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318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共青团历史.docx

河南共青团历史

河南共青团历史简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个光荣又先进的青年组织,伴随着历史车轮的隆隆声,已经走过80多年的风雨历程。

80多年来,河南共青团高举党的旗帜,坚持党的方向,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和党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80多年来,河南共青团带领全省青年,投身民主革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热心改革开放,为建立新中国和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80多年来,河南共青团精心培育、关心爱护青年,是青年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政治摇篮。

 

  一、河南共青团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中曲折发展

 

  河南是全国较早建立共青团组织的省份之一。

1922年下半年,共产党员李之龙开始在开封、郑州等地筹建青年团组织。

1923年2月25日,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冯品毅在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建立了河南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成为河南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

1925年10月24日,全省团的统一领导机构----共青团豫陕区委在开封建立,不久,改为团豫区委,1927年6月,又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

此时,全省已有6个团地委、27个团特别支部,850名团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鄂豫皖边区,共青团员和青年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团组织的建立发展比较稳定。

1932年3月2日,少共(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共青团亦称少年共产党,简称少共)鄂豫皖省委成立,下辖19个基层团委和支部;在国民党统治区,青年运动处于严酷的白色恐怖之下,团组织经常遭到破坏。

1934年12月,共青团河南省工作委员会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此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都未能恢复。

但是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们无所畏惧,积极投身到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里。

“一·二九”运动中,河南青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开封学生在冰天雪地中卧轨三昼夜,以表抗日救亡的赤诚之心。

1936年底以后,为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抗日,河南的一些基层团组织按照中共中央的决定,陆续改造成为青年群众的抗日救亡组织。

1937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增设青年工作委员会,指导全省的青年运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河南青年运动高潮再起。

由青年组织或参加的河南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光明话剧团、河南救亡协会、开封孩子剧团等数百个青年团体,活跃在中原大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运动。

抗日战争的胜利更加激发了河南解放区青年农民参加解放战争的革命热情。

1949年1月至3月,有7万多名青年参军南下,参加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1946年10月,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重新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河南于1948年下半年开始试建团组织。

1951年5月4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河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河南省委员会,河南青年运动又有了自己的领导核心。

 

  二、河南共青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朝气蓬勃,“文革”当中遭受挫折

 

  新中国成立初期,翻身得解放的青年群众爆发出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劲头。

全省80%以上的青年农民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数以百万计的城乡青年报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59%的农村青年参加了民兵;还有4600名青年参加“河南青年志愿垦荒队”,分赴边疆支援边疆建设;在“为社会主义立功”竞赛中,先后涌现出劳动积极分子1630人。

大跃进时期,农村青年围绕农业八字宪法大搞兴修水利、农田改造,全省青年掀起了学“毛着”和“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高潮。

但是,由于受这一时期党内“左”的思潮的影响,河南青年运动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

 

  “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0年7月,河南各级团组织先后停止活动,工作中断。

此后至1973年5月河南省第六次团代会的召开一直处于恢复整顿阶段。

但这次团代会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召开的,团省委的领导权被帮派分子把持。

直到“十年动乱”结束,河南青年运动才又获得新生。

 

  三、河南共青团在举世注目的改革开放中,为河南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方针,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此后22年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河南共青团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面,其工作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适应新形式,转变工作思路。

为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尽快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1979年7月16日,召开了河南省第七次团的代表大会。

会议坚持青年运动正确的政治方向,号召全省青年为做“四有”新人而努力,为促进河南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从此至1987年底,河南共青团组织反映青年的愿望和要求,主要开展了“新长征突击手”和植树造林活动,对青年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整顿了团的基层组织。

这期间,全省经团中央和省、地、县级团委命名的新长征突击手达27375名;全省青少年平均每年植树1亿株以上,营造了4400多项青年绿化工程,其中“豫东黄河故堤青年防护林”、“河南青年黄河防护林”工程面积达40多万亩;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至1992年的5年中,共成立了近30万个学雷锋小组,在全省城乡传播文明新风。

团组织自身建设经过“做一名合格共青团员”教育活动和重点整顿农村松散、瘫痪基层团组织的工作,使全省团员达到了343万名,有团总支、支部13万多个,基层团委5千多个,专职团干部9千多人。

 

  第二阶段,经受考验,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989年,我们的党和国家经受了严峻考验。

