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2588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6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docx

管理会计练习题作业答案

第一部分《管理会计》作业答案

习题一

解:

a=2600-7.5×230=875

y=a+bx=875+7.5x

习题二

解:

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31,84560)和(25,71000)

∵b=(84560-71000)/(31-25)=2260(元/件)

a=84560—31×2260=14500(元)

或=71000—25×2260=14500(元)

∴A产品的成本性态模型为:

y=14500+2260x

 

习题三

解:

∴y=a+bx=-535.5948+8.4891x

当机器工时为150千时时,电费总支出数为

y=-535.5948+8.4891×150=737.77(百元)

习题四

(1)b=40000/=0.4

则在高点生产量下:

变动成本=×0.4=56000(元)

固定成本=84000(元)

混合成本=-56000-84000=64000(元)

然后将高低点生产量下的混合成本列出如下:

低点高点

生产量

混合成本5000064000

a=50000-0.35×=15000(元)

混合成本公式为:

y=15000+0.35x

(2)当生产能量为小时时,

混合成本:

y=15000+0.35×=67500(元)

固定成本:

84000(元)

变动成本:

0.4×=60000(元)

制造费用总额=84000+60000+67500=(元)

习题五

(1)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编制的收益表: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减:

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生产成本

销售毛利

减:

销售和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

0

 

80000

 

48000

(2)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收益表: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减:

变动成本

已销产品生产成本(18×16000)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贡献边际

减:

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税前利润

 

16000

 

40000

32000

 

72000

习题六

(1)按完全成本计算法

总成本=8000+5000+8000=21000(元)

单位成本=21000/1200=17.5(元/件)

(2)按变动成本计算法

总成本=8000+5000=13000(元)

单位成本=13000/1200=10.8(元/件)

(3)①按完全成本法计算营业净利润

营业收入=900×50=45000(元)

营业成本=0+21000-17.5*(1200-900)=15750(元)

营业毛利=45000-15750=29250(元)

营业净利润=29250-(2000+3000)=24250(元)

②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营业净利润

变动成本=10.8×900+2000=11720(元)

贡献边际=45000-11720=33280(元)

固定成本=8000+3000=11000(元)

营业净利润=33280-11720=22280(元)

 

习题七

解:

(1)单位变动成本=(6000+4000)/2000+0.4+0.2=5.6(元/件)

单价=5.6/(1-60%)=14(元/件)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2000/2000=6.4(元/件)

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6000+4000)/2000+0.4=5.4(元/件)

(3)依题意,编制的利润表见下表。

(4)因为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中包含固定生产成本200元(2000/2000×200),其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就比变动成本法计人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成本少200元,故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比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多200元。

习题八

(1)÷=3元

(-)×(30+3)=元

(2)(20000-)×30=元

(3)×40-[×(30+3)]-=元

(4)(×40)-(×30)--

=元

习题九

(1)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编制的收益表

项目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销售收入

减:

变动成本

已销产品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

减:

期间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推销及管理费

税前利润

 

40000

60000

20000

20000

20000

60000

24000

36000

20000

20000

-4000

 

48000

72000

20000

20000

32000

(2)略。

习题十

公司

销售收入

总额(元)

变动成本

总额(元)

贡献毛

益率(%)

固定成本

总额(元)

净利或净损

 

 

35

45

50

40

67000

9700

 

20500

-7000

40000

35000

习题十一

解:

填空结果为

(1)108000

(2)60000(3)45%(4)35000

(5)250000(6)175000(7)35%(8)110000

习题十二

1.保本点销售量=/(50-30)=/20=6000(件)

保本销售额=6000×50=(元)

2.安全边际量=7000-6000=1000(件)

安全边际率=1000/7000×100%=14%

3.利润=1000×(50-30)=20000(元)

习题十三

1.

2.

