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193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23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x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单元检测卷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

A.火耕B.刀耕

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2.唐朝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某种农具“……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种农具最有可能是(  )

A.耦犁B.耧车

C.曲辕犁D.筒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本题关键信息是“辕之上又有如槽形……曰评……入土也深……江东之田器”,再根据“唐朝”这一信息判断即可。

3.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B.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

D.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答案 C

解析 春秋时期税制改革并没有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但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而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4.“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

”苏轼认为废井田(  )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于社会合理分工D.加大社会贫富悬殊

答案 D

解析 本题关键词是“井田废(即废井田)”,根据有田者(土地所有者)以至于富强,耕者(贫民)以至于穷饿而无告判断,苏轼强调的是废井田加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

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

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

A.民间私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外国贡品

答案 B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精美,且供贵族、皇家消费。

6.某博物馆陈列着下列三张图片。

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  )

 图一 邢窑白瓷   图三 清代彩瓷

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

B.清代彩瓷生产水平提高

C.明朝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

D.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走向衰落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迁移能力。

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A项正确。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图二手工业生产场景正说明中国制瓷业水平提高,故D项错误。

7.青瓷与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历代均有不少吟咏它们的诗句。

下列唐诗形象描绘出青瓷特征的是(  )

A.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D.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答案 B

解析 A、C是对白瓷的描写,D反映的是烧制陶瓷时烟火冲天的壮观景象。

B形容越窑秘色瓷(青瓷的一种)的釉色青翠莹润、如冰似玉,像秋天的露珠一样晶莹剔透。

故答案为B。

8.收藏家张先生要以下列瓷器按制瓷成熟技艺出现的先后为序展示给客人,正确顺序应是(  )

 ①青瓷     ②白瓷    ③青花瓷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答案 A

解析 ①是东汉;②是北朝;③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为瓷器的主流。

9.“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

”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其产品用途是(  )

A.出售B.自我消费

C.向政府交纳赋税D.捐赠礼品

答案 B

解析 由裁剪做衣裳为公婆、丈夫可知,其产品的用途是自我消费。

10.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B.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信息“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江浙一带出现农业区域化的特点,在这些地区,农产品大量投放市场,专业性的工商业市镇出现,故选B项。

11.市署是唐代在长安和洛阳设立的管理市场的机构,主要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器物,有责任辨别商品的真伪和轻重。

市署的主要官员“令”,级别相当于大县的行政长官。

对上述信息分析有误的是(  )

A.唐代长安、洛阳商业发达

B.唐代政府加强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C.唐代市场管理借鉴了一些汉代的做法

D.商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答案 D

解析 在唐朝,商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还不能说是主要来源。

到两宋时期,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12.“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西汉长安B.唐朝洛阳

C.北宋开封D.南宋临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

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状况最早应该出现在北宋。

13.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

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

材料说明(  )

A.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

C.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D.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

答案 C

解析 整个封建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据此排除A、B两项。

受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商人的身份地位一直不高,且D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城市的职能在最初以政治职能或军事职能为主,从材料可以看出,其经济职能的色彩开始强化,故C项正确。

14.山东省聊城市的山陕会馆(见下图)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的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

其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  )

①中国古代建筑史 ②清代商贸史 ③运河文化史 ④清代商帮的发展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干所提供的时间和建筑者,可以判断①②④是正确的。

由于这一会馆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这一种文化的出现与运河的商业价值密切相关,也可以说是一种运河文化史,因此③也是正确的。

15.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

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贾而好儒B.海纳百川的度量

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D.学而优则贾

答案 D

解析 贾而好儒即诚、信、义的商业道德;海纳百川的度量即开放包容的心态;C项意思浅显,材料没有体现。

“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即是说学而优则贾。

16.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

A.广置田地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D.娶妻纳妾

答案 A

解析 统治者坚持抑商政策,迫使一些商业资本转而投向土地剥削之中;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买卖广占田地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17.某同学对明朝中叶以后的民营手工业进行专题研究。

以下哪一项可以成为其首选素材(  )

A.高转筒车B.素纱单衣

C.秘色瓷D.花楼机

答案 D

解析 A为宋代的农业灌溉工具,可先排除;B出现在汉朝;C出现在唐朝;D出现于明朝中叶以后,专门用于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18.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B.明代苏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D.唐代关中地区

答案 B

解析 佃农比例较高,表明租佃制的盛行;工场主的比例较高,表明手工工场的大量出现,这一现象出现在明清之后。

综合上述信息判断选B。

19.“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

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

”(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  )

A.重农政策B.抑商政策

C.农商并重D.闭关政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及学生的辨析能力。

从“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一句分析。

20.“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地抗倭。

”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由朝贡贸易与抗倭斗争的联系可得出C项正确;A、B两项表述错误,可以排除;“海禁”政策推行于明初,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出现,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中国自春秋战国就步入了铁器时代,铁器的制造和使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居于重要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铁锄  铁犁       铁镰

材料二 汉武帝下令: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古代刑具)左趾,没入其器物。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

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6分)

(2)材料二表明汉武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

其目的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

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的因素。

(6分)

答案 

(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

(2)盐铁官营。

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3)规模大(投资大),分工细,雇佣劳动。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本抑末和海禁闭关政策。

22.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谷丰登,   莫高窟    陕西剪纸  

六畜兴旺   “耕作图”   “男耕女织”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族,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

王崇古在河东贩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请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5分)

(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

(5分)

(3)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4分)

(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

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

(4分)

