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574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docx

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

一、选择题

1.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7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

这说明

A.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

B.国家可以实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

C.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

D.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

2.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总水平也出现下行。

有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正在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征。

下列对于通货紧缩认识正确的是

A.产能过剩——供给不足——纸币升值——物价下降

B.物价下降——生产成本降低——更新设备——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C.供过于求——生产要素流动放缓——贷款减少——经济衰退

D.纸币升值——购买力上升——加快还贷——拉动消费

3.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

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4.近年来,公安机关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

公安机关这样做是基于

①假币泛滥容易引发通货紧缩的问题

②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

③公民要珍惜爱护人民币

④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

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

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7年10月,美联储正式开启“缩表”进程。

“缩表”是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会直接推高长期利率,推升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令美国的金融环境收紧。

不考虑其他因素,美联储这一措施

①可能加速国际资本流向美国

②有利于遏制美国经济的通货紧缩趋势

③可能会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

④不利于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18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减少工商企业贷款需求

②意味着国家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③意味着货币市场需求减少,金融企业利润下降

④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实际做出的,能保障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纸币购买力提高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9.通常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以通胀率正负划分的,如果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于1或者是连续下降,则表明有轻微通货紧缩趋势。

2015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

这说明

A.CPI跌破"1时代"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

B.国家可以实施减税和减少国债的财政政策

C.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有利

D.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

10.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称。

“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引导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11.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

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

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

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

12.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  )

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

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

C.图1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D.图2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经济过热

13.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 )

①引起物价上涨           

②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③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    

④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2020年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

由此可以推断出()

A.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

B.人民币会贬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还债

C.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增强

D.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下跌,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

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委内瑞拉当前处于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并认为该国通胀水平将在未来突破百万个百分点。

当前委内瑞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①工薪阶层处于有利地位

②纸币的购买力降低

③商品的物价水平下降

④居民储蓄愿望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2019年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通胀整体仍保持温和态势。

预计下半年CPI仍会平稳运行,实现全年涨幅低于3%的通胀控制目标。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②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

③导致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

④只要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实际需要的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这是因为

A.纸币过少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过多会引起纸币升值,物价下跌

C.纸币是货币符号,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D.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18.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关于纸币的发行()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由国家规定人民币的面值与购买力

③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紧缩的措施是

A.降低汇率B.提高利息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D.降低贷款利率

20.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下列关于国家发行纸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可以多发行纸币,以便人们消费

B.为了让纸币的购买力增大,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国家可以少发行纸币

C.为了政府需要,国家可以随意发行纸币

D.国家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来发行纸币

21.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

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剩余的是:

①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施最低保护价政策②国家继续降低进口关税总水平

③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④通货紧缩导致价格普遍下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百年好合、永结同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美满婚姻的期盼与表达。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20年吉祥文化纪念币中的两枚心形纪念币(如下图),就因对这个永恒主题不拘一格、朴素含蓄而又感动人心的诠释,备受瞩目。

这里的纪念币()

①能够成为商品流通的标志②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发行过少就会导致通货紧缩④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如图所示,假如“企业”代表社会总供给,“公众”代表社会需求,“进水口”代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出水口”代表公众储蓄。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企业”>“公众”时,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出水口”水量,扩大消费需求

B.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加有效供给

C.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实现“企业”和“公众”总量平衡

D.从“进水口”减少水量,缩小生产规模,保持管道中流量的稳定

2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

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

数字货币的推出(  )

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

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说法片面,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短期内对消费者有利,但是从长远看对消费者则是不利的,故排除A。

C选项错误,题目中表述的是物价指数持续低迷,经济不景气,这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减少国债的发行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故排除。

D选项错误,题目中,2017年6月份,我国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4%,连续5个月处于“1时代”,并没有表述CPI跌破“1时代”。

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时国家可以通过实施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来加以应对,B选项正确。

2.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产能过剩说明供给过剩,故选项A错误,排除;通货紧缩不利于投资与生产,故选项B错误,排除;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故选项C正确;通货紧缩时,购买力会下降,故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选C。

考点: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3.A

解析:

A

【详解】

①:

依据材料信息,产能利用率不足意味着产能过剩,故①应该排在第一位。

④:

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会使企业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下降,故④应该排在第二位。

