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77607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docx

人教部编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优秀教案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及反思-《习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习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

2.明确虚构故事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写虚构的故事。

教学重点

根据给出的环境和人物,创编故事。

教学难点

想象一个完整并且吸引人的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重温故事内容,了解特点

1.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指三名同学分别说说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总结:

这三篇课文写的都是故事。

【出示课件2】

《桥》一名老党员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穷人》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贫穷的情况下,收养邻居家两个孩子。

《在柏林》一位后备役老兵把自己的妻子送往疯人院,然后去参战。

这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都非常感人。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板书:

虚构故事 情节曲折 吸引人)

二、根据提供材料,创编故事

1.学生读一读课本上为我们提供的三组材料:

环境和人物,然后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准备创编故事。

2.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3】

写的时候注意: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任务的心理活动。

3.分组指导

第一组 要注意:

【出示课件4】

1.地点:

校园 

2.时间:

丁香花盛开的季节

3.人物一:

张明淘气包性格,学生角色;

人物二:

王寒冰“小辣椒”性格,班长角色;

人物三:

李军,充满活力,班主任角色

4.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

张明怎么淘气了,班长是怎样处理的?

班主任李军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第二组 要注意:

【出示课件5】

 1.时间:

冬日黄昏

 2.地点:

街头

 3.当时环境:

车来人往

 4.人物一:

少年陆天特点:

充满爱心

  人物二:

流浪狗朵朵

 5.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

流浪狗出现在哪儿,什么样子?

陆天怎么发现了朵朵,他是怎么做的?

第三组 要注意:

【出示课件6】

 1.时间:

月光下(夜晚或深夜)

 2.地点:

村庄

 3.人物一:

铁蛋

  人物二:

爷爷特点:

体弱多病

 4.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

为什么只是爷爷和铁蛋?

爷爷出现了什么情况?

铁蛋怎么办的?

(板书:

时间 地点 人物 故事完整)

4.习作开始,独立完成。

三、相互交流习作,提出建议

1.交流习作,互相评阅。

2.提出建议,帮助修改。

板书设计:

虚构故事  情节曲折  吸引人

时间 地点 人物  故事完整

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了解虚构故事的特点,自己创编故事。

在实际教学中,我先和学生一同回顾了刚刚学过的三篇课文,也就是说三个虚构的故事,让学生真切感受虚构故事的特点,为自己的创作做准备。

然后学生自读三组环境和人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去展开联想写作文。

在这个环节,我做了较为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注意到时间、地点、人物身份、性格特点等,这样学生的联想才切合实际,编写出的故事才有可能吸引人。

这些地方做的比较到位,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对教材提出的写作时让学生尝试写环境,以及写心理活动的建议没有落实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时地予以补充。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人教部编版

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编故事。

2.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要鲜明突出,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突出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要吸引人。

【教学难点】

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衬托情节的曲折。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内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看过很多故事,有些故事记在我们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有些故事却很快会被忘记,今天我们也学着写一写故事。

2.本单元的三个故事都是虚构的,都非常感人。

同学们你们人认为本单元的故事为什么很感人吗: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因为作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来写。

二、互相交流,掌握写法。

1.审题指导: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故事。

故事侧重于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而不是怎么想。

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发展。

语言富于生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

2.思路导航:

我们写记叙文,都是写真实的事件,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1)除了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外,故事应写出些波澜,使人有阅读的兴趣。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和意外等。

(2)故事当中一般还有人物,如果能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有个性,会给故事增添不少光彩。

(3)写故事,尤其是虚构的故事,要注意融入想象。

(4)写完后,在班上开一个故事会,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

3.技法点拨:

(1)故事的选取和叙述。

选取的故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但要注意所选事件要有意义,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使情节有些波澜。

还可以根据需要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或环境做必要的叙述或渲染,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人物的描写。

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注意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和细节进行描写

(3)情节设计应紧凑、完整。

(4)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

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

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

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

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

三、范文引路,掌握技法。

1.出示范文。

铁蛋和爷爷

银光笼罩下的村庄,弯弯的梯田,一层一层地依着山势螺纹般地向上盘绕着,每一层梯田里,都有一轮月亮,微风一吹,水面就荡漾着涟漪,把月光荡漾得碎银子似的。

看着满梯田都是碎银子,就觉得村庄是那么富有,富有得把银子到处堆放,随处乱扔了。

梯田下边的农舍,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山坡间,农舍上青青的瓦片,泛着光,幽蓝幽蓝的。

这里就是铁蛋和爷爷生活的地方。

铁蛋胖乎乎的,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圆圆的。

大大的脑袋瓜上面有一撮黑油油的头发调皮地垂下来,盖在他那宽宽的额头上方。

爸爸妈妈出外打工,铁蛋和爷爷一起生活。

铁蛋最喜欢倚靠在爷爷的身边,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自己光滑的脑袋上抚摸。

爷爷种了一辈子地。

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下亮就起来干活,也因为如此,爷爷浑身都是病痛,却从不在铁蛋面前呻吟。

每到月光洒满乡村的时候,就是小伙伴们一起疯玩的时间,今天也一样,小伙伴们玩得忘记了时间。

月亮悄悄躲在了云层里,玩疯了的小伙伴们在父母的呼唤声里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铁蛋听见后面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人正比划着追跑过来。

铁蛋吓坏了:

追我干啥哎呀!

我的妈!

他是不是坏人?

铁蛋心一慌,撒腿就跑。

此时,小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再回头一望,那人追得更凶了。

尤其是他那怪叫声使铁蛋毛骨悚然,心提到了嗓子眼,没命地跑起来。

铁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嘴唇也颤抖起来。

突然,脚一软,摔倒在地上,铁蛋拼命地想爬起来,可是人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

“完了,他要杀我了。

”铁蛋想。

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铁蛋惊恐地望着他。

可是,他却把铁蛋扶起来。

这时,铁蛋闻到一股药味,才惊奇地看到他手里拿的竟是爷爷的药包。

原来这个人是村卫生院里的那个十多年来一直帮爷爷送药的聋哑人。

昨天爷爷的药就喝完了。

真是虚惊一场!

2.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3.小组交流。

你认为范文哪些地方写的好,好在哪里?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1)开篇写月光下的乡村,暗示人物如银子般善良的品质。

(2)概括描写人物的外貌,突出了其单纯、天真的性格特点。

(3)爷爷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历经沧桑的朴实老农的形象。

(4)心理描写活动的描写突出了铁蛋此时害怕恐惧的心理,为后文揭示悬念埋下伏笔。

(5)动作描写突出了铁蛋内心的恐惧,同时也暗示出了送药人的着急。

(6)结尾揭示了悬念,将送药人的持之以恒和善良品质诠释的非常完美。

5.总结交流:

本文作者能抓住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了外貌特点,同时还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并且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品质,设置悬念,写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结尾揭示悬念。

五、学生习作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

写作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

体现了“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的教学思想。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