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799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27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3000吨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年产3000吨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业主: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1.4项目法人代表:

***

1.1.5项目建设地址:

-----三合街道乌龙村七组

1.1.6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薯类有机粉丝生产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5亩,总建筑面积为724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生产厂房5000平方米,其中:

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淀粉包装库房300平方米、淀粉成品库房500平方米、粉丝包装库300平方米、粉丝成品库500平方米、消毒室100平方米、更衣室100平方米、化验室2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526平方米;仓库720平方米;购置有机粉丝、粉条、淀粉生产线设备79台(套),并配套建设道路、围墙、电力、管网、绿化等辅助设施。

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有机水晶粉条1200吨,有机水晶粉丝1200吨,淀粉600吨,薯类产品总生产规模达到3000吨。

1.1.7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从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

1.1.8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2014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22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40万元,预备费137万元,流动资金508万元。

1.1.9项目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2014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864万元,占总投资的93%;申请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15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7%。

1.1.10项目经济效益

本项目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844万元,利润总额55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8.72万元,增值税109万元,所得税138万元,净利润413万元。

税后总投资收益率为22.3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52%,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283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4.71年。

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2业主单位简介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地址位于***三合街道乌龙村七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公司法人代表***,现有员工46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

公司主要经营薯类淀粉、粉丝等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民”的“订单农业”方式,建立了10000亩的优质红薯种植基地,从种苗、肥料、土壤、农药全过程进行有机管控,为生产有机粉丝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形成了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薯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重庆市小企业创业基地协会理事单位。

企业建立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HACCP),已通过QS国家质量安全认证,并注册了商标“薯歪歪”,粉丝等产品正在申报有机食品认证。

公司秉承“天然绿色、健康环保、生产放心食品”的经营理念,倡导“以人为本、和谐自然”的精神,积极探索三峡库区薯类产业化之路,坚持“立足全国、面向世界”,全力打造健康薯业之都。

1.3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

3.《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渝委发[2012]21号);

4.《重庆市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渝财企[2010]382号);

5.根据《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渝委发[2012]21号)文件精神;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9.《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意见》;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有关工程技术法规、规范等资料;

12.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1.4研究范围

本报告在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建设规模和内容,以期达到项目目标,实现项目效益。

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产品市场分析,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及风险分析等。

1.5研究结论

*****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3000吨薯类有机粉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加快三峡库区产业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开拓农产品产业的升级和延伸、以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方针政策;符合重庆市重点发展“两翼”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符合***打造食品加工特色工业的规划。

项目建设对于解决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库区特色产业等具有积极意义。

本项目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844万元,利润总额55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8.72万元,增值税109万元,所得税138万元,净利润413万元。

税后总投资收益率为22.39%,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52%,税后财务净现值为1283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为4.71年。

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将有助于提升薯类淀粉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解决库区产业空虚化,加快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化。

项目实施将直接提供80个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和提高,带动相关联的物流运输业、包装业、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全面发展,项目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条件成熟,产品市场前景良好,建设规模能够实现,技术方案科学先进,组织运作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

项目在政策上、技术上、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生产规模

3000

 

1

有机水晶粉条

1200

 

2

有机水晶粉丝

1200

 

3

淀粉

600

 

建设规模

 

 

 

1

项目占地

15

 

2

建筑面积

平方米

7246

 

2.1

生产厂房

平方米

5000

 

2.1.1

生产车间

平方米

3000

 

2.1.2

淀粉包装库房

平方米

300

 

2.1.3

淀粉成品库房

平方米

500

 

2.1.4

粉丝包装库

平方米

300

 

2.1.5

粉丝成品库

平方米

500

 

2.1.6

消毒室

平方米

100

 

2.1.7

更衣室

平方米

100

 

2.1.8

化验室

平方米

200

 

2.2

综合办公楼

平方米

1526

 

2.3

仓库

平方米

720

 

