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362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和能力

第一章

·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者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各有其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A.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

B.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是教育落后于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一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并且把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2)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有着直接和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简单劳动力训练为复杂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人的发展规律

规律

含义

对教育的启示

个体发展的顺序性

儿童从出生到承认,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1.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2.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

2.环境

3.人的主观能动性

4.学校教育

·遗传在人发展中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辨析)

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辨析)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对个体的影响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辨析)

4.个体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因此,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的什么作用

(1)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所规定的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它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

A.联系:

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B.区别:

一方面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你那个比教育目的更多;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比较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它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1.导向作用。

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

2.激励作用。

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以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

1.含义: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德育的意义:

A.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B.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C.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智育(略)

·体育(略)

·美育

1.含义: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意义:

A.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治理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C.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D.美育能够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能体验劳动创造带来的喜悦

·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法扎你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劳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的作用

第二章

·活动课程的特点

1.从儿童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2.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

3.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课程的文本)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教科书)

(1)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作用: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课程标准

1.概念: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结构:

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3.作用: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你那个、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

1.概念: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作用:

A.教科书式学生在学校活动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B.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C.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D.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3.编写: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中小学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实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里顺序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三章

·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引导性

5.认识的简捷性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能力是一种心里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平时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与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联系:

A.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水平的高低

B.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3.能力与知识的区别

A.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B.在一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C.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只是多了,能力并不一定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教师备课基本要求

1.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2.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钻研教材,要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了解学生要全面,还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

设计教法要考虑教学方法、学生的学法等方面

3.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

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上课的环节

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8.量力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1.涵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手段: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3.贯彻要求:

A.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B.直观教育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C.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此外,直观时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般地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启发性原则

1.涵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要求: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

1.涵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2.贯彻要求:

A.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

·循序渐进原则

1.涵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要求:

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B.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C.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因材施教原则

1.涵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只能跟,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表混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要求:

A.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B.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你管、学以致用

2.贯彻要求: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涵义: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贯彻要求:

A.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B.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D.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量力性原则

1.涵义: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2.贯彻要求:

A.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B.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C.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

优缺点

运用基本要求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述、讲演、讲解、讲读四种

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注重启发

讲究语言艺术

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

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运用表述的能力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要善于启发诱导

要做好归纳、小结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一定的理解力。

因此,在高年级运用较多

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在讨论结束时要做好小结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加强评价和辅导

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1.实物或模型、标本、图片。

挂图的演示

2.序列性演示

3.示范性动作或操作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

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以使目的明确,现象明显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法

练习法

 

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严格要求

实验法

 

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做好实验总结

实习作业法。

如数学课的测量环节、生物课的植物栽培等

 

实践活动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发、研究法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制

2.班级授课制

3.分组教学

4.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5.特朗普制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优越性

A.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D.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局限性

A.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B.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只是,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C.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D.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有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

·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格局实施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运用的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