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399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docx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数数,数的组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学难点

弄清数的组成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

(4个)

  

(2)他们在干什么?

(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

他们回答对吗?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

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

  教师:

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

(29根)

  教师:

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

(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

(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

(30块)再加2块呢?

(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

(35块)

  (3)教师:

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

(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

(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

(100根)10个一是一百。

(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

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

(捆成一捆)

  教师:

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

(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

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

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

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

我是15号。

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

我是50号。

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

我是32号。

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修改意见

 

 

 

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

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

(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

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

(29根)

  教师:

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

(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

(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

(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

(30块)再加2块呢?

(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

(35块)

  (3)教师:

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

(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

(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

(100根)10个一是一百。

(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

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

(捆成一捆)

  教师:

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

(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

(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

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

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

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

我是15号。

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

我是50号。

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

我是32号。

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数数数的组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1~33页主题图、例1~例3及“做一做”,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各数的大小。

感受100以内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能独立地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10,10个十是一百,对计数单位“一(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使学生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将主题图和练习七第2题制成课件。

学生准备皮筋10条,数数用的小棒

 

 

 

一、教学主题图

1.加深理解20有多少。

2.整体感知100有多少。

3.引入新课。

老师参与估数活动,也认为“大概有100只”。

然后质疑:

“是100只吗?

你们会数吗?

”由此揭示课题:

数100以内各数。

二、教学例1

1.数100根小棒(或100颗花生、方木块等)。

2.展示数100根小棒(或100颗花生)的过程。

3.引导学生概括: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4.数100只小羊。

让学生回过头来数主题图中小羊的只数,提示学生每数10只就用笔把它圈一圈,然后10只10只地数,看看图中是不是有100只小羊,与自己刚才估计的数目对比一下,估对了没有。

三、教学例2

 

修改意见

 

 

 

 

1.摆出三十五根小棒。

边摆边思考:

怎样摆,就能一下看出是35根?

2.练习数数。

35——4242——51

3.学生完成“做一做”。

4.学生脱离小棒,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三、教学例3

1.让学生摆出35根小棒。

然后提问:

“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是35根?

”让学生看着摆出的35根小棒,轻声说:

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2.教师再摆出57根小棒。

问:

有多少根小棒?

是几个十和几个一?

3.练习数的组成游戏。

4.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四、小结

五、课堂作业

1.做练习七第2题。

2.做练习七第3题。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读数、写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4~3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学会读整十数和任意两位数。

能正确地写出100以内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任意两位数的读、写法。

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卡片、投影仪等。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师带领学生做以下数学游戏:

1.数小棒。

由1根到10根,然后再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说明一个十。

2.填一填

(1)十个一是一个(  )。

(2)二个三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一百里面有(  )个十。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学习例4:

1、启发学生1根1根数小棒,数到10根是多少?

2、教师说明:

计数器上,从右边数,第一位叫个位,用几根小棒,就在计数器个位上拨几个珠表示几。

3、二位叫十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出示计数器。

在计数器下写上10,读“十”。

计数器十位上有几个珠,就是几十个。

4、导学生操作。

5、导学生摆2捆、3捆┄┄捆小棒,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怎样读?

6、指导学生摆小棒。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修改意见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教学例5:

1、谈话:

刚才我们会读数了,互相说一说是怎样读数的?

2、出示例5图1,引导学生读数,教学生写数

3、出示图2、图3、图4,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在书上填写。

教学例6:

1、引导学生操作学具,从10数到90。

2、启发学生思考,再数1个10,也就是10个十是多少。

3、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读数。

4、引导学生试写,在计数器下出示100。

5、引导学生想一想,并明确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反馈练习:

1.摆数字卡片,再照卡片上的数写数。

2.分组练习:

练习八第6题。

3.独立完成练习八第7、8题。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究性作业:

试着读一读、写一写四、五位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读数、写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4~3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学会读整十数和任意两位数。

能正确地写出100以内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及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任意两位数的读、写法。

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卡片、投影仪等。

 

 

 

一.复习数位的名称和顺序,计数单位

出示黑板上的计数器。

复习:

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什么?

(1个一)5个珠子呢?

(5个一)6是几个一?

要在个位上拨几颗珠子?

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什么位?

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什么?

(1个十)3个珠子呢?

(5个十)

二.教学整十数的读法和写法1.拿出2捆(20根)小棒,提问:

它是几个十?

这些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呢?

(在十位上拨两颗珠子)怎样用数字表示这个数呢?

(十位上写“2”,个位上没有用“0”占位)怎么读这个数呢?

(“二十”)

2.拿出4捆小棒,提问:

它是几个十?

这些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呢?

(在十位上拨4颗珠子)根据刚才20的写法,怎么用数字表示呢?

(40,十位上写“4”,个位上没有用“0”占位)又该怎么读这个数?

(“四十”)3.我们班上同学的人数怎么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

(在十位上拨5颗珠子)为什么呢?

怎么用数字表示呢?

怎么读?