2.4

厂区道路

平方

138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14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1506

 

 

流动资金

万元

508

 

资金来源

万元

2014

 

 

其中:

业主自筹

万元

1864

占93%

 

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

万元

150

占7%

经济效益指标

 

 

 

1

销售收入

万元

5844

达产年

2

总成本费用

万元

5176

达产年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8.72

达产年

4

增值税

万元

109

达产年

5

利润总额

万元

550

达产年

6

所得税

万元

138

达产年

7

净利润

万元

413

达产年

8

总投资收益率

%

22.39

达产年

9

内部收益率

%

20.52

税后

10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283

税后

11

投资回收期

4.71

税后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重庆市直辖以来,重庆地方特色经济快速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已经成为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重庆市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财政部《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于2010年出台了《重庆市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聚集区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基地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与骨干企业协作配套项目、产业升级和延伸项目、改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项目。

重点支持“做强做大重庆工业“6+1”支柱体系”,包括笔电、软件及信息服务、通信设备及物联网、乘用车、摩托车、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及医疗器械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还包括30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两翼”区县重点发展能源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农产品、资源深加工产业。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和重庆“两翼”地区,三峡工程的建设,使***成为全市唯一跨江全淹全迁的县城。

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兴旅富县”、“劳务开发”三大战略,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但是,***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经济总量较小,财政实力较弱,工业在移民搬迁后重新起步,量小质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商品化水平不高。

***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提档升级、蓄势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转型阶段。

***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建设的成渝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带、西三角经济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兴旅活县、兴农稳县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扩大开放、民生改善四大重点,努力建设库区特色工业重镇、国际知名旅游胜地、西部特色农业大县,基本建成三峡库区经济强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以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为导向,以构建产业链和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大力引进和培养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依托“重庆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的有利条件,着力引进精细化工下游配套产业、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依托精细化工、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基础,建设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轻纺食品、新型能源、生物医药六大特色产业基地。

***沿江的中亚热带丘陵区冬无严寒,是甘薯宜种区,长期以来当地农户都有种植甘薯的习惯,甘薯是世界上种植最普遍,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31个乡镇均有种植,其中一部分乡镇已经集中化、规模化种植,但大多数乡镇种植较为分散。

目前,***境内利用甘薯加工薯类淀粉和相关食品,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仅为三家,但日总加工能力不足500公斤,加工规模小,生产自动化水平低。

邻近***的涪陵、武隆、石柱、忠县等地薯类淀粉加工能力也很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三废”大量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农业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自然环境被破坏,同时这些污染物也带到了食品当中,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性越来越关注,更加重视食品的绿色、天然、健康、无污染,倡导发展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人们的最佳选择和必然追求。

甘薯类有机食品的需求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甘薯淀粉及其深加工类有机产品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非常畅销,供不应求,在工业、饮料、酒类、糕点、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巨大。

面对日益增长的薯类淀粉有机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独特的成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组织方式为条件,提出了建设年产3000吨薯类有机粉丝项目。

本项目建设规模化加工生产淀粉及深加工有机粉丝,并充分利用薯藤、薯渣作为养牛青饲料,实现农业产业化循环化发展。

本项目建设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扩大当地淀粉生产加工规模,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发展中小企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需要

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吸纳就业再就业人口,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是以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建设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为手段,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生产开发满足公众需要的比较优势产业。

当前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新的经济增长点亟待发现,地方特色产业成为支持和发展的重点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为支撑,基本实现了以特色农业带动农村移民持续增收的目标,按照“紧盯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就业大突破”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工业,打造食品工业集群,建成肉牛屠宰深加工、薯类深加工等一批食品工业企业,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利用当地红薯资源,依靠先进的工艺技术,发展薯类有机粉丝加工产业,项目建设是发展中小企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产业升级增效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种植技术水平已迅速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但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仅为30%左右,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能力均在70%以上。

由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在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失去了应有的增值机会和空间。

