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4768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5、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和两个偏旁“犭”和“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4、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具

多媒体、手电筒,玩具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

在踩影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脑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再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二、读文识字

1、你们想知道课文是怎么写影子的吗?

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

(自由读文)

2、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以用笔圈上,借助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查字典……)

(渗透学习学法。

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激发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地交流、探讨的愿望。

3、现在就用你自己的方法读书吧!

(边认字边读课文。

4、组内互评。

5、指名读文,集体评议。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朗读的评价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

狗、它。

问:

这两个字你认识吗?

它们的偏旁是什么?

怎样记住这两个偏旁和这两个字?

2、拿出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认识汉字。

3、汇报:

请小老师介绍认识这11个生字的经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大家一下。

4、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5、游戏:

摘苹果。

苹果树上的苹果后面藏着生字宝宝,摘到苹果把字读正确就得到苹果了。

熟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给学生大胆发言创造机会,指导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自由选择读,你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

4、多种方式练读。

(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小组读,你读我评,男女生赛读……)

感悟:

出示课件或挂图,指导观察:

影子都象什么?

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

影子是好朋友?

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

为什么?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

“飞”,看看这个字象什么?

(鸟扇着翅膀在飞。

)组词。

指导认识新笔画“横斜钩”。

2、出示“九”,和“飞”比较一下,“飞”字里的“横斜钩”和“九”字里的“横折弯钩”有什么不同。

3、教师示范“飞”字的写法。

4、练写。

(教师加强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和提示。

5、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

二、讲课文,理解内容。

 齐读课文,讨论:

1、演示课件或挂图,影子可调皮呢,它和太阳捉迷藏玩呢!

它是怎样捉迷藏的呢?

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2、汇报。

(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

演读:

影子可真调皮,你能读出它的顽皮可爱吗?

(边表演边朗读,充分展示课文活泼、俏皮的语言风格。

1、边想象课文内容边自由练习。

2、教师引背,小组赛背,男女生一替一句背,齐背。

3、加上动作、表情背诵,展现出影子的可爱和你喜欢影子的感情。

4、拿出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的实验,看看发现了什么。

(教师参与其中。

5、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结果。

练习:

课件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

我的前面是_____。

我的后面是_______。

我的左面是_____。

我的右面是_______。

1、同桌练说,互听互评。

2、谁想说一说,说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写字:

1、出示“马、鸟”,分别给这两个字组词。

2、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用铁丝演示“竖折折钩”,让学生明确这一笔画是一笔写成的。

4、教师范写,提示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拓展:

1、画影子。

要注意太阳公公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2、课下接着做“踩影子”游戏,想一想怎样才能让你的影子在前?

在后?

在左?

在右?

再想一想影子还有哪些变化?

         

小结

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晴天里有他,阴天里没他。

(影子)

作业布置

1、正确书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影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反思

6、比尾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猴、松”等12个生字,会写“云”等3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撇折”,三个偏旁“矢、八、鸟”。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好问话的语气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新的内容,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我来说你来做“一二三,摸摸你的脸;一二三,摸摸你的鼻子;一二三,摸摸你的腿;一二三,摸摸你的肚子;一二三,摸摸你的尾巴(生哄堂大笑)”(边拍手边做)。

小朋友都没有尾巴,那你知道谁有尾巴吗?

[板书:

尾巴](尾巴的巴读轻声)小动物有尾巴可高兴了,今天他们要去森林王国比一比自己的尾巴(出示森林图片)。

二、读文识字

1、让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多形式读文。

(如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段指读、小组齐读等。

4、自由读文:

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把课文翻到83页,自己读一读课文。

听清楚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参加比赛的小动物找出来,能用横线划出来就更好了。

5、反馈交流:

生说动物名,课件随机出示图片及词语(带拼音)。

齐读

6、读生字词:

(1)先自己拼拼读读,再指名读,领读(带拼音,无图片)

(2)指名读,开小火车读(无拼音,无图片)。

7、细读课文第一节。

指导朗读(课件出示第一节):

a、范读

师:

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

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

(齐说:

问号)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b、跟读。

跟读跟老师读一读

c、指名读三句。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划出停顿线(指名读、齐读)

小结过渡:

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

请你们当当评委,评比比赛结果。

8、细读课文第二节。

1、课件出示图片,评比结果:

现在你们是评委,评一评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指导说话:

a、老师来问你来答  b、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

为什么?

(生:

谁的尾巴长?

师:

猴子,这样回答好吗?

为什么?

;生:

不好,因为回答问题要完整;师:

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

师:

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起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

二、讲解课文:

1、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a、师:

这就告诉我们要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

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b、(出示牛和马图片)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

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2、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

书中怎么回答的?

