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计算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6102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配合比计算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合比计算书.docx

《配合比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合比计算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合比计算书.docx

配合比计算书

C1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石华线)

一、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

15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

30-50mm

三、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垫层等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

常山飞锥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9.5-26.5mm=50%:

5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

中粗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

江山虎P.C32.5;

4、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15+1.645×4=21.6(Mpa)

式中:

fcu,k—砼设计强度;σ—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fce=36.4(Mpa)

W/B=(αa×fb)/(fcu,o+αa×αb×fb)

=(0.53×36.4)/(21.6+0.53×0.20×36.4)

=0.76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0.61。

3、确定用水量mwo

为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mw0=168(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b0

mb0=mw0/(W/B)=168/0.61=275(kg/m3)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61,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βs=35%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

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00kg/m3)

ms0+mg0+mb0+mw0=2400(kg/m3)

ms0/(ms0+mg0)=35%

所以,细集料用量:

ms0=710(kg/m3)

粗集料用量:

mg0=1210(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298:

182:

710:

1210(kg/m3)

=1:

0.61:

2.38:

4.06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80mm,满足坍落度70-100mm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0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

=298:

182:

710:

1210(kg/m3)

8、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0.58βs=36%

水泥:

水:

砂:

碎石=314:

182:

685:

1219(kg/m3)

W/B=0.64βs=38%

水泥:

水:

砂:

碎石=284:

182:

735:

1199(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和易性均满足要求。

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标准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序号

砂率(%)

mbo(kg)

mso(kg)

mgo(kg)

mwo(kg)

外加剂(kg)

砼密度(kg/m³)

坍落度(mm)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1

0.58

36

314

685

1219

182

-

2410

70

15.6

26.7

2

0.61

37

298

710

1210

182

-

2410

80

12.7

22.1

3

0.64

38

284

735

1199

182

-

2400

90

9.9

18.5

六、选定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298:

182:

710:

1210(kg/m3)

=1:

0.61:

2.38:

4.06

 

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石华线)

一、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

20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

70-100mm

三、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涵洞基础等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

常山飞锥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9.5-26.5mm=50%:

5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

中粗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

常山江山虎P.C32.5R;

4、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20+1.645×4=26.6(Mpa)

式中:

fcu,k—砼设计强度;σ—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fce=36.4(Mpa)

W/B=(αa×fb)/(fcu,o+αa×αb×fb)

=(0.53×36.4)/(26.6+0.53×0.20×36.4)

=0.63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0.56。

3、确定用水量mwo

为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mw0=185(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b0

mb0=mw0/(W/B)=185/0.56=330(kg/m3)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56,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βs=37%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

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00kg/m3)

ms0+mg0+mb0+mw0=2400(kg/m3)

ms0/(ms0+mg0)=37%

所以,细集料用量:

ms0=697(kg/m3)

粗集料用量:

mg0=1188(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30:

185:

697:

1188(kg/m3)

=1:

0.56:

2.11:

3.60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80mm,满足坍落度70-100mm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0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

=330:

185:

697:

1188(kg/m3)

8、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0.53βs=36%

水泥:

水:

砂:

碎石=349:

185:

672:

1194(kg/m3)

W/B=0.59βs=38%

水泥:

水:

砂:

碎石=314:

185:

721:

1180(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粘聚性均满足要求。

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序号

砂率(%)

mbo(kg)

mso(kg)

mgo(kg)

mwo(kg)

外加剂(kg)

砼密度(kg/m³)

坍落度(mm)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1

0.53

36

349

672

1194

185

-

2410

70

32.8

42.1

2

0.56

37

330

697

1188

185

-

2410

80

16.8

26.9

3

0.59

38

314

721

1180

185

-

2400

95

13.5

24.1

六、选定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30:

185:

697:

1188(kg/m3)

=1:

0.56:

2.11:

3.60

 

C25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石华线)

一、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

25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

70-100mm

三、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系梁、墙身等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

常山飞锥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9.5-26.5mm=50%:

5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

中粗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

江山虎P.042.5;

4、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25+1.645×5=33.2(Mpa)

式中:

fcu,k—砼设计强度;σ—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fce=49.3(Mpa)

W/B=(αa×fb)/(fcu,o+αa×αb×fb)

