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756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docx

深基坑护壁桩及降水施工方案

基坑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

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顺利进行,首先要完成降水井、支护桩的施工。

2、总体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降水井施工→护壁桩施工→土方开挖→→土方分层开挖(桩间支护同步进行)→开挖至基底。

二、降水施工

1、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钻机进场→定位、钻孔→清孔→下井管→填砾、止水、封孔→洗井→下泵试抽→合理安排排水管路及电缆电路→正式抽水→记录。

2、技术措施

A、准备工作

开始进场施工前,要落实材料和人员,合理安排人、财、物,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

B、钻机、材料进场,钻机定位、埋设护筒

根据施工计划和现场情况,组织钻机、材料进场,通过测量仪器按方案定出孔位,钻机移到位,安放平稳,磨盘水平。

孔位、磨盘中心、大钩成一垂线,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井管、砂、土料到位。

埋设护筒要求安放垂直,外围用粘土填实,筒外不得返浆,经总包、监理验收后开钻。

钻进采用清水自然造浆,钻头直径不小于700mm,作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

保证孔径和垂直度,一径到底。

终孔后应彻底清孔,孔斜误差不超过1%。

C、清孔

终孔后进行清孔,清孔换浆的目的是将孔内的粉砂及泥块冲出,以保证井管能顺利地下到设计的位置。

D、下井管

清孔后即可起钻,并随即下管。

下管前按设计井深,将井管排列、组合,采用桥高1~2mm的桥式过滤,过滤器外包30目的泥龙网,下管时过滤的顶部和井的底部应按标高严格控制,井管应平稳入孔,焊接垂直,完整无隙,确保焊接强度,以免脱落;过滤器上设找中器,以保证填砾厚度;下管时井管能自然下落,转动灵活,不可强力压下,以免损坏过滤器。

E、填砾、止水、封孔

设计孔径700mm,井管300mm,填砾采用豆石,最大不超过5mm,不含岩粉和泥。

填砾至距地面2m后即停止,粘性土填至地面,以保证基坑开挖到坑底附近时井内有效地施加真空辅助抽水,使降水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F、洗井

洗井工作在下管填砾后及时进行,不能间隔时间长,否则泥浆与砂土。

砾料凝固造成洗井困难。

G、下泵试抽

洗井结束后,可按设计下泵,下入深度在滤水管下端往上1.00m,以保证足够的降水深度。

三、护壁桩施工

1、桩设计

1.1、桩芯直径φ800,桩中心距2.0~3.0m,护壁桩嵌入基底4.5~5.0m。

1.2、桩芯砼强度等级C25,采用水下灌注砼的方案灌注砼。

1.3、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

1.4、桩身采用低应变进行完整性检测。

1.5、主筋采用采用对焊连接,或双面搭接焊连接,焊接长度5d。

2、施工方法

2.1、施工工艺

护壁桩施工工序

测量沉碴厚度

拼装检验导管

吊装钢筋笼

钢筋笼就位

设隔水装置

二次清孔

坍落度测试

设溜槽和漏斗

灌水下混凝土

商品砼生产

混凝土养护

起拔护筒

商品砼运送

 

2.2、施工方法

护壁桩的施工方法

(1)桩位放样

利用施工现场附近复核报批过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用全站仪等准确放样个桩位中心,用十字桩固定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确定钻孔深度;做好的桩位必须复测,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2)泥浆制拌

a、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

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

旋挖钻机护壁泥浆采用膨润土造浆,护壁泥浆可经泥浆净化装置净化后重复利用。

b、泥浆材料的选定及配合比:

3~10%钠土;拌和用水为自来水。

c、可按下表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制备泥浆:

顺序

项目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及仪器

1

比重

1.05~1.15g/cm3

泥浆比重称

2

粘度

22~28秒

500ml/700ml漏斗法

3

含砂量

<4%

d、泥浆制备的技术及操作要求

①、在测定泥浆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及时试配泥浆的最佳配合比。

②、认真做好泥浆测试工作。

新制备的泥浆进行第一次测试,使用前进行一次测试,钻孔过程中测试一次,钻孔结束后在泥浆面下1米及孔底以上0.5米处各取泥浆样品测试一次,回收泥浆后、泥浆处理后各测试一次。

