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4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docx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唐山唯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系统介绍

为了解决企、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符,资产不明,设备不清,闲置浪费、虚增资产和资产流失、设备报修、报修费用等等问题,为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可靠、高效的动态数据与决策依据,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本着上述方针,经过充分调研,开发出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轻松、准确,快捷和全面。

 

 

二、开发综述

开发此系统,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在此数据平台中集成了固定资产设备的各项数据,并考虑固资设备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等相互间的衔接,保持共性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充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2、充分调研基层班组,领导层,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在软件中得到业务的重大体现,面向基层班组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把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引向基层,同样可以使得设备数据更真实、更完整,同时数据更新更及时;而领导层是整个业务的核心,掌管着固资计划、审批等流程,各类报表在这里能够得到最大展现。

3、面向主体业务,以固定资产主体业务设计系统流程,突出固资借还、送修等业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使业务规范化,并方便进行督促、监督和检查。

根据固资主体业务安排,使相同信息采取一点录入、多点共享。

根据上述原则,固资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方案如表1所示。

表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构成

序号

模块名称

功能描述

备注

1

固定资产业务管理

包括固资登记、借还、送修、报废等业务流程。

2

易耗品管理

包括入库、出库、盘点等

3

固定资产财务

包括固资折旧,损耗等

4

条形码管理

包括条形码的生成、打印等操作

5

工作流管理

提供工作流模式,使工作流程变的简单

6

基础设置

部门、人员、权限等

7

我的办公桌

包括可以收发小邮件,发布公告,文件柜,工作日志等

 

简单流程如下:

 

综上所述,本系统在业务结构上摆脱传统部门观念的束缚,以“计划、工作流、反馈”流程方向为主线进行功能定义,基于信息流内在关联进行业务模块的划分,保证了信息在系统内高效流动及充分集成;并在模块内采取“计划→实施→反馈”的结构模型,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各系统间的无缝集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反馈及动态平衡。

同时,在业务实现上尽可能减少中间层次,使整个系统趋于扁平化,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介入,增加信息流动及业务控制的效率,以单一、高效的中心控制(调度)及反馈机制取代多层传递的传统管理方式,减少控制及反馈中的滞后及变形。

三、实现结构:

在系统的具体实现中,考虑到安全性、效率等诸多因素并结合国内一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基于微软.net平台的B/S框架结构。

这一框架在描述(实现)基本业务处理模式的同时,将为整个系统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如:

更长的持续运行时间(无故障时间)、增强的安全性、更加灵活的可扩展性等……

1、系统实现结构:

系统基于微软最新的.net平台构建三层B/S体系结构,提供跨INTERNET/INTRANET的高伸缩性访问支持。

在底层结构上,基于.NETFramework构建可托管式代码组件用以提供基本业务逻辑处理,利用ASP.NET技术生成前台WEB页面,采用NT的IIS作为后端支撑运行平台,借助NT强大分布式处理能力、企业级服务支持及安全特性,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高效、安全且具扩展性的运行平台。

结构图如下:

具体体系结构划分成如下三个逻辑层:

✓用户服务层(USL)

用户服务层为客户端提供对应用程序的访问能力。

系统中的Web项目实现此层的功能,该层由ASP.NETWeb窗体和代码隐藏文件组成。

Web窗体以HTML(基于IE5.0的支持特性)提供用户操作,而代码隐藏文件实现各种控件的事件处理,并以Dll提供。

✓业务逻辑层(BLL)

业务逻辑层包含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

系统中的Operation_set项目实现此层的功能。

其处理业务流程控制,规则及逻辑分析等相关任务,所数据有访问需求均由本层发出。

该层为托管代码组件,以Dll形式提供。

✓数据访问层(DAL)

数据访问层为BLL提供数据服务。

系统中的Data_link项目实现此层的功能。

本层将业务逻辑与数据结构及其分布方式分隔开来。

该层为托管代码组件,以Dll形式提供。

除了以上描述的三个逻辑层,系统还包括Soft_Common项目中所封装的共享函数及Soft_control中的扩展基类定义,用以提供对象标准化、系统初始化、数据连接指向等相关任务。

结构示意图如下:

 

注:

图中箭头表示调(使)用关系。

2、数据访问描述:

系统后台数据库为SQLServer,全部数据处理通过存储过程实现,应用系统不直接访问数据结构,将程序逻辑与数据结构有效分隔,充分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

系统端数据处理基于ADO.NET完成,以提供断开式数据访问特征;采用SQLServer.NETFramework数据提供程序完成对数据源的连接,各组件/模块间的数据流以XML格式进行传送,以ADO.NET的DataSet对象实现独立于数据源的数据访问能力。

结构如下:

 

四、系统特色:

为了适应企业日益增长的数据及业务访问需求,系统基于标准HTTP协议提供B/S的访问结构,这种松偶合、断开式的体系结构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的同时,在运行效率、数据访问及安全性诸方面对系统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充分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同时,溶入大量创造性解决方案。

1、稳建、高效,面向未来的技术体系。

&在基础结构上,系统基于.NET架构建立,充分利用了ASP.NET强大的企业级Web处理特性及.NETFramework的托管代码运行支持,以托管组件、WEB项目提供三层WEB访问机制,实现了高扩展性的跨INTERNET业务处理支持,从而在提供适用性的同时,保证系统较长时间内的技术先进性。

2、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性支持。

&提供最新的代码访问安全性:

系统继承了NETframework的代码访问安全,允许管理员向其分配对应于一组预定义权限的可配置信任级别(即可显式控制系统在本地的执行权限),从而提供一个安全、可信的执行平台,有效防止XX的操作对系统平台的潜在危胁[默认情况下(除非显式更改配置),管理系统将接收到与它们提供的证据相称的信任级别]。