***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全县总人口7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万人,农业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86.12%,有农村劳动力42万人。

全县耕地面积49619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97亩。

农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乡镇均有甘薯种植,但较为分散,***薯种区的甘薯年年过剩,往往是人吃1/3、饲用1/3、烂掉1/3,薯区农民年年盼丰收,而年年为丰收的甘薯发愁,项目区甘薯种植生产潜力很大,以食品为主的薯类淀粉加工企业规模又很小,项目区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项目建设可以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农产品资源,开发出更多的薯类淀粉产品。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增强,在选择各类食品的时候,已经开始将环保绿色、无污染的有机食品作为重要考虑对象。

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已建立10000亩红薯原料生产基地,基地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水质进行有机种植,不仅使生产有机粉丝的原材料得到充分的质量保障,而且大大提高了薯类产品的农业效益。

本项目建设不仅使薯类产业得到延伸和升级,增加了薯类产品的价值,而且还使当地的农业环境和条件的得到改善,项目建设还将促进当地区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能弥补我国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的弱点,通过深加工使项目区初级农产品得到增值的机会。

2.2.3项目建设是促进工业化、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的需要

项目产品甘薯淀粉可作为制取酒精、甲烷、乙烯、乙酸和乙醛等工业原料,还可进一步加工成地膜、塑料大棚、塑料袋和包装用品,作为新能源以替代石油产品。

甘薯还可加工成全薯粉、超微粉、颗粒粉,甘薯粉丝可以直接在市场上销售,项目产品在工业、饮料、酒类、糕点、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以淀粉为原料的工业提供优质的原料资源,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将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转移,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带(区),延伸了种植业产业链条,提高了产业带建设水平和质量。

按照***委、县府提出的“发挥优势求发展,壮大骨干成规模,提高品质占市场,精深加工增效益”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原则,项目建设将促进以生产为基础、加工为龙头,销售为核心,服务为后盾产业链条的形成,促进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项目建设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意义。

项目建设完善了农业产业链条,种植业向深加工转型,农业产业链条得到了延伸和细化,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

2.2.4项目建设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需要

近几年,***着力打造“肉牛之都”,项目区及周边肉牛养殖发展迅猛,肉牛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所需饲料量也随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淀粉加工生产中的副产品薯藤、薯渣可做成氨化薯滕粗饲料和薯渣蛋白精饲料,是养殖业不可缺少的粗纤维饲料,通过处理还可成为高蛋白饲料,是肉牛饲养中营养价值高的绝佳饲料,形成二次增值。

企业在生产厂房旁边建有800头肉牛育肥场,淀粉加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薯渣经过处理用于肉牛养殖,形成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本项目建设以发展甘薯淀粉加工为主,利用副产品薯藤、薯渣养牛,又利用牛粪等肥料种薯,将项目副产品再利用和资源化,充分发挥各个生产环节的作用,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而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农户增产增效。

2.2.5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和带领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

近年来,***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创品牌,通过注册商标、包装宣传等多种方式成功培育了一大批农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

项目单位具有国内领先的薯类淀粉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长期关注薯类淀粉生产加工行业和市场,立足于全国,面向世界着力打造品牌产品。

面对薯类有机粉丝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巨大需求。

为了进一步壮大企业自身的实力,更好地适应市场,更多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单位迫切需要提升薯类产品的品质,大力生产有机粉丝,以紧紧抓住市场发展机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项目单位在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扩大农业加工产业化规模,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力优势,市场化运作能力得以加强。

促使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良性循环,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基础。

公司通过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方式,在三合街道刀溪村、罗山村、红星村和包鸾镇新溪村共建10000亩的优质红薯种植基地,从种苗、肥料、土壤、农药全过程进行有机管控,为生产有机粉丝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保障了农户种植效益,形成了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薯业产业链发展模式,项目通过薯类淀粉自动化生产先进技术来实现农产品增产增效,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带动种植业等相关产业,让库区农民增收致富。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实施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3第三章市场分析与营销规划