③、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受水位涨落影响时,泥浆面应高出最高水位1.5m。

④、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

⑤、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含砂率≤8%,粘度≤28s。

(3)就位及成孔

a、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

 

b、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

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c、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应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

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

d、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

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e、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4)清孔

a、清孔时,孔内水位应保持在护筒下口以上0.5mm并高于地下水位1m,防止塌孔。

b、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成之后,若沉渣超过规定要求,浇筑混凝土前要进行二次清孔,方法是在导管上端加一个封口帽,用压力泵向孔内导管底端输送泥浆,吹起底部沉淀物,沉淀物随泥浆流出孔外,同时从孔内抽出多余泥浆,保证沉渣厚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5)成孔检验

钻孔清孔完毕后,在安装钢筋笼之前,先由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成孔质量,泥浆指标测试,孔底沉渣厚度等。

成孔深度及沉渣厚度验收合格后由质量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6)钢筋笼吊放

a、采用25T汽车吊车下放钢筋笼。

为了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采用两点吊。

起吊前在钢筋笼内临时加木杆,加强其刚度。

b、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保持钢筋笼的垂直,轻放、慢放,避免碰撞孔壁,严禁高提猛放和强制下入。

c、吊放钢筋笼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钢筋笼轴线与桩轴线吻合,并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为防止砼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钢筋笼最上端设定位筋,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反复核对无误后定位。

d、灌注完的砼开始初凝时,割断定位骨架竖向筋,使钢筋笼不影响砼的收缩,避免钢筋砼的粘结力受损失。

(7)混凝土浇注

a、钢筋笼安装完毕,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注水下混凝土。

b、使用的商品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22cm。

c、水下混凝土浇注采用直径200mm导管,导管接头宜采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

破损的密封圈应及时更换。

d、使用的隔水塞应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

施工中向导管内放入球胆做为隔水塞。

e、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

开始浇注混凝土时,要求快放,使导管有足够的埋深。

孔口安装排浆泵,返出的泥浆回收到回浆池中。

f、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第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

g、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的高差,填写混凝土的浇注记录。

h、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砼的初凝时间控制。

i、控制最后一次浇注量,桩顶不得偏低,混凝土上层存在一层与混凝土接触的浮浆层需要凿除,为此混凝土高度需超浇500mm,以便在混凝土硬化后查明强度情况,将设计标高以上的部分用人工或人工配合风镐剔凿。

j、砼浇注应做砼强度试块,每50m3做一组试块。

试块应养护好,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拆模送往养护室标准养护。

k、砼施工完毕后,应收集砼出厂合格证、砼强度报告、做砼强度评定。

l、做好并收集,整理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质量检查记录等原始资料,并做好施工日志。

m、灌注完毕后及时用钢板或钢筋网篦将孔口覆盖,并作明显标识,避免人员坠入孔内。

灌注6小时后方可将空孔部分回填。

2.3、施工注意事项及构造措施

(1)护壁桩各工序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环节

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主要措施

成孔

①桩位偏差;

②桩径;

③成孔深度;

④孔垂直度;

⑤孔底沉渣

①技术干部检查;

②严格控制钻头直径;

③加强泥浆性能的控制;

④先行自检,然后由质检员检查,最终报监理工程师联合验收。

钢筋笼

制作

①钢筋质量;

②钢筋焊接质量;

③笼长偏差;

④笼直径;

⑤主筋间距;

⑥箍筋间距

①严格控制进场材料,按要求送检;

②用钢尺丈量方法检查;

③逐级验收制度,最终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水下

砼灌注

①沉渣厚度;

②钢筋笼安放;

③导管密封性及埋置深度;

④桩顶超灌量

①严格控制沉渣厚度;

