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48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本课程健康教育Word格式.docx

这种病毒最初时传播得很慢,但当有比较多的人感染上这种病毒时,传播得就快了。

  1969年,一位名叫罗伯特的美国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他多方求医,终因不知为何病,无法医治而死亡,人们把他的部分组织保存起来。

  1980年6月,美国一名叫盖尔坦的同性恋者,被诊断患了卡波氏肉瘤,不久就死去了。

接着,他的两个同性恋伙伴以及一批年轻的美国同性恋者,相继发生了该病。

此病在同性恋者中的蔓延之快,病情之严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注意。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身体一向很健康的青年男性同性恋中发现了一种“怪病”。

患病者出现全身免疫功能的缺陷,从而引发致命的感染和肿瘤,各种治疗均不能解决临床症状,患者很快死亡。

随后,在吸毒者、血友病患者以及多性伴者中也大量发现了这个怪病。

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对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造成了人们很大的惊慌和恐惧,许多国家不惜投入巨资,研究病因,探索治疗方法。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成立了由癌症专家、寄生虫病专家、毒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的调查研究小组,对这一在当时称为“同性恋者癌症”的疾病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这种新病以人体免疫力严重缺损为特征,两年内,已有26名男性同性恋者患此种疾病,同时,他们发现,这种疾病已在男性同性恋者群中蔓延开来。

当时,这种疾病被命名为“男性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

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急剧增加。

1982年3月,有285位该病患者,到5月,仅美国就有900人患病。

使专家们惊奇的是,这种被称为“男性同性恋者免疫缺陷症”的疾病,除了男性同性恋者外,还有异性恋者、嗜毒者、儿童及血友病患者。

这一新病种的名字,显然与事实不符。

根据这一情况,学者们于1982年秋,更改了这一新病种的命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AIDS。

根据其音译和意译的双重含意,我们国家把它称为“爱滋病”,或者“艾滋病”。

通过专家对1969年死于无名疾病的美国人罗伯特的人体组织的分析,他得的就是“艾滋病”。

初识艾滋病

  为了弄清楚“艾滋病”的病因,专家和学者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983年6月,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病毒学家蒙塔尼尔教授,首先从AIDS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出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

几个月之后,美国果立肿瘤研究所的学者也同样发现了这种病毒。

原来,横行无际、危害严重的“艾滋病”,就是这种病毒在作孽。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

一但受艾滋场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

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

也就是说,艾滋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害了人体,即造成T4淋巴细胞的破坏,使机体丧失了抵抗疾病的能力,病人容易患各种罕见的疾病。

如:

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对艾滋病的恐惧却与日俱增。

  艾滋病病毒以某种特定的途径迅速蔓延,但专家们注意到,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并不一定马上发病,它可能要潜伏几个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是,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的、也是最急的状态。

艾滋病病人一定是艾滋病病毒的携带者,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不一定就是艾滋病病人。

调查发现,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10年内会发生艾滋病。

对于一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他的各种体液中几货都含有HIV,像唾液、眼泪、脑脊液、肺泡液、血液、精液、阴道排泄物、月经血、乳汁、尿液、粪便等,都有艾滋病病毒的存在。

其中精液和血液是最主要的HIV传播载体,月经排出物和乳汁次之。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70%~80%的HIV传播者都是来自性接触;

或有多个性伴、或卖淫嫖娼、或非常规性关系、同性恋等等;

50%~10%来自于静脉吸毒;

这些吸毒者,为了短暂的快感,不顾与他人合用针筒、针头,结果种下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祸根,在吸入毒品的同时,也可能通过注射器具,把艾滋病病毒带入血管。

另外,使用未充分消毒的注射器输血、母婴感染也占一定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很长时间以来,人们认为医护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卫生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通过被污染的器械和特殊接触引起的双向传染,实际上是HIV感染的特殊渠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通过调查,至1992年夏,美国卫生医护人员中,艾滋病患者已达6000余人,其中护理人员、护士占1/3以上。

  艾滋病传播的一个很大的危险是: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人们看上去都很健康,如果不通过验血,根本不知道他们已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可是,病毒一旦进入人体,他就会终生带菌,随时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的会表现出腹泻、间歇性发热、慢性淋巴结病等症状。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由于病情不很严重,特别容易被误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一步步加重,表现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至少两个淋巴结肿大,并有关节痛、肌肉痛、乏力、发热等症状。

也有的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全身不适、厌食、盗汗,或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腹泻,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发热等。

  一般来说,差不多所有的艾滋病病人,都伴有发热、卡氏肺囊虫肺炎、恶性肿瘤、肠道感染、腹泻等主要症状。

据统计,约有50%的艾滋病病人伴有卡氏肺囊虫肺炎;

