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1904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docx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01年3月,江泽民给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的一封信中提出:

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是中国政府对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性的准确描述。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资料(2003)显示,我国精神卫生面临严峻形势。

  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2.7‰上升到七十年代的5.4‰、八十年代的11.1‰、九十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多万人,基本等同于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这其中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8年)。

  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

  世界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疾病有关。

  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近年,由失去控制的精神病人肇事引发的恶性案件近来时有发生,有关精神病人杀人、伤人的报道不断成为热点话题。

  据不完全统计,精神病患者的肇事率为10%,其社会危害行为不容忽视。

  从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结构上看,20岁左右的青少年约占75%,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从性别上看,女性约占65%左右;从地域分布上看,农村患者约占60%左右;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

  北京的一次调查表明,其患病率为35.18‰。

  专家认为,从趋势来看,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及自杀等问题已明显增多。

  据预测,21世纪我国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和2001年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精神卫生工作以及各部门间的合作。

  这些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方式比较封闭,主要靠专业机构和药物,缺少综合防治康复措施,精神康复工作依然很难突破传统医疗模式。

  因此,本项目以社会工作在精神健康领域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为主题展开,以社工学生实习为介入策略,在精神病医院内开展患者小组人际关系支持,和患者家庭及相关社会网络的介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对患者治疗和康复方面的作用。

  在国内缺少同类研究的情况下,此项目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本项目将填补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空白,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说明社会(支持)性因素在精神疾病(主要为神经症)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地位和功能,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贡献,从而为在中国将社会工作作为精神疾病防治科际合作的重要专业提供研究证明;从实践意义上来说,第一,本项研究将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总结社会工作介入医院为本的精神健康领域的工作模式。

  第二,本项目是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的倡导。

  它的成功进行将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提供一个例证,从而为政府制定医疗政策提供依据,进而倡导政府将社会工作介入纳入医疗政策中。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1、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社区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应该说,这类研究还是空白。

  但有关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

  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和议题:

第一,研究者多是医学训练背景。

  虽然他们已经接受精神疾病需要进行社会性因素的干预治疗,但他们的着眼点依然是医院和医疗专业为本的;虽然这些研究已经关注了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发病、治疗的影响,但他们很少实际介入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即使有介入,医院为本的工作取向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介入患者的社会性支持系统。

  第二,近年已有学者开展了医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这些心理治疗无疑涉及到了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层面,但缺少对患者实际和有力的社会支持,及相关的服务提供。

  这类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在实践上引入患者的社会支持行动。

  因此,这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提供了空间。

  2、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美国在1998年大约有29个社会工作学院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项目,精神健康领域的社工也一直是社会工作专业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目前在美国从事精神健康领域社工研究的人员大约有100人左右(Austin1998)。

  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国家精神健康卫生研究所在1990年代资助8个社会工作学院建立了研究发展中心,进行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干预的长期研究和博士班研究项目。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于200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服务与干预研究会议未来走向:

社会工作对精神健康研究的贡献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社会工作介入及研究对精神卫生和健康的贡献。

  这些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的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实务及研究对精神健康的贡献,这些研究涉及了社会工作研究者所关心的诸多议题,如:

弱势人口获取服务的能力、对在非专业部门进行精神健康照顾的需要、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对精神健康进步的影响等研究问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研究的重点帮助严重精神健康问题或心理疾病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是社会工作的任务和功能。

  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都是现在社会急需面对的诉求,随着中国社会社会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和争竞,社会在心理健康上出现的问题与日俱增。

  面对这些问题和情况,除传统的西方医学的取向和治疗方法之外,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支持下的社区溶入和正常康复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是本研究强调的重点。

  此外,虽然精神健康服务的缺口很大,但在中国除医院治疗模式外,以医院为本,介入患者家庭和社会网络的服务基本还是空白。

  长期的住院照顾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不仅如此,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存在困扰和社会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困扰着社会,没有一个好方法。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病人个人和家庭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他们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很多精神疾病或者不能得到医疗照顾,因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在此领域的需要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北京和广东的一些领域精神健康领域的医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已经开始尝试将社会工作引入患者的康复工作中,本研究的重点有两个:

第一,说明社会工作可以和如何在医院为本的精神健康领域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二,进行政策和制度倡导,通过研究的成果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立法、精神健康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建制创新提供依据。

  2、研究的难点虽然,国外的大量研究显示,为精神残障者提供社会-心理康复服务是有效果的,大多数接受服务的人都有更正常化的角色功能。

  然而,对于探索性的本项目来说,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真的有效,是否比单纯的医疗有更好的疗效则是本研究的难点。

