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2597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docx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工作报告

基础医学院二○一一年度工作报告

高天明

(2012年1月13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基础医学院党委作2011年工作总结,布置2012年的主要工作任务。

第一部分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一年来,全院师生紧紧围绕学院“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以“建设国内领先的基础医学院”为奋斗目标,上下团结,务实工作,基本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在一些关键指标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学院全面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一、教学工作稳定发展

2011年我院共承担77门共21726计划学时本专科生课程教学,17门共3296学时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

毕业本科生111名,授予学士学位109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名列全校第二;毕业硕士研究生87人,其中76人已获硕士学位;毕业博士研究生34人,18人已获博士学位。

稳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受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主持起草制定了全国基础医学专业规范。

这是我校首次起草制定此类全国指导性文件,表明了我校在全国基础医学教育领域的较高地位。

主持设计完成了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实验技术)、临床医学(病理学方向)、生物信息学4个专业的课程修订工作,建成了生物信息学教学实验室,创设了生物信息学论坛。

生物信息学专业2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一等奖。

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成功举办了学校第一届“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及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建设项目基金100万元资助和国家支援地方高校共建项目——基础医学创新平台建设200万元资助,为进一步推进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积极推动“教授上讲台”活动,知名专家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有了进一步提高。

赵克森教授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

高天明教授荣获广东省“教学名师”奖。

邹仲之、姜勇、罗深秋教授分别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正式出版发行。

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丁彦青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赵亮获201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这是我校也是我院获得的第3篇“全国优博”,获奖数量居于全国各大院校基础医学院前列。

丁彦青、高天明教授各指导的1名博士毕业生荣获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针对基础学科研究生招生质量不高的现状,立足本院本科生源,加大免推生比例,开展了“大一新生校园行”、“大二研之行”、“大三走进实验室”、实习双选会等学习交流活动,收到较好效果,应届毕业生志愿推免和报考本校研究生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法医司法鉴定中心获批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也是基础医学类唯一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二、科研成果取得重要突破

科研经费再创新高。

2011年我院共申报获得各类经费4787.5万元。

其中,获科研课题64项,经费4251.5万元,人才建设类项目14项,经费416万元;条件和平台建设项目1项,经费120万元。

今年,我院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经费总额1142万元。

病理学系连续6年获得5项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延续了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数为该学科历年之最。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全年共获各类经费1366万元,组织引进了我校第一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原创性抗炎药物研发团队”,总经费2000万元,已到位经费650万元,姜勇教授参与的973项目获2+3滚动支持,经费总额272万元;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徐湘民教授牵头成功申报“863”课题1项,是我校第一位“863项目首席科学家”,同时作为项目牵头人获得我校第一个“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经费总额1119万;高天明教授牵头成功申报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经费300万元,这也是我校第二个“长江学者创新团队项目”;黄文华、肖中举教授分别作为核心成员参与“863”项目1项;张文清、朱心红各获973课题分题1项。

科研论文产出范围更广。

今年我院以南方医科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共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69篇(不含Epubaheadofprint论文),论文影响因子总计227分,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论文6篇(另有Epubaheadofprint论文2篇)。

学院各学科对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更加重视,发展渐趋平衡,病理学、免疫学、人体解剖学、医学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肿瘤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等科室均发表了5篇以上SCI(或EI)论文。

病理学系全年发表SCI论文13篇,总影响因子共59分,并囊括了学院影响因子大于7.0的全部4篇论文,其中张文丽讲师为共同第一作者、丁彦青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与中科院生化所合作在CellRes.发表论文1篇,影响因子9.417;免疫学教研室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论文2篇;组织胚胎学教研室论文发表有质的提高,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2篇影响因子超过5.0(均为Epubaheadofprint,未计入今年统计总量)。

科技成果取得重要突破。

高天明教授科研成果“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新靶点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今年全国共有36个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其中医学领域仅有2项获奖。

该奖项实现了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上“零”的突破,填补了我校在国家科技“三大奖”上的空白,体现了我校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

徐湘民教授科研成果“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分析及其在临床和人群预防中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该科研团队继上世纪九十年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后获得的第二项国家级奖励,充分表明该学科团队在全国地贫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肖中举教授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高天明和梅林教授课题组合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论文被评为2010学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平台建设和国际科研合作快速发展。

学院所属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考核评估。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牵头申报的“广东省重大道路交通伤急救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厅立项资助。

张文清教授领衔的斑马鱼模式生物实验室被评为省教育厅“人类重大疾病斑马鱼模型与药物筛选重点实验室”。

同时,该实验室继去年成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后,今年又被推荐为国家科技部重点培育项目。

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肿瘤研究所等科室与国内外知名教授和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研究生。

全年共邀请40余位知名专家教授到我校讲学、评审和参与研究生毕业答辩,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三、学科人才建设成效明显

青年人才培养进步显著。

朱心红、白晓春教授被聘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朱心红、李建明、梁莉等青年学者作为通讯作者开始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影响因子7.0以上的科研论文。

