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55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修理厂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Word下载.docx

认真执行汽车维修质量的抽查监督制度。

4.材料仓库应严把配件质量关,严格做好采购配件的入库验收工作。

5.严禁偷漏作业项目。

一经发现,即严肃查处

汽修厂顾客抱怨受理制度(汽修厂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顾客对本厂的服务质量、汽车维修质量、工时材料费用的结算等有意见或异

议时,可用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厂方经理或副经理投诉。

(投诉电话:

2.厂方接到顾客的投诉后应即由负责生产的厂长或副厂长召集投诉处理小

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一般情况下在24小时内给顾客以答复,并向顾客详细说明

答复的理由。

3.顾客如对厂方的答复不满意或不同意,可继续向市运管处投诉。

(投诉电

话****)

汽车维修车辆进出厂登记制度

1.维修车辆进厂维修,由业务部门负责在进厂登记本(或电脑)上做好登

记工作,记录进厂时间、车型、车牌号、驾驶员姓名、车辆所属单位、驾驶员报

修项目、车辆装备的齐全情况(如有缺件应详细记录)、油箱中存油量等内容。

一般情况下,随车工具等与车辆维修无关的物品由托修方自

行保管。

如需置于车内,应清点登记并上锁。

登记完毕后双方经手人员共同签字,办理车辆移交手续。

2.业务部门应对进厂车辆进行标识,待修车、在修车、竣工车应分别在不

同区域停放,以免发生意外。

顾客车辆由厂保卫部门负责看管。

3.车辆修竣检验合格后,由厂方通知托修人验收付款,然后由业务部门与

托修人当面按进厂时登记清单清点交接。

交接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

交接完毕后

由业务部门在出厂登记本中做好记录,并开具出厂证,厂门卫凭出厂证查对车牌

号后放行出厂。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1.进厂检验

维修车辆进厂后,检验员应记录驾驶员对车况的反映和报修项目,查阅车辆

技术档案,了解车辆技术状况,检查车辆整车装备情况,然后按照《汽车维护、

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的要求择项进行维修前的检测,

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并把检验、检测的结果填写在检验签证单上,未经检验签证

的车辆,作业人员应拒绝作业。

2.过程检验

在维修作业的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实行维修工自检、班

组内部互检及厂检验员专检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检验的主要内容是零件磨损、变

形、裂纹情况;

配合间隙大小;

有调整要求的调整数据;

重要螺栓螺母扭矩。

涉及转向、制动等安全部件更须严格的检查。

对不符合技术要求的部件,应进行

修复、更换,以确保过程作业的质量.过程检验的数据由检验员在检验签证单上

完整记录,未经过程检验签证的车辆,厂检验员有权拒绝进行竣工检验。

3.竣工检验

竣工检验由检验员专职进行。

必须严格按《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逐项进行检验签证,必要时进行路试。

竣工检验的结果应逐一填写在检验签证单

上,未经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不得送检测站检测,不得出厂。

4.检验标准:

(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

(2)《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

(3)《车辆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5)

汽车修理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

3.竣工出厂合格证是汽车二级维护质量合格的凭证。

5.竣工出厂合格证由检验员统一管理。

核发出厂合格证时,应认

真填写[汽车维修竣工证]销号单,销号单应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后及时送交

运输管理核发部门核销。

6.竣工出厂合格证凭质检员签发的“汽车维修检验签证单”和汽车综合性能

检测站检测合格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报告”核发。

竣工出厂合格证在发放使用中

应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假维护、假修理、假发票等现象的发生。

7.没有经检验员签署的汽车维修检验签证单,或汽车综合性能

测不合格的车辆,都不得开具竣工出厂合格证。

汽车维修档案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档案管理工作,是汽车维修的基础管理工作,也是企业生产、技术

管理的基础工作。

1.汽车维修档案由业务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保管。

汽车大修、总成大修、

汽车二级维护的维修档案一车一档,一档一袋,档案内容包括维修合同、检验签

证单、竣工证存根、工时清单、材料清单等;

汽车一级维护、小修的资料在维修

登记本中保存。

2.维修档案应保持整齐、完整。

一车一档装于档案袋中,不得混杂乱装。

档案袋应有标识,以便检索。

3.档案放置应便于检索、查阅,同时防止污染、受潮、遗失。

4.车辆维修竣工后,检验员应在车辆技术档案中记载总成和重要零件更换

情况及重要维修数据(如气缸、曲轴直径加大尺寸)。

8.单证入档后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人员不得随意查阅,更改,抽换。

如确需

更正,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同意。

9.车辆维修档案保存期2年。

汽车修理厂:

计量器管理制度

企业的计量工作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企业计量工作,对保

证汽车维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4.本厂使用的计量器具分A、B两类.

