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398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docx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

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

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五)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10)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1)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2)改造提升制造业。

(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4)加快发展服务业。

(15)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17)发展海洋经济。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9)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21)加强城镇化管理。

重要着力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六)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2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26)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重要支撑:

科技进步和创新(七)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7)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8)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9)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30)建设人才强国。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八)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3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37)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38)推进文化创新。

(39)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0)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41)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42)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4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44)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45)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6)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47)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48)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9)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保障: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50)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51)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2)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53)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54)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55)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56)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

 

亮点:

四个凸显

凸显扩大内需:

挖掘、释放城乡居民内需潜力(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转移支付,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使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

凸显社会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建设,也就是人与人关系的建设。

这就需要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和健全保障。

对于分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对于社会保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在层次上基本层次、企业补充层次、商业保险层次。

关注点:

一是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二是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凸显城镇化。

在布局上,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强化中小城市的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

强化城镇化管理,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房地产

 

四化

以海(海洋经济)陆、空(信息技术)为域,强化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将服务业纳入产业体系之中。

弱化GDP指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

7.5%)

深化改革开放

细化文化,提升软实力。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对于分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工资水平),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税收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1关键词:

住房调控

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建议】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陈国强:

《建议》中有关房产政策的表述,与今年房产调控的方向和基调一致。

预计“十二五”将对现有政策进行深化和延续。

《建议》中提出“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发出新的信号,过去的政策专门强调保障房力度,现在专门提出住房供给问题,更多地关注了不符合保障房条件、又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

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多数城市可能会将廉租房、公租房成为保障房的主体,经适房的地位可能会下降。

根据《建议》分析,未来五年将通过供应的角度来调节房地产市场:

可加大住房用地供给,对存量资源进行盘活,整治开发企业囤地现象。

房产税在“十二五”期间毫无疑问将会成为现实。

虽然不一定是全国范围征收,但会是在部分城市试点。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建议当中,没有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

对此,易居中国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只提到抑制投机需求,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合理的投资可能不会遭到政府的严厉打压,现在有两三套房的,一套自住,其他的放租作长期投资,这种情况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

另外,“稳定房价”在建议中也没有出现。

杨红旭分析认为,现在政府是在以时间换取空间,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

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房产税主要是在旧税种上修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因此,未来五年税收改革主要还是围绕着物业税。

”杨红旭称。

2关键词:

城镇化

中小城市放宽落户条件

【建议】

加强城镇化管理。

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解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非常必要,也需要有更详细的配套政策。

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不光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事情,大城市也要解决这个问题。

对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应解决他们安家落户的问题,也应解决户籍以及相应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问题,否则就不是完整的城市化。

当然,对个别人口已经太多的超大城市,落户条件可以从严掌握。

不能指望一夜之间把户籍管理制度废除掉,仍需要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本来城市化的一个作用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节约土地资源。

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下降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是因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有过多的不合理占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因此,城市化需要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城市面积,保证必要的人口密度。

3关键词:

收入分配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建议】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规范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解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建议》把收入分配提到了非常突出位置,回应了社会的期盼,既是对收入分配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实际来看,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要比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快,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于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速度,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甚至逐年下降。

因此,“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一定难度,这需努力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劳动报酬怎么提高?

低收入群体怎么提高收入?

收入如何再分配?

这些都需要努力。

现在政府财政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都是不可持续的。

只有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上的财政增长,才有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民富国强。

总之,只有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才有可能扩大消费需求,否则就无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指导思想,十二五主题为“科学发展”

【建议】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解读】分析人士指出,“科学发展”作为新五年规划的主题,将给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下新思路、新途径、新基调,它也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

“该表述意义重大,它贯通了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科学发展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关键词:

扩大内需,“扩大内需”首次单独成章

【建议】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

【解读】“扩大内需”首次在建议中成为独立章节。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指出,这充分表明,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轨道,“如果能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也表示,“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体现到居民的消费增长上,不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样的增长就只能是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增长,从而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关键词:

财税改革,开征环保税缓解环境压力

【建议】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

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解读】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早在去年3月份就向媒体表示,环保部已与财政部等部委就开征环境税的具体相关细节进行磋商。

张力军表示,目前我国只有排污费,但由于排污费征收标准过低,还不到治污投入的20%,导致环境资源的廉价使用,环境持续恶化,开征环境税无疑能极大地缓解我国面临的严峻环境压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也认为,环境税除了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外,完善环境税对中国的税制建设还是非常有好处的。