河南共青团在大是大非面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执着的政治追求、诚实的劳动创造、丰硕的建设成果,维护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团组织引导全省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帮助青年明辨是非,清醒头脑,构筑抵御和平演变的思想防线,确立紧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农村团员青年踊跃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星火带头人培养、劳务输出和沿黄(河)青年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至1992年上半年,全省团组织向省外输送了10万名农村青年劳务;联合有关部门在沿黄地区开发出349个经济项目,帮助一部分农户脱贫致富;并圆满完成了青年黄河防护林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工矿企业的团员青年则以创业奉献、建功立业为主旋律,有100多万名青工参加“创业杯”青工技术大赛;有200多万名青工参加“振兴河南、建功成才”五杯竞赛活动,五杯即“双增双节奉献杯”、“质量安全效益杯”、“‘五小’成果智慧杯”、“优质工程创业杯”、“规范服务文明杯”,全省200万名青工参加了竞赛。

在该活动中实现增收节支约2亿元;完成了自1988年开始以来的“五小”竞赛成果7万多项,创效益约6.4亿元。

这一时期,团的体制改革成为团组织建设的亮点。

团的体制改革从团员管理体制改革入手,结合在团员中开展的“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和“争做新时期合格共青团员”教育活动,向合格的团员颁发了团员证,领证率达87.2%;在团干部队伍中试行了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制、交流制和聘任制。

初步建立了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

 

  第三阶段,东方风来满眼春,“三大”工程创名牌。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犹如春风温暖大地,给河南青年运动带来勃勃生机。

河南共青团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创工作名牌,树崭新形象,致力投身改革开放,为河南经济再上台阶办实事、做贡献。

 

  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的的“富民兴团工程”、“河南青年扶贫致富行动”、“领办科技推广项目、创办共青开发基地”等工作相继展开并逐步深化。

到1998年,全省共创建461个共青开发基地,完成“一河两山”(沿黄青年农业综合开发和大别山、伏牛山综合开发)青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1.54亿元,创效益8.38亿元,辐射带动近百万人脱贫致富。

 

  伴随着全省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1994年1月,“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开始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实施,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效的创建工作。

一是河南青年志愿者行动,首创出“实体+服务”的建站模式,走在了全国共青团的前列;二是“双争”(争创青年文明号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遍布各行各业,至2000年的6年中,有60万个青年集体和300万名青年个人参加“双争”活动,其中5200个青年集体分别分别荣获市至国家级“青年文明号”,50多万名青年荣获“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三是“希望工程”自1990年开始实施以来的10年间,全省共筹措资金逾1亿元,援建希望小学530所,救助失学少年儿童92000多名。

这一时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文化艺术节持续不断,“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雏鹰行动”和“手拉手”活动蓬勃开展,提高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1995年8月,以开发青年人力资源为主线的“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启动,建立了“青年人才库”和“助学成才”专项基金。

与此前后,评选出了五届“五四奖章”获得者、六届“十大杰出青年”、五届“十佳少先队员”.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也受到重视和保护,五年中,全省各级团组织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展了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法律学校”等活动,构建以“青少年维权岗”为阵地、“148”青少年维权热线为纽带、青少年维权监督员为督导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权益保护网络。

共受理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的投诉5000件,创建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32个、省级127个,有力地保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净化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团组织建设以“围绕经济抓团建,抓好团建促发展”和“服务兴团,实力助团”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推出了“支部抓服务,实业兴支部”的团建模式,新经济领域的团建工作和外来务工团员的管理都得到了不断完善。

自1992年到1998年,有350多万名青年加入共青团,25万名团员经“推优”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四阶段,高举旗帜,致力于“扶贫、解困和科技创新”.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我们的国家又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1998年3月,共青团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之后,河南团组织带领全省团员青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扶贫·解困·科技创新”为工作重点,再次把全省团的工作推向新台阶。

 

  1、加强青年政治思想工作,组织青年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各级团组织继续深入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育青年,团省委召开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经验交流会,举办了团干部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读书班和演讲会;用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纪念建党80周年,帮助青年进一步牢固树立起了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这一阶段,“河南省新世纪青年文化工程”、新世纪读书计划、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青年志愿者爱心包”、“十八岁成人仪式”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围绕重大节庆日相继开展进行,仅“十八岁成人仪式”一项活动,每年参加的适龄青少年就逾百万。

“活跃了青年的文化生活,提高了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服务扶贫攻坚,强力推进创建”共青扶贫示范村“.1999年3月,”共青扶贫示范村“在22个贫困县开始进行创建。

各级团组织按照举全团之力,聚青年之才,播科技之火,建共青新村的工作思路,本着集中团内力量,整合外围力量、借助政府力量、调动社会力量的原则,经过一年多时间,实现了示范村人均增收350元以上,使19000名贫困人口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了给示范村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团组织于2000年下半年开始将”共青扶贫示范村“向”共青科技示范村“过渡,已推广领办906小麦等科技项目1163项,建立县级以上共青开发基地330个。