A类:

千分尺、游标卡尺、百分表、千分表、各种压力表、

温度计、水平仪、万用表等;

各类汽车检测仪器。

B类:

各种钢卷尺、钢直尺等测长仪和直角尺、量角器等。

5.A类计量器由生产部门负责管理;

B类计量器由使用者负责保管。

A类计量器必须登记造册,记录计量器的名称、规格、购置日期和检定、维

修记录。

计量器应实行统一专人保管或有使用人负责保管。

除非持证计量员,任何人

不得随意拆卸计量器。

3.A类计量器必须定期进行检定,根据实际使用强度制定检定周期表,按周

期表的日期准时送有关部门检定,保管好检定合格证。

已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

不准继续使用。

保证计量器的受检率达100%。

保管人应定时做好计量器的清洁、防锈、防潮等维护工作。

汽修检测仪具和设备管理制度

6.检测仪具和设备是维修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技术状况

完好与否直接影响车辆的维修质量,必须做好检测仪具和设备的采购、验收、登

录、使用、维护、修理等管理工作。

7.检测仪具和设备由生产技术部门统一管理。

按照企业发展和生产的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此前预先做好择优选型

和采价工作,采购计划应经厂长批准后实施。

8.仪具和设备到货后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即登录入

册。

9.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先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安装调试。

10.检测仪具和设备应实行专人保管,责任落实。

对设备技术状况组织定期

检查,奖惩分明。

6.制定检测仪具和设备的维护计划,并按计划采购好易损件,

准时做好维护工作。

2.保检测仪具和设备的完好技术状况,出现故障,应即组织人员进行修

理,严禁带病工作。

3.应根据检测仪具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使用要求制订安

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贴挂上墙。

4.检测仪具和设备的操作人员要做到四懂(懂原理、构造、

性能、用途),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正确使用、会维护保养、

会一般检修、会排除故障)。

5.加强设备安全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设备隐患,防止重大事发生,对已发生的设备事故,应当根据“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事故责任未清,

6.与群众未受教育、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汽修厂人员技术培训制度

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的综合素质又是人力资源中的主

要因素。

各种形式的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

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培训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1.培训形式:

上岗培训:

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校联合主办,通过对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安全知识的教育,取得上岗资格证。

技术等级培训:

由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劳动部门共同举办,包括汽车修理各工

种的初级、中级、高级工培训,考核合格由劳动部门发给技术等级证书。

技术专题培训:

针对某项新技术的培训,由专家主讲,发结业证书。

特殊岗位培训:

厂长、检验员、业务员、结算员等岗位的培训,合格者由行

业主管部门发给上岗证书。

厂内业务技术性训:

由厂内根据需要自行组织的培训。

2.建立人员档案。

编制全厂人员名册,记录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

证号、籍贯、文化程度、工种、技术等级、住址、电话等基本信息。

3.编制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

4.每年依据本厂人员情况及岗位能力要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参加培

训人员的名单和培训种类及本厂自行组织培训的详细计划,并上报运管处维管科

一份。

5.参加培训人员应与厂方签订服务合同,服务3年以上的,培训费用由厂方

承担,不到3年由本人承担。

6.制定奖惩措施,凡外派参加培训人员,成绩合格者费用按合同规定由达方

承担,不合格者,厂方不予承担(应在合同中明确),成绩优秀者应予奖励。

7.每次参加培训的资料和记录,应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8.服务合同期满后,人员要求调离本厂的,应在一个月前向厂方提出书面辞

职报告。

人员调离时应由相关业务科室签署意见,厂长批准。

在没有经济纠葛的

情况下,应予同意。

合同期未满要求辞职的,则按合同规定办理。

9.人员培训管理工作由办公室负责

汽车维修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环境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是国策大

事。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关系人人。

清洁有序的环境也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重

要条件。

下列各条必需认真落实。

1.维修车辆清洗应在规定的固定地点进行,每天应对汽车清洗地点进行清

扫,保持下水道疏通,场地整洁。

2.保持场地清洁,汽车拆卸维修时,应做到油、水不落地,拆下的零件应放

置在零件盆中,废油接入油盆中,拆修完毕后,立即清扫场地。

3.废旧料应分类放置在规定的收集地点,废机油倒入收集桶内,定期处理废

旧料和废机油。

4.锉削制动蹄片应防止有害粉尘扩散,危害人体健康,有条件的应装置防尘

罩或去尘装置。

5.车辆喷漆应在烤漆房或喷漆间内进行,防止漆尘飞扬,污染环境。

6.检修空调机时,致冷剂不得随意排放到大气中,应使用冷媒回收装置回收

利用。

7.维修车辆的废气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不得随意降低标准,不

达到标准的不准出厂。

8.环保工作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定期进行监监督检查,落实奖惩措施。

汽修厂安全生产制度(汽修厂管理制度相关)

11.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全体员工必须遵守

本制度。

12.全厂员工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教育,严格遵守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

机具操作规程,任何人不得违反。

13.工作时不得在工场打闹、追逐、大声喧哗。

14.必须按规定穿着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上班。

15.工场内严禁吸烟。

16.非工作需要不得动用任何车辆,汽车在厂内行驶车速不得超过8Km/h,

不准在厂内试刹车。

严禁无证驾驶。

17.加强对易燃物品的管理,不得随意乱放。

18.在车间、油库、材料间等处所应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并加强维护,使之

保持良好技术状态,所有员工应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19.进入油库,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油库。

10.工作灯应采取低压(36伏以下)安全灯,工作灯不得冒雨或拖

过水地使用,并经常检查导线,插座是否良好。

11.手湿时不得扳动电力开关或插电源插座,电源线路保险丝应按规定安装,

不得用铜线、铁线代替。

12.非电工不得搬弄配电盘上的开关及电器设施。

13.下班前必须切断所有电器设备的前一级电源开关。

严禁电器、电动机在雨天淋雨受潮。

14.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场地油污杂物,并将设备机具整齐安放在指定位

置,以保持施工场地整齐清洁。

15.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汽修厂配件材料管理制度(汽修厂仓库管理制度相关)

自觉遵守厂部各项管理制度,仓库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20.及时

21.做好供方的选择、评审工作。

根据生产需要及时编制采购计划单,计划单

经厂领导签字同意后即按单就近采购。

7.材料及零配件进库前要验收,末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库,不准使

用。

3.材料入库后要立卡、入帐,做到帐、卡、实物三符合.

4.材料应分类、分规格堆放,堆放应按“五五”法保持整洁。

5.保持仓库整洁,做好材料、配件的防锈、防腐、防失窃工作,做好仓库的

消防工作。

6.修理工凭派工单领料,由库管员填写材料单,领料人签名,领用大总成件

要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

,。

领新料必须交旧料,严格执行领新交旧制度。

·

7.加强对旧料的管理工作,上交旧料贴好标签,出厂时交还车主。

8.材料及零配件的领用应执行先进先出的规定,严格执行价格制度,不得随

便加价。

仓库每个月进行一次清仓盘点,消除差错,压缩库存。

汽车修理厂计算机服务管理系统制度

生产技术科负责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的维护、升级和管理工作。

2.业务接待室负责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的使用、安全保密工作。

16.对计算机进行安装设置的,应由经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并检查输

入数据或参数设置的完整和正确性。

17.所有计算机软件均应备份,由生产技术科妥善保存。

18.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及结果必须妥善地加以保存,及时地进行备份。

19.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应对其进行功能评测、验证,并保存计算机软件的

源代码以形成文件。

20.计算机使用应按《保密和保护所有权》规定保证数据及信息的保密安全。

21.所有计算机应设置防护病毒程序。

使用磁盘进行操作时,必须事先进行

计算机病毒检查,未经检查的磁盘不得使用。

若程序或数据已遭破坏,应用备份

软件恢复。

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

在计算机修理时,应采取必要

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计算机中存贮的程序或数据失密或被修改。

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汽修厂设备管理制度相关)

22.开机前应检查曲轴箱机油是否达到油位标位,检查各部件,紧固螺丝是否

松动,检查风扇皮带紧度并调整合适。

23.压力表、安全阀应保持良好技术状态。

安全阀应调整在规定的压力位,防

止空压机超压运行。

24.开机时注意电机,压缩机的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如发现不正常情况

应立即停机检查,待运转正常开机后才离开。

25.定期排放贮气筒的油、水。

停机后要切断总电源,并清洁整机。

26.贮气筒应按规定进行水压试验。

汽修设备管理: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8.开机前应用手拨动砂轮,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防护罩及各部是否正常。

9.过大,过长工件不得在砂轮上打磨,打磨工件必须拿稳,不得单手持工件

进行磨削。

打磨时压力应适宜。

10.进行磨削必须戴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不准用棉纱、布包住工件进行磨

削。

工件发烫应及时浸水冷却。

11.磨削时操作者应站在砂轮一侧,不得正对砂轮操作,同一砂轮不准两人同

时进行磨削。

12.更换新砂轮时应切断总电源,轴端螺母垫片不得压得过紧,以免压裂砂

轮。

新砂轮使用前应进行静平衡试验。

13.磨削完毕后应关闭电源,应经常清除防护罩内的堆积粉屑.。

14.经常打磨砂轮,使砂轮运转平稳。

举升机安全操作规程(汽修厂设备管理制度相关)

22.使用前应清除举升机附近妨碍作业的器具及杂物,并检查操纵手柄、安全

保险装置、钢丝绳等是否正常。

23.待升举的车辆驶入后,应将举升机支撑架块调整移动对正该型车辆规定的

可承力部位。

支撑时应保持车辆的相对平衡后才能按上升按钮。

24.举升机应由一个人操作,升、降前都应向在场人员发出信号,升举时人员

应离开车辆,升举到需要的高度时,必须插入保险销,确认安全可靠后才可开始

车底作业。

25.有人作业时严禁升降举升器。

26.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清除杂物,打扫举升器周围场地,以保持整洁。

27.定期(半年)排除举升机储油缸积水,并检查油量,应认真按润滑面要求进

行注油。

28.严格执行限载规定。

发现举升机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派专职修理人

员排除故障。

乙炔气瓶安全使用守则

乙炔气是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

因此,在搬运、使用中必须注意以下

几项:

27.乙炔气瓶在搬运和使用中应严格避免撞击,瓶上必须装有防震橡胶圈。

2.使用乙炔瓶时,不能将瓶内的乙炔气全部用完,以免产生负压,造成空气

进入瓶内,最后应剩下不少于1个大气压的乙炔气,并将气瓶阀关紧防止漏气。

15.乙炔减压器与乙炔气瓶的瓶阀必须连接可靠,严禁在漏气的状况下使用,

以免形成乙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触及明火发生爆炸事故。

4.乙炔气瓶在夏季应防止曝晒,使瓶体的表面温度增高,以致造成瓶内气体

压力急剧增高。

气瓶离开焊炬、炉子和其它明火的距离应不小于10m。

9.气瓶必须牢固放置,防止受到振动而倒下引起气瓶爆炸。

竖放时,应用铁

箍或链条固定好;

卧放时,应用垫木垫好,防止滚动。

氧气瓶使用安全技术要求(汽车维修厂设备管理制度相关)

1.操作者的手、工作服及所用工具均不得沾有油污。

2.必须可靠连接减压器、皮管及割炬(焊炬),在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使

工作中注意压力表的读数。

3.开启瓶阀时,人应站在侧面缓慢开启,以防丝扣滑脱而冲击伤人和产生静

电火花。

4.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大于98KPa)并关紧瓶阀,以防

混入其他气体或杂质。

5.冬季瓶阀、减压器冻结时,严禁用明火或赤热金属烘干,不准敲打或撞

击。

可以用热水、蒸气来解冻。

6.若氧气瓶着火,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氧,待火自行熄灭。

邻近其他可燃物起火,应尽快将氧气瓶搬至空旷地点,以防高热影响而爆炸。

7.氧气瓶要禁止敲击、碰撞和沾染油污,瓶体上两只防漏阀应完全、完好。

8.瓶帽必须完整无损,瓶帽上必须有泄气孔,充装完毕后,存放和搬运过

程中,均应戴上瓶帽。

9.应经常检查减压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如发现有漏气或失灵时,应及时更

换。

10.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与明火的距离不小于10米。

夏季要防止烈日爆晒。

11.氧气瓶应直立使用。

12.氧气瓶要轻装轻卸,严禁烟火。

汽车维修机工安全操作守则(汽车维修厂管理制度)

29.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工具是否完整无损,施工中工具必须整齐,不得随地

乱放,工作完后应将工具清点检查并擦干净,按要求放入工具车或工具箱内。

30.拆装零部件时,必须使用合适工具或专用工具,不得大力蛮干,不得用铁

锤直接敲击零件,所有零件拆卸后要按一定顺序整齐安放,不得随地堆放。

拆装车辆做到油、水、零件不落地,保持双手、零件、工具、场地的清洁。

31.废油应倒入指定的废油桶收集,不得随地倒泼或倒人排水沟内,防止废油

污染。

32.修理作业时应注意保护汽车漆面光泽装饰,对地毯及座位必要时要使用保

护垫布、座位套,以保持修理车辆的整洁:

33.在车上修理作业及用汽油清洗零件时,不得吸烟;

不准在修理汽油车的旁

边烘烤零件或点燃喷灯等。

34.用千斤顶进行底盘作业时,必须选择平坦、坚实场地并用三角木将前后轮

塞稳,然后用搁车凳将车辆支撑稳固,严禁单纯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在车底作业。

放松千斤顶时,要先看车下及周围是否有人,只有确认人员都在安全位置

时,才能放松千斤顶。

35.在修理过程中应认真检查原零件或更换件是否合乎技术要求,并严格按修

理技术规范精心进行施工和检查调试。

36.发动机进行起动检验前应先检查各部位的装配工作是否已全部结束,是否

按规定加足了润滑油、冷却水,起动时置变速器于空档位置,拉紧手制动。

车底有人时,严禁发动车辆。

37.发动机在运转中不允许进行检修工作。

汽车路试后进行底盘检修时,要防止被排气管烫伤。

发动机过热时,不能打

开水箱盖,谨防沸水喷出烫伤。

38.指挥车辆行驶、移位时,不得站在车辆正前与后方,并注意周围障碍物。

汽车维修钣金工安全操作守则(汽修厂管理制度相关)

28.工作前要先将工作场地清理干净,以免妨碍工作或引发

火警,并认真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机具状况是否良好,连接是否

牢固。

29.进行校正作业或使用车身校正台时应正确挟持、固定、牵制,并使用适合

的顶杆、拉具、夹具及站立位置,谨防物件弹跳伤人。

30.使用折床、点焊机、电焊机时,必须事前检查各部及焊机接地情况,确认

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启动程序开动使用。

31.电焊条要干燥、防潮,工作时应根据工件大小选择适当的电流及焊条,电

焊作业时,操作者要戴面罩及劳动防护用品。

32.焊补油箱、油管时,必须放净燃油,并用高压蒸气彻底清洗,确认无残留

油气后,拆除螺栓,打开通气孔才能谨慎施焊。

如无清洗条件不得焊补油箱。

补密封容器应预先开好通气孔。

33.氧气瓶、乙炔气瓶要放在离火源较远的地方,不得在太阳下曝晒,不得撞

击,所有氧焊工具不得沾上油污、油漆,并要定期检查焊枪、气瓶、表头、气管

是否漏气。

34.搬运氧气瓶及乙炔气瓶时必须使用专门搬运小车,切忌在地上拖拉。

35.进行氧焊点火时先开乙炔气阀后开氧气阀,熄火时先关乙炔气阀,再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