30%的病人伴卡波氏肉瘤;

30%的艾滋病病人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在我国,第一个艾滋病人是协和医院发现的。

那是1985年6月的一天,一位来自美国的肺炎病人到该院就诊。

他发烧、咳嗽,具有较明显的肺炎症状。

医生们根据情况,给他打针、吃药。

但是,很奇怪,病情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而且在他的身上还表现出了许多与肺炎不符的疾病症状。

当天晚上9点,他心力衰竭,生命垂危,医生们全力抢救,才保住了他的生命。

为了有效地治疗这位美国男子的疾病,弄清楚他的病史,医生们向远在美国的这位病人的私人医生了解情况。

原来,这位病人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已经得病很长时间了。

  美国医生提供的情况,使该院在场的医生、护士、工作人员目瞪口呆。

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国家还从未发现过这种病人,“艾滋病”不仅是协和医院,就是在中国也是第一例。

  不久,这个艾滋病患者停止了呼吸,医院上下一片愕然。

接触过这个病人的所有医护人员心情紧张,都害怕这种致命的疾病会传染到自己身上。

太平间的工作人员甚至拒绝这个尸体的推入。

医生们把整个病房进行了彻底的消毒;

病人的衣服、护士的工作服,甚至病人用过的所有医疗用品都被烧毁。

尽管这样,所有工作人员的恐慌仍未消除,3个月后,医院为接触过那个艾滋病病人的医生、护士做了HIV抗体检测。

5年后,当时所有的人员又做了一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证明无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这以后,压在人们心中的重石才算彻底落地了。

  被称为“当代瘟疫”和“超级癌症”的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均放在首位,我国已将其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以后才发病。

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

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一旦发病,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条件下,都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死亡。

所以目前艾滋病还是一种病死率高达100%的极为严重的传染病。

艾滋病的危害

  

(一)艾滋病造成的社会危害

  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流行,给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尤其使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近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方面取得的成果被严重吞噬的危险。

近些年,全球每年直接用于艾滋病的经费约50亿美元,间接损失则是其10倍。

而在未来的几年间,因艾滋病的流行,全世界每年将要付出5000亿美元的代价。

从1981年发现艾滋病后的10年间,美国为艾滋病的治疗和研究作了100亿美元的巨额投入,这个世界上的头号富国,也为此感到沉重的压力。

  艾滋病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的是近毁灭性的打击。

乌干达,这个本来就不太富裕的非洲国家,因为国内1/3的劳动力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果民生产总值已下降了30%;

泰国,这个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国家,由于艾滋病的严重流行,专家们估计,其经济损失达85亿,国内生产总值将降低20%。

  艾滋病给有关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

  首先,劳动人口急剧减少,人才严重损失。

截至去年底,全球15岁至49岁艾滋病毒感染已达3300万。

由于青壮年是最易感删艾滋病的人群,这意味着再过10年受危害的国家将丧失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及科技人才。

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4个成员国中,10%的劳动人口被感染上艾滋病毒,因患艾滋场被迫停止工作的人数要比发达国家的人数高10倍。

  其次,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人均寿命降低。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丧失,有关国家将出现人口老年化现象。

专家预测,20年后,这些国家60至70岁的人将远多于40至50岁的人;

女性患者的增多将使出生率大为下降,从而加剧老年化现象。

此外,艾滋病降低了人均期望寿命。

到2010年,肯尼亚人均期望寿命将从目前的56岁下降到47岁,倒退到六十年代的水平。

  第三,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

据世界银行估计,艾滋病发病率高的国家人均收入每年要为此少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非洲国家今后15年里要保持每年7%的经济增长率,才能实现非洲国家在2015年减少一半贫困人口的目标。

人们担心,如果非洲国家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经济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防治艾滋病的花费将加重有关国家的财政负担。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将为艾滋病花费5000亿美元,而非洲国家目前用于艾滋病防治的经费每年需10多亿美元,比1997年增加了8.5亿美元。

卢旺达90年代中期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费用占所有卫生费用的三分之二。

津巴布韦目前住院病人中的一半是艾滋病人。

估计到2005年,这个国家用于防治艾滋病的费用将达卫生部预算的60%。

  

(二)艾滋病对患者及家庭的危害

  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个人及其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的无知造成对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使他(她)们在个人的工作、学习、住宿、就医、恋爱、婚姻等方面受到排斥,导致个人生活的困难,而且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其次,当感染者发病后,昂贵的医疗、护理、营养需要将大大加重其家庭经济负担,成为家庭成员精神上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家属的生活和工作权力。