并在农村举办了三届”百日百乡百万农村青年科技文化大集“和乡村青年文化节,使全省60%的县(市、区)和40%以上乡镇的近千万名群众参与活动,接受了科技文化知识教育。

同时,”保护母亲河行动“中的小浪底项目进展顺利,命名兴建了”桃花峪省会青年万亩世纪林“等一批绿色工程。

 

  3、服务企业解困,帮助下岗青工以创业实现再就业。

1998年夏,”河南下岗青工创业行动“开始实施。

接着,”万名党团员下岗职工创业培训计划“、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等工作相继展开。

这些工作是围绕转变下岗青工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门路,培养青年兴业带头人,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来进行的。

到2000年底,全省培训下岗青工10万多人次,培养900多名青年兴业领头人,为20多万下岗青工提供再就业服务,直接帮助5万多名下岗青工就业或创业;在1999年以来的创新创效活动中,参加的青工有20多万人次,创新立项目2000多项,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约5亿多元。

 

  4、服务兴豫战略,推动青年锐意创新。

通过实施河南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河南省青年学生新世纪素质工程,举办了”河南青年科技创新论坛“、首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培养了青年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调动了青年的创新热情,提高了青年的创新能力。

 

  5、加强团组织建设,提高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的素质。

团组织建设以党建带团建,促进团建工作全面健康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了”五四红旗团委“的创建活动和团干部的协管工作以及团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大了非公有经济组织、民办学校和城市社区的团建工作力度,到2000年年底,全省共有415万多名团员,其中有4500多名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发展60多万名团员;有8132个基层团委,14万多个团支部、团总支,8266名专职团干部。

河南青年联合会、河南学生联合会、少先队等青少年组织都得到明显发展。

青年外事工作也日趋活跃,与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友好关系,接待外国青年访问团和出访共13次,往国外派研修生300人。

 

  第五阶段,奋发有为,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2001年以来,全省团组织在省委和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竭诚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与祖国共奋进、与河南同发展,展现了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谱写了创新发展的青春篇章。

 

  把握育人根本,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新提高。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团干部、大学生、青年骨干为重点,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原崛起献青春“、”十七大精神进百村、进校园、进社区“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省青年中持续兴起学习科学理论的热潮。

以”我与祖国共奋进,扬荣拒耻树新风“为主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使”八荣八耻“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以道德实践为重点,不断深化青少年”三理“教育、十八岁成人仪式、”手拉手“等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加强。

五年来,涌现出洪战辉、李学生、魏青刚、王一硕、裴春亮、”7?

29“陕县支建煤矿抢险救援青年突击队、抗击雨雪冰冻灾害青年突击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原儿女崭新的精神风貌。

 

  围绕党政大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全力实施河南青年百村建设行动,以”建设新农村、青年当先锋“为主题,突出办实事、创示范、育新人,集中创建100个”共青示范新村“,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走在了全团的前列。

五年来,培养各类农村青年带头人21万名,发展致富项目4200多个。

实施河南青年创业行动,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和建设,建立各级各类培训基地1396个,累计培训青年40万人次,引进合作意向项目64个。

实施”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服务青年转移就业97万人次。

实施河南青年科技创新行动,投身创新型河南建设,连续举办青少年科技节、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把自主创新浓墨重彩地写在中原崛起的旗帜上。

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治理面积达36万亩。

服务开放带动战略,加大青年对外交流,共组织221名河南青年赴境外学习交流,接待海外青年友人1547人。

与此同时,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勇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等关键时刻,主动应战,经受考验,切实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倡树时代新风,参与和谐中原建设取得新成效。

实施”和谐中原青春行动“,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引领青年共建共享和谐。

深化河南青年文化行动,以”厚重河南、青春中原“为主题,连续开展青少年读书节、”三百科技大集“、”五四文艺奖“评选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大力弘扬先进文化。

深化河南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开展大中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三支一服“计划,125万名大中专学生活跃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达1300万人次,191万名注册志愿者向社会提供服务累计超过12亿小时。

深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全省23个系统行业涌现出省级以上青年文明号2100多个,成为弘扬职业文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贴近青年需求,服务青年民生改善展现新作为。

针对青少年最为关注的就业、就学、创业等民生问题,持续开展河南省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真情助困进万家、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等活动,在全团率先启动的”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累计募集捐款445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0100名,为困难青少年群体办实事、解难事,使广大青少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化实施青少年读书计划、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帮助青少年提高素质,成长成才。

