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239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 2.docx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研究总报告2

研究总报告

课题名称: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

课题类别:

D3

课题批准号:

DX[2012]GHBZ17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题组参与人员: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依据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在化学教学的大背景下,在网络研修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广大教师教学实践中师生教学活动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困惑而提出来的。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这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之一就是: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把“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反思近年来对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及其遇到的困惑,开设对“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的课题,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2、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教育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都阐明了师生互动的内涵和特征,都强调了现代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但对“师生互动究竟有哪些有效的行为方式”,“怎样促成其有效性”这些方面,还缺少深入的、细化的、具有可行性的研究和指引,很需要基层学校结合教学实际作进一步的探索。

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提出“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目标就是探索各种教学互动的实际状况及其对师生的影响,研究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倡导多向交流,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以及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相融合,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主体化交流网络,构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

3、课题意义和研究的价值

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在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愉悦地学习方面本人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地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升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也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也深刻地体会到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师的角色、不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很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既符合新课程精神,又符合师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的新突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使课堂成为灵活开放、生机勃勃、充满智慧、富有创新的学堂。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思路与方法

研究对象分析:

渭源县第二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共28个班级,班级人数在45---50人。

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通过改革和构建新的师生教学行为方式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即:

(1)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如何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自由、高效的教学环境,形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3)如何组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之目的;(4)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的促进功能。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元化,使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4、研究思路与方法:

4.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因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

引导教师真正确立起素质教育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为主体观念等。

同时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学习”、“互动”方面的理论,引导教师明确互动学习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其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4.2、调查研究,摸清学情。

借鉴有关资料,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将拟订有关调查方案,就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制定本课题的目标及具体的工作体系。

4.3、学习方案,全面实施。

发动教师明确课题的思路,制定各个孙子课题。

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依托教师的教学改革,把教师的工作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4.4、突出重点,优化教学。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

因此,要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愿学、乐学,具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点。

学生会质疑,会通过学习释疑。

4.5、阶段交流,整体提高。

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以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利用教研组活动,交流研究的情况,研究的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整体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6、积累资料,总结经验。

课题研究人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要对新课程实施中师生互动模式研究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积极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明确自身的研究地位和方向。

 7、注重过程,强化管理。

加强过程监管,保持研究人员的稳定。

 8、营造环境,制定规章。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的实施实验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与人员分工)

 

研究阶段

时间安排

主要工作

主要负责人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6月

1.课题申报和论证。

2.撰写开题报告。

各小组制定实验计划。

3.实验教师培训,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收集资料,做好有关课题的调查,

为实验做准备。

刘小红、漆文寿、罗宏卫

第二阶段:

研究操作阶段。

2012年6月—2012年12月

各实验小组开研讨会,上实验课,小组随时总结实验情况,调整计划。

教师撰写实验论文,各小组撰写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袁俊福、郝亚东

第三阶段:

实验总结验收阶段

2012年12月—2013年3月

课题组招开实验研讨会,对实验计划、实施和实验过程进行验收,撰写实验工作报告

刘小红、徐正玉、张文静、吉炳祥

四、研究的结果分析:

通过一年来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着力于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探索实践积极主动的课堂模式,在新课堂教学方式的构建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定位、新课堂教学方式的构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新课程下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要求、学科建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工作,收到一定效果。

学生厌学情况明显改善,且随年级段的递增厌学情绪差异缩小,师生关系缓和,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率提高了两成。

学生大多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思维活跃,回答课堂问题积极主动。

学生调研考试成绩较实验前明显提升,及格率和优秀率提升在8%---20%,对比如下:

班级

高一

(1)班

高一

(2)班

高一(3)班

高一(4)班

高一(5)班

高一(6)班

及格率

59.2%

60.2%

57.6%

63.1%

54.9%

58.7%

优秀率

24.3%

25%

20.5%

23.6%

20%

18%

班级

高一(7)班

高一(8)班

高一(9)班

高一(10)班

高一(11)班

高一(12)班

及格率

50.2%

52.2%

49.6%

55.5%

49.2%

51.5%

优秀率

18.4%

20%

17.5%

20%

18.5%

18%

班级

高一(13)班

高一(14)班

高二

(1)班

高二

(2)班

高二(3)班

高二(4)班

及格率

45%

47.5%

44.6%

50%

48.3%

46%

优秀率

15%

18%

20.5%

15%

20%

16%

2010---2011学年下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实验前):

2012---2013学年上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实验后):

班级

高一

(1)班

高一

(2)班

高一(3)班

高一(4)班

高一(5)班

高一(6)班

及格率

70.5%

72.5%

69.4%

76.7%

77.8%

68.5%

优秀率

36.5%

35%

40.5%

38.4%

38%

36.5%

班级

高一(7)班

高一(8)班

高一(9)班

高一(10)班

高一(11)班

高一(12)班

及格率

68.2%

70%

71%

69.6%

71.5%

70.5%

优秀率

32.4%

30%

35%

29%

35%

29.6%

班级

高一(13)班

高一(14)班

高二

(1)班

高二

(2)班

高二(3)班

高二(4)班

及格率

61.8%

60%

64%

56%

63.7%

59.5%

优秀率

24.6%

28%

24%

29%

24.8%

32%

五、本课题研究中的成果简述

1新课堂教学方式的构建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定位

1.1.树立新的教学观

传统意义上把课堂教学看作达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看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

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新课程实施后,课堂上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在课堂上提出了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解决。

让课堂上的争论异常激烈,“一言堂”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舞台。

1.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是学生的管理者,师道尊严。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的对待学生,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现代型的“良师益友”。

2转变教学方式,突出主体地位。

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方式的转变标志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知识垄断者和学生人格的控制者,转变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服务者。