=(0.53×49.3)/(33.2+0.53×0.20×49.3)

=0.68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0.50。

3、确定用水量mwo

为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mw0=185(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b0

mb0=mw0/(W/B)=185/0.50=370(kg/m3)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50,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βs=36%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

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00kg/m3)

ms0+mg0+mb0+mw0=2400(kg/m3)

ms0/(ms0+mg0)=36%

所以,细集料用量:

ms0=665(kg/m3)

粗集料用量:

mg0=1180(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70:

185:

665:

1180(kg/m3)

=1:

0.50:

1.80:

3.19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90mm,满足坍落度70-100mm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2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0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

=370:

185:

665:

1180(kg/m3)

8、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0.47βs=35%

水泥:

水:

砂:

碎石=394:

185:

637:

1184(kg/m3)

W/B=0.53βs=37%

水泥:

水:

砂:

碎石=349:

185:

690:

1176(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粘聚性均满足要求。

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序号

砂率(%)

mbo(kg)

mso(kg)

mgo(kg)

mwo(kg)

外加剂(kg)

砼密度(kg/m³)

坍落度(mm)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1

0.47

35

394

637

1184

185

-

2420

70

32.8

42.1

2

0.50

36

370

665

1180

185

-

2420

90

24.8

34.7

3

0.53

37

349

690

1176

185

-

2400

100

22.6

31.5

六、选定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70:

185:

665:

1180(kg/m3)

=1:

0.50:

1.80:

3.19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石华线)

一、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

30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

70-100mm

三、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立柱等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

常山飞锥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9.5-26.5mm=50%:

5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

中粗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

江山虎P.042.5;

4、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五、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式中:

fcu,k—砼设计强度;σ—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fce=49.3(Mpa)

W/B=(αa×fb)/(fcu,o+αa×αb×fb)

=(0.53×49.3)/(38.2+0.53×0.20×49.3)

=0.60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0.49。

3、确定用水量mwo

为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mw0=195(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b0

mb0=mw0/(W/B)=195/0.49=398(kg/m3)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49,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βs=36%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

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00kg/m3)

ms0+mg0+mb0+mw0=2400(kg/m3)

ms0/(ms0+mg0)=36%

所以,细集料用量:

ms0=651(kg/m3)

粗集料用量:

mg0=1156(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98:

195:

651:

1156(kg/m3)

=1:

0.49:

1.64:

2.90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85mm,满足坍落度70-100mm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0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

=398:

195:

651:

1156(kg/m3)

8、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0.44βs=35%

水泥:

水:

砂:

碎石=443:

195:

617:

1145(kg/m3)

W/B=0.54βs=37%

水泥:

水:

砂:

碎石=361:

195:

682:

1162(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粘聚性均满足要求。

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序号

砂率(%)

mbo(kg)

mso(kg)

mgo(kg)

mwo(kg)

外加剂(kg)

砼密度(kg/m³)

坍落度(mm)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1

0.44

35

443

617

1145

195

-

2410

50

37.6

48.1

2

0.49

36

398

651

1156

195

-

2410

85

29.8.

39.0

3

0.54

37

361

682

1162

195

-

2400

100

24.6

32.5

六、选定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98:

195:

651:

1156(kg/m3)

=1:

0.49:

1.64:

2.90

 

C5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一、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

50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

100-140mm

三、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梁板

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

龙游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9.5-26.5mm=30%:

7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

樟树潭砂场中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

江山虎P.042.5;

4、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5、外加剂:

临安华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LN-2000型高效减水剂(建议掺量2.1%)

五、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50+1.645×6=59.9(Mpa)

式中:

fcu,k—砼设计强度;σ—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fce=49.3(Mpa)

W/B=(αa×fb)/(fcu,o+αa×αb×fb)

=(0.53×49.3)/(59.9+0.53×0.20×49.3)

=0.40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0.33。

3、确定用水量mwo

为满足施工要求,掺(水泥用量2.4%)减水剂后,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mw0=158(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b0

mb0=mw0/(W/B)=158/0.33=480(kg/m3)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33,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βs=36%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

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50kg/m3)

ms0+mg0+mb0+mw0=2450(kg/m3)

ms0/(ms0+mg0)=36%

所以,细集料用量:

ms0=652(kg/m3)