&集成的身份验证体系:

基于安全管理配制,经由活动目录注册并通过IIS身份验证(或模拟)后,用户获得对系统的初始访问权;此后,当用户进一步提出访问需求时,系统通过FROM身份验证进行授权控制,具体过程如下:

未经身份验证的请求被重定向到系统登录窗体(login.aspx)。

用户提供凭据(系统账号及密码)并提交该窗体。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系统会发出Cookie,其中包含用于重新获取标识的凭据或密钥,同时系统进一步处理账户授权及登录路径等相关任务。

随后每次发出的请求均将传送该Cookie,并据此进行身份验证,直至(用户手动或系统控制)会话注消。

&提供登录锁定机制:

在多次无效身份验证请求后,系统将中止该登录进程,并进一步基于IP或DNS名称锁定请求发出工作站。

在随后的登录请求中,匹配工作站的请求将未经验证之前被直接拒绝,直至帐户管理员解除该工作锁定为止。

&基于分层组的授权模式:

系统提供基于权限组的账号权限分配机制。

在此模式下,用户账号仅负责身份验证,仅在加入适当权限组后,才能继承并拥有相应的系统操作权限。

类似于NT的账号管理机制,每一帐户均可加入多个权限组,以“或”操作计算其复合权限;同时考虑到企业的管理架构,权限组采取分级模式定义,在层间存在继承性及限制性,即下层组的权限永远小于等于上层组的权限,同时设定组管理员账号。

此种方式强化了授权的规范性的同时,减少管理员的维护工作量,并可进一步将权限控制下放到实际业务管理人(一般为部门主管),使权限管理机制与企业组织架构相适应。

3、基于XML灵活、高效的数据访问机制:

&系统数据访问的底层结构基于ADO.NET,采用针对SQLSERVER进行专门优化的连接适配器提供数据源连接服务,DataSet的数据应用支持及XML数据格式提供了断开式数据处理能力,使系统在脱离数据源的情况下有效完成各种数据处理业务,在充分满足WEB应用要求的同时,降低了数据库资源占用,有效保证系统的缩放性。

&基于XML格式提供强大功能,对格式化数据存储进行了综合优化。

基于数据库资源占用、网络传输及服务器内存占用等诸多因素的考量,并结合业务应用的需求,全面平衡数据库、会话变量及状态变量等应用的优劣,综合应用各种可能方案,充分发挥系统的最大潜能。

&以数据访问层有效阻隔业务逻辑与数据结构;在数据库服务器端以存储过程提供全部数据操作业务,从而在降低编码的重复性,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的同时,充分利用SQL内置的优化机制以提高数据访问性能。

4、完善的数据锁定机制,解决并发操作问题:

&基于断开式数据操作方式,在提高数据库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带来并发操作的相关问题(如脏读等),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系统提供自身的锁定机制,在记录粒度上完成操作锁定,杜绝重复写入问题;同时针对意外退出及其他相关可能导致遗留锁的情况,系统提供了锁查询及手动解锁及请求解锁(对他人锁定项)功能。

5、清晰、高效的导航系统:

&基于业务结构,考虑到完整性、易用性、明晰性,系统菜单划分为4层:

项目菜单、子项目菜单、列表菜单及标题条TAB菜单。

对系统而言前三级菜单为层次结构,最终指向相关业务功能,TAB菜单为并列结构,横向连接业务功能。

上述结构在充分描述系统功能的同时,简化了菜单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用户登录效率,系统提供了完善的快速登录机制,在此模式下,每个用户均可设定自已的初始登录模块(包括菜单或业务处理)。

具体登录进程中,账户一旦通过身份认证,如果存在快速登录定义,即直接转向预设登录模块,将控制权交由授权系统处理,并在授权验证后进行业务操作进程。

6、基于托管代码的配置机制:

&系统基于托管代码建立,相关组件体系具有完全的自我描述能力,无需系统注册,在减少安装平台系统的配制负担的同时,有效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及组件各版本间的无关性。

&系统初始配置信息(如数据服务器指向、错误处理方式、安全级别等)以标准XML结构存储于系统的配置文件(WEB.CONFIG)中,提供全部系统的运行环境管理,并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动态修改基本配制参数,无须系统重启,从而提供更大可能的无间断运行时间。

7、完善的系统错误控制机制:

&基于错误种类、程序的不同,系统提供了不同处理模式:

①对于一般业务处理错误或逻辑上的完整性违反,系统以弹出式对话框提供警示信息;②对于系统级错误,将控制权转移至错误处理模块,在此生成错误警示信息及处理建议,以单独错误处理页面提交用户,并基于错误的可恢复级别,在用户确认后,重新引导回错误发生点(及相关初始点)或核消当前会话。

&在数据操作上,对关联处理项目启动事务管理机制,在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

即可回滚全部数据操作,从而保证数据处理中原子性,防止数据完整性的破坏。

&将无效身份验证及越权处理请求视为错误进行处理,并将多次无效登录尝试视为不可恢复错误,中止登录进程,同时锁定相关登录工作站(仅在系统管理员手动解锁后,恢复该工作站的登录请求能力)。

五、配置要求及运行模式:

5.1、硬件配置要求

服务器:

至强CPU以上,内存4G以上,硬盘200G以上。

客户端:

PIII以上,内存128M以上,硬盘10G以上。

为了数据安全,最好配备磁盘阵列柜。

5.2、软件配置要求

服务器:

操作系统Win2000或2003,数据库SQLSERVER2000以上。

客户端:

操作系统Winxp以上,浏览器IE5.0以上。

杀毒软件或者企业级防火墙

5.3、运行模式

基本数据统一集中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上。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