②每桩浇灌过程,技术干部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

③严格控制导管埋深;

④砼面测量用三点测量;

(2)、成孔验收质量标准如表

成孔验收质量标准

护筒埋设偏差(mm)

孔径(mm)

孔深(mm)

桩位偏差(mm)

沉渣厚度(mm)

灌注前泥浆指标

≤50

不小于设计孔径

不小于设计深度

≤20

≤300

比重

砂率

粘度

≤1.2

≤4%

17~20s

a、灌注桩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b、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c、浇筑混凝土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钢筋笼质量控制

钢筋笼允许偏差项目

灌注桩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钢筋笼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2

钢筋笼箍筋间距

±20

尺量检查

3

钢筋笼直径

±10

尺量检查

4

钢筋笼长度

±50

尺量检查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桩身混凝土质量差

有缩颈、空洞、夹土等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做好操作技术交底,坚持连续作业。

必要时用铁管、竹杆、钢筋钎人工辅助插捣。

b、钢筋笼扭曲变形

钢筋笼加工制作时点焊不牢,未采取支撑加强钢筋,运输、吊放时产生变形、扭曲。

钢筋笼应在专用平台上加工,主筋与箍筋点焊牢固,支撑加固措施要可靠,吊运要竖直,使其平稳地放入桩孔中,保持骨架完好。

(5)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a、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的批检验试验报告。

b、旋挖成桩记录。

c、混凝土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d、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e、桩位平面布置图。

f、钢筋笼隐蔽验收记录单。

(6)成品保护

a、已挖好的桩孔及时吊放钢筋笼,及时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h,以防坍方。

b、保护好已成形的钢筋笼,不得扭曲、松动变形。

吊入桩孔时,不要碰坏孔壁。

串筒应垂直放置,防止因混凝土斜向冲击孔壁,破坏护壁土层,造成夹土。

c、钢筋笼不要被泥浆污染;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笼顶部固定牢固,限制钢筋笼移位。

d、桩孔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复核桩位和桩顶标高。

将桩顶的主筋或插铁扶正,用塑料布或草帘围好,防止混凝土发生收缩、干裂。

e、施工过程妥善保护好场地的轴线桩、水准点。

不得碾压桩头,弯折钢筋。

四、基坑开挖

1、施工准备工作 

  基坑开挖的施工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查勘现场,摸清工程实地情况。

  1.2、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整平场地。

  1.3、做好防洪排洪工作。

  1.4、设置测量控制网。

1.5、设置就绪基坑施工用的临时设施。

1.6、在距开挖线外侧1.5m位置设置高40cm截水墙。

2、机械和人工开挖

  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的配合问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和方法:

  2.1、对大型基坑土方,宜用机械开挖,基坑深在5m内,宜用反铲挖土机在停机面一次开挖,深5m以上宜分层开挖或开沟道用正铲挖土机下入基坑分层开挖,或设置钢栈桥,下层土方用抓斗挖土机在栈桥上开挖,基境内配以小型推土机堆集土。

对面积很大、很深的设备基础基坑或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可采用多层同时开挖方法,土方用翻斗汽车运出。

  2.2、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机械开挖至按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应预留80~50c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

  2.3、人工挖土,一般采取分层分段均衡往下开挖,较深的坑(槽),每挖1m左右应检查边线和边坡,随时纠正偏差。

  2.4、对有工艺要求,深入基岩面以下的基坑,应用边线控制爆破方法松爆后再挖,但应控制不得震坏基岩面及边坡。

  2.5、如开挖的基坑(槽)深于邻近建筑基础时,开挖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坡度,以免在施工时影响邻近建筑基础的稳定。

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在坡脚设挡墙或支撑进行加固处理。

  2.6、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或裂隙、断层(对岩石地基)存在,如发现迹象,应及时汇报,并进行探查处理。

 

  2.7、弃土应及时运出,如需要临时堆土,或留作回填土,堆土坡角至坑边距离应按挖坑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类别确定,干燥密实土不小于3m,松软土不小于5m。