粗集料用量:

mg0=1160(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

减水剂=480:

158:

652:

1160:

11.52(kg/m3)

=1.00:

0.33:

1.36:

2.42:

0.024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130mm,满足坍落度100-140mm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6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5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

减水剂

=480:

158:

652:

1160:

11.52(kg/m3)

8、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0.29βs=35%

水泥:

水:

砂:

碎石:

减水剂=545:

158:

611:

1136:

13.08(kg/m3)

W/B=0.37βs=37%

水泥:

水:

砂:

碎石:

减水剂=427:

158:

690:

1175:

10.25(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粘聚性及坍落度均满足要求。

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序号

砂率(%)

水泥(kg)

砂(kg)

碎石(kg)

水(kg)

外加剂(kg)

砼密度(kg/m³)

坍落度(mm)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1

0.29

35

545

611

1136

158

13.08

2460

100

51.4

2

0.33

36

480

652

1160

158

11.52

2460

130

48.3

3

0.37

37

427

690

1175

158

10.25

2450

140

42.4

六、选定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

减水剂=480:

158:

652:

1160:

11.52(kg/m3)

=1.00:

0.33:

1.36:

2.42:

0.024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

六、砼配合比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七、设计要求

1、设计砼强度等级:

30Mpa;

2、设计砼坍落度要求:

70-90mm

八、拟使用工程项目和部位

防撞护栏

九、原材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产地及规格:

常山石场4.75-26.5mm碎石(4.75-16mm:

16-26.5mm=30%:

70%);

2、细集料产地及规格:

高家砂场中砂;

3、水泥厂家及规格:

常山光宇P.042.5;

4、水:

符合饮用水标准;

十、配合比设计过程:

1、计算配制强度fcu,o

fcu,o≥fcu,k+1.645×σ=30+1.645×5=38.2(Mpa)

式中:

fcu,k—砼设计强度;σ—均方差

2、计算水胶比W/B

水泥28天胶砂抗压强度fb=fce=49.3(Mpa)

W/B=(αa×fb)/(fcu,o+αa×αb×fb)

=(0.53×49.3)/(38.2+0.53×0.20×49.3)

=0.60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规定取值。

根据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及经验,确定水胶比W/B=0.49。

3、确定用水量mwo

为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单位用水量为:

mw0=195(kg/m3)

4、确定水泥用量mb0

mb0=mw0/(W/B)=195/0.49=398(kg/m3)

5、确定砂率βs

根据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为26.5mm,水胶比为0.49,查5.4.2表及根据经验确定砂率βs=36%

6、计算粗、细集料用量(采用质量法:

假设砼的湿表观密度为2400kg/m3)

ms0+mg0+mb0+mw0=2400(kg/m3)

ms0/(ms0+mg0)=36%

所以,细集料用量:

ms0=651(kg/m3)

粗集料用量:

mg0=1156(kg/m3)

7、确定初步试验配合比:

水泥:

水:

砂:

碎石=398:

195:

651:

1156(kg/m3)

=1:

0.49:

1.64:

2.90

经试拌,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坍落度为80mm,满足坍落度70-90mm的要求,砼湿表观密度为2410kg/m3与假设的砼湿表观密度2400kg/m3相差未超过2%。

因此确定试验室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

水:

砂:

碎石

=398:

195:

651:

1156(kg/m3)

8、根据基准配合比,提出其它两个水胶比配合比:

W/B=0.44βs=35%

水泥:

水:

砂:

碎石=443:

195:

617:

1145(kg/m3)

W/B=0.54βs=37%

水泥:

水:

砂:

碎石=361:

195:

682:

1162(kg/m3)

经试拌,两个配合比的粘聚性均满足要求。

本试验室对三个水胶比的试块进行了标准养护,并取相应的28天抗压强度进行比对,结果如下:

序号

砂率(%)

mbo(kg)

mso(kg)

mgo(kg)

mwo(kg)

外加剂(kg)

砼密度(kg/m³)

坍落度(mm)

7天抗压强度(Mpa)

28天抗压强度(Mpa)

1

0.44

35

443

617

1145

195

-

2410

50

37.2

48.9

2

0.49

36

398

651

1156

19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