同时,他还表示,开征环境税也能改善财政状况,增加财政收入。

本报记者张静

关键词:

全面改革,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

【建议】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解读】人民日报评论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论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还是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仍有不足和弊端,依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有必要认真总结和长期坚持这些来自实践、符合规律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农地征用,征地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条件

【建议】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

【解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严金明说,按照现行的规定,征地的主要问题是,把农民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往往得不到维护,主要是给农民补偿不足,而农民失地也就意味着失业,如果地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

“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受到损害。

暴力征地、暴力拆迁根源就在这里。

”严金明说,在征地过程中,一般法律规定是要用于公共利益才能去征地,但是实际上,建设用地也走的是征地这条路,这样农民获得的很少,大部分收益被政府或者开发商拿走了,所以,征地主要要维护农民权益。

“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中国新五年规划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作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新论断;“科学发展”则是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理论”作出的新的升华。

“该表述意义重大,它贯通了中共几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于2003年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建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四个更加一个促进”就是围绕“科学发展”展开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

“科学发展”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但其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更加严峻,必须竭力避免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拉大以及社会动荡的“中等收入陷阱”。

  分析人士指出,科学发展如果能渗透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解决遇到和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变得不再棘手,整个中国的面貌将随之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

  

    “扩大内需”首次在中国新五年规划建议中单独成章

  这表明中国将“扩大内需”战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着眼于消费、投资与出口平衡拉动中国经济,更着眼于让更多民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议》共分十二个部分,其中第二个部分题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投资、出口、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被称为“内需”。

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50%之间,2008年该比重仅为48.59%。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投资所占比重。

近五年的数据显示,仅固定资产投资一项占GDP的比重就接近50%。

  “扩大内需”单独成章充分表明,中国已将其完全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轨道。

  中国强调扩大内需战略还有国际因素考量。

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中国不能再过度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如果能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中国将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主动权。

”张晓晶说。

  《建议》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目前,作为中国居民收入主要渠道的工资收入,在生产要素中的分配比例偏低,仅占企业运营成本的不到一成,远低于发达国家。

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连年下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人均GDP增长。

收入水平严重制约了中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扩大。

“如果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体现到居民的消费增长上,不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样的增长就只能是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增长,从而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说。

  《建议》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9月在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讲话指出要“实现包容性增长”。

  “未来中国消费结构的转型,主要特征就是降低食品等生存消费的比重,提高家庭设备、通讯交通、文化娱乐等发展和享受消费的比重,从而大幅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夏业良说。

  《建议》提出,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目前中国依然处于“消费抑制阶段”,即经济高增长、居民高储蓄和低消费共存。

只有消除了抑制消费的因素,居民最终消费的潜力才可能得到释放。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在扩大内需方面采取的措施应包括:

普遍较快提升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渐完善教育、住房、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等。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调低、扩中、限高”的收入分配调整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此外还应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稳定他们的消费预期。

  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9亿元,同比增长18.3%。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5756元。

 收入增长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升级换代。

家电、交通和通讯类产品的消费已向农村居民普及。

 未来五年,应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减轻居民的教育、养老、医疗负担。

  《建议》提出,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在社会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已逐步加大投入力度。

去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基金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截至去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超过1.2亿人,全国基本医疗保险总参保人数已超过12亿人,总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绝大多数省份已建立了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

  进一步调整收入分配涉及一系列的利益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

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限制高管收入,缩小行业差距;完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增加职工工资等。

  《建议》还提出,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今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名单,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

  分析人士指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鼓励的投资方向,这将鼓励提高投资质量,将资金投到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向的领域中去。

(记者查文晔 刘欢 李建平)

        “两个同步”体现高要求 国强更要民富

建议》提出: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这一提法写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中,格外令人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意味着在建设富强国家的同时,也着力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这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两个同步’的要求很高,表明未来五年我国将从追求‘国富’转向更加追求‘民富’。

这既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宗旨,也从原则上回答了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并将为下一步我国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方案提供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使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百姓收入不断增长,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成为社会各界的新期待。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着重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迟福林认为,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增长要和经济增长水平相一致,另一方面也要和财政收入状况相一致。

“这里既有一个如何通过初次分配较快提高居民收入的问题,也有一个通过再分配解决居民收入增长的问题。

  “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是要防止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测算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