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032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docx

完整版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doc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试题汇总

 

2000年7月20日

 

实验操作试题

 

(二)有机化学

 

3,3-二甲基-2-丁酮的制备与纯度测定

 

选手编号

注意事项:

1.实验竞赛时间为5.5小时,每超时10分钟扣10分,6小时内必须完成,请合理安

排时间。

2.详细阅读实验内容和步骤,规范操作。

若制备失败,可向监考老师索取原料重做,但要扣20分。

3.需监考老师签字的,考生务必主动配合,未签字者无效。

伪造数据者以零分计。

4.实验结束将产品及实验报告(包括试题)交给监考老师,并清洗所用的仪器和整理台面,经监考老师签字后方可离开考场。

5.废弃物应投放于指定的容器内。

6.实验过程中请注意安全(本实验使用的HgCl2有毒,勿用手接触,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报告监考教师)。

 

一.实验内容:

7.产品的合成:

以丙酮为原料,在金属镁作用下生成频呐醇,经重排反应制得粗产品,再经蒸馏得到3,3-二甲基-2-丁酮纯产品,计算产率。

8.产品纯度测定:

测量产品的折光率,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产品的纯度。

9.在竞赛时间内完成实验报告。

 

二.主要仪器,试剂及材料

 

1.主要仪器:

标准磨口仪器

2

抽滤瓶(布氏漏斗)

1

煤气灯

2

烧杯400mL,250mL,150mL

各一个

升降台

2

锥形瓶50mL,100mL,250mL

各一个

铁架台

3

量筒10mL,100mL

各一个

水浴锅

1

玻璃棒

1

烧瓶夹

3

药匙

1

机械搅拌器

1

水泵

2

台(公用)

分液漏斗(125mL)

1

气流烘干机

2

台(公用)

滴液漏斗(125mL)

1个

台秤

2

台(公用)

温度计(100,250)

各一支

阿贝尔折光仪

1

台(公用)

橡胶管

5

不锈钢药匙

1

无水氯化钙干燥管

1

气相色谱(在328,404房间)2

台(公用)

 

2.试剂及原料

 

金属镁

化学纯

无水氯化钙

分析纯

分析纯

浓硫酸

分析纯

丙酮

分析纯

沸石

氯化汞

分析纯

 

3.原料及产品的主要性质

 

性质

溶解度

分子量

比重

熔点

沸点

状态

物质

金属镁

24.08

粉末

丙酮

58.08

0.7910

-94

56.5

无色液体

80.2

0.8786

无色液体

X

3,3-二甲基-2-丁酮

100.16

0.8010

-52.5

106

无色液体

X

 

三.实验步骤:

1.频呐醇的制备:

 

向安装有机械搅拌器,回流冷凝管(顶端带有无水CaCl2干燥管)及滴液漏斗的干燥的

250mL三口瓶中,加入

4g镁粉(由教师定量供给

)和50mL干燥苯。

4.5g

氯化汞溶于

35mL

干燥丙酮并加入到滴液漏斗中。

在搅拌条件下将滴液漏斗中

1/2

的液体加入到三口瓶中,

应立即开始,溶液变混浊,如反应过于激烈则将烧瓶置于冷水浴中冷却

[注意该反应为放热

反应,一旦反应开始,即使不加热也能激烈进行,

若在数分钟内仍不回流,

可水浴加热至沸

腾引发

]。

其余丙酮溶液逐渐加入,滴加速度以维持适当的回流速度为宜。

滴加完毕

水浴

加热维持沸腾状态

1小时。

将10mL水加入滴液漏斗中并滴加入三口瓶,然后水浴加热,使反应混合物在搅拌条件

下沸腾

30分钟,以便使醇镁化物转化成频呐醇和氢氧化镁沉淀。

将该溶液(约

50℃)过滤,

并用少量丙酮洗涤固体氢氧化镁,滤液转移至烧瓶,蒸去多余的丙酮和苯,使总体积剩下

1/3,然后加入

8mL水。

在充分冷却下,并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频呐醇水合物先呈油状析出,

之后立即固化,抽滤得到白色固体频呐醇水合物粗品。

2.3,3-

二甲基

-2-

丁酮的合成

向100mL的烧瓶中加入

40ml

水,10mL浓

H2SO4,加入上述的固体频呐醇水合物,

装上回

流冷凝管,加热沸腾

15分钟,注意观察其变化。

换成蒸馏装置蒸馏,直到无油状

3,3-

二甲

基-2-丁酮馏份馏出为止。

分出馏出液中上层的3,3-二甲基-2-丁酮,用CaCl2干燥后,蒸馏精制,收集104-108℃的馏份。

3.3,3-二甲基-2-丁酮的纯度鉴定

将所得的产品用阿贝尔折光仪检测纯度:

1.分开直角棱镜,用镜头纸沾少量乙醇或丙酮轻轻擦洗镜面。

2.待乙醇或丙酮挥发后,加一滴产品关闭棱镜。

3.调节反光镜使镜内视场明亮,转动棱镜直到镜内观察到有界限或出现彩色光带;若出现彩色光带,则调节色度,使明暗界限清晰,在转动直角棱镜使界限恰好通过+字交叉点,记录读数与温度。

4.使用完毕后,用丙酮或95%乙醇洗净镜面,待干以后再关闭上棱镜。

5.将产品送到指定的实验室(328,404)做色谱分析。

 

实验报告

 

选手编号

 

实验名称:

 

反应方程式:

 

实验步骤:

 

步骤现象记录

 

结果与收率:

 

1.1.产品颜色:

 

2.2.产品重量:

 

3.3.折光记录数据:

 

4.4.产品收率计算:

 

监考教师签字___________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笔试试卷及答案

 

2000.7.18

 

选手编号

 

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

 

核分人

 

_________

 

答题卡

 

1

A2D3A4C5B1C2C3C4A5C

 

6

D

7

A8

C9

B10

C

6

A7

B8

A9

D10

B

11

D

12

C

13

C

14

B

15

B

11

D

12

C

13

D

14

C

15

C

16

B

17

B

18

C

19

D

20

B

16

C

17

D

18

B

19

A

20

B

 

21

B22C23D24C25C21C22C23B24D25B

 

得分评分人得评分

分人

 

1

B2B3B4C5B1B2A3B4AC5ABD

 

6

A

7

B

8

A

9

C

10

B

6

ABD

7

A

8

B

9

B

10

D

11

A

12

D

13

C

14

B

15

A

11

B

12

B

13

B

14

ABD

15

B

16A

17

B

18

C

19

A

20

B

16

C

17

C

18

D

19

B

20

C

 

21A

22D23D24A25B

21C

22B23C24A

25B

 

得分评分人得评分

 

分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25分)

 

1.下列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PbCrO4(B)Ag2CrO4(C)BaCrO4(D)CaCrO4

 

2.向酸性K2Cr2O7溶液中加入H2O2,却未观察到蓝色物质生成,其原因肯定是

(A)未加入乙醚,因CrO5与乙醚的加合物为蓝色

(B)未加入戊醇,因CrO5萃取到戊醇中显蓝色

(C)未将溶液调至碱性,因CrO5在酸性介质中分解

(D)因K2Cr2O7和/或H2O2浓度过稀

 

3.实验室配制洗液,最好的方法是

(A)向饱和K2Cr2O7溶液中加入浓硫酸(B)将K2Cr2O7溶于热的浓硫酸

 

(C)将K2Cr2O7溶于1:

1硫酸(D)将K2Cr2O7与浓硫酸共热

 

4.滴加0.1mol/LCaCl2溶液没有沉淀生成,再滴加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

液是

(A)Na3PO4(B)Na2HPO4(C)NaH2PO4(D)以上三种溶液均

 

5.从滴瓶中取少量试剂加入试管的正确操作是

(A)将试管倾斜,滴管口贴在试管壁,再缓慢滴入试剂

(B)将试管倾斜,滴管口距试管口约半厘米处缓慢滴入试剂

(C)将试管垂直,滴管口伸入试管内半厘米再缓慢滴入试剂

(D)将试管垂直,滴管口贴在试管壁,再缓慢滴入试剂

 

6.制备下列气体时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的是

(A)高锰酸钾晶体与盐酸反应制氯气

(B)块状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C)无水碳酸钾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D)块状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备硫化氢

 

7.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欲使氯气纯化则应依次通过

(A)饱和氯化钠和浓硫酸(B)浓硫酸和饱和氯化钠

(C)氢氧化钙固体和浓硫酸(D)饱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

 

8.使用煤气灯涉及的操作有打开煤气灯开关关闭空气入口擦燃火柴

点燃煤气灯调节煤气灯火焰。

点燃煤气灯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B)(C)(D)

 

9.能将Cr3+和Zn2+离子分离的溶液是

(A)NaOH(B)NH3H2O(C)Na2CO3(D)NaHCO3

 

10.下列配制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SnCl2溶液:

将SnCl2溶于稀盐酸后加入锡粒

(B)FeSO4溶液:

将FeSO4溶于稀硫酸后放入铁钉

(C)Hg(NO3)2溶液:

将Hg(NO3)2溶于稀硝酸后加入少量Hg

(D)FeCl3溶液:

将FeCl3溶于稀盐酸

 

11.由二氧化锰制锰酸钾,应选择的试剂是

(A)王水+KCl(B)Cl2+KCl

(C)浓H2SO4+KClO3(D)KOH+KClO3

 

12.向酸性的KI溶液中滴加过量的H2O2有灰黑色沉淀生成,不能使该沉淀消失

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碘化钾溶液(C)稀硝酸(D)次氯酸钠溶液

 

13.将少量KMnO4晶体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在煤气灯上小火加热一段时间后冷

却至室

温,逐滴加入水,最先观察到溶液的颜色是

(A)粉红(B)紫色(C)绿色(D)黄色

 

14.将新生成的下列化合物在空气中放置,颜色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

(A)Fe(OH)2(B)Ni(OH)2(C)Mn(OH)2(D)Co(OH)2

 

15.与浓盐酸作用有氯气生成的是

(A)Fe

O

3

(B)PbO

3

(C)SbO

3

(D)BiO

3

2

2

2

2

 

16.向Hg2(NO3)2溶液中滴加氨水时,生成物的颜色为

(A)棕色(B)灰黑色(C)白色(D)黄色

 

17.下列配离子中,肯定不为蓝颜色的是

(A)Cu(NH)

2+

(B)Co(NH)

2+

(C)Ni(NH

2+

(D)Co(SCN)

2-

34

36

3

6

4

 

18.向K2Cr2O7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的颜色为

 

(A)蓝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19.下列化合物中,在6moldm-3NaOH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Mg(OH)2(B)Mn(OH)2

(C)Fe(OH)2

(D)Cu(OH)2

 

20.向澄清Na2S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沉淀生成,则该沉淀是

(A)NaS

(B)S

(C)NaS

(D)SCl

4

2

2

2

3

 

21.将下列混合物装入干燥试管中,在煤气灯上加热能得到黑色产物的是

(A)KNO

3

+NaCO

3

(B)KNO

3

+CuSO

2

4

(C)KNO3+Cr2O3

(D)KNO3+ZnSO4

 

22.将浓硫酸与少量

 

KI

 

固体混合,还原产物主要是

(A)SO2(B)H2SO3(C)H2S

23.下列氢氧化物中,在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Zn(OH)2(B)Cu(OH)2(C)Co(OH)2

(D)I2

 

(D)Fe(OH)2

 

24.下列试剂不能鉴别SnCl2和SnCl4溶液的是

(A)HgCl

2

(B)溴水

(C)NaOH

(D)(NH)

S

42

 

25.向Ag(S2O3)23-中通入过量的Cl2,生成的沉淀是

(A)S(B)Ag2SO4(C)AgCl(D)Ag2S2O3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25分)

 

1.1.体积比为1:

2的HCl其摩尔浓度为

(A)2mol/L(B)6mol/L(C)4mol/L(D)3mol/L

 

2.Fe(OH)3沉淀完后过滤时间是

(A)放置过夜(B)热沉化后(C)趁热(D)冷却后

 

3.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是

(A)冷水(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C)热的电解质溶液(D)

热水

 

4.重量分析中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的滤纸是

(A)

(C)

慢速定量滤纸(B)快速定性滤纸

慢速定性滤纸(D)快速定量滤纸

 

5.用洗涤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是

(A)混晶共沉淀杂质(B)包藏共沉淀杂质

(C)吸附共沉淀杂质(D)后沉淀杂质

 

6.现欲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实验室提供下列物质,最好应选择

(A)

(C)

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9O4)(B)草酸(H2C2O4?

