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661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届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高三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介休一中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C:

12Mg:

24Na:

23Al:

27

Cl:

35.5Fe:

56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

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CO+H2O

CO2+H2;B.3NO2+H2O=2HNO3+NO;

C.2Na2O2+2H2O=4NaOH+O2↑;D.2F2+2H2O=4HF+O2

3.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KB.NaC.FeD.Al

4.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可以把物质的质量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一个基本物理量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mol任何微观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D.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微观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约含有3.612x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6.02×1O23个氧原子

C.25℃时,1L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6.02×l023个氢氧根离子

D.0.5molCH4中约含有3.01×1023个电子

7.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改变时,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

A.Na2O2与CO2B.Na与O2C.NaOH与CO2D.Fe与HNO3

8.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会引起离子浓度减少的是(  ).

①HCO3- ②SO32- ③OH- ④Fe2+

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向盛有少量过氧化钠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反应剧烈进行B.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试管底部发烫D.反应后即向试管中加2滴酚酞,振荡,溶液呈红色

10.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Mg2+、ClO—、NO3—B.Al3+、NH4+、Br-、Cl-

C.K+、Cr2O72-、CH3CHO、SO42-D.Na+、K+、SiO32-、Cl-

11.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

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12.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

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摩尔质量之比为2∶3B.质量之比为3∶2

C.物质的量之比为3∶2D.反应速率之比为2∶3

13.铝可与硝酸钠发生反应:

Al+NaNO3+H2O―→Al(OH)3+N2↑+NaAl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水

B.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1.2L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2

D.当消耗1molA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L

14.向100mL0.25mol/L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

A.3.45g B.1.15g  C.2.3g D.0.575g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往NaOH溶液中:

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HCl:

CO32-+2H+=CO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

Al3++4NH3·H2O

AlO2-+4NH4++2H2O

D.Cu溶液于稀HNO3:

3Cu+8H++2NO3-=3Cu2++2NO↑+4H2O

1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1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B.Al(OH)3C.AlCl3D.Al2O3

18.a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B.7:

1C.7:

8D.8:

7

19.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

肥皂水冒泡

B

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C

NaHCO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

Br2的CCl4溶液褪色

20.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

右图表示的是向A1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沉淀的物质的量:

A1(OH)3比BaSO4多

Bc-d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AlO2-比Ba2+多

Ca-d时沉淀的物质的量:

BaSO4可能小于A1(OH)3

Dd-e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Ba2+不可能等于OH-

二.非选择题

22.(8分)A、B、C、D是四种常见的单质,A、B为金属;C、D常温下是气体,且D为黄绿色

气体。

甲、乙、丙为常见的化合物,甲物质具有磁性。

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B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B的阳离子的溶液与乙溶液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配制A的一种盐溶液时需加入A,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A的作用。

23(6分)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

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的名称分别是①     、②     、③     

(2)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铁红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铁红     ;

24。

(10分)

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

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

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mol.L-1),应选用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量筒d.容量瓶

(2)上述装置中,A是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物质失效,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高级烷烃)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浸泡溶解→过滤→残渣烘干→冷却、称重→恒重。

为了将石蜡和碳酸钙溶出,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b.稀醋酸c.稀硫酸d正已烷

(5)在溶出量测定实验中,为了获得石蜡和碳酸钙的最大溶出量,应先溶出理由是。

25.(10分)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

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

将6.0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L的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甲与水反应也能放出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

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   。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混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  

(已知:

Cu2O+2H+

Cu+Cu2++H2O)

三.选考题:

(共10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6—1.[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0分)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对电子;

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S

O2-Na+

NaClSi

H2SO4HClO4

(3)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6—2.[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0分)

有机物F(分子式为C12H14O2)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

为了合成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种峰;峰面积比为

(2)C物质的官能团名称是

(3)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编号);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一个结构简式: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与E相同的官能团;

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高三化学10月月考化学答案

(本题包括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D

D

B

B

A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D

D

A

B

A

B

21.(6分)

(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

(2)酸性;氧化性。

(3)0.6mol

22。

(8分)

(1)3Fe3O4+8Al

4Al2O3+9Fe(2分)

(2)2Al+2NaOH+2H2O=2NaAlO2+3H2(2分)

Al3++3AlO2-+6H2O=4Al(OH)3↓(2分)

(3)Fe+2Fe3+=3Fe2+(2分)

23.(6分)

(1)①铁屑②稀硫酸(或稀盐酸)③稀硝酸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用作红色涂料(其他合理答案都可以)

24.(10分)1)abc;(2分)

2)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2分)

3)无水CaCl2;偏低;(2分)4)bd;(2分)5)石蜡;由于醋酸中的乙酸也是有机物,为防止石蜡损失,一般先溶出石蜡再溶出CaCO3;(2分)

25.(10分)

(1)AlH3 

(2)AlH3+3H2O

Al(OH)3↓+3H2↑(3)Mg3N2

(4)2NH3+3CuO

3Cu+N2+3H2O取样后加稀H2SO4,如果溶液变蓝,说明产物中含有Cu2O。

反之则无Cu2O

26—1(10分)

(1)三、IA21s2s22p63s23p2

(2)<><<

(3)

(合理答案均给分)

26—2(10分)

(1)4        3:

2:

3:

2(没有顺序)

(2)羟基、羧基;

(3)②⑤⑥

(4)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