在广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专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评选中,我院梁莉、林洁、廖雯婷和袁春华4名青年教师获得资助。

在学校“国家杰青培育计划”评选中,我院赵亮、廖雯婷、方唯意顺利增选入库,至此我院共有9人入选,占全校总入选人数一半以上。

学院更加注重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中青年优秀人才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优秀人才引进成效显现。

组织引进了我校第一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原创性抗炎药物研发团队”。

从国外和香港地区引进唐杰、张译月、赵存友、刘强4名优秀青年人才,有效地改善了相关学科的人才队伍状况。

为推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经姚开泰院士举荐,我院特聘岗位教授湛凤凰博士接替姚院士担任肿瘤研究所所长,并引进彭白露博士协助工作,为该所的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有生力量。

四、科技开发工作发展迅速

全院广大教师科技产业开发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开发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司法鉴定中心业务继续大幅增长。

全年受理鉴定业务8600余宗,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1128万元,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中心还与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合作成立了交通事故鉴定技术研究所,填补了我省在该鉴定领域的空白,成为中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病理诊断中心顺利开业。

运营半年以来,共接诊63000余例,为150余家合作医院提供了优良可靠的病理诊断服务。

地贫诊断与研发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与广西签订了地贫防治技术合作协议,成为“广西地贫防治计划实验室技术骨干培训基地”,联合建立了“地中海贫血防治联合实验室”,徐湘民教授被聘为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专家组副组长。

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转让和合作开发。

细胞生物学教研室曾位森副研究员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肥降脂的转化体及其制备方法”成功转让。

免疫学教研室有关科研成果分别与广州两家生物制药公司开展合作研发和产业化合作。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与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就“缺失型a地贫基因诊断试剂盒”的技术转让与销售提成达成协议。

五、党建和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学院领导对点进行了点评。

开展了“结合实际学标准,立足岗位当先锋”主题活动。

杨海文书记代表学校在全省教育工委学习座谈会上进行了发言。

落实年度党建工作规划,积极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学校党支部学习班,举办了基础医学院第一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以实地考察和现场讨论的形式增强支部书记的荣誉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学校“七一”创先争优表彰活动中,我院病理学系党支部被省教工委表彰为“先进党支部”,赵彤教授、罗深秋教授和博士生杨林3人被评为学校“模范党务工作者”,徐湘民教授被评为“爱岗敬业模范共产党员”,2009级博士生张超被评为“品学兼优模范共产党员”。

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全年共发展党员27名。

圆满完成校庆工作任务。

在学校60周年校庆活动中,我院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组织了教师和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展现了我院良好的精神风貌。

法医司法鉴定中心和华银病理诊断中心共捐款23万元。

校庆期间,我院知名专家教授积极参与校庆宣传报道,共有4人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典型代表接受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开采访。

同时,学院回顾总结了我院转制以来主要工作成就,制作了6版12幅宣传栏,校庆期间在各个活动场所重点展出,宣传效果良好,受到学校领导和宣传机关的一致肯定。

学院学生创作的舞蹈作为各二级学院推荐的唯一节目在校庆6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出,展现了新时代南医学子的风采。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素质教育活动。

在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关爱留守儿童、到敬老院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组织开展了“基础讲坛”等各项励志、学术、文化、职业指导讲座和竞赛,2008级临床病理学专业陈述同学获评为2011年“益暖中华校园公益之星”。

2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91人获得社会团体及校级奖学金,59人评为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在充分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离我们“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国内领先的基础医学院”的目标还有显著的差距,与国内同类优秀院校相比在不少方面还凸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青年拔尖人才显著不足。

中青年拔尖人才队伍是学院发展潜力的主要体现。

学院今年在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上有一定起色,但发展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学院已连续8年没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不但与国内甚至省内的一流院校横向比较差距显著,甚至与我院自身在本世纪初的青年人才发展形势纵向相比都有较大落差(2000—2003年4年间我院共有3人获评国家杰青),青年人才培养形势不容乐观。

以科研工作考察,现有3个杰青领衔的学科和团队获取的科研和条件建设经费近年一直高居全院的50%以上,主要的大课题和国家级重要科研成果也都由他们获得,这充分说明了杰出青年人才对学科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也说明我院拔尖人才的缺乏。

具体到学科,病理学、神经生物学等学科青年人才发展较好,基本上中级职务以上教师均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整体水平较高,但放到全国范围比较,也同样面临拔尖青年人才缺乏的瓶颈。

2、有特色和高水平的学科不多。

与国内优秀院校的学科相比,我院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在整体实力上还有一定差距,有影响力的二级学科也不多,少数学科还存在人才队伍老化和结构不太合理等重大瓶颈问题,申报国家重点一级学科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生物学一级学科刚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整体实力还不强,展开二级学科不多,更需更大努力。

3、科研工作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

学院全年发表SCI论文数量同比有所增加,但没有完成“发表影响因子10.0以上的论文2-3篇”的年度工作目标,即使是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也只有6篇,论文发表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提高。