3.销售收入=(+20000)/39.3%=30534.351(元)

习题十四

由成本函数y=50000+0.5x可知,变动成本率为0.5,则:

贡献边际率=1-0.5=0.5。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50000÷0.5=元。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销售额/单价=÷8=12500件

习题十五

解:

(1)本年度销售量=150000+40=3750(件)

下年度销售量降低数额=3750×10%=375(件)

(2)利润降低额=12000×75%=9000(元)

(3)由于固定成本不变,则:

产品单位贡献边际=利润降低额÷销售量降低额;9000÷375=24(元/件)

固定成本=3750×24—12000=78000(元)

(4)下年度保本点销售量=78000+24=3250(件)

习题十六

解:

(1)保本量=450/(30-21)=50(件)

(2)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450+180)/(30-21)=70(件)

(3)设销售量为x,则有:

20%×30x=30x一21X一450

解之得:

x=150(件)

(4)保本量=(450-170)/30-(21+2)=40(件)

设单价为P,则:

350=200p一200X21-450

解之得:

P=25(元)

所以单价应从30元调整到25元。

习题十七

1.方案一,其它因素不变提高售价,可保证目标利润实现。

单价=(+96000+)/3000=16.8(元)

2.方案二:

其它因素不变,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可保证目标利润实现。

单位变动成本=(30000×16-96000-)/30000=9.2(元)

3.方案三:

其它因素不变,降低固定成本,可保证目标利润实现。

固定成本=30000×(16-10)-=72000(元)

4.方案四:

其它因素不变,提高销售量,可保证目标利润实现。

销售量=(96000+)/(16-10)=34000(件)

习题十八

解:

(1)原利润=(6-4)×8000-9000=7000(元)

(2)各因素变动后利润=(5-3)×10000-10000=10000(元)

各因素变动后利润较原利润增加了3000元。

习题十九

根据上述资料,通过计算,华天工厂管理当局可以获得如下信息:

(1)单位贡献边际=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20-26000/400=55(元)

(2)贡献边际率=单位贡献边际/销售单价=55/120=45.83%

(3)贡献边际总额=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55×400=22000(元)

(4)变动成本率=1—贡献边际率=1—45.83%=54.17%

 

习题二十

(1)根据上述资料加以引申,确定各种产品的加权贡献边际率,并编制图表4-3。

综合贡献边际率计算表

摘要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合计

①销售量

②销售单价

③单位变动成本

20

1000

600

40

1250

700

60

3000

2100

④单位贡献边际(②-③)

⑤贡献边际率(④÷②)

⑥销售收入总额(②×①)

⑦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销

售额比重(⑥行甲乙丙÷合计)

⑧综合贡献边际率Σ(⑤×⑦)

400

40%

20000

8%

3.2%

550

44%

50000

20%

8.8%

900

30%

72%

21.6%

 

100%

33.6%

(2)计算全公司的综合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20000/33.6%=59523.81(元)

(3)把综合保本销售额分解为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59523.81×8%=4761.91(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59523.81×20%=11904.76(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59523.81×72%=42857.14(元)

习题二十一

根据获得税前目标利润60000元计算。

根据获得税后目标利润60000元计算。

 

习题二十二

解:

(1)计算损益平衡销售量

(2)计算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预计销售量—损益平衡销售量

=4000-2500=1500(件)

(3)计算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预计销售量×100%=1500/4000

×100%=37.5%

也可通过损益平衡销售额来计算:

(1)

(2)安全边际=预计销售额—损益平衡销售额

=300×400-=(元)

(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预计销售额×100%

=/(400×300)×100%=37.5%

结果表明甲商品的安全边际为1500件或元,安全边际率为37.5%。

习题二十三

解:

(1)计算价格变动前的损益平衡销售量和损益平衡销售额:

损益平衡销售额=损益平衡销售量×单位售价=500×2000=(元)

(2)计算价格变动后的损益平衡销售量和损益平衡销售额:

损益平衡销售额=500×(1—2%)×2222=(元)

(3)销售价格变动对损益平衡销售量和损益平衡销售额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损益平衡销售量的影响=价格变动后的损益平衡销售量—价格变动前的损益平衡销售量=2222—2000=222(件)

价格变动对损益平衡销售额影响=价格变动后的损益平衡销售额—价格变动前的损益平衡销售额=—=88889(元)

即某商品的销售价格降低2%后,使损益平衡销售量由2000件增至222件,增加了222件;损益平衡销售额由元增至元,增加了88889元。

习题二十四

(1)目标利润销售量=(5000+2500)/(8-5)=2500(件)

(2)目前利润=90%×2500×(8-5)-5000=6750-5000=1750(元)

(3)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8-(2500+5000)/2250=4.67(元)

总上结果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5.22元,可实现目标利润2500元。

习题二十五

=120+590+1160+1524+3250+7000=13526(元)

(2)7月份的销售额=0.6×14000+(1-0.6)×13500=13800(元)