  2.8、基坑挖好后,应对坑底进行抄平,修整。

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

  2.9、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工序时,应预留15—30c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挖去。

五、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措施

(1)建立严格的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制度

施工中严格按照网络计划来控制施工进度与各工种的插入时间,施工管理人员根据总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月、周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工序搭接和施工流向。

为防止进度落后,项目部每日检查当日的施工进度情况,做到当日进度当日完成,今天不影响明天,上道工序不影响下道工序,对影响进度的关键部位,项目经理亲自指挥。

如遇特殊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延误某项工序的进度,项目部将千方百计抢时间、充分调动各级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一切施工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进度抢上来。

(2)管理措施

a、组织措施

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确保指令畅通、令行禁止;同甲方、监理工程师和设计方密切配合,统一领导施工,统一指挥协调,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全面负责,从组织形式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星期召开3次工程例会,围绕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等内容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

每日召开各专业碰头会,及时解决生产协调中的问题。

做好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专人逐项落实,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高效。

关键工序24小时连续作业。

人员按两班配备。

2、技术措施

(1)材料保证措施

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工料分析表,根据施工图预算提出材料、成品、半成品加工订货及供应计划。

做好施工机械的落实以及材料的采供工作。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确定材料进场时间。

会同监理、设计院和业主尽早确定材料及其规格、品质和供货商,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供货商在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供货。

关键材料和特殊材料应提前将样品报送工程管理方审批,在工程管理方认可后定货采购,材料提报要有充分余数;材料的场内运输、保存、使用按最小的方式进行,尽量减少由于材料未及时定货或到货、性能与规格有误、品质不良、数量不足等给工程进度造成的延误。

(3)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a、在设备的配备中充分考虑了使用和储备。

b、为保证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运行的可靠性,我们还将加强管理协调,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4)实行资金专款专用

项目经理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工程资金一律由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动用,确保本工程资金专款专用。

2、技术保证措施

(1)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采用长计划与短计划相结合的多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管理,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网络计划实施动态管理,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总工期控制进度计划的实现。

(2)采用成熟的“四新”技术,向科技要速度。

如:

a、采取现场网络动态监控技术及技术资料的音像化,用计算机动态项目管理软件协调进行现场各部门的工期及材料计划工作。

利用技术资料的音像化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b、运用信息化施工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快了信息传达与反馈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和加快了工序间的穿插速度,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c、采用高效减水剂、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提高了混凝土早期强度及和易性,缩短了施工工期。

六、安全应急响应预案

预防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关于特大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的决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加强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火灾、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食物中毒、大型机械设备倒塌等安全事故。

(1)公司预防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技术负责人

组长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程序的启动或解除,根据现场事故性质,决定紧急情况时处置措施,对存在或潜在的后果评估,决定事故后的补救措施,并对安全生产负法定领导责任。

副组长负责了解事故原因,决定应急对策;向组长及时报告事故性质;执行组长事故处理措施,对重大事故及时组织救护;并为事故调查处理提供条件。

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负责对救援资金调配和合理使用工作。

各组员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根据各部门的职责落实其工作,并对各自的工作负责。

预防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办公室设在公司质量安全部。

(2)重大事故的救援处理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食物中毒、大型机械设备倒塌造成重大事故,公司及项目部应作如下工作:

a、成立应急抢险小组

应急抢险小组由各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和项目经理、工长、技术负责人、劳资员、安全员、质量员、设备管理员、班组长组成。

其任务是:

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后,应及时赶到现场;划定事故现场保护范围,设置安全戒备区域,控制事故险情,保护好现场,拍照或摄像,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拆除现场。

b、现场救援小组

施工项目部应成立现场救援小组,并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劳资员、安全员、设备员、质量员组成。

其任务是:

一旦事故发生,应立即在现场抢救伤员,先救后搬,按伤势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救护方法,进行紧急救护,同时拨打120请求医院救援,或将伤者及时送至就近医院救治。

