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959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民族 教学设计.docx

13民族教学设计

1.3民族教学设计

第三节民族【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因此产生了个别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民族状况大肆渲染,因此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我国的民族状况,所以教材在学习了疆域和人口后,安排了民族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我国民族的概况,包括民族数量,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有很多的优惠,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篇

幅介绍我国的民族文化,并且图文并茂,介绍了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借此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

二是我国民族的分布,教材安排了我国民族分布图和关于民族的调查活动来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力求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使学生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感,但是缺乏分析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手段展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学生对不同的问题形式非常好奇,这样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引导他们自己动手搜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料,可以推荐一些网址和杂志报刊等,以举办班级民族文化图片展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依据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

2.运用相关资料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掌握典型的民族文化形式。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地区,归纳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我国民族文化的相关资料,初步掌握处理和整合课外资料的方法。

2.通过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进一步熟练读图.运用地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我国的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2.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本节课拥有丰富的地理素材,因此适合采用学生分组展示表演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

另外,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调查和访问,看看自己周围有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这样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我国民族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课前自读教材内容,对所学知道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网络等形式搜集少数民族相关的传统节日.特色舞蹈和体育活动等。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1课时探究新课堂探究新课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播放歌曲珠穆朗玛“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

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玛拉亚,我多想弹起神奇的弦子。

想你倾诉着不老的情话,我爱你珠穆朗玛。

心中的珠穆朗玛我多想挑起热情的锅庄,为你献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你珠穆朗玛,圣洁的珠穆朗玛”。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根据歌词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这是什么民族学生藏族。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我国不仅有藏族,还有很多民族。

用多媒体快速闪过多个民族图片,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国的民族。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民族文化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导入二

教师根据我们上节课安排的课下调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调查的所在小区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形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说出所在小区共有几种民族,通过访问不同民族的人们说出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典型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生活着许多民族,我们象亲兄弟一样和谐相处,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使我国的文化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民族。

【设计意图】

利用课下调查,课堂谈体会的方法导入新课,学生容易接受,能够较快的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

二.推进新课

二.推进新课教师(展示教学目标,带领学生齐读目标)我们这节课需要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牢记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一)中华民族大家庭教师我国是一个和谐的多民族大家庭,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讨论汉族.回族.藏族等。

教师同学们知识很丰富,下面就阅读教材第15页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限时2分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学生自主学习

(1)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多大比例。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哪些少数民族。

(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题目设计比较简单,让学生限时完成,是为了培养其快速阅读和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精讲点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点和日本不同,日本是一个以大和民族为主的单一民族国家(教材第17页活动第1题)。

虽然我国各民族人口差异较大,根据宪法规定,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这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歧视少数民族截然不同,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转承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艺术,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民族文化的长廊,感受各地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

教师我们采用分组演示的方法来探究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展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节日.传统文体活动。

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一展示不同民族语言书写的“我是中国人”五个字的写法。

小组二展示汉族的元宵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藏族的雪顿节.回族的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高山族的丰收节的图片。

(教材第18页活动第2题答案)小组三展示傣族的孔雀舞,蒙古族的摔跤,汉族的赛龙舟的图片(如下图)。

【设计意图】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搜集的少数民族文化图片资料,分析讨论教材中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图片,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其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师精讲点拨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

大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各民族在建筑.饮食.服饰.风俗.节庆.艺术.体育.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精粹,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和关注。

同学们展示的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体活动图片,是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以后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这些图片,并且能够通过媒体等搜集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料。

教师延伸拓展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大家可以阅读教材第18页活动第3题内容,了解我国几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形式。

我国在给大家展示两种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文化形式(多媒体展示)

(1)朝鲜族农乐舞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

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

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

(2)蒙古族的长调民歌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设计意图】

此处的点拨和延伸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起到总结和深化的效果,通过点拨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作用,通过延伸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形式。

教师转承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二)民族分布特点教师我国拥有56个民族,我们如同兄弟姐妹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我国的民族分布是否均匀呢,同学们通过下面几个题目来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

教师展示我国民族的分布图,安排学生合作探究下列题目。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20页活动第1题。

(1)在图中找出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2)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指出其中5个民族发展分布的位置。

(3)说出汉族的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查找典型少数民族的分布归纳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通过观察汉族的分布地区,总结汉族的分布特点,然后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这样逐步深入的完成了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学习。

(成果展示教材第20页活动第1题答案)

(1)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2)我国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省,其中景颇族.傣族和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苗族分布在云南省的南部,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北部。

(3)从图中可知,汉族遍及全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

教师精讲点拨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人口是由单一民族构成,因此我们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省。

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自治,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等行政单位,在行政单位内部实行民族自治,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行,各个民族对国家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师再组织学生自主交流,完成教材第20页活动第2题。

三.课堂小结

三.课堂小结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民族,知道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大家庭,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被称为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国各民族分布不均匀,汉族遍及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本节重点内容是我国民族文化形式和民族分布特征,希望学生课下通过读图和做题加以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