②: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减少使消费低迷、消费品价格走低,故②应该排在第三位。

③:

消费低迷使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发通货紧缩,故③应该排在第四位。

因此,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④→②→③。

故本题选A

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人民币的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人民生活赖以维持和发展的血脉。

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人民币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因为人民币是我国现行的法定货币,制售假币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②④适合题意;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假币严重破坏金融秩序,①不适合题意;③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选D。

5.A

解析:

A

【解析】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能够缓解通货紧缩。

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

①②项符合题意;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不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项说法错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6.A

解析:

A

【解析】美联储正式开启“缩表”进程,不考虑其他因素,美联储这一措施可能加速国际资本流向美国,造成美元升值,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压力,①③项符合题意;美联储这一措施有利于遏制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趋势,②项说法错误;美联储这一措施可能造成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我国向美国出口商品,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

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7.D

解析:

D

【解析】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国家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基本稳定,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②④项符合题意;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但不能减少工商企业贷款需求,①项说法错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货币市场需求减少和金融企业利润下降,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8.B

解析:

B

【详解】

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会出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B项符合题意;通货膨胀时纸币购买力下降,A项说法错误;通货膨胀出现时需求旺盛,商品销售顺畅,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点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9.D

解析:

D

【详解】

面对通货紧缩时,需要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可见,材料中,持续低迷的物价指数令市场对通缩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上升,人们期盼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齐上场,这说明说明国家可以实施降息降准的稳健货币政策,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刺激社会总需求,故D当选;A错误,CPI跌破“1时代”,并不表明我国已发生通货紧缩;在通货紧缩时,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故B错误;C错误,通货紧缩会恶化经济下行趋势,但对消费者也不是有利。

故选D。

【点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分:

(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2)内容不同。

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1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B选项错误,物价上涨有可能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不是通货膨胀;C选项错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选项错误,表述颠倒了物价上涨与增发纸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故本题选A。

【点睛】

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1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不一定会引发价格上涨,A选项中的“必然结果”表述错误,排除;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会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降,B说法错误,排除;价值决定价格,D说法错误,排除;蔬菜产地发生自然灾害,会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引起供小于求,物价上涨,故C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

D

【详解】

AC错误,图1表示商品供大于求,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

B错误,D正确,图2表示商品供不应求,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故选:

D。

1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通货紧缩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排除②③。

故本题答案选B。

14.A

解析:

A

【详解】

A: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A项符合题意。

B: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相对升值,我国偿还外债的能力增强,B项说法错误,排除。

C:

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没有涉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D: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会相对升值,但不意味着国内物价必然下跌,也不意味着一定会陷入通货紧缩境地,D项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1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材料显示该国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

①:

通胀情况下,如果工薪阶层收入不变,纸币贬值,对他们不利,①说法错误。

②:

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购买力降低,②符合题意。

③:

通胀情况下,商品的物价上涨,物价水平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③错误。

④:

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人们都不愿意储蓄,应该增加现期消费,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本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3)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通货紧缩则往往伴随着物价下跌,经济萧条。

16.B

解析:

B

【详解】

本题考查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①③: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货币量一定限度,这时往往伴随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秩序,①③符合题意。

②:

通货紧缩会出现“持币待购”现象,造成商品销售困难,②不符合题意。

④:

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一定限度,会导致通货膨胀,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纸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

①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

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

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的依据: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其内容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7.D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货币发行规律。

A:

纸币过少会引起通货紧缩,纸币升值,物价下降,A错误。

B:

纸币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错误。

C:

纸币是货币符号,是价值符号,没有价值,C错误。

D: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超过太多会通货膨胀,少的过多会引起通货紧缩,D正确。

故本题选D。

18.B

解析:

B

【详解】

①③: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

国家可能规定人民币的面值,其与购买力则由市场形成,②说法错误。

④:

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而非下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纸币的含义,纸币的发行量如何规定?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和发行量,但国家不能滥发纸币。

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19.D

解析:

D

【详解】

D:

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治理通货紧缩需要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消费,扩大需求,降低贷款利率有利于增加消费需求,D入选。

BC:

选项BC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BC不选。

A:

降低汇率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会加剧通货紧缩,A不选。

故本题选D。

20.D

解析:

D

【详解】

A:

国家虽然有纸币的发行权,但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