如发生火灾及时报告119;食物中毒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等部门,防止事故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c、事故勘察小组

公司分管生产的领导、质安部、工程部、材料设备部、人事部组成事故勘察小组。

其任务是:

协助上级机关勘察人员认真做好调查分析工作,收集掌握相关原始资料,为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d、事故善后处理组

公司工会领导、人事部、卫生科、各单位负责人组成事故善后处理组。

其任务是:

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3)重大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a、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严肃查处事故有关责任人,使公司员工受到教育。

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书面报告,上报公司和所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b、要积极做好“重大事故”伤害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c、积极、切实解决受伤员工生活的困难,维护社会稳定。

、深基坑土方护壁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为了预防施工现场深基坑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并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预防和控制,以便紧急情况下做出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情况或事故可能带来的职业人身安全方面危害,为了加强管理,公司特制定本预案。

(2)组织机构和职责

a、质安部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

b、工程部、综管处及项目经理积极配合。

(3)大雨对基坑护壁影响应急预案

a、对于由基坑四周流下的地面水必须进行有效阻隔,由临时引水道引排到指定的安全排水处,所有排水设施必须畅通。

b、土方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开挖断面泥土暴露于空间,如无法避免,临时斜坡必须以板墙保护,并密封所有边线。

当斜坡暴露较长时间时,必须加上适当的表面保护层。

c、在斜坡或附近开挖,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且要十分小心。

每次开挖尽量采用较短的切面,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水流入及积存在壕内。

d、所有土方必须有斜坡,确保地面水顺利通过。

e、派专人进行巡视基坑周边雨水的流向,尽量让更少的水流入基坑,避免流水直接冲刷护壁,同时检查基坑周边排水管网排水情况,防止排水管网破裂,水流直接涌入基坑护壁致使基坑护壁垮塌。

(4)降水及基坑开挖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影响应急预案

a、变形观测安排

为保证基坑在施工及允许暴露期内的稳定,根据基坑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观测点,用以监测基坑的变形位移,评价基坑安全性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确保该工程安全。

监控措施具体安排如下:

自基坑开挖始测第一次,土方每整体下挖一层观测至少一次,土方停止后4天内,每天均进行变形观测,如情况正常后,每4天观测一次。

发现异常,应加密观测周期。

土石方及护壁完工后,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期间,每15天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回填,护壁失效。

把观测的数据制作成表格及曲线,及时提交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以控制基坑变形,为信息化施工提供数据资料。

变形观测点的设置:

本基坑初步设置25个观测点,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增设和调整位置。

保证观测点的有效、不被破坏。

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监测工作,并及时反馈设计。

b、观测项目及控制值

该工程基坑深度较深,基坑周边有建筑物等,计划监测项目:

边坡坡顶位移,地面沉降、锚索应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

其监控报警值为:

支护桩顶位移25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2mm;地面沉降25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3mm。

锚索应力警戒值:

相应工况应力设计值。

c、应急措施

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对比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保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做到信息化施工。

d、变形过大的应急措施

当某一段护壁观测数据接近报警值或出现检测数据急剧变化,应放慢土方向下开挖速度或停止开挖。

并加密检测频率,若变形继续发展,应立即回填坡脚,并移走该段坡顶所有堆载,检查是否有水体深入该段土体,并采取有效阻隔措施。

待变形数据趋于稳定后,在逐层挖除土体,分层继续下挖,并加大该段观测频率。

e、软弱地层的应急措施

细砂层:

开挖出露后,该层土体为不稳定土层,需采用一定应急措施:

1)减小该层开挖深度,每次开挖深度不超过0.5m,且预留距离上层护壁面0.2~0.3厚度的土体进行人工清除,避免机械扰动过大;

2)及时封闭,人工清除虚土后,应及时采用素细石混凝土喷射一次,厚度2~3cm;

3)铺设钢筋网,焊接主筋;

4)二次喷射细石混凝土,厚度8~10cm;

5)喷射混凝土24小时后,进行下一层开挖,继续支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