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050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docx

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第98套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大学语文》考前练习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

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北宋婉约派的开创者是()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姜夔

3.《论快乐》一文驳斥了这样的观点,即把快乐分成()

A.感性的和理性的

B.苦和乐

C.肉体的和精神的

D.短暂的和永恒的

4.《谈时间》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论证

B.比较论证

C.归纳论证

D.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和归纳论证

5.李煜《虞美人》的主题是()

A.羁旅行役

B.亡国之恨

C.伤春悲秋

D.怀古伤今

6.下列诗句中,运用反比的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7.中国文学史上的“小李杜”是指()

A.李白杜甫

B.李商隐杜牧

C.李白杜牧

D.李商隐杜甫

8.《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9.《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

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10.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是()

A.《呐喊》

B.《狂人日记》

C.《孔乙己》

D.《阿Q正传》

11.白居易号()

A.六一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香山居士

12.下列诗句中化用了《诗经》中诗句的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3.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更为强烈的曲词是()

A.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B.有梦也难寻觅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14.人称“曲状元”的元代散曲作家是()

A.王实甫

B.关汉卿

C.郑光祖

D.马致远

15.下面不属于《论学问》一文提出的读书四种方法是()

A.精读

B.快速阅读

C.选读

D.全读

16.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指责新法“征利”的观点时,所持的理论依据是()

A.“受命于人主”

B.“举先王之政”

C.“为天下理财”

D.“度义而后动”

17.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柳宗元

D.李白

18.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论快乐》

C.《季氏将伐颛臾》

D.《论毅力》

19.《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做文章最重要的是()

A.搜寻材料

B.要有创作的灵感

C.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D.选择与安排

2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A.婉约词

B.豪放词

C.风雅词

D.田园词

21.《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

()

A.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B.采用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

C.追溯法

D.四条情节线交叉叙述

22.对下列词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潇潇暮雨”指傍晚的雨势急骤。

B.“苒苒物华休”指美好的景物逐渐凋残。

C.“何事苦淹留”指不知道什么原因流连于此,不忍离去。

D.“正恁凝愁”指正有许多愁绪凝结,如此难以排解。

23.“好香的干菜,——听到了风声了么?

”这句话出自()

A.鲁迅的《风波》

B.鲁迅的《伤逝》

C.鲁迅的《阿Q正传》

D.鲁迅的《祝福》

24.《选择与安排》一文提出完美的作品在结构上须具备的条件有()

A.要有头有尾

B.层次清楚、轻重分明

C.有贯穿的主旨

D.首尾呼应

25.柳永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26.契诃夫写有短篇小说()

A.《米龙老爹》

B.《海鸥》

C.《羊脂球》

D.《苦恼》

27.在《八声甘州》中,“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借代

D.象征

28.小说中麦琪的礼物的象征含义是()

A.指西方圣诞节馈赠的礼物

B.指年轻夫妇德拉和吉姆所购买的表链和梳子

C.指主人公的真挚的情感及他们美好的心灵

D.指首创了节日互赠礼品的风俗

29.《谏逐客书》本文中,作者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30.李清照的词集是()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31.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什么体的驳论文?

()

A.奏疏

B.书信

C.辞赋

D.小说

32.“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典故出自()

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

C.《大同》

D.《秋水》

33.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34.《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35.钱锺书的揭示抗战期间中国知识界众生相的长篇小说是()

A.《敌后琐记》

B.《洗澡》

C.《小二黑结婚》

D.《围城》

36.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抒发的特点是()

A.逐层递进

B.逐层递退

C.平缓舒展

D.起伏跌宕

37.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与茅盾、巴金齐名的另一位现代长篇小说家是()

A.沈从文

B.丁玲

C.鲁迅

D.老舍

38.下列诗句运用“赋”法的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9.《短歌行》是一首()