出示图片: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是不是好像一把伞?

a、看图片问:

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b、出示燕子图片,提问:

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

用“好像”说话。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节。

(小组赛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  

三、拓展

学着课文的样子来问一问,答一答:

比比水牛、山羊、燕子的尾巴。

a、出示图片,生练习说话:

(  )的尾巴()?

( )的尾巴( )。

b、指名回答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的尾巴()?

( )的尾巴( )。

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朗读课文,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6、比尾巴

(  )的尾巴()

( )的尾巴( )

(  )的尾巴()

反思

 

7、青蛙写诗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4、感悟课文内容,拓展语言,培养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已”与“己”的字形区别;识记由“孩”扩展的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教具

多媒体,图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会背诗吗?

会背谁写的诗?

有一只小青蛙,它也想成为一名诗人,今天老师把它请到了课堂上,我们和小青蛙打个招呼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这篇文章。

二、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注意听老师每个字的发音和语句的停顿。

三、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遇到生字宝宝可以用你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四、再读课文,学习小节

出示“诗”字,组词。

古诗、诗人、写诗……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诗歌,课件出示课文内容,讲解小节。

2、请你按照老师刚刚标的1、2小节,把文章按小节标出来。

3、分小节朗读课文。

五、检测

刚刚我们把文章读得很流利、正确,老师如果把生字宝宝单独请到电视屏幕上,你还能认识他们呢吗?

(多种形式检测生字)

六、感悟课文,随文识字

1、思考:

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

蝌蚪 水泡泡 水珠

思考:

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

(1)蝌蚪要当小逗号。

板书:

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

“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学习“蝌蚪”、“给”的多音字(ɡěijǐ)、“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学习“号”的多音字(hàoháo)教学生正确书写“号”字。

思考:

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

板书:

(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

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

板书:

老师今天带来了泡泡,老师来吹一吹,你来观察,看看是不是圆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泡”生字卡片,学生随机读。

教写“泡”。

(3)请两名书写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边来为同学们吹泡泡。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帮助老师把屏幕上的空填上。

一( )泡泡 通过观察,填空 一(串)泡泡

学习“串”字:

两口子,一条心。

出示“串”的字理图,思考: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用

一串( )表示?

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水珠……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串红红的灯笼。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

认识“省略”。

板书:

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

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

板书:

……

2、青蛙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它的诗歌,你快来欣赏一下青蛙的作品吧!

边读边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1)都是一个“呱”字。

学习“呱”:

象声词,左右结构,形声字,左口右瓜。

(2)用上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逗号、句号、省略号。

虽然整首诗都是一个“呱”字,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帮忙,才使青蛙的诗有了停顿。

逗号表示句子中间较小的停顿。

句号用在句子结尾,停顿比逗号稍长一些。

你愿意当个小青蛙,读读自己的诗吗?

要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

(自豪、高兴、感激的心情读)

(3)思考: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青蛙说的话,其实青蛙还有很多话要说呢,可是天空下的雨越来越大,它只好告别了好朋友回家去了。

七、拓展

语言文字由于有了标点符号的帮助,才更精彩,在标点符号大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

和同学说说。

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作业布置

1、书写汉字

2、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

7、青蛙写诗

(1)蝌蚪要当小逗号

(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反思

8、雨点儿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拼读本课的生字,利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换部件、去部件、部件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观察、练习会写本课的“方、半、巴”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联系生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引入课题:

云妈妈有许多孩子,它们特别爱唱歌,你听这会儿它又唱起来了“嘀答滴答”,“沙沙沙……”,它们是谁呀?

板书课题:

雨点儿  

(雨点儿特别爱和小朋友交朋友,让我们甜甜地叫一叫它们的名字!

指导读题:

雨点儿,指导读好儿化音,同时读出它的可爱。

(如果我们把“点”和“儿”读得快一些,舌头卷起来,就更好听了,再来试试吧!

(二)、读文识字

1、拼读红色拼音的字,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预设:

熟字加偏旁:

清、问、回(组词)

熟字换偏旁:

菜——彩(组词)    漂——飘

熟字换部件:

穿——空(加一加也可以)(组词)

数:

米+女+攵(字音:

数不清,数学);点(四点底)、落(草字头)、答(竹字头)(组词)、方

在介绍字的同时,为部分字找一找朋友。

齐读课件中的词语。

2、巩固认字:

课件,去拼音读。

3、读词语。

4、再读课文

将字宝宝放在课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顺利地将它们读出来。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指名读。

评议。

重点指导“问”的语气的读法以及对话时不同角色的语气。

5、指导书写

指导学生观察,讨论。

方:

强调笔顺,点要写在上半格竖中线上,横要从横中线上起笔,略向上偏斜,第三笔是横折钩,最后写撇。

半:

两横平行,其中第三笔横较短,第四笔是长横,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巴:

强调笔顺,最后一笔不能写得太短。

6、学生练写,教师行间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齐读生字

二、讲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

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

原来是(课件:

出示句子)。

读一读“数不清”(识记“数”和“清”)。

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

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

(练习用“数不清”说句子)。

  “飘落”什么意思?

