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862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docx

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

2018年历史学考研经典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史之乱

2.清末新政

3.《华阳国志》

4.德意志关税同盟

5.罗斯福新政

6.西欧庄园制

二.简答题

1.简述元代行省制度的影响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作用

三.论述题

1.以乾隆时期《西藏善后章程》为中心试论清政府对西藏的治理

2.论述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

2018年历史学考研模拟题二

名词解释,10*10

1.三省六部制

2.党锢之祸

3.澶渊之盟

4.《新青年》

5.新生活运动

6.癸卯学制

7.汉莫拉比法典

8.释迦牟尼

9.荷马史诗

10.权利法案

二,简答题,20*6

1、简述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两税法

3、梁启超新史学

4、简述晚清冗员问题

5、简述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

6、简述日本明治维新

三,论述题,三选二,40*2

1、论述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

2、介绍中国近代史的诸多文献资料类型

3、20世纪上半夜世界发生两次大战,结合其中一史谈谈你所获得的对战争的反思

练习题示例

一、名词解释

1.三家分晋

2.五德终始说

3.秘密立储

4.《讨粤匪檄》

5.西原借款

6.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7.苏美尔文明

8.阿拉伯帝国

9.重商主义

10.海地革命

11.国际联盟

二、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3.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

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面临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海洋国土的边疆问题。

主要包括近现代历史中历次战争和威胁。

鸦片战争以降,西方殖民势力东侵,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由原来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急促转型的影响,特别是西方强势主导的海洋秩序的强烈冲击,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开始缓慢地形成,并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萌发于鸦片战争以后,真正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发展与延续至清末,形成极其艰难和痛苦。

(1)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英国殖民者先后攻击和侵略广东珠江口和浙江、定海、宁波等地,引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海疆危机。

鸦片战争令清朝“东南壁垒倾塌”。

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些地方官员和有识之士痛定思痛,纷纷检讨战争失败的缘由,阐发自己的海防观念。

林则徐提出了“以守为战”的海防观念,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观念。

尽管决策者对这些近代海防观念漠然视之,但它们毕竟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近代海防观念的萌发初现端倪。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中国沿海的两大港口广州和天津,再次引起人们对海疆防御的重视。

随后因1874年琉球流民在台湾遇害事件的影响,清政府与日本关系开始骤然紧张。

中国的国家安全同时面临着来自“塞防”与“海防”的双重威胁,形势的发展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作出重大的战略调整。

1874年,以“筹饷”为导火索,清政府爆发了“塞防与海防”之争。

经过激烈的辩诘,清政府的边疆观念不得不进行调整,国家的战略中心不得不开始向海疆倾斜。

由鸦片战争所萌发的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经过洋务运动的不断发酵,到这时才真正开始形成。

(3)中法战争1883年,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失败,海防建设遭受了沉重打击。

这更加刺激了清政府积极主动地加强海军建设的决心。

于是各地纷纷建立学堂,积极选拔人才,鼓励有识之士学习海军。

同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清政府终于将海防建设纳入到国家安全体系的日常运作中来,鸦片战争以前传统单一的海疆观念慢慢向近代意义上全方位、整体性的海疆观念转变。

(4)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两次海战中均告失败。

尤其是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促使国人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时人评论说:

“盖自朝议停购船炮,复取海军专款为园苑建筑之需,自隳绸缪牖户之计。

日本乘此时机,上下协力,造舰修械,奋发图强,侵蚀朝鲜,迤及神州,致海军计画左、沈诸贤数十年积铢累寸之功一朝而尽,参之肉不足食也。

”晚清统治者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把并不宽裕的海军军费挪作修缮皇家园林之用。

由于军费支绌,致使海军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最后北洋水师的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日甲午海战后,在一些官员的大力呼吁下,清政府又从西方添置军舰,恢复了北洋水师的建制。

但由于经费拮据,进展非常缓慢。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9年广东水师李准巡视西沙群岛。

魏源《海国图志》卷3的《东南洋沿海各国图》将西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以舆图方式标示出来,并注明隶属于海南岛万州管辖。

光绪二十年(1894)马冠群《中外舆地汇钞》第四页《东南洋沿海岛岸国图》中,在东经112度、北纬16度附近绘有“万州礁他岛”等岛屿。

该图已明确地把西沙群岛列入我国版图之内,并注明属于海南岛万州所辖。

这些舆图的标注是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扞卫领土、领海管辖权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清晰地表明南海诸岛隶属于大清帝国版图的事实,具有有效的行政与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民对近代海疆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单一的海防观念,而且还涉及海洋资源、海洋国土、海上交通线、海洋贸易、海外侨民等多层次的问题。

他们还针砭时弊,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认为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等海疆观念是延缓和桎梏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形成的最深层次原因。

晚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向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时期,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启蒙时期,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无疑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统考生必做)

1、世界上已知最早种植粟的考古学文化是()

A.仰韶文化B.磁山文化C.良渚文化D.红山文化

2、下列战争之中,不属于晋楚争霸战争的是()

A.城濮之战B.鄢陵之战C.邲之战D.泓之战

3、中书省取代尚书省参与决策的部分职权,使尚书台成为主要行政中枢,这一历史现象出现在()

A.西晋B.曹魏C.隋D.唐

4、与秦汉史学相比,唐代史学的特点是()

①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著②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

③确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④首创了纪事本末体史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下列关于南宋同金朝的三次和议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嘉定和议、绍兴和议、隆兴和议B.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

C.隆兴和议、绍兴和议、嘉定和议D.绍兴和议、嘉定和议、隆兴和议

6、清廷实行厘金制度的时间是()

A.1851年B.1852年C.1853年D.1854年

7、太平军在西征中三次攻克的重镇是()

A.武昌B.安庆C.汉口D.九江

8、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

A定远号B镇远号C致远号D经远号

9、以下哪些内容不是1946年初政协的决议()

A整编全国军队B改组国民政府

C承认解放区合法地位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这个期间”是指()

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大”期间

11、公元前1595年,入侵巴比伦尼亚,导致古巴比伦王国灭亡的是()

A.埃兰人B.古提人C.赫梯人D.亚述人

12、古罗马时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建立者是()

A.图拉真B.卡里卡拉C.克劳狄D.提比略

13、13世纪初期,在教皇()在位时期,罗马教廷达到鼎盛,教权凌驾于国王权之上,成为了西欧诸国的霸主。

A.英诺森三世B.卜尼法斯七世C.格里高利七世D.乌尔班二世

14、大约在13世纪,天主教会正式规定()为正式的礼仪

A.三礼B.五礼C.七礼D.九礼

15、日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大宝律令B.十七条宪法C.养老律令D.近江令

16、下列国家或地区在16世纪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

A德意志B英国C瑞士D法国

17、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也被称为()

A.沼泽派B.平等派C.忿激派D.山岳派

18、在“凡尔赛体系”中丧失领土和属地最多的国家是()

A保加利亚B德国C匈牙利D土耳其

19、美国在下列哪一位总统任内执行了“新边疆”政策()

A.肯尼迪B.约翰逊C.尼克松D.卡特

20、下列对美苏争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冷战开始后,美苏争霸的格局形成

B.20世纪60年代初,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

C.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则转攻为守

D.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使苏联逐步调整了对外战略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中国史

21、北门学士

22、大礼仪之争

23、《资政新篇》

24、《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世界史

25、犬儒学派

26、胡格诺战争

27、1848年革命

28、俄国二月革命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中国史(很多名校有材料题)

材料一: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

冲以三正治民,所由来远,于是创三长之制而上之。

……太后曰:

“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何为而不可?