多数艾滋病患者都是家庭中的男女主人,重要的经济支柱,在生病过程中,使家庭负债累累,出走后,家庭面临解体,遗留下孤儿寡老。

而护理孤儿寡老的工作必然转嫁给社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艾滋病在中国 

  艾滋病对中国大陆而言是一种传入性疾病。

1985年6月23日,一位美籍阿根廷人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艾滋病而死亡,这是我国大陆境内发现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之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中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监测,随之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推开。

通过9年多的监测和疫情报告,国家卫生部1995年4月份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

  随着第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出现,我国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加。

在80年代中期发现的病例,主要是因用被HIV污染的外国血液制品的血友病人,也有极个别人因与外国人发生性关系而被感染。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患病人数激增。

1994年比1993年翻一番,1995年6个月比1994年翻三番,增长了2.2倍,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根据对22个省400万人的检测,到1995年6月,已经发现了1775名艾滋病病人。

据国家卫生组织统计,在我国的HIV携带者中,由吸毒而传染的占66%。

例如,在我国的云南德宏州地区,离“金三角”很近,在那里,由于获得毒品比较容易,所以有着较多的吸毒者,他们视毒为命,又缺乏预防HIV病毒传播的有关知识,结果,在那里出现了这类患者,而且增长趋势很快。

在统计数字中,由性传播的占10%。

我国虽然是个文明古国,对性有着传统的认识,性解放的思潮没有广阔的市场。

但是,近年来,暗娼、暗妓屡禁不止。

而且,很多人认为,婚前性行为是正常现象。

仅1992年,抓获的这类人员就有24万,而据权威人士估计,这个数字只占实际的1/20,近几年,绝不会少于1992年统计的数字。

所以,卖淫嫖娼,不负责任的性关系,为HIV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目前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

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

尽管承认总人口感染率不到0.1%,但疫情已经波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陈明显上升趋势。

  中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艾滋病发病和死亡高峰。

在1985~2000年底的15年间,中国累计报告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880例和496例,而2001年和2002年两年合计报告的艾滋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达1742例和716例,2002年全年报艾滋病病例数比2001年增长44.0%。

在河南安徽等省的重点县、乡、村,自2001年以来,病人开始集中发病和死亡。

  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目前在中国通过共用针具注射吸毒是艾滋病病毒传播主要途径,同时经性传播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上升至2002年底的10.9%。

哨点监测结果也显示出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陈增长趋势。

此外,自1995年首次发现母婴传播以来,母婴传播的比例逐年增长。

  通过以上的数字,我们看出,吸毒和性的传染是HIV感染的两大主要途径,占了80%;

输血感染,母婴胎盘传播占20%。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我国从发病和传染的人数来看,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要低许多,但形势并不能使我们乐观。

就美国而言,自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后,他们就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对艾滋病的危害性、严重性、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通过各种媒介,广泛报道,使大众对艾滋病有了深度的认识,从而,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性行为中,注意保护自己。

而我国则不同,我国的封建意识,在大部分人中,还比较浓重。

人们谈“性”色变,谈“艾滋病”色变,宣传媒介也尽量回避“性”的话题,这就使得我国人对性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缺乏如何保护自己的性知识,因而使得很多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感染了病毒。

再加上嗜毒者的增多,我国对此的预防监测水平又不高,所以,使我国在艾滋传播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危险。

  中科院专家在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咨询报告中指出,控制艾滋病在吸毒、卖淫、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的蔓延,是控制这一致死性传染病在全国蔓延的关键。

报告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经注射毒品传播艾滋病是目前中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在云南、新疆、广西、四川、广东等地的局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爆发流行。

目前,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仍以惊人的速度扩散。

  报告指出,艾滋病传播的另外一个主要途径是血液传播。

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经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例占总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数的比例,在世界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也是比较高的。

尽管中国卫生部从一九九五就要求每一份输血都要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但全国农村地区多数县级和县级以下医院目前尚没有能力对每一份血液都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

  此外,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也在增加。

  卫生部疾控司提供的报告显示,从1985年至199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7316例,其中艾滋病人647例,死亡356例。

1999年中国“艾滋”疫情连续第5年大幅增加,全年全国共检测各类人群4438529人次,较上年检测人次增加68%。

全年共报告发现感染者4677例,其中230例为艾滋病例。

与1998年比,去年感染者增加41.5%,艾滋病人增加69.1%,报告感染数增加的省份多达23个。

其分析资料表明,尽管目前中国人群感染率在世界仍属偏低水平,但中国艾滋病流行特征所显现的簇状分布、农村为主、多途径感染、青壮年占80%以上等,都预示了中国存在疫情暴发的潜在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女性艾滋病毒毒感染者近年明显增加,现已占到感染者15.4%,值得特别警惕。