三.教学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情景设置:

老师买了一些铅笔当作奖品,一起看看。

师带领学生做以下数学游戏:

1.数小棒。

由1根到10根,然后再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说明一个十。

2.填一填

(1)十个一是一个(  )。

(2)二个三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一百里面有(  )个十。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学习例4:

1、启发学生1根1根数小棒,数到10根是多少?

2、教师说明:

计数器上,从右边数,第一位叫个位,用几根小棒,就在计数器个位上拨几个珠表示几。

6、二位叫十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用几个珠表示。

出示计数器。

在计数器下写上10,读“十”。

计数器十位上有几个珠,就是几十个。

7、导学生操作。

8、导学生摆2捆、3捆┄┄捆小棒,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怎样读?

6、指导学生摆小棒。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修改意见

 

 

 

1.出示2捆铅笔和4根铅笔,提问:

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

(2个十和4个一)那么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呢?

(个位上4颗珠,十位上2颗珠)怎么用数字表示呢?

(在十位下面写上“2”,个位下面写上“4”。

)计数器上表示的数表示出来就是“24”。

谁知道怎么读这个数呢?

(“二十四”)

2.在十位拨出7颗珠子,个位上拨出2颗珠子:

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

怎么用数字表示呢?

(十位下面写“7”,个位下面写“2”)怎么读这个数?

(“七十二”)

3.出示20与24的读法比较:

它们的十位都是几?

表示有2十,读作“二十”,但20的个位是零,表示没有单根的,个位上的“0”就不读,24的个位是4,读作“四”所以就是“二十四”。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反馈练习:

1.摆数字卡片,再照卡片上的数写数。

2.分组练习:

练习八第6题。

3.独立完成练习八第7、8题。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

七、究性作业:

试着读一读、写一写四、五位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找规律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两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一、复习。

1、一个一个数,从1数到100。

2、五个五个数,从1数到100。

3、师生对答数。

二、例2:

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在填数的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

1、397999后面的一个数分别是多少?

2、第4列的各数,个位上都是几?

3、第7列第6个数是多少?

4、第5行的各数,十位上都是几?

5、73是第几行第几个数?

6、斜行上的各数有什么特点?

7、46是第几列第几个数?

8、按上表,把缺的数填上。

(一、)指导:

第1题:

1、指名说出9、19、29、39、49、59、69、79、89、99后面的整十数。

2、倒过来让学生说出整十数前面的一个数。

第2、4题:

1、先让学生观察,第4列的各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的数都是4,下面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10)

2、第5行的各数是多少,有什么特点?

第3、5、7题:

1、指名回答。

2、游戏,帮小动物找家。

修改意见

 

 

 

第6、8题:

1、让学生观察,说说斜行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2、思考:

如果从1起到100止斜行上的数有

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

三、比较大小。

1、再让形式看表,问:

哪一行的数字最大,哪一行最小?

2、举例:

91896776

3、小结:

两位数比一位数打,两位数比较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十位上数相同,看个位。

四、练一练1、2。

五、作业:

《课堂练习》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4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金鱼图等。

 

 

 

旧知回顾,揭示课题

1.数的组成(个别回答)。

a.3个十和6个一是(  )。

b.7个十是(  )。

c.8个一和7个十组成(  )。

2.比较数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说出比较的方法。

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

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

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约有几根?

(出示小棒。

[采用“猜猜看”的游戏引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教学的开展。

]

多种情景,深化新知

1.出示3捆小棒:

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48根,第三捆是

修改意见

 

 

 

 

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小棒,是15根。

随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较,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

2.接下来我们去水族馆参观一下好吗?

出示金鱼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每种金鱼的条数(黑金鱼10条,花金鱼15条,红金鱼60条),用一句话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设置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接下来我们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页“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每个说一句话完成第

(1)题;第

(2)、(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订正。

2.师:

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

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共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有关例10的简单动画投影、口算卡片、小棒等。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投影进行动画演示:

(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

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

(投影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

)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投影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投影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

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修改意见

 

 

 

 

3.解决32-2。

教师问:

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

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2-2=30。

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4.解决2+30。

教师板书:

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2.数学游戏:

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

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

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

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

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反馈练习

1.第43页的第5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做第43页的第6题。

3.按顺序填数:

做第43页的第7题。

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找到规律后再填数,做后由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执教者:

课题

摆一摆、想一想

共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位表,百数表,汇总表,圆片

 

 

 

谈话激趣

师:

今天我们来到这个大教室上课,大家高兴吗?

那么老师要看一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表现最好,最聪明,最爱动脑筋,

能得到老师发的智慧花。

复习铺垫

1.数位顺序。

师:

首先,老师提一个问题,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第三位呢?

师: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百位上的数呢?

2.用计数器拨数。

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师:

瞧!

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

(聪聪和明明。

)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

(出示问题。

)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1.用2个圆片摆数。

师:

大家能不能呀?

提醒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

所以,在数位表上只能摆一位数和两位数,不摆三位数,大家开始,用2个圆片看能摆哪几个数?

摆好的同学,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

修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