习题二十六

解:

(1)采用高低点法

产量高点:

250低点:

150△x=100

总成本高点:

低点:

97500△y=52500

b=△y/△x=52500/100=525(元/台)

代入高点a=-525×250=18750(元)

预测计划年度产品的总成本=(18750+525×300)/300=587.5(元)

(2)单位成本=1300×0.03+650×0.07+680×0.15+550×0.25+600×0.5=609(元)

(3)总成本=×0.03+150×650×0.07+200×680×0.15+220×550×0.25+250×600×0.5=(元)

习题二十七

解:

(1)根据算术平均数法计算公式:

7月份啤酒的预测销售量=

(2)根据加权平均数法的计算公式

7月份的啤酒预计销售量=[(65×0.01)+(68×0.04)+(70×0.08)+(75×0.12)+(85×0.25)

+(90×0.5)]=84.22(千箱)

(3)根据指数平滑法计算公式:

7月份啤酒预计销售量=0.6×90+(1-0.6)88=54+35.2=89.2(千箱)

习题二十八

解: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得出:

本年贡献边际=利润+固定成本=10000+25000=35000(元)

单位贡献边际=35000÷20000=1.75(元/件)

下年预计贡献边际=1.75×25000=43750(元)

预计下年利润额=43750—25000=18750(元)

习题二十九

解:

(1)依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各年的贡献边际和利润:

2003年的贡献边际=50×12000=600000(元)

2003年的利润=600000—300000=300000(元)

2004年的贡献边际=40×12500=500000(元)

2004年的利润=500000—350000=150000(元)

2005年的贡献边际=55×12000=660000(元)

2005年的利润_--660000—400000=260000(元)

2004年的经营杠杆系数=600000÷300000=2

2005年的经营杠杆系数=500000÷150000=3.33

(2)预测的2006年的经营杠杆系数=660000+260000=2.54

(3)预测的2006年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5%x2.54=127%

预测的2006年利润额=260000×(1+12.7%)=293020(元)

习题三十

解:

26.225%×2000-15.7%×2000-22000×6%×15%=12.5(千元)

习题三十一

解:

限制条件是生产能力剩余,见下表:

产品甲

产品乙

产品丙

单位产品贡献边际

单位产品需用机器小时

每机器小时提供的贡献边际

12

3

4

6

1

6

4

0.5

8

∴应增产丙产品

习题三十二

解:

解:

生产甲产品可生产:

15000/120=125(件)

甲产品单位贡献边际为:

180-120=60

甲产品的贡献边际=60×125=7500(元)

乙产品生产产量可达:

15000/60=250(件)

乙产品单位贡献边际=120-80=40

乙产品的贡献边际总额:

40×250=10000(元)

所以,生产乙产品比较有利。

习题三十三

解:

Ⅰ.若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不应停产。

若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且转移后创造的利益大于元,则应停产,否则不应停产。

Ⅱ.设订单量为x,那么有:

差别收入=11·x

差别成本=10x+10000,差别损益=11x-(10x+10000)=x-10000

若订单量大于10000件,那么可以接受,否则不应接受。

Ⅲ.差别收入=(15-12)×80000=(元)

差别成本=1×80000+30000=(元)

差别损益=-=(元)

深加工方案可行。

习题三十四

解:

固定成本60000元是无关成本。

接受追加订货的相关收入等项目如下:

相关收入:

49×2500=(元)

相关成本:

①增量成本:

46×2500=(元)

②专属成本:

租金3000元

③机会成本:

3000×10%=300(元)

相关损益:

--3000-300=4200(元)

不接受追加订货则无其它任何收益,接受追加订货可多4200元收益,所以,应接受。

习题三十五

解:

解:

①依题意,因为特殊定价3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且企业剩余生产能力为5000÷2.5=2000(个),正好满足客户订单2000个的要求。

所以可以接受此项订货

可多获利润:

(30-20)×5000/2.5=20000(元)

②根据题意,编制差别损益分析表如下:

接受追加订货

拒绝并出租设备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30×2000=60000

20×2000=40000

15000

相关损益

+20000

+15000

∴仍可接受追加订货

习题三十六

解:

根据题意,编制:

差别损益分析表

喷漆

直接出售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专属成本

 

23000

0

0

0

+

+

 

差别损益

+

所以,应喷漆后出售。

习题三十七

解:

A产品相关产量=1000/(1+4)×1=200(吨)

编制A联产品差别损益分析表

进一步加工

直接出售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追加变动成本

专属固定成本

5×200=1000

900

2×200=400

500

2×200=400

0

0

0

+600

+900

 

差别损益

-300

∴A联产品不应进一步加工。

习题三十八

解:

a1=6000a2=0b2=5b1=4.5

所以=(a1-a2)/(b2-b1)=(6000-0)/(5-4.5)=12000(件)

分析:

在该配件全年需要量为0-12000件之间时,应安排外购,超过12000件时,应自制为宜。

习题三十九

解:

外购成本=40×5000=(元)

自制成本=20×5000+40000+28000=(元)

所以应选择自制。

习题四十

解:

A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120-60=60(元)

B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100-40=60(元)

C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50-20=30(元)

∴单位机器工时提供的A产品贡献边际=60÷30=2(元/机时)

同理,B产品:

60÷25=2.4(元/机时)

C产品:

30÷12=2.5(元/机时)

由此,应选择生产C产品。

习题四十一

解:

该题可直接套用书上公式,也可通过设方程求解,设600件以内的成本分界点为x1,600件以上的成本分界点为x2,则

(4+2+2)x1+1600=12x1

(4+2+2)x2+1600=10x2

解之,x1=400x2=800

则在600件以内时,当需要量小于400件时,用外购方式,当需要量大于400件时,自制。

在600件以上时,当需要量小于800件时,用外购方式;当需要量大于800件时,自制。

习题四十二

解:

依题意

完全成本法下的价格=70/(1-30%)=100(元/件)

变动成本法下的价格=60/(1-40%)=100(元/件)

习题四十三

解:

单位变动成本=10×(1—20%)=8(元/件)

(1)依题意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9-8)=8000(件)

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件小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件,所以不应调低价格。

(2)依题意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000/(12-8)=2000(件)

因为最大生产能力7000件和预计可实现销售3000件均大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2000件,所以应调高价格。

习题四十四

解:

①设普通车床与万能车床加工的成本分界点为x1

则6x1+500=4x1+2000

∴x1=750(件)

②设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成本分界点为x2

6x2+500=3x2+5000

x2=1500(件)

③设万能车床与数控车床加工的成本分界点为x3

则4x3+2000=3x3+5000

∴x3=3000(件)

判析,当需要量<750件时,应选普通车床

当750<需要量<3000件时,应选万能车床

当需要量>3000件,就选数控车床

如万能车床已有其他任务,则需要量<1500件,应选普通车床,

需要量>1500件,应选数控车床。

习题四十五

解:

收自当月销售现金:

90,000×1×60%=54,000

收自上月销售的现金:

100,000×1×30%=30,000

收自前月销售的现金:

80,000×1×8%=6,400

五月份共收现金:

90,400(元)

习题四十六

解:

销售量(件)

40000

36000

44000

销售收入(千元)

1,800

1,620

1,980

减:

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千元)

800

720

880

直接人工(千元)

400

360

440

变动性制造费用(千元)

200

180

220

变动性销售费用(千元)

20

18

22

变动成本合计

1,420

1,278

1,562

贡献边际(千元)

380

342

418

减: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千元)

300

300

300

固定性管理费用(千元)

50

50

60

固定成本合计

350

350

350

税前经营利润(千元)

30

-8

68

 

习题四十七

制造费用弹性预算单位:

直接人工工时

3000

4000

5000

6000

变动性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

物料费

维护费

水电费

小计

固定性制造费用

间接人工

折旧费

维护费

水电费

小计

制造费用合计

300

450

240

360

1350

3000

4800

2000

800

10600

11950

400

600

320

480

1800

3000

4800

2000

800

10600

12400

500

750

400

600

2250

3000

4800

2000

800

10600

12850

600

900

480

720

2700

3000

4800

2000

800

10600

13300

习题四十八

1.支付贷款利息的计算:

第二季度:

20000×10%×6/12=1000(元)

第三季度:

25000×10%×9/12=1875(元)

第四季度:

16000元10%×1=1600(元)

2.编制下年度现金预算如下:

 

现金预算单位:

季度1234全年

期初现金金额1100019650213001267511000

加:

销售现金收入52000920009100085000

现金收入合计6300097675

减:

现金支出

直接材料141001640018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