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213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中考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贵州省遵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燃料最清洁的是(  )

A.化石燃料B.一氧化碳C.氢气D.酒精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石燃料燃烧除了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故错误;

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正确;

D、酒精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故错误。

故选C。

2.下列图标表示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故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物品回收标志,故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环境保护标志,故错误。

故选B。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食用水果和蔬菜能补充维生素

C.适量的补充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

D.NH4HCO3是一种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肥

【答案】A

【解析】

【详解】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B、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所以食用水果和蔬菜能补充维生素,故正确;

C、人体缺乏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所以适量的补充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故正确;

D、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肥,故正确。

故选A。

4.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金属铜常用于制导线B.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甲醛可用于食品防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所以金属铜常用于制导线,故正确;

B、生石灰易与水反应,所以可用来做食品干燥剂,故正确;

C、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D、甲醛有毒,易破坏人体蛋白质结构,所以食物不能用甲醛溶液来泡制,故错误。

故选D。

5.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写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是湿法冶金的先驱。

反应原理为:

Fe+CuSO4===Cu+Fe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无明显现象

B.该反应能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会观察到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错误;

B、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D、铁与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5664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

故选C。

6.红豆杉被认为是一种抗癌植物,因从红豆杉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C47H51NO14)对癌症疗效突出。

紫杉醇是一种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杉醇是一种氧化物

B.紫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53

C.直接用水溶解就可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

D.紫杉醇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7:

51:

1:

14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紫杉醇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紫杉醇(C47H51NO1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7+1×51+14+16×14=853,故正确;

C、由题意可知,紫杉醇难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用水溶解就可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故错误;

D、紫杉醇中碳、氢、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7:

51:

1:

14,故紫杉醇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为47:

51:

1:

14,故错误。

故选B。

7.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

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

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

D.已知:

3Mg+N2

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燃烧若利用不当会造成火灾,不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故错误;

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还有其它的方式,如太阳能、核能、其它的化学反应等,故错误;

C、只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才能能燃烧,故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故错误;

D、3Mg+N2

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正确。

故选D。

8.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吸收废气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该流程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饱和食盐水中的NaCl没有参与反应

C.用CO2制取NaHCO3,符合低碳理念

D.用CaSO4和煤灰制水泥,实现废物再利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炭中的硫元素转化为硫酸钙中的硫元素,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因此该流程能减少酸雨的形成,故正确;

B、由图示流程可知,饱和食盐水中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分别反应转化该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所以饱和食盐水中的NaCl参与了反应,故错误;

C、由图示流程可知,用产生的CO2制取NaHCO3,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故正确;

D、由图示流程可知,用CaSO4和煤灰制水泥,将废物进行重复再利用,故正确。

故选B。

9.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及方法

A

检验NaOH溶液中有Na2CO3

取样,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水蒸气

将气体通入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D

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的混合物

向混合物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CO3能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与足量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可以检验NaOH溶液中有Na2CO3,故正确;

B、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错误;

C、生石灰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错误;

D、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后不能分离出碳酸钙,故错误。

故选A。

10.物质是变化的,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实现一步转化的是(  )

A.Mg→MgO→MgCl2B.Fe2O3→Fe→FeCl2

C.CaCO3→Ca(OH)2→CaSO4D.S→SO2→S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镁在氧气中燃烧能一步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能一步生成氯化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故正确;

B、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故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不能一步转化生成氢氧化钙,故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一步转化,故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

(2)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3)A、B、C、D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4)在B、C、D中与A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填字母序号);

(5)氢化钙(CaH2)是一种制取氢气的原料,在氢化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

(1).2;

(2).40.08;(3).BC;(4).B;(5).-1(6).CaH2+2H2O===Ca(OH)2+2H2↑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2)根据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3)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因为BC的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A粒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B粒子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5)钙元素通常显示+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求得,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氢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故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

1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1)变化I属于___变化(选填“物理”“化学”);该变化中的“一定条件”可能是___;

(2)①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变化Ⅱ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___(填一种);

②变化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填微粒的名称或符号)。

【答案】

(1).物理

(2).增大压强或降温或加压降温;(3).用红色湿润的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4).N2+3H2

2NH3(5).氢原子和氮原子

【解析】

【详解】

(1)变化I是微粒的间隔变小了,没有新分子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增大压强或降温或加压降温可以使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

(2)①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有新分子氨分子生成,故从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证明变化Ⅱ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

用红色湿润的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有新物质氨气生成;

②变化Ⅱ是氢气和氮气在一定条件生成了氨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2+3H2

2NH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3.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物质。

(1)自然界中的水通常含有一些杂质,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常采用的操作是___;

(2)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现需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用于农业选种,操作过程如图1。

①计算得出需要食盐的质量是___g;

②称量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

A.在天平的左盘放入所需的食盐

B.在天平的右盘放入所需的砝码

(3)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__;

(4)图2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饱和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结果保留到0.1%);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最好采用___方法来提纯KNO3。

【答案】

(1).过滤;

(2).75;(3).B、A;(4).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5).26.5%(6).降温结晶

【解析】

【详解】

(1)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故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

(2)①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NaCl的质量为:

500g×15%=75g;

②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要注意左物右码,故称量75g的固体时,先在天平的右盘放入75g的砝码,在将药品放在天平的左盘至天平平衡,故顺序为B、A;

(3)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故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硝酸钾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氯化钠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故若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4.氧气是人类无法离开的物质,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上一般采用甲路径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___;(已知在1.0l×105Pa时,O2的沸点为-183℃,N2的沸点为-196℃)

(2)实验室常通过丙、丁、戊三种路径来制取氧气;

①写出装置C中a仪器的名称___;

