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1653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docx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94全国)A.大地主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

公元1000年时,与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94上海)

A.夏B.辽C.金D.元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94上海)

A.日本的“遣唐使”B.意大利的传教士C.阿拉伯的商人D.中国的航海家下列手工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94上海)①印刷业②丝织业③冶铁业④棉纺业

A.②③①④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日:

“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

”彦超喻意,即前奏曰:

“乞骸骨,归丘园,臣之也。

”(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94上海)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95上海)

①雕版印刷术②地动仪③《授时历》④《梦溪笔谈》⑤《齐民要术》A.②①③④⑤B.⑤②①④③C.②⑤①④③D.⑤①④③②

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96全国)

A.辽阳省B.岭北省C.黑龙江省D.吉林省

南宋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其主要外贸港口是(96上海)

A.广州、厦门、福州B.上海、广州、福州C.苏州、杭州、扬州D.泉州、广州、明州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领先欧洲800年以上的有(97上海)

①张衡的地动仪②祖冲之的圆周率③《唐本草》④沈括的“十二气历”⑤毕异发明的活宇印刷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98全国)

A.丝棉麻B.麻棉丝

C.丝麻棉D.麻丝棉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是(98全国)

A.广通渠B.通惠河

C.会通河D.胶莱河宋朝的书院教育对活跃思想、促进学术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其主要原因是(98上海)①由知名学者聚徒讲学②大多由私人出资办学③不受科举考试的限制④它是官方的教育机构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祖国宝岛台湾在明朝时标东番,三国、隋、元时期依次称为(98上海)

A.流求、琉球、夷洲B.琉球、流求、夷洲C.琉球、夷洲、流求D.夷洲、流求、琉球

“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等与邻近各族换取来的铁,主要用来制造(99全国)A.钱币B.兵器C.生产工具D.生活用具我国古代著名编年体史学著作是(99广东)

A.《史记》B.《史通》

C.《通典》D.《资治通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00春季)

A唐末B.北宋C.南宋D.元朝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00春季)①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②元昊在兴庆称帝③澶渊之盟④王安石变法A.②③④①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中日贸易扩大的重要原因是(00全国文综)

A.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造船和航海技术提高C.中日经济互补的需要D.纸币的产生宋代海上往来大多是三、四月间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间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

这样选择航行时间主要是为了(00全国文综)

A.避开倭寇的活动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C.利用海洋回流

D.利用季风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00上海)A.王莽改制B.周世宗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00上海)

A.封建王朝走向衰落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地方出现割据势力D.生产破坏人民遭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是(00上海)

A.三国B.隋朝C.元朝D.清朝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00广东)

A.南朝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01春季)

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宋代教育的特点是(01全国文综)A.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B.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C.学校教育末受变法运动的影响D.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01全国文综)

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02上海)大前提:

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

“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

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朱熹提出

“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02天津文综)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下列关于《梦溪笔谈》的叙述,正确的是(02广东)

A.记载了许多古代科技成果B.由明代人编写C.作者是郭守D.是记载“靖康之变”的史籍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03江苏)A.武举B.殿试

C.糊名法D.进士科元朝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和海运事业有了相当的发展,新兴的港口是(03上海)

A.广州B.泉州C.庆元D.上海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04北京)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04北京)

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区D.黑水都督府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04天津)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

”(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04江苏)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下列各项中造成国家财政负担的是(05广东)

A.市易法B.岁币

C.两税法D.一条鞭法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05江苏)

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

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05上海)

A.国防虚弱B.豪强争权

C.藩镇割据D.分封诸侯阅读下列材料(97全国):

材料一唐主(南唐烈祖李异)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

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

唐主曰:

“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

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

”――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烈祖异元三年春,诏曰)乃者(以往)干戈相寻,地蕹(荒芜)而不艺(种植),桑陨而弗蚕,衣食日耗,朕甚闵(悯)之。

民有向风来归者,授之土田,仍给复三年(免徭役三年)。

(其年夏,又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棵)者,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及八十亩者,赐钱二万,皆五年勿收租税。

――摘自《十国春秋》

材料三(异元五年)分遣使者按行(巡视)民田,以月巴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平。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李异统治末年,南唐)内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

――摘自《钓矾立谈》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异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

要求:

表述应当成文。

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

答案

评述内容应包括:

背景: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人民衣食无着。

方针:

息兵安民,劝课农桑。

措施:

招抚流民;建立开荒种桑;合理核定田租。

后果:

维护了南唐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一旨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

为什么?

答案

(1)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

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2)不全面。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

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一位史学家评论道:

“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

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

”你是否同意?

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98上海)

答案

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而造成一些弊端问题。

但是王安石变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

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是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

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

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

(12分)(05广东)

答案

表现: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

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

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

BAC

-温馨提示:

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