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21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1新人教版.docx
《七年级政治下册21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1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下册21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1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下册21扬起自信的风帆教案1新人教版
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①懂得自信的含义和表现。
②了解自信与自负和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③知道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能力目标
①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的评价。
②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③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与
价值观
①树立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
②在分析自己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
③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自信的含义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呢?
树立自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辩论法表演小品法比较法讨论法理论和实际结合法
3.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框 题
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建议
第
一
框
我
能
行
本框有两目。
自信一族
本目主要是从多角度得出自信的含义,讲清自信的含义是本课的基础。
通过罗丹塑像的故事,学生看到了一个自信者是如何对待别人评价的:
坚持。
而对自我的坚持里包含的是对自我的肯定和信任。
回首成长路,写出我的“我能行!
”
这个活动是通过对自己成功经历的回顾,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
说说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这个活动是在上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上个活动主要是采用列举法帮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多方面的“行”。
这个活动则是让学生选取感触最深的“我能行”,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能行”,进一步进行自我肯定。
自信的含义。
这是本目的重点,需要学生很好地理解。
通过前面的几个环节,学生已经对自信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讲解自信的含义,对学生认识自信是一个总结,也是一个提高,可帮助学生将对自信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自信者的风采。
这个活动是本目的一个小高潮。
在学生回顾了自己的“我能行”,初步了解了自信的含义后,通过扮演自信者的方式可使学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体验自信。
在模仿中学习,内化对自信的理解。
自信者的风采。
这个活动是本目的一个小高潮。
在学生回顾了自己的“我能行”,初步了解了自信的含义后,通过扮演自信者的方式可使学生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体验自信。
在模仿中学习,内化对自信的理解。
教师在讲解罗丹塑像的故事时,可让学生采用换位思考法:
假设我在那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办?
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思考。
再对照罗丹的做法,看看作为自信者的罗丹和“我”在对待别人评价时有什么不一样,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我是一个自信者吗?
为下面讲自信的含义做铺垫。
在引导学生做这个活动时最好给学生一些提示:
“我能行”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学习上的、生活上的,也可以是体育、文艺活动方面的,还可以是技能、特长方面上,等等。
避免学生局限在某一方面,找不到或只找到很少的“我能行”,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肯定,产生消极失落的情绪。
这个活动需要学生进行深刻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在引导时要注重对“感触最深”的强调。
可借助教材上的三张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的表情、肢体动作和人物给人的感受:
积极向上、愉快喜悦。
联想自己有相同感受的时候。
教师可给学生1~3分钟的时间静下心想,然后再说,尽量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我能行”。
教师可让学生在上一活动后接着谈自己感触最深的“我能行”时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自信的含义,教师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得出自信的含义。
进行该活动时可先播放一两个自信的公众人物(如周恩来等)活动的片段,这样对学生的指导性更强。
还可请学生在本校本班教师中选自信者代表,拉近自信者和同学之间的距离。
而且,由于熟悉自己的教师,能使学生的表演更生动、精彩,课堂气氛更热烈,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很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这个活动承上一目而来。
自信者相信自己,而故事中的青蛙也是相信自己的,那青蛙的行为是不是自信呢?
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自己呢?
这也正是在讲完自信的含义后学生会产生的疑问。
自负、自卑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
对自己评价过高导致自负,对自己评价过低则导致自卑。
自负、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
只有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缺点,才是自信。
通过对自负、自卑、自信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
自信建立的基础是对自己的客观、全面的认识。
举生活中自负者的事例,说说自负的人有什么特点。
这是引导学生以刚学到的“自负者依据的事实是虚假的,追求的目标是虚假的”去发现身边的自负者,进一步将自负、自信区别开。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感觉?
你认为自卑者还会有哪些表现?
它们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
由于传统的评价体系单一,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而忽视对其他方面的评价,这使得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太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该活动挖掘学生的自卑表现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告别自卑。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这是本目的难点。
从自我认识的角度讲,自负、自卑、自信都是基于对自我认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
自视过高则导致自负,自视过低则导致自卑,只有实事求是地看自己才会产生自信。
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并当场表演反映自卑者、自负者、自信者心理的节目。
该活动是以表演的形式总结自负、自卑、自信的区别,深化学生对三者之间区别的认识,最终促使学生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待青蛙行为时,可提出两种看法:
青蛙是自信的;青蛙是不自信的。
让学生去选择,去辩论,以生生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
进行该活动时可播放几个典型自负者(如希特勒、项羽、马谡等)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区别自负与自信,归纳出各自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该活动时先要打消学生的顾虑:
当众承认自己自卑是很丢脸的。
其实谁都有自卑的时候,说出自卑是为了不再自卑。
说出自己的自卑事实上是直面自己的缺点,是走向正确认识自己的时候,是一个人向自信转变的过程。
为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可先说说自己的自卑时刻。
这种师生互动使气氛融洽,利于学生参与活动,勇敢面对自己的自卑,剖析自己的自卑,进而告别自卑。
教师在讲解该点时,要侧重自我认识的角度。
开展这样一个小讨论:
世界上有没有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
世界上有没有只有缺点没有优点的人?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的认识,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或只看到自己的缺点都是对自我的不正确认识,都会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
只看到优点导致自负,只看到缺点导致自卑。
只有正视事实,既看到优点又看到缺点,才是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才会产生自信。
教师在组织该活动时可侧重指导各组表演者对自负、自卑、自信不同特点的把握,并通过适当的表情、动作、语言反映出来,形式尽量生动活泼,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另外,如果该节课时间不够,也可由学生课下准备,在下节课表演。
这样,既延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自然导入下个框题“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
二
框
自
信
是
成
功
的
基
石
本框有两目。
“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
小铭的故事表现了一个自负者向自卑者转变的过程和结果。
该故事透视出自负、自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关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都会使人远离成功。
以自我为中心者的心理活动,很多时候是这样的。
该活动通过对自我为中心者心理活动的列举、分析,帮助学生得出自己的认识,自负者因其追求的目标是虚假的,所以注定失败。
而自卑者因其对自我的憎恶、否定也与成功无缘。
自信有助于成功
雄辩家的故事要揭示的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是自信。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呢?