  而且,怎样通过服务提供和介入服务的效果使医疗团队接纳社会工作专业在精神健康领域中的角色也是本项目的最大挑战之处。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对大量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发现,除自我防御这一心理系统能够抵御和缓解精神病外,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也对精神病的防御与治疗起着积极作用。

  因此,虽然项目存在着挑战与困难,而且精神健康领域很多问题有待进行研究,但本项目定位在社会工作通过社会支持和人际干预与支持对精神健康患者康复的的效果、以及实践模式的研究方面,鉴于研究对象的病因多以人际关系问题为主,此项目这将突破医院为本情况下传统的、单纯医疗介入的模式,探索加入患者的人际和家庭等社会支持,在药物为主治疗下,辅以患者的社会性因素作为另一治疗因素,强调社会支持及人际关系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这是本研究的最大创新之处。

  世界上第一部《精神卫生法》诞生于1838年的法国,迄今已有160余年。

  据悉,1987年的8月份,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卫生部、公安部和民政部及其他部门合作,在天津举行了首届司法精神病学及精神卫生立法研讨会。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起草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加紧进行,至1991年7月,该法草案的第10稿已经孕育而成;但是至今,该法不仅没有出台,而且还没有立上项。

  我国精神卫生法规不健全影响着对精神疾患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包括治疗、求医、就业、救济以及不受歧视等,也影响着医疗团队以外其他学科对精神健康领域的介入,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没有真正介入到此领域,因此,本项目在进行过程中,面临着与医疗团队的合作和他们的接纳。

  最困难的地方也是项目最具挑战和创新的地方。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精神卫生法将社会工作纳入精神病医疗和社区介入的制度,提供依据,这将是本项目的另一重要创新。

  为将社会工作纳入精神健康干预体系中、实现制度创新是本项目的目的之所在。

  四、研究采用的方法本项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利用定量研究方法,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Ⅰ)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小组成员人际关系、社会-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的基线测量和问卷调查,为所有小组成员提供小组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的介入服务,了解小组成员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人际关系在小组前后的变化,来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无效性及可能途径。

  第二,利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调查,同时介入患者的家庭及相关社会网络,为他们提供精神健康知识服务,帮助患者与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定期的交流,并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对小组成员的支持。

  第三,研究样本为3-4个小组,及每个小组10-15人的成员。

  鉴于在研究进行的病房内,一般患者的住院期为3个月,且北京与外地都有,因此,无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外地组员就成为研究的对照组。

  通过对有家庭和社会支持与没有此变量小组成员的对比研究,进行社会支持介入效果评估,以辩识社工介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效果、问题和解决途径。

  第四,对医生对社会工作介入医院精神科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及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医疗态度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接纳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影响。

  此外,本项目还将对社会工作在精神健康领域的作用进行相关的文献研究,以便为本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参考文献陈正东(2001)。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及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职业与健康2001年02期。

  陈树乔(2005)。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南方护理学报2005年10期。

  王彩虹、马传响(2004)。

  多次、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Vol.20No.12P.60-61。

  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00).Practiceguidelinefor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on.Washington,DC:

Author.Austin,D.M.(1998).AReportonprogressinthedevelopmentofresearchresourcesinsocialwork,(unpublishedmanuscript).Bachrach,L.L.(1988).Onexportingandimportingmodelprograms.HospitalandCommunityPsychiatry,39.1257-1258.Costello,E.J.(1986).Primarycarepediatricsandchildpsychopathology:

Areviewofdiagnostic,treatment,andreferralpractices.Pediatrics,78,1044-1051.Ginsberg,L.(1995).Socialworkalmanac(2nded.).Washington,DC:

NASWPress.Howard,K.I.,Cornille,T.A.,Lyons,J.S.,Vessey,J.T.,Lueger,R.J.,&Saunders,S.(1996).Patternsofmentalhealthserviceutilization.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53,696-703.Ivey,S.L.,Scheffler,R.,Zazzali,J.L.(1998).Supplydynamicsofthementalhealthworkforce:

25-58.Implicationsforhealthpolicy.MilbankQuarterly,76,Kessler,R.C.,P.Berglund,Demler,0.,Jin,R.,Koretz,D.,Merikangas,K.R.,Rush,A.J.,Walters,E.E.,Wang,P.S.,&NationalComorbiditySurveyReplication(2003).Theepidemiology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

ResultsfromtheNationalComorbiditySurveyReplication(NCS-R).JAMA,289,3095-3105.Lennon,T.M.(1993).StatisticsonsocialworkeducationintheUnitedStates:

1992.Alexandria,VA:

CouncilofSocialWorkEducation.Lin,A.M.P.(1995).Mentalhealthoverview.InR.L.Edwards(Ed.-in-Chief),Encyclopediaofsocialwork(19thed..Vol.2,pp.1705-1711).Washington,DC:

NASWPress.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1998).PrioritiesforpreventionresearchatNIMH.Bethesda,MD:

Authors.Neugebauer,D.D.,Dohrenwend,B.P.,&Dohrenwend,B.S.(1980).TheformulationofhypothesesaboutthetrueprevalenceoffunctionalpsychiatricdisordersamongadultsintheUnitedStates.InB.P.Dohrenwend,B.S.Dohrenwend,M.S.Gould,B.Link,R.Neugebauer,&R.Wunsch-Hitzig(Eds.),MentalillnessintheUnitedStates(pp.45-94).NewYork:

Praeger.ONeill,J.V.(2002).NASWcreatingfournewsections.NASWNews,47

(1),1.PresidentsNewFreedomCommissiononMentalHealth.(2003).Achievingthepromise:

TransformingmentalhealthinAmericafinalreport.(DHHSPublicationNo.SMA-03-3832).Rockville,MD:

Author.Redick,R.W.,Witkin,M.J.,Atay,J.E.,&Manderscheid,R.W.(1992).Patientcareepisodesinmentalhealthorganizations:

UnitedStatesSelectedyearsfrom1955to1988.MentalHealthStatisticalNote,204,16.Rosen,A.,&Proctor,E.K.(Eds.).(2003).Developingpracticeguidelinesforsocialworkinterventions:

Issues,methods,andresearchagenda.NewYork:

ColumbiaUniversityPress.Schulberg,H.C,Magruder,K.M.,&deGruy,F.(1996).Majordepressioninprimarycasepractice:

Researchtrendsandfuturepriorities.GeneralHospitalPsychiatry,18,395-406.Stiffman,A.R.,Chen,Y,Elze,D.,Dore,P,&Cheng,L.(1997).Adolescentsandprovidersperspectivesontheneedforanduseofmentalhealthservices.JournalofAdolescentHealth,21,335-342.SubstanceAbuseandMentalHealthServicesAdministration(SAMHSA),NationalMentalHealthInformationCenter:

TheCenterforMentalHealthServices.(1998).Mentalhealth.UnitedStates,1998.RetrievedAugust29,2002,fromhttp:

//www.mentalhealth.org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实践的意义这次双峰电子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对威海的企业现状有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们在参观各个工作车间的时候也深有体会,无论是从事什么劳动,什么工作的人,都需要的是一份敬岗爱业的精神,都需要脚踏实地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只是依靠某个领导人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依靠一群吃苦耐劳,团结一心的职员的努力,正所谓独木难支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这次近距离走进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有利于我们视野的拓展,有利于增强我们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变化,竞争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特征。

  因此,专业面窄,社会适应性差,综合能力不强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地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直接和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知识信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且,我们在学长的介绍下,也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如何找工作等问题上也有个一个深刻的认识。

  我们总有一天会离开大学这座象牙塔,不再是什么神气的天之骄子,总要作为社会的一员走进职场,面对这样的角色转换,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是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要学会从头开始,从最底层做起。

  我们要做的不是比谁走得更快,而是比谁走得更远,更稳。

  切记欲速则不达,年轻心高气傲在所难免,但我终归还是要学会把握控制自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随波逐流。

  学长的一席话,让我们受益匪浅。

  让我们也对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更加理性和清醒的认识。

  大学的四年时光转瞬即逝,我们要从现在起,就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初步的规划,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多向学长学习,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学,充实自己。

  而且在学长的言谈举止中我们也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有利于提高我们大学生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要同各种各样的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

  这些人中既有活动伙伴,又有社会群众和指导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如何与同学分工合作,与老师、群众配合学习;如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融洽的与他人相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活动现场正好成为考验大学生修养品性的好环境。

  在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民群众面前,大学生养成的娇、骄二气会得到克服;在实践的困难和危险面前,要求大学生们要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品质。

  与此同时,随着与学长交谈的深入,有利于我们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同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使他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次的实践活动,真的是我们大学生活中一次难得的体验。

  这种实践活动多了,并且能深入下去,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坚韧、顽强的优良品性,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只有满腹经纶,却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在逐渐被社会淘汰,我们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的走上社会,将其应用于其中。

  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仅凭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

  大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所以,希望学校能组织更多类似的社会实践来拓宽我们的视野,同时加深我们对当今国情,社会的了解,从而增强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