答案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私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

(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

(4)变异: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趋向:

向工业文明演进。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

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

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

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

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

买卖热闹。

“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6分)

(3)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6分)

答案 

(1)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

(2)表现:

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

根源:

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

(3)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及闭关锁国的趋势加强,难以使宋代的商业革命对后来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

单元检测卷

(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航海家的事迹,这名“统帅”的航海活动也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他是(  )

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中“证实了地圆说的正确性”可知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1492年10月11日深夜,三艘帆船在大西洋上缓慢地航行。

疲惫不堪的水手们大多已经进入梦乡,船上的87名水手于8月3日离开西班牙的帕罗斯港向西进入大西洋,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陆地了。

据此可知,这些水手的“领袖”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1492年”、“离开西班牙”、“向西进入大西洋”,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描述的是哥伦布航海。

3.1520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

“你还要感谢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这不能反映(  )

A.新航路开辟使商品流通种类增多

B.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商业发展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16世纪时欧洲和美洲之间有了经济联系

答案 C

解析 玉米原产于美洲而出现于欧洲市场上,说明A、D两项正确;经营玉米赚了大钱,说明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只是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或者出现雏形,不能说“形成”。

4.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看,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

A.使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B.奴隶贸易是三角贸易的核心

C.美洲的印第安人被屠杀殆尽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角度“文明史观”,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B、C两项属于殖民主义的罪恶。

5.1831年,有一欧洲人描述道:

“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世纪以前,五百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落后

C.化学工业的兴起

D.欧洲人生活观念的改变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结合时间提示“1831年”,可知与工业革命的作用有关。

6.在1851年首届世博会上,10多万件展品中,一台重达630吨的蒸汽机最为抢眼。

面对这台庞然大物,人们啧啧称叹,就连英国女王也兴奋不已。

你认为蒸汽机最为抢眼的原因是(  )

A.蒸汽机外形庞大,甚为壮观

B.蒸汽机受到了女王的赞赏

C.蒸汽机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D.蒸汽机可以给各种机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答案 D

解析 蒸汽机的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最深远的技术变革,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

7.19世纪70年代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带来交通工具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A.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力的广泛应用

答案 B

解析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动力问题。

8.通常,人们把电力的广泛应用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与蒸汽动力相比,电力的主要特点和作用不包括(  )

A.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

B.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

C.直接改变了人类生活

D.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的是蒸汽动力的使用和推广。

9.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史的主旋律,下列有关世界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初步形成于新航路开辟 ②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是其重要发展阶段 ③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④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繁荣与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奴役基础之上的,虽然在客观上对亚非拉国家具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也给它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10.有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小农经济的开始解体不是来自于某一种力量,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多种因素”不包括(  )

A.外国的商品倾销

B.外国的原料掠夺

C.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D.清朝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 D

解析 重农抑商的政策能够起到保护小农经济的作用。

外国的商品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破产,造成耕织分离,排除A项;外国的原料掠夺减少了小农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排除B项;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排除C项。

11.1886年以前,茶叶、丝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商品。

此后,豆类、草编、花生、桐油、猪鬃等商品出口数量日益增加。

这说明19世纪末的中国(  )

A.小农经济的生命力十分顽强

B.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资本主义经济缓慢起步

答案 C

解析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需要大量原料,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说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国家原料产地。

12.洋务派是域外文明的感知者,同时扮演着王朝掘墓人的角色。

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

下列对洋务派所得的“瓜”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C.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题干中关键词“种豆得瓜”的理解。

洋务派实质上是借用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不希望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3.1919年,目睹“洋火”对中国市场的垄断,31岁的刘鸿生非常悲愤,决定办火柴厂,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1930年,“鸿生”与几家火柴厂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火柴业。

大中华火柴畅销中国大半壁江山,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说明(  )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顺利

B.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C.实业家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含义。

刘鸿生办火柴厂的初衷是不愿看到“洋火”对中国市场的垄断,经过努力,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实业家的爱国精神。

14.“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短暂的春天’,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里的国际因素是指(  )

A.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民国政府的成立大大激发了资本家投资的热情

C.日本、美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大大改善

D.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制度上的束缚和障碍

答案 A

解析 首先要注意设问中的“国际因素”,据此可排除B、D两项;一战期间,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同时,美国和日本则是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所以C项不符合史实。

15.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起初购买力很强,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000245粒大米,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

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哪一方面困境(  )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滥发纸币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答案 C

解析 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是关键信息,只有C项与此关系密切。

16.上海虹桥路被称为饮食世界的小联合国,除了中式餐厅外,还有西式风格的烤肉、比萨、新马泰的咖喱风味,日本生鱼片,巴西烧烤等,应有尽有。

这集中反映了(  )

A.饮食受到当地环境、物产的影响

B.文明交流影响饮食的发展

C.上海经济发展迅猛

D.上海的饮食品味改变了

答案 B

解析 题干信息中“饮食世界的小联合国”“应有尽有”集中反映了文明交流影响饮食的发展。

17.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

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半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

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

该材料说明了(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看中国的传统陋习并未完全改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33年,与新文化运动关系不大,排除B项;民族工业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8.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轮船公司工作。

他应生活在(  )

A.广州B.天津

C.上海D.福州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

19.电影《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车夫、学生浴血保护孙中山的故事。

要查证该故事是否真实可靠,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导演的创作手记B.历史学家的访谈

C.当时参加者的回忆录D.当时报纸的新闻照片

答案 D

解析 新闻报纸上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