加强青年人才工作,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建立青年人才库,构建开放型青年人才网络。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扎实开展青少年维权工程、”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和”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全省18个省辖市全部开通了”12355“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青少年维权中心1400多个,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的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

深化实施团建基础工程,广泛开展团建”三级联创“活动,推进基层组织全面活跃,农村一、二类团支部明显增加,外出务工团组织达7000多个,非公经济组织建团率保持在85%以上,民办学校建团率巩固到98%以上,社区建团率稳步增长。

主动适应青年群体结构变化,创新组织设置和建团模式,建成城乡青年中心646个,构建了以基层团组织为核心,以青年中心、青少年社团、青少年服务机构为载体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

以提高能力、转变作风为重点,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共青团员意识、”讲正气、树新风,做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团的县以上机关开展”学习型机关、创新型组织、奋进型团队“创建活动,创新教育、管理与服务机制,全省团员队伍不断扩大,团干部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五年来,全省累计培训团干部19.5万人次,发展新团员350万名,推优入党25万名。

团属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青联、学联、少先队工作有了新加强,团报团刊团校和青少年理论研究有了新进展,团办实业的效益有了新提高。

 

  第六阶段,积极探索,河南共青团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2008年4月,共青团河南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之后,全省各级团组织以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为目标,以增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核心,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责任机制和工作竞争机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团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效,呈现出重点突出、整体推进、全面活跃、亮点频出的喜人局面,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及青年的支持。

 

  破解难点,在寻求政策中赢得新环境。

一是破解了工作政策的难题。

省委青年工作会议,是进一步推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迈上新起点、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会议,会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意见》,不但为我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而且为团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为实现团的工作整体活跃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破解了工作经费的难题。

团省委联合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在省委《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资金保障职能,进一步明确了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核拨常项工作必需的事业经费等财政政策,特别是明确规定每个县级团委每年不低于10万元工作经费,有力地保障了共青团的工作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为加强河南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是破解了团干部转岗的难题。

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团干部的思想教育、选拔、配备、培训、使用、转岗输送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团干部成长的工作机制。

省委青年工作会议以后已经有7位团市委书记、3位团省委机关干部转岗,还有几位超龄团干部正在酝酿之中。

四是破解了承担政府青少年事务的难题。

省政府青少年事务协调委员会的筹备成立,对于加强青少年事业的规划指导,促进青少年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把青少年事务纳入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范畴,推动全省青少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创政府青少年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省政府青少年事务协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在筹备之中,部分市、县已先期成立相应的政府青少年事务协调委员会。

五是破解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的难题。

我省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突出问题,制约了我省志愿服务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经多方争取、协调,省委、省政府成立了河南省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省志愿者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省委,强化了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必将极大地推动我省志愿服务事业向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发展。

 

  找准症结点,在解放思想中探索新思路。

针对工作思路窄的问题,通过开展以”解放思想,青年当先“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理出了制约共青团事业发展的35个突出问题,围绕”五突破五解决“,深入挖掘不符合解放思想要求的根源;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关系共青团发展全局的”五大命题“和”十大问题“,分析学习河南团的工作”十大成功案例“,形成了指导全省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了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推进。

针对视野不宽的问题,一方面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由团省委书记班子分别带队赴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北、山东等省市调研考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邀请青年问题专家,以辅导讲座的形式,为团干部解答工作中的疑惑和问题,提高团干部的理论修养;同时,走进基层、走进青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着重解决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存在的问题。

针对基层团组织不健全的问题,结合河南农业大省的实际,在县级团委积极探索设立党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壮大县级青年工作的队伍,发挥县级团委在基层组织中的龙头作用;在乡镇团委积极探索盘活存量资源、整合各方资源的新途径,整合青年中心、农村经纪人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人员力量,充实基层工作的力量;在村级团组织积极探索灵活设置团组织的新方式,村村联建、村校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激活村级团组织的内在活力,积极构建”强县带乡、活村促乡“的工作体系。

针对凝聚吸引青年难的问题,在巩固传统的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基础上,抓住手机和互联网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探索村、社区团委书记联络基层青年,乡团委班子联络村、社区团委书记,县联系乡,市联系县,团省委联系各地市的省市县乡村分级联系模式,形成”组织+互联网+手机飞信“传统网络、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三位一体的联络青年工作新格局。

积极构建以飞信为主的联系青年的手机网络;选择18个共青团工作开展较好、青年比较集中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进行手机建团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针对团建理论研究滞后于党建理论研究的问题,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壮大青少年理论研究工作力量,探索形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