A.乐府新题诗

B.乐府旧题诗

C.绝句

D.律诗

40.《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类比方法

B.对比手法

C.讽刺手法

D.拟人手法

41.七斤、八一嫂和赵七爷是鲁迅的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

A.《狂人日记》

B.《伤逝》

C.《祝福》

D.《风波》

42.《张中丞传后叙》中,补记许远的事迹,主要采用的写法是()

A.议论

B.夹叙夹议

C.描写

D.叙述

43.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A.借景抒情

B.借典故抒情

C.借前人成句抒情

D.直抒胸臆

44.庄子认为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

A.无限的

B.有限的

C.巨大的

D.重要的

4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

A.山水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怀古诗

46.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

A.剧作家

B.诗人

C.小说家

D.评论家

47.《背影》一文的结构线索是()

A.横式结构

B.纵式结构

C.自由结构

D.纵横结合

48.《楚辞·九歌》共()

A.9首

B.10首

C.11首

D.12首

49.和柳宗元相关的是()

A.新乐府运动

B.古文运动

C.诗文革新运动

D.诗界革命

50.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51.是“以心为形役”还是选择“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一句出自()

A.《发现》

B.《风波》

C.《苦恼》

D.《谈时间》

52.作者用“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论证“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53.下列剧本中是曹禺的作品的是()

A.《茶馆》

B.《原野》

C.《南归》

D.《龙须沟》

54.《发现》一诗被收录于闻一多的诗集()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猛虎集》

55.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柳永

D.苏轼

56.《战国策》是一部()

A.编年体史书

B.纪传体通史

C.国别体史书

D.哲学著作

57.《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所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

B.优礼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焦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58.《苦恼》一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

A.肖像描写

B.环境烘托

C.白描手法

D.对话、细节与心理描写方法

59.《氓》选自《诗经》中的()

A.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60.下列作品中,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季氏将伐颛臾》

C.《冯谖客孟尝君》

D.《秋水》

61.《长亭送别》的语言特色是()

A.慷慨悲凉

B.沉郁顿挫

C.明白晓畅

D.优美雅致

62.《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主要人物是()

A.郑庄公

B.郑武公

C.姜氏

D.共叔段

63.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A.《陌上桑》

B.《氓》

C.《短歌行》

D.《杜陵叟》

64.使本文展开论述的问题是()

A.五十步笑百步

B.为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

C.如何养生丧死无憾

D.如何以德治国和如何使民加多

65.《谏逐客书》本文中,作者用“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做法来论证秦王的错误,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对比法

C.演绎法

D.类比法

66.下列诗句中,在描写罗敷美貌时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的是()

A.头上倭堕髻

B.耳中明月珠

C.来归相怨怒

D.紫绮为上襦

67.《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A.胸无远见

B.深谋远虑

C.贪图小利

D.粗犷豪爽

68.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

A.大同时代

B.三代之英的时代

C.小康时代

D.礼崩乐坏的时代

69.《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表达的心情是()

A.思慕贤才

B.礼遇贤才

C.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0.下列关于《种树郭橐驼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寓言性质的传记。

B.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

C.这是一篇真实的传记。

D.本文以种树为喻,阐发了顺应民心,使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单选题答案:

1:

A2:

B3:

C4:

D5:

B6:

D7:

B

8:

C9:

C10:

B11:

D12:

C13:

C14:

D

15:

B16:

C17:

C18:

C19:

D20:

A21:

A

22:

C23:

A24:

B25:

B26:

D27:

C28:

C

29:

A30:

A31:

B32:

A33:

B34:

B35:

D

36:

D37:

D38:

A39:

B40:

A41:

D42:

B

43:

A44:

B45:

C46:

A47:

B48:

C49:

B

50:

B51:

D52:

D53:

B54:

C55:

B56:

C

57:

B58:

D59:

A60:

D61:

D62:

A63:

A

64:

B65:

B66:

C67:

B68:

D69:

A70:

C

单选题相关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