你能记住“飘”字吗?

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呢?

(树叶、雪花、羽毛等等。

)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我们来看一看。

  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评价:

听到你的朗读。

老师真的好像看到雨点儿慢慢地飘落下来呢!

还有谁想再来读一读?

  让我们看着雨点儿慢慢飘落的可爱样子,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第一节,边读边做动作)。

  2、第二、三、四自然段

  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了,听!

它们在聊什么呢?

请大家自己读2~4自然段(课件演示雨点儿对话。

  ⑴ 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什么呀?

(你要到哪里去?

)(评价:

多能干的大雨点儿啊,说话的声音这响亮!

  ⑵ 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注意轻声“地方”)(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评价:

你真是可爱的小雨点!

  ⑶ 体会“你呢?

”这句话没说完整,是谁问谁,问什么?

(让学生将问句补充完整)

  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

一起说。

指导朗读: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① 老师有个建议,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儿,一个当小雨点儿,自己先练一练。

  ② 男、女生分角色读。

  ③ 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儿,好吗?

(师生合作。

  3、第五自然段:

  ⑴ 现在我们发现:

小雨点儿要去(板),大雨点儿要去( 板)。

这分别是怎样的地方。

请看课件。

  ⑵ 说着说着,小雨点儿就和别的雨点儿们一起飘落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也果真和伙伴们一起飘落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了。

不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课件:

出示第5段)指名读第五段。

(课件)

  ⑶ 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示雨后图片)(教师解说:

大雨过后,彩虹出来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了,草更绿了。

没有花儿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儿,绿的草。

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鸟儿叫得更欢了,它们都表达着自己无比高兴、愉快的心情。

  ⑷ 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他读得怎样?

你能自己找对手比赛读吗?

一起加动作表演读读。

  ⑸ 让学生就这一自然段质疑并自己请小老师解答。

  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绿的草?

(滋润)

  ⑹ 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

你喜欢雨点儿吗?

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⑺ 有一位作曲家也很喜欢雨点儿,他作了一首曲子赞美雨点儿,我们一起听听《小雨沙沙》。

  ⑻ 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什么?

⑼ 做雨点儿多好啊!

要是我是大雨点,我就去沙漠,因为那里更需要水,我想让沙漠变成一片绿洲。

要是我是小雨点,我会到竹林里让笋芽儿快快出土,你们呢?

三、美读课文

你喜欢雨点儿吗?

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四、练习提高

1、连线(闪闪的星星,小小的雨点;绿绿的小草,红红的花朵,白白的云朵)

  2、读说。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来。

小鸟从                      。

           从泥土里钻出来。

          从              。

  3、作业本中的作业指导。

读一读,说一说:

彩(彩色)广场上有彩色的气球。

飘(    )                    

问(    )                    

数(    )                    

小结

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朗读课文,做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8、雨点儿

 

 大雨点儿              小雨点儿

         ↓                    ↓

       无花无草              有花有草

         ↓    (补充水分)   ↓

     长出红花绿草          花更红草更绿

反思

 

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

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

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

愿意!

师:

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

“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

”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

“请不要大声说话!

”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

“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

我来,我知道!

师:

呀,你们都知道啊!

快来说一说吧!

生1:

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生2:

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

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

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用多大的声音合适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用多大的声音”。

(板书口语交际题目)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

师:

(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

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

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

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

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师:

谁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表演一下?

生1:

(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

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

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

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师:

(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这是什么地方?

图上都有什么人?

他们在干什么?

生:

第一幅图是在教室里,一个小朋友正在给同学们讲故事。

师:

是啊,小朋友在讲故事,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生:

应该大声说话,不然的话同学们就听不清了。

师:

哦,讲故事时要大声,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

以后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大声。

生:

记住了!

师:

那第二幅图呢?

生:

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捡到了一块橡皮想要交给老师。

师:

他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1:

应该大声说,要不然老师听不到。

生2:

我不同意,我觉得应该小点声说话。

下课了,其他同学都休息了,不能影响他们。

师:

(笑)哈哈,两位同学的看法不一样了,同学们,你们怎么想?

生:

(议论纷纷)大声说!

不对,小声说!

师:

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

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但声音也不能太小,一定要让对方听清楚。

三、联系生活,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

师:

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声音说话,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生1:

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

师:

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2:

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要大声说话,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评委老师听清楚。

师:

不错,比赛时一定要有气势。

生3:

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

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

师:

说得对,在公共场所要小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