去年底全国性病报告突破70万例,而性病患者更易感染艾滋病。

中国同时为结核病重灾区,而结核病与艾滋病双重感染可加速其相互的进程。

  据卫生部估计,中国今年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超过五十万人;

如果控制不力,中国艾滋病感染人数在2010年可能超过一千万。

  专家在报告中指出,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百分之十六点八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饲五岁以下的儿童的父母。

这些儿童在未成年时就可能失去父母,无人抚养。

患者因感染艾滋病而需要的医疗费用以及少创造的社会价值等也将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为此专家呼吁,学习世界上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成功经验,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并保护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对卖淫妇女开展宣传推广避孕套和对静脉吸毒人群开展注射器交换以美沙酮替代维持的工作。

强化安全血液供应的法制管理,明确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保护病人的合法权利。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

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有三条:

  1、性传播

  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

不论是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同性间的性接触传染

  男性成人艾滋病病人中,同性恋者比例较大,尤其是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随着同性恋的蔓延,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的人数不断增加,此种性行为已成为传播艾滋病的最主要方式。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男子,其精液中存在着大量艾滋病病毒。

另外,男性肛门直肠和女性阴道的解剖组织结构不同,阴道为复层鳞状上皮,而直肠粘膜是柱状上皮,其抵抗力较女性阴道脆弱,再有弹性也低于阴道。

因此,他们在进行肛交过程中,极易使薄而脆弱的肛门直肠粘膜表面损伤,形成创面。

射精时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通过直肠细微创面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使机体感染艾滋病。

另外,组织相溶性抗原不等细胞经破损直肠粘膜过入,受体可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此二者都可以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

男性同性恋者并非单一性伙伴,他们往往与许多性伙伴有着频繁的性接触,因此,既有性主动者通过精液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被动者的,也有因被动者体内有其他人的带有艾滋病病毒的精液,而把病毒传染给性主动者的。

这就更加大了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机会。

  异性间的性接触传染

  男女间异性恋的性接触也可以传播艾滋病,男对女的传染主要的两性间传染途径,即男子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通过性交传播给女子。

最初认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性交把病毒传播给男子的危险性较小。

总的看来,异性恋的传染危险性较同性恋小。

但近几年发现通过异性接触而传染的病人增多,如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异性间性接触传播的,其男女比例为1∶1,其中,妓女、暗娼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卖淫等丑恶现象是取缔不了的,因而也不能真正解决异性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问题。

  2、血液传播

  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骨髓和器官移植;

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特别是儿童预防注射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危险更大;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在西方国家,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是仅次于同性恋的第二最大艾滋病危险人群,尤其女性艾滋病病人中的静脉药瘾者达半数以上。

许多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往往共用一个注射器和针头,如果有一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针头或注射器就会被污染,也就在他们之间造成了相互感染的机会。

目前普遍认为,未经消毒的公用针头,传播艾滋病病毒模式与乙型肝炎相似。

在非洲一些国家,使用未经消毒洗涤的注射器、注射针头,是该地区艾滋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口腔科器械、接生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刺治疗用针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

理发、美容(如纹眉、穿耳)、纹身等刀具、针具、浴室的修脚刀不消毒;

和他人共用刮脸刀、剃须刀、或共用牙刷;

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救护者本身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在实验室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了艾滋病病毒,但从流行病学证据只证明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

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数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

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他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

如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该病由于缺乏体内不可少的凝血因子VM或IX引起,血友病治疗主要是定期注射血浆冻干浓缩制剂或冷沉淀制剂。

每一批号浓缩制剂来自2000-5000名不同供血者的血浆,只要其中任何一份供血者中有艾滋病病毒,制剂就会被污染,接受治疗的血友病人也就随之被感染。

我国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4例就是由于输入了外国进口的血液制品而被感染。

  在英国,就发生过一例打架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1989年8月,英国普雷斯顿市举行的一次私人宴会上,一名47岁的宾客和一名爱管闲事的人发生了口角,双方争执不休干脆动起手来,在激烈的斗殴中,这两位男子的面部都受了伤,伤口大量地出血。

十天后,这位47岁的宾客因恶心、咽喉炎、腹泻和全身出疹而住进了医院,他被诊断为非特异性病毒感染,于两个星期后出院。

后来得知,那位爱管闲事的男子是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者。

1991年11月,这位宾客参加了献血,被证实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他已结婚17年,其妻子为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

他否认有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