阴极被保护;将锌块焊接于钢闸门上,锌的活泼性比铁强,锌做负极被腐蚀,钢闸门为正极被保护,D正确;正确选项D。

12.D【解析】12.A.相同浓度的这三种酸,酸的pH越大,说明酸的电离程度越小,酸的酸性越弱,由滴定曲线图可知,浓度均为0.10 mol/L 的三种酸HX、HY、HZ的pH分别为6、4、2,故酸性大小为

,A正确;B.由pH均为3.0加水稀释至pH均为6.5,则酸性越弱的酸加水的量越多,所以加入水的量:

HX>HY>HZ,B正确;C.当均滴入50 mL NaOH 溶液时,刚好生成NaX、NaY、NaZ,对应的酸,酸性越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因此所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HX>HY>HZ,C正确;D.当pH 相等时,酸性越弱,酸的浓度越大,因此用NaOH溶液中和pH 与体积均相等的三种酸,消耗n(NaOH):

HX>HY>HZ,D错误;答案选D.

13.C【解析】13.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中,溶剂水分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A.溶剂水减少,则溶液的体积减小,A错误;B.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中,溶剂水分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B错误;C.加热蒸发NaCl溶液的过程中,溶剂水分不断减少,溶质的质量不变,n(B)=m(B)÷M(B),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正确;D.溶剂水分不断减少,溶液体积减小,而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D错误;答案选C。

14.D【解析】14.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程度可能有三种情况:

(1)水解完全,只有葡萄糖;

(2)部分水解,残留物中有未水解的淀粉和生成的葡萄糖;(3)没有水解,残留物中只有未水解的淀粉。

要检验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必须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掉做催化剂的硫酸,据此分析。

淀粉的水解程度包括完全水解和部分水解,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但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均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检验水解有无葡萄糖生成时,应先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然后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检验,碘水可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所以需要的试剂有①②④或①③④。

答案选D。

15.C【解析】15.

能使红墨水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只要判断下列物质是否具有漂白性就可解答。

A.活性炭表面积较大,具有吸附性,所以有漂白性,所以A选项不选;

B.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具有漂白性,所以B选项不选;

C.蔗糖溶液不具有漂白性,所以不能使红色墨水褪色,故C选; 

D.漂白粉中的次氯酸根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具有漂白性,所以D选项不选。

故选C。

16.B【解析】16.

A项、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很多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故A正确;

B项、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煤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到着火点才能反应,故B错误;

C项、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故C正确;

D项、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故D正确。

故选B。

17.B【解析】17.

A.2H原子核内有2-1=1个中子,A错误;

B.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称为同位素,B正确;

C.三种核素的物理性质有差别,C错误;

D.三种核素在自然界中同时存在,D错误;

答案选B。

18.D【解析】18.

A.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故A错误;

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故B错误;

C.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均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19.

(1)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来解答;

(2)根据碱性溶液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3)根据滴定时,为了便于确定滴定终点,常在锥形瓶底垫一张白纸分析;

(1)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需要的仪器为: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还需要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

25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2)待测液是碱性溶液,且要用精量器,故应使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故答案为:

碱式滴定管;

(3)滴定时时一定要很敏感的看住颜色的变化,多滴和少滴都会影响很大。

而一些颜色变化如橙变红,很难把握,白纸可以帮助你看颜色的变化,

故答案为:

便于观察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

20.①、②、④、⑥③、⑤、⑧①、②、④⑥、⑦、⑨、⑩【解析】20.

(1)电解质的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化合物;①NaHCO3、②NaHSO4、④HCl、⑥熔融的氯化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的离出阴阳离子而使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答案:

①、②、④、⑥。

(2)非电解质的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化合物。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二氧化碳、⑤NH3、⑧蔗糖;答案:

③、⑤、⑧

(3)能电离出H+的是酸和酸式盐,所以①NaHCO3;②NaHSO4、④HCl都能电离出H+,答案:

①、②、④;

(4)能导电的物质是金属和电解质溶液。

⑥熔融的氯化钠、⑦NaOH溶液、⑩氨水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⑨铁粉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都能导电。

答案:

⑥、⑦、⑨、⑩。

21.①④②③②③①④【解析】21.

①H2O2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

②Mg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③NH4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④H2SO4为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

⑤He为单原子分子,不含有化学键。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H2O2和H2SO4,故答案为:

①④;

(2)只含离子键的是MgCl2,故答案为:

②;

(3)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NH4Cl,故答案为:

③;

(4)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MgCl2和NH4Cl;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H2O2和H2SO4,故答案为:

①④;

22.酸;<;Cu2++2H2O?

Cu(OH)2↓+2H+;抑制;酸;Al3++3H2O?

Al(OH)3+3H+;Al2O3;NaOH

【解析】42.

(1)Cu(NO3)2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Cu2++2H2O⇌Cu(OH)2↓+2H+,常温下溶液的pH<7;向溶液中加入硝酸抑制铜离子水解,所以答案是:

酸;<;Cu2++2H2O⇌Cu(OH)2↓+2H+;抑制;

(2)AlCl3为强酸弱碱盐,加热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盐酸,水解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铝可分解生成Al2O3,所以答案是:

酸;Al3++3H2O⇌Al(OH)3+3H+;Al2O3;

(3)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硫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为防止水解应该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加入少量NaOH,所以答案是:

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