这是本课的重点。
自信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是自信有助于成功,成功不能缺少自信,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自信对于成功的意义,才能够激发起学习树立自信方法、自觉培养自信的愿望。
教师在讲解这部分时可先让学生进入情境:
假设你的好朋友遇到了和小铭一样的问题。
这样可引起学生的同情,主动地去思考。
接着可以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去呈现故事,然后再去思考问题:
他为什么未能当选?
面对沮丧的他,你能提出什么忠告?
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不太正确的观点,应注意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观点,不做正面的驳斥,以引导的方式解决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教师在讲解该部分时可注重对自负、自卑与失败之间逻辑关系的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解这部分时可采用让学生讲故事的方法或配以背景音乐进行表演的方式生动地呈现自信对成功的作用。
这个重点的讲解可主要采用比较法:
自信者的心理品质如何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自卑者、自负者又有哪些心理品质使他们远离成功?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结果的必然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愿望。
为下一个框讲培养自信的方法打下基础。
第
三
框
唱
响
自
信
之
歌
小结
本框有三目。
看到进步与长处
盲人与一千根琴弦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寻找树立自信的方法。
盲人从最开始的到处求医想治好自己的缺陷,到后来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长处,对生活充满自信,走过了一个树立自信的历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看到盲人是怎样获得自信和成功的,进而联想到自己该如何树立自信。
这样,就自然过渡到本课的重点:
树立自信的方法。
“制作反映自己进步的图表”。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自身的变化,发现自己的进步、成绩,从而肯定自我,相信自我,树立自信。
“你眼中的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生受认识水平、能力及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对自己的认识必然存在不全面之处。
这个活动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在对自我正确把握的基础上树立自信。
增强信心与实力
跨栏冠军从成功到失败再到成功的事例说明,要想不断成功,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是怎样增强信心与实力的。
该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将理论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通过体验深化对“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的理解。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干扰和困难?
你是否有过如下感受?
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免不了有失败的时候,该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以自信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失败,最终获得成功。
做自信的中国人
这是在自信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道德修养上的要求,要求学生将个人的自信与民族的自信和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自信有助于成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快乐生活。
教师在讲解这部分时可让学生分析盲人注意点的转移:
从看自己的缺陷转到看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最终获得自信。
教师在进行该活动时可给图表加一栏:
一个月后的我。
让学生将已写有“一个月前的我”、“现在的我”的各种表现的图表保存起来,一个月后填写“一个月后的我”栏下的各项内容。
建议在班上做一个主题展,主题为“进步在每个月”。
这样可让学生将树立自信的活动拓展到课外,延续到自己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进行自觉的自我教育,还可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之一,使对学生的评价趋向多元化和客观化。
组织该活动时,要提示学生抱着认真客观的态度去填写问卷,使活动更有效。
还可引导学生联想:
你还想具有哪些方面的优点或长处呢?
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教师在讲解前可先将该故事制作成动画或连环画。
在看到跨栏冠军成功跨栏→推销失败→跨栏失败时,可停一下,请学生进入情境,设想:
若你跟他处在同样的位置,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想什么,做什么?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回答,也可以不要答案,接着往下看。
只要引发学生思考的目的达到即可。
在这里不仅可以让学生谈自己过去是怎样增强信心与实力的,还可深入一步,让学生讨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准备怎样去更有效地增强信心和实力。
对于此类经历较少,不易回忆起来的学生,可给予另一个问题:
说说你所知道的增强信心和实力的例子。
可让学生去分析材料中所隐含的道理,并写出自己对信心、成功、失败之间的关系而感悟出的一两句话,抄在书上或写在老师发给的彩色卡纸上保存起来,用以在以后的日子里警醒自己。
主要是指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自信上升为民族的自信,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
作业
自信的含义是什么?
自信的误区是什么?
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如何唱响自信之歌?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