2H2O)

苯甲酸(C6H5COOH)(D)甲酸(HCOOH)

 

7.称取一定量无水碳酸钠溶解后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量取25ml用以标

定盐酸,

容量瓶和移液管采取的校准方法是

(A)(A)容量瓶绝对校准(B)容量瓶和移液管相对校准

(C)移液管绝对校准(D)不用校准

 

8.碘量法测定铜主要误差来源是

(A)I-的氧化和I2的挥发

(B)淀粉强烈吸附I2

(C)I2被吸附在CuI上,终点颜色很深不易观察

(D)KSCN加入过早

9.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是

(A)纯物质(B)标准参考物质(C)组成恒定的物质

(D)组成一定、纯度高、无副反应、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10.配制KMnO4溶液时应选择的方法是

(A)(A)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试剂溶于水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体积,保存于棕色瓶

中。

(B)(B)称取一定量的固体试剂加入需要体积的水后加热煮沸1小时,用微

孔玻璃漏斗

过滤后贮存于棕色瓶中

(C)(C)称取一定量固体试剂溶于一定量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中,加少许Na2CO3贮存于棕色瓶中

(D)(D)称取一定量固体试剂加入少量硫酸,加热80℃左右使其溶解,贮存于棕色瓶中

 

11.用于滴定操作的锥形瓶需事先进行的处理是

(A)水洗后干燥

(C)用被滴定溶液洗几次后干燥

 

(B)用被滴定的溶液洗几次

(D)用蒸馏水洗几次

 

12.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所属误差是

(A)过失误差(B)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D)随机误差

 

13.某混合碱先用HCl滴定至酚酞变色,耗去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耗去

V2ml,

已知V1

(A)NaOH—NaCO

3

(B)NaCO

3

(C)NaHCO

3

(D)

2

2

NaHCO3—Na2CO3

 

14.用K2Cr2O7滴定Fe2+时,加入硫酸—磷酸混合酸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提高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C)降低计量点前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D)在有汞定铁中有利于形成Hg2Cl2白色沉淀

 

15.碘量法中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其应加入的时间是

(A)滴定开始时加入(B)滴定一半时加入

(C)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D)滴定至I3-的棕色褪尽,溶液呈无色时加入

 

16.碘量法测定铜时,加入

 

KI

 

的作用是

(A)氧化剂

络合剂

掩蔽剂

(B)沉淀剂

指示剂

催化剂

(C)还原剂

沉淀剂

络合剂

(D)缓冲剂

络合掩蔽剂

预处理剂

 

17.在实验室里欲配制较为稳定的SnCl2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A)将SnCl2溶于Na2CO3溶液中,并加入少量的锡粒

(B)将SnCl2溶于新煮沸并冷却的纯水中

(C)将SnCl2溶于HAC,并加入少许Zn粉

(D)将SnCl2溶于HCl中,并加入少量的锡粒

 

18.标定KMnO4时,为提高反应速度要加热,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应该加入

的酸是

(A)HCl

(B)HSO

(C)HNO

3

(D)HAc

2

4

 

19.用K2Cr2O7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时,I2挥发了,对标定结果影响是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判断

 

20.以HCl标准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对结果的影响

(A)偏低(B)偏高(C)无影响(D)无法判断

 

21.在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

(A)一般选蒸馏水

 

(B)一般选择除显色剂外的其它

试剂

(C)根据加入显色剂、其它试剂和被测溶液的颜色性质选择

(D)一般选含显色剂的溶液

 

22.国产732强酸性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是

(A)–COOH(B)–OH(C)–SOH

(D)–NH

2

3

 

23.符合比移值Rf的定义是

(A)起始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的比值

(B)起始点到斑点的中心距离与起始点到溶剂前沿距离的比值

(C)起始点到斑点的中心距离与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距离的比值

(D)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的比值

 

2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二甲酚橙只适用于pH大于6的溶液中使用

(B)二甲酚橙既适用于酸性也适用于碱性溶液中使用

(C)铬黑T只适用于酸性溶液中使用

(D)铬黑T适用于弱碱性溶液中使用

25.在Fe3+、Al3+、Ca2+、Mg2+混合液中,EDTA滴定Fe3+、Al3+含量时,消

除Ca2+、

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络合掩蔽法(D)溶剂

萃取法

 

第三题单项选择题(25分)

 

1.1.为使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10—-15℃应采用:

(A)冰/水浴(B)冰/氯化钙浴(C)丙酮/干冰浴(D)乙醇/

液氮浴

 

2.2.水汽蒸馏时,被蒸馏的化合物一般要求在100℃时的饱和蒸汽压不小于:

(A)1000Pa(B)1330Pa(C)133Pa(D)266Pa

 

3.3.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的熔点时,熔点管的内径约为:

(A)0.1mm(B)1mm(C)2mm(D)3mm

4.4.通过简单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这两种化合物

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A)10℃(B)20℃(C)30℃(D)40℃

 

5.5.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

(A)1-2g(B)2-5g(C)6-9g(D)10-16g

 

6.6.为提纯含有有色杂质的萘,一般一次应加活性炭是粗萘重量的:

(A)1-5%(B)6-10%(C)11-1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