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和人格的失落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的建构者,因此,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2.1"少讲多学"

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

坚持放手原则:

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

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

2.2、尊重学生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学生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愤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教师要尊重学生,蹲下来倾听,与学生对话,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展现个性。

因此,只有在一种真正民主、朋友式的和谐环境中,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拓宽自主空间,发展学生个性

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使学习成为被动的依赖的学习,而后者则是促使学生主动开放的学习。

学生是一个学习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内心世界和见解,都有一种独立表现学习过程的要求。

教师要尊敬学生、启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隐藏的独特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

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在遵循教学共同规律的同时,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

3.1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教材无非是例子”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努力开发课程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积累。

例如: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途径很多,可通过看电视、认路标、看食品标签、读报等方面扩大识字量,加快阅读进度;中年可通过课外阅读积累成语、古诗;高年级可通过上网查资料或阅读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来积累好词好句和名家名篇等。

这些都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3.2、给学生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

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识水平、理解能力、接受方式、兴趣爱好等)不同,他们所选择的学习方法也往往不同。

因此,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可以把选择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交给学生。

例如我校李鸿超老师执教《林海》一课“岭、林、花”部分,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学习。

学生兴趣极浓,选用的学法丰富多彩。

就”岭”这一段:

有的同学采用了找出重点词句体会的方法,“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等句子,体会出岭的多与温柔;有的同学用简笔画把那“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大兴安岭和“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秦岭都画了出来,在温柔与险峻的对比中体会大兴安岭可亲可爱;有的同学通过反复的感情朗读,尤其是“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一句中四个“点儿”所蕴涵的意味,同样体会出大兴安岭温柔且富有变化,令人百看不厌的特点……

3.3、给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

实践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4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

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

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独特的感受,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把学、思、疑、问结合起来,给自主学习增添动力。

课前,问学生预习时发现了什么问题;课中,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课后,问学生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3.5、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权利

(1)每班的教室我们都开辟了成长乐园、学习园地等,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2)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各个阶段的有代表性的习作,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热情。

(3)利用课前“5分钟演讲会”,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朗诵优秀诗文、交流见闻等。

3.6、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甚至是对教师做出的评价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鼓励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的长处,有策略的提出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品质的绝好机会。

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权利的下放”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学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创造和实践的学习空间!

4落实学习目标,引导有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实施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合作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只停留于表面的热热闹闹,没有实质的合作,使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甚至无效。

因此,为了使合作学习扎实高效,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4.1分工搭配

为了构建最优化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硬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进行科学搭配,使小组内产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也体现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同时小组成员间也要进行分工,小组内谁是组长,谁负责记录、汇报等,使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组内成员的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变换,使每个同学都能担当不同的角色,获得不同的体验。

4.2设计问题

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否明确。

为了让学生明确任务,教师必须设计好合作学习的问题。

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的重难点,找到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问题,遵循“难度大于个人能力,小于小组合力”的原则,使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4.3学会倾听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时,有不少学生只顾各自说,不善于倾听,难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意见,要使学生懂得倾听别人意见不仅是对他人学习成果的尊重,还可以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不同的思考方法,得到启发,博采众长。

4.4学会发言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做到敢想、敢做、敢说。

让学生把在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与遇到的困难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学习的团队优势。

5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

“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重视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能力,并在学生对探究产生困难时,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5、新课程条件下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模式

为更好的落实新课程中师生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我们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确定了“四段八环”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新授课”教学环节分进入新课、自主学习、反馈释疑、素质达标四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导引下进行自主学习。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要求教师做到:

(1)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下,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交流的、互动的融合关系,教师与学生应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没有教与学的明显区别,只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教师不应只站在学生前面的讲台上,还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去侧耳倾听,教师的职责应由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2)研究课程资源,搞好《自学设计》。

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成功与否,关键看学习自学要点的设计水准,只有设计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导引讲义,才能使学生的自学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3)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精彩的素质展示。

通过展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劲头,推动三维目标的达成。

(4)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效益。

动态的课堂容易造成对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的失控,使面向全体的目标难以达到。

因此,教师要用多样化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积极性,加强对学习小组组长的培训,强化组内的自我监控,把每一个学生带入求知的快车道。

同时,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注重展示的范围和层次的调控。

(5)采用多元评价,落实反馈措施。

在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知识反馈和情境体验,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情感方面的情况进行多元评价,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

六、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近一年的研究探讨,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方式转变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进展大部分还停留在层面上,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还是局部的和形式上的,要将研究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关键要优化符合自主教学精神实质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

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充分揭示在自主教学原则下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打好基础。

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觉得课题研究还需向纵深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牢固确立主体性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对知识的接纳是主动同化,在接受外来信息时,必定要进行能动的加工和重建,获得新理解,进行新思考,因此,教师在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内化过程。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别才别趋别志,尊重其特能特才,为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2借助开放的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

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提供界面良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创造。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从而有效地建构知识,实现创造和超越,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需要所必须具备的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结合。

3重视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度和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创造。

学生的主体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探究活动中主体的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对活动的态度。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往往被动应答,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行为,主体不能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注意力仅限于维持动作的完成,对主体发展的意义不大。

我们向往主体态度不仅是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让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表现出热情、活跃、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才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地推动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在对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方面还很滞后,我们将对这一课题进行长时间的更深入的研究,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总旨,努力培养出一代有才干、有特长适合社会发展的的创新型人才。

七、课题组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刘小红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互动式模式初探》在2012年甘肃省中小学学科及综合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2、刘小红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3、刘小红撰写的论文《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发表在国家级期刊《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年第1期

4、吉炳祥撰写的论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之我见》发表在省级期刊《甘肃教育》2012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