3.1有机薯类淀粉产品的经济价值

有机食品(OrganicFood)是国际通称,这里所说的“有机”并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了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称为有机食品,其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等。

薯类作物有甘薯、马铃薯、木薯。

本项目以甘薯为主,甘薯又名红苕、红薯、山芋、地瓜等,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块根为淀粉原料。

甘薯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目前普及到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许多地区,产量仅次于马铃薯居世界第二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以薯类为主食,全世界大约有90%的甘薯种植在亚洲,5%在非洲,其余5%分布在其他洲。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甘薯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甘薯总产量最多的国家。

甘薯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以及钾、钙、镁、铁、硒等矿物质,同时,甘薯中的食物纤维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它不但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突然变异,达到防癌的目的,还可以降低血压,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减轻肝脏功能障碍。

食物纤维还具有美容和通便功能,因此作为食物纤维蕴藏丰富的甘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和追捧,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长寿保健食品。

近年来,利用甘薯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的行业已遍及食品、化工、医疗、造纸等十余个工业门类。

据有关资料统计,用甘薯制成的产品达2000多种,除了传统的粉条、粉丝外,利用淀粉加工生产的产品就有十多个门类几十种。

除葡萄糖、柠檬酸外,用甘薯生产的乳酸、丁酸、丙酸、果胶、人造橡胶、人造丝、塑料、一次性餐具、可降解农用地膜、电影胶皮、味精、饴糖、醋、酱油和抗生素、维生素等都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产品。

甘薯同化效率高,每吨薯干可生产酒精90千克,已被世界各国认为是能源作物,很多国家已生产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

甘薯还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饲料,甘薯的块根和茎叶中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良好的动物饲料。

用甘薯生产上述产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因而可以替代许多其他重要的原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甘薯逐步发展成为用途广泛、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甘薯种植已不在仅限于粮食生产,甘薯综合开发和利用正在进一步深入,这些充分显示出甘薯“浑身都是宝”的经济价值。

有机红薯粉丝系列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食物纤维和钙,铁,钾,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及18种氨基酸。

又被称之为“生理碱性食品”。

其通便,排毒,减肥,健美,防癌,抗癌等作用已被人们所公认。

经常食用有机红薯粉品,有利于人体血液内酸碱平衡,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是营养食品中的首选。

3.2有机粉丝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甘薯凭借自身蕴藏的丰富营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搬上餐桌,但是单一的食用甘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需求,因此,用甘薯淀粉加工的系列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使用甘薯淀粉加工而成的粉丝不但没有破坏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反而更好的保护了甘薯本身的营养成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附味性,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丝本身的柔润嫩滑,增加了人们的食用口感,使之更加爽口宜人。

近几年,中国有机食品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2亿多美元,虽然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只占当年全球有机产品销售额的1%。

而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只占食品销售总额的0.02%,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相比,相差100倍。

因此,中国的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增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以绿色、天然、营养为引导的饮食观念的改变,有机食品越来受关注。

有机食品的价格较高,通常比常规食品高30~50%,有些甚至高出一倍以上,但是目前有机食品却大受消费者的青睐,人们青睐有机食品除了其无污染、高品质、口味好,对健康有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有机食品是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南京等国内市场已经有了有机食品销售专柜,而且消费量呈上升趋势。

粉丝是中国传统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已有1400多年的生产历史,民以食为天,中国食文化更是闻名中外,加工及食用方式千色百样,百样百味,有口皆碑,粉丝产业与我国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业一样,存在加工规模小,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弱点,整个行业大型企业较少,以中小型企业和家庭式作坊为主,产业集中度低。

集中化和高端化的有机产品是粉丝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规模化种植,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销售网络,供应链竞争日渐凸显,社会对食品安全要求日益重视,国际对企业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