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27599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docx

西哲主要哲学家思想汇总精

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

水是世界的本质

阿那克西曼德:

存在是世界的本质

阿那克西美尼:

空气是世界的本质

¥赫拉克利特:

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2.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逻各斯作为重要的概念引入哲学。

1)什么是逻各斯?

A.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

B.有时候他也指普遍理性。

C.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且万事万物都根据逻各斯生成。

D.逻各斯是普遍适用的。

2)引入逻各斯的意义:

A.逻各使得知识有了可能性。

早期希腊哲学从朴素的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断定世界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然而如果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知识就没有了立足的依据。

逻各斯作为不变的规律,使得知识有了可能性。

B.逻各斯的介入,使得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有了某种二元式的结构:

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中的世界万物与不变的逻各斯。

C.在后来的哲学研究中,逻各斯及由其衍生出的

逻辑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人一次也不同踏入同一条河流。

生与死、醒与睡、少与老是同一的”、“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等等。

局限:

只关注河流在变化,忘记趟水过河的人也在变化。

4)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影响:

讲义P205

南意大利哲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是世界的本质

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的影响

(先驱)克塞诺芬尼:

一神思想

(创始人)¥巴门尼德:

存在:

作为存在和作为思想是一回事。

巴门尼德的影响:

芝诺:

阿基里追不上乌龟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即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

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路程,当阿基里斯跑完这一段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段,一追一爬,以至无穷,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飞矢不动 

“飞矢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而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一:

指飞矢在一段时间里通过一段路程,这一段时间可被分成无数时刻,在每一个时刻,箭矢都占据着一个位置,因此静止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而不是从一个位置飞向另一个位置。

多元论哲学:

恩培多克勒:

四/六根说:

水火土气+“友爱”、“争吵”

阿那克萨戈拉:

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在一个事物中占据优势的种子决定事物的属性。

德谟克利特(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原子论

智者学派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1.对于人来说,自知无知而热爱知识才是真正的聪明。

2.美德即知识。

3.精神助产术

小苏格拉底学派:

一致认为最高的德性——善是人生的目的

麦加拉派:

善即存在

昔兰尼派:

善即快乐

犬儒学派:

善即节欲

¥柏拉图:

著作《普罗泰格拉》《曼诺》《斐多》《国家》《会饮》《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

1.什么是理念?

2.理念派生事物的方式:

分有和模仿

3.关于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的三喻

4.对理念论的反思:

把思考的重心从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移到理念与理念之间的关系上来。

5.理念分有学说的意义

6.四类存在:

无定/有定/前两者的混合/原因

7.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

1.著作:

《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

2.历史批判法/概念分析法/经验归纳法/样本剖析法

3.哲学是一种智慧,但是是最高的智慧,他不研究所有的本原和原因,只研究最初的本原和原因。

哲学作为最高的知识有三个特征:

好奇、闲暇、惊讶

4.对于知识的分类:

按照知识的性质分类:

“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制知识”

按照对象的不同分类:

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神学/形而上学

5.四因说

6.运动所需要的条件:

形式、缺乏、质料

7.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

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

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全部任务就在于消除柏拉图在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设置的鸿沟,发现在现实事物中一般与个别之间的真实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以存在为研究对象,而近代哲学中形而上学以实体为研究对象。

实体:

事物的是其所是,亦即事物的本质。

实体在判断中指只能充当主词不能充当宾词的绝对主词。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实体归纳起来是指:

1.《范畴篇》中主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是第一实体。

2.《形而上学》中主张“是其所是”即“形式”是第一实体。

3.《形而上学》同时主张理性——神是最高实体。

具体个别的事物是真实存在的。

具体个别的“这一个”为“第一实体”。

“属”和“种”是“第二实体”。

但是后来他发现个别的具体事务仍然可分,还可以分为形式和质料,问题就变成了,形式和质料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风格的不同?