②若用路径戊,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

③若用路径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④在这三种路径中消耗能源最少的是___(填序号);

(3)在上述五个路径中最适合潜水艇中获得氧气的是___(填序号)。

【答案】

(1).-196℃≤t<-183℃;

(2).水槽;(3).A;(4).2H2O2

2H2O+O2↑;(5).丁;(6).乙

【解析】

【详解】

(1)工业上一般采用甲路径分离净化后的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温度的范围,必须保证在该温度范围内氮气可以变为气态挥发出来,而氧气仍然是液态才能分离,温度在-196℃≤t<-183℃范围内氧气不能变为气态,而氮气变为气态,故温度范围是是:

-196℃≤t<-183℃;

(2)①a仪器的名称水槽,是盛水的仪器;②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③路径丁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在这三种路径中,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不需要加热,消耗能源最少,故选丁;

(3)潜艇中有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乙步骤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在上述五个路径中最适合潜水艇中获得氧气的是乙。

15.通过调控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可以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Zn+H2SO4===ZnSO4+H2↑,Zn+2H2SO4(浓)===ZnSO4+2H2O+SO2↑;反应物相同,___不同,产物有差异;

(2)4Na+O2===2Na2O,2Na+O2

Na2O2;反应物相同,___不同,产物不同;

(3)工业生产中常将固体原料粉碎,是通过改变___,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并提高原料利用率;

(4)在实验室欲制取较纯净的H2,药品只有锌粒和浓硫酸,应将药品进行处理后再使用,其处理的办法是___。

【答案】

(1).反应物的浓度;

(2).反应条件;(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4).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后再使用

【解析】

【详解】

(1)由Zn+H2SO4===ZnSO4+H2↑,Zn+2H2SO4(浓)===ZnSO4+2H2O+SO2↑,可以看出反应物相同,硫酸的浓度不同,产物有差异;

(2)由4Na+O2===2Na2O,2Na+O2

Na2O2,可以看出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3)工业生产中常将固体原料粉碎,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并提高原料利用率;

(4)在实验室中锌和稀硫酸可反应制取较纯净的H2,故可以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后再使用。

16.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选填“实验一”“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

”代表的离子是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三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

(4)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____。

【答案】

(1).实验二

(2).稀盐酸中没有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有白色沉淀生成;(3).H2SO4+Ba(NO3)2===BaSO4↓+2HNO3(4).H+;(5).NO;(6).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或先将试管中的铜加热成氧化铜后,然后将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

【解析】

【详解】

(1)酸都能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实验一中现象完全相同,故不能区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硝酸钡与稀盐酸不反应,所以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稀盐酸中没有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NO3)2===BaSO4↓+2HNO3;硝酸钡与稀硫酸的反应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没有参加反应,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氢离子没有改变,故“

”代表的离子是H+;

(3)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3个铜原子,8个氢原子,8个氮原子,2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3个铜原子,6个氮原子,22个氧原子,故2X中含有2个DNA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是NO;

(4)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一般的酸反应,而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

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或先将试管中的铜加热成氧化铜后,然后将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

17.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制备物质。

(1)某兴趣小组欲用200g4%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制备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若要将提供的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请列出计算需二氧化碳质量(x)的比例式_____;

(2)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发现,要定量控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难以操作。

请分析若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足时会导致产物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

(3)查阅资料:

Na2CO3+CO2+H2O===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该小组同学将制备方案改进如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将200g4%的NaOH溶液分为两等份

/

①_____

将其中一份溶液中的NaOH全部转化为NaHCO3

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小心煮沸1~2分钟

②___

③___

将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4)假设每步转化都完全,该小组同学利用改进后的方案制取的碳酸钠质量m1=___g;经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将步骤四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碳酸钠粉末的质量为m2g,发现m1=m2,由此证明他们的方案改进成功。

【答案】

(1).2NaOH+CO2===Na2CO3+H2O

(2).

(3).氢氧化钠;(4).向其中的一份氢氧化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6).将另一份氢氧化钠溶液与步骤四所得溶液充分混合(7).10.6

【解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200g×4%=8g,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2NaOH+CO2===Na2CO3+H2O

8044

8gx

(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量不足时会导致产物中混有的剩余的氢氧化钠;

(3)①实验的目的是将氢氧化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故实验操作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②二氧化碳由部分溶解中溶液中,故将步骤二所得溶液小心煮沸1~2分钟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二氧化碳;③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要将碳酸氢钠全部转化为碳酸钠,可以另一份氢氧化钠溶液与步骤四所得溶液充分混合,使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4)NaOH溶液中钠元素全部转化成碳酸钠,设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m1,所以

2NaOH﹣﹣﹣﹣﹣﹣﹣2Na﹣﹣﹣﹣﹣﹣Na2CO3,

8046106

200g×4%m1

=

,m1=10.6g

所以,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这些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能相互反应,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列举A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______。

【答案】CO22H2O

2H2↑+O2↑复分解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分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故C是碳酸钙,E为氢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与比较活泼金属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因此A是氢氧化钙,B是盐酸,E是氢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F是水。

【详解】

(1)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故C是碳酸钙,E为氢气;则A为氢氧化钙,B为稀盐酸,D为二氧化碳,D的化学式是

(2)反应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为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A为氢氧化钙,A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用途为改良酸性土壤。

【点睛】

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故C是碳酸钙,E为氢气。

则A为氢氧化钙,B为稀盐酸,D为二氧化碳,F为水。

 

3.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有同种金属元素,F为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

(1)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F→E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由A~F是常见物质,A为食品干燥剂,可知A为CaO,根据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及转化关系图中A、B、C的转化关系,而反应B→C,可断定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可推断B、C分别为氢氧化钙、碳酸钙;再由C(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题中说明F为固体单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