”群议虽有乖异,然惟以变法为难,更无异义。

遂立三长,公私便之。

——《魏书·李冲传》

材料二:

显甫豪侠知名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以军功赐爵平棘子位河南太守赠安州刺史谥曰安——《北史·李灵传》

材料三:

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

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

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

“宜准古,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

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党长三。

”……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

时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

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1)为材料二加句读。

(2)材料中的“三长”、“宗主督护”指的是什么。

(3)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

根据相关知识阐述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世界史)

材料一:

1931年这一年因为一个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

这一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

——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各国政府在日益增长的贫困和不满情绪的压力下频繁更替。

而这种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反过来又直接地、也是灾难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

有些政府把对外冒险作为缓解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另一些政府则因自己国内的紧迫问题而无视这种侵略行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显著特征”是指什么?

为什么人们在1931年对西方的社会制度表示怀疑?

(2)根据材料二的描述,请指出哪些国家“把对外冒险作为缓解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

哪些国家“因自己的紧迫问题而无视这种侵略行径”。

(分别举出三个典型国家)

(3)简单概述1931年大萧条的根源(原因)和特点。

四、问答题:

31-34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中国史

31、简述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主要推行了哪些措施。

32、论述近代的教育改革。

世界史

33、论述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34、论述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加以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统考必做)

1、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

A.山顶洞人B.资阳人C.河套人D.丁村人

2、下列哪一项制度不是从战国时代开始推行的()

A.上计制度B.玺书制度C.俸禄制度D.军功入仕制度

3、曹魏时期的翻车和唐时期的筒车最大的不同是()

A.用途B.动力C.原理D.功效

4、下列政权中不属于“五胡”建立的是()

A.北燕B.西燕C.前燕D.南燕

5、清代汉学中,不属于以恵栋为代表的吴派的是()

A.段玉裁B.洪亮吉C.王鸣盛D.钱大昕

6、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初梁启超史学主张的是()

①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

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B.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C.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中华民国之政体实行总统制

8、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

A.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B.梁漱溟在山东的乡村建设实验

C.陶行之的乡村教育实验

D.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

9、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将沦陷区矿业、钢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交由日本公司专营,打出的名义是()

A.军管理B.委托经营C.中日亲善D.中日合办

10、《朝鲜李朝实录》明代史料是()抄录的

A.孟森B.谢国桢C.吴晗D.吴宗慈

11、埃及新王国的建立者是()

A.埃赫那吞B.图特摩斯一世C.图特摩斯三世D.雅赫摩斯一世

12、在古代印度,哪个种姓被称为“一生族”()

A.婆罗门种姓B.刹帝利C.吠舍种姓D.首陀罗种姓

13、在民族大迁徙中,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的王国有()

①西哥特王国②勃艮第王国③法兰克王国

④东哥特王国⑤伦巴德王国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14、“追随阿里的人”指的是以下哪个派别()

A.什叶派B.逊尼派C.哈瓦立派D.军事民主派

15、最早以立法的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

A.《德政令》B.《养老律令》C.《大宝律令》D.《飞鸟净御原令》

16、抨击嘲讽教会的贪婪腐化的著作有()

A.愚人颂、巨人传、十日谈B.神曲、十日谈、愚人颂

C.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巨人传D.十日谈、巨人传、神曲

17、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C.封建统治已经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发生严重动摇

18、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正式成立于()

A.1871年2月28日B.1871年3月18日

C.1871年3月28日D.1871年5月28日

19、二月革命后,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文献是()

A.《四月提纲》和《国家与革命》B.《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国家与革命》和《和平法令》D.《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20、二战中,德国制定的“绿色方案”侵略计划是针对下列哪个国家的()

A.捷克斯洛伐克B.奥地利C.荷兰D.苏联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中国史

21、《唐律疏议》

22、鹅湖之会

23、《应诏统筹全局折》

24、新生活运动

世界史

25、恺撒

26、瓦尔纳制度

27、克吕尼运动

28、洛迦诺公约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盐铁论》卷一

(1)为上段材料加句读。

(2)何谓“均输”、“平准”。

(3)试析汉武帝平准、均输与盐铁政策的利弊。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

他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弱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

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的多。

”————王春良:

《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不合作”的纲领包括:

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抗英国货物泛滥。

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

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

《世界史》

材料三:

尼赫鲁记述道:

“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

”“难道我们须是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

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呢?

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

《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

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

“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4)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好找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和看法。

四、问答题:

31-34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31、论述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变革及其影响。

32、论述清末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33、论述十字军东征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4、试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2018年历史学考研模拟题(5)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统考必做)

1、下列不属于黄帝时代所取得的成就是()

A.发明车船B.养蚕C.发明文字历法D.开始设立公共权力机构

2、下列选项中,与“履亩而税”相一致的做法中不包括()

A.作爰田B.初税亩C.量入修赋D.自援其处

3、下列选项中,在北朝时期没有做过都城的是()

A.平城B.晋阳C.邺城D.洛阳

4、蒙古族发源地斡难河源在元朝时属于()

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中书省D.蒙古行省

5、南明残余政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弘光政权②永历政权③隆武政权④鲁王政权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

6、沙俄企图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制造“海兰泡惨案”的时间是()

A.1898年B.1899年C.1900年D.1902年

7、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刊物是()

①国民报②中外纪闻③时务报④民报⑤游学译编⑥国闻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8、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

A马林B.李大钊C.孙中山D.廖仲恺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一直没有放弃适当条件的对日妥协,于是中日之间开始秘密接触,日本称之为()

A.桐工作B.中日友好C.大东亚共荣D.共建共荣

10、文革之前的十年中,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中包括()

①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区,形成独立的工业国防体系

③开战三线建设,在西部地区建立了许多工业基地

④石油可以全部自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下列选项中反映古埃及第二中间期社会现实的是()

A.《对美利卡拉王的教训》B.《涅菲尔涅胡预言》

C.《大臣乌尼传》D.《伊普味陈辞》

12、下列哪一部不是柏拉图的作品()

A.《申辩篇》B.《会饮篇》C.《理想国》D.《形而上学》

13、中国史书中称之为“白衣大食”和“黑衣大食”指的是阿拉伯的哪个王朝()

A都是指倭马亚王朝B.都是指阿巴斯王朝

C.倭马亚王朝、阿巴斯王朝D.阿巴斯王朝、倭马亚王朝

1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曾利用了古老文件同专制王权作斗争,这一古老文件是()

A《牛津条例》B.《自由大宪章》C.《末日审判书》D.《黄金诏书》

15、下列几位莫斯科大公被称为“伊凡雷帝”的是()

A伊凡一世B.伊凡二世C.伊凡三世D.伊凡四世

16、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都以圣母画来表达人文主义的精神,其中提香的代表作是()

A《西斯丁圣母》B.《岩间圣母》C.《圣母升天》D.《花园中的圣母》

17、创建于1789年的美国第一个托拉斯是()

A美孚石油公司B.通用电气公司C.杜邦火药公司D.福特汽车公司

18、在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先出现的组织是()

A西班牙菲律宾联盟B.爱国联合会C.卡蒂普南D.菲律宾联盟

19、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因博学多才、工于辞令而享有“百灵鸟”之称,但其美好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和“狐狸”,顿时变成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此处的“老虎”和“狐狸”分别是指()

A法国和英国B.德国和日本C.英国和日本D.法国和德国

20、下列国家中不是不结盟运动发起者的是()

A南斯拉夫B.印度C.埃及D.中国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中国史必做

21、土断

22、中朝

23、癸卯学制

24、《中英北京条约》

世界史必做

25、巴比伦之囚

26、幕府政治

27、神圣同盟

28、第四点计划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

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

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此岁举之常选也。

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卷44《选举》上

(1)通过材料可知唐代的选官途径主要有哪些?

(2)谈谈你对隋唐科举制度的认识。

3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海斯德丁,到亚德里亚海边的利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

材料二: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