现有重点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水平还不高,尚不具备整合冲击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

学科间、课题组间科研合作意识不强,组建长期稳定的大型科研团队还比较困难,在独立承担和牵头申报973、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等国家级重大课题存在一定的缺陷。

4、招生和教学质量需要继续加强。

针对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在立足本校本院提高研究生招生优质生源比例的同时,需要各个学科、每位教师共同努力,继续采取措施不断扩大国内优秀高校生源报考比例;专家教授需要充分认识研究生生源对我院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放低身段,面对面亲自做研究生招生工作。

“教授上讲台”授课比例还不够高。

广大教师主动参与本科生课堂外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部分2012年主要工作要点

一、加强学科人才建设,力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突破。

整合资源,申报基础医学为国家及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继续加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国家重点学科、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全校基础医学一级学科资源,力争在国家及省级重点一级学科评比中实现突破。

做好第四期省“211”工程项目的申报工作。

拓宽渠道,加大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创造条件,积极推荐申报“国家杰青”,力争在2012年实现突破。

充分利用广东省有利的政策条件,积极物色和主动延揽国外优秀青年人才,力争全年引进3-5名。

鼓励更多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改善我院科研人才队伍结构。

加大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留学深造的力度。

积极稳妥,调整充实部分学科带头人队伍。

积极稳妥地进行学科带头人新老交替,大力倡导伯乐精神,鼓励让贤的气魄,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选拔优秀青年人才等措施,将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推到更重要的学科带头人岗位,不断增强学科内部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二、稳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推进本科生教学改革。

稳定现有4个本科专业及招生规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和第一志愿录取率。

继续做好基础医学专业规范的修订和生物信息学专业课程改革,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思想。

以卓越创新班生理学课程为试点,压缩课堂讲授时间,开展以PBL教学模式为主多形式教学,加强理论课与实验课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结生理学、组织胚胎学课程招标试点的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学科进行推广,让更多有实力、有能力的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推动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利用学校岗位设置与职务聘用工作的时机,制定教学系列与研究系列不同的岗位职责,规定副高职称以上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最低课时,以法规形式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质量。

着眼学院本科毕业生良好的研究生生源,继续做好一、二年级等低年级本科生的宣传宣讲工作,动员更多的毕业生报考我院研究生。

通过多渠道工作,在推免生录取、硕博连读以及研究生待遇等方面争取学校更大支持。

将我院优秀的科研条件和基础与附属医院良好的临床资源相结合,以研究课题为纽带,推行基础与临床教学双导师制度,总结我院部分科室好的做法和经验,真正实现基础和临床的实质性结合,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品牌质量。

积极申报“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在已制定的自设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充实内容,切实提高培养质量。

三、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大力提升科研工作层次。

加强课题申报组织。

充分发扬近年来学院在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中的成功经验,严格落实申报标书的“学科把关”和“学院初审”两个环节,提高申报项目中标率。

争取获得国家级科研基金课题30项以上,并争取2-3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力争在“国家杰青”申报上取得新的突破。

营造更好学术氛围。

在总结今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年度汇报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营造更加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

组织“基础医学院学术周”活动。

集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学院的岗位教授、名誉教授来校讲学交流,开展课题项目执行评议等活动,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促进老师间的联系,不断提升学术活动的规模、层次,形成自身的学术品牌和工作氛围。

继续做好学院年报的汇集出版工作,不断充实内容,提高质量。

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学院将利用有限的资金,以《SCI论文专项资金奖励管理办法》为指引,引导优秀科研成果的产出,力争全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影响因子10.0以上的论文2篇以上。

做好相关学科科研成果申报工作,力争组织优秀的科研成果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

四、加强产业开发力度,着力挖掘科技开发项目。

继续加强法医司法鉴定中心建设。

以科技开发带动该学科发展,增强学科内涵建设。

物色引进中青年优秀学术带头人,充实教师队伍。

力争全年鉴定收入达到1200万元以上。

推动临床病理与遗传学检测基地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华银病理检测中心的作用,为临床病理学本科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资源。

配合华银公司,不断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占领更大市场,加快品牌形成。

继续做好广西地贫防治计划实验室技术骨干培训,充分利用自身在国内地贫领域研究和诊断领域的领先地位,提高地贫早期诊断在广东省医疗覆盖面,并在项目立项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加快有关地贫诊断试剂的研发,争取早日取得经济效益。

鼓励新创科技开发实体。

继续鼓励各学科和个人运用自身的人力、科研和技术优势,通过引资、合资和争取政府投资等多种形式创办科技开发实体或进行技术转让,实现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和工作幸福感。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和谐学院建设。

大力加强学科党支部建设。

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

设立党建专项工作经费,举办第二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

加强青年党员的发展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吸引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

继续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学院机关正规化建设。

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对外交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增强工作预见性、计划性和统筹性,提高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

加强院务公开和学院网站建设,多渠道、多形式接收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年轻教师意见反馈,着眼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他们在和谐学院建设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