1.柏拉图是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他狂热地追求真善美,并企图以此服务于政治,匡正现实。

亚里士多德是理智的现实主义者,他同样追求真善美,但是他明白最好的不等于最可行的道理,因而以平和的中道为标准,尽量不介入政治。

2.柏拉图只对数学感兴趣,并以此作为其哲学的知识背景。

亚里士多德则诶长主义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对自然领域的事情尤其感兴趣,以生物学作为自己哲学的知识背景。

3.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热衷于论战性的讨论,是典型的辩证法家。

亚里士多德则以探索性的分析见长,在分析中澄清问题,论证观点,发现真理。

4.柏拉图的理念沦为追求确定的普遍本质,先将个别与一般割裂开来,然后用分有和摹仿来沟通。

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则是把各类实体排列成一个连续的等级系列,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用潜能和实现来解决他们的联系问题。

5.柏拉图虽然重视逻辑推理和思辨作用,但把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视为一种直觉的、感悟的迷狂,从而消解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

亚里士多德则自始至终崇尚理智的思辨活动,把思想对自身的思想看成是灵魂的最高功能和人生最大的快乐。

伊壁鸠鲁学派

快乐的定义:

1.从感觉主义出发,认为善/幸福就是快乐,恶就是痛苦。

2.快乐分层次,最高的快乐就是静态的快乐,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干扰。

斯多葛学派

宿命论一切皆有定式

怀疑主义皮浪

新柏拉图主义

1.定义

2.三个流派

教父哲学

1.体系的初创者:

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

2.奥古斯丁

A.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

B.第一次在哲学上系统地论述了基督教教义,完善了基督教的教义系统。

C.真正的历史是上帝之城的历史。

D.时间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存在。

世界与实践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上帝在创造万物的同时创造了实践。

时间只是相对于创造物而言的。

上帝创造了这个变化不定的时间所赖以存在而又不真实存在的万物,在这个变化不定的世界中,表现出万物的可变性,我们从而能觉察时间和度量时间。

3.教父哲学的尾声:

伪狄奥尼修斯和波埃修

经院哲学

托马斯阿奎那

A.著作《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B.哲学与神学只是认识真理的两种不同的途径,而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上帝。

C.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以及一切科学。

D.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E.教皇利奥十三世规定托马斯学说(B/C)为罗马公教会的神哲学原理。

宗教改革:

1.因信称义

2.加尔文:

先定论:

用宿命论强调因信称义

修谟《人性论》

1.温和的怀疑论

2.根据经验而来的一切推论都是习惯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

3.修谟哲学的意义

孟德斯鸠

1.自然法法精神

2.君主立宪

3.三权分立

4.地理环境决定论

伏尔泰

1.上帝是必然存在的。

2.上帝在创世以后不再干预宇宙。

3.即使上帝不存在,也要创造出一个上帝来。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绮丝》

1.人类不平等起源

2.社会契约论

拉美特里:

人是机器

爱尔维修:

1.肉体的感受性

2.教育万能论

狄德罗:

《拉摩的侄儿》

1.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水平

2.百科全书派

霍尔巴赫:

宗教产生于无知与恐惧

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

  康德为了解决经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而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理论。

康德认为,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判断,一种是分析判断,一种是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的宾词蕴含在主词当中,具有普遍必然性,但不能给我们提供新的知识,经验知识属于综合判断,宾词不包含在主词中。

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知识必有两个来源:

感官提供的后天质料和头脑中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

具有这种特征的判断称为先天综合判断。

先天综合判断的命题可以分为三类:

数学命题、自然科学命题、形而上学命题。

费希特

1.本原行动

2.知识学的三个原理

3.理论知识学与实践知识学

谢林:

《自然哲学观念》《论世界灵魂》《自然哲学体系的初步纲要》《先验唯心论体系》

1.自然哲学

2.先验哲学

A.理论哲学:

B.实践哲学:

C.艺术哲学

3.同一哲学

4.启示哲学:

从相反的方面肯定了人是宗教的本质。

¥黑格尔

¥尼采《悲剧的诞生》《道德的谱系》《瓦格纳事件》《偶像的黄昏》

1.重估一切的价值

A.主要道德的类型

B.道德背后隐藏的三种权力

2.权力